“末將領命!”衆人見狀,連忙領命後退了出去,各自準備兵馬去了。而典韋則親自領着一什鐵壁衛在一部白馬義從的護衛下前往皮氏而去,這些時日,他雖然沒有領兵,但是對於士卒的損失也是異常清楚,在得到皇甫超博允許之後,乾脆親自前往皮氏。
好在皮氏的官員將領都還有自知之明,得知是司州牧的數萬大軍之後,只商議了一刻鐘的時候,便打開城門,將典韋和一千白馬義從迎入了城內。
其實早在昨天,城內就已經得知了有大軍渡河的消息,只是一直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所以也沒有完全確定下來。在得到是司州大軍後,縣令和縣尉便馬不停蹄的招集城內世家富戶議事,最終還是決定開門投降。
皮氏縣城一直以來皆由卻、薜、姚、董四家所掌控,因爲控制着河水中下游最北面的渡口河津,所以此處也是從水路改陸路入幷州的主要路線。像周泰的水軍就多次往返於河津與洛陽之間,所以對於司州軍的情況還是比較清楚了。
皮氏因爲商業發達,所以兵力也比充足,在河東境內縣城之中已經算是很多的了,足有萬人之多,再加上有一部水軍,所以一直都不怎麼聽江沛命令。此次安邑調兵抵抗皇甫超博,皮氏就是除黃巾軍控制的幾個縣城之外,爲數不多的幾個沒有派兵縣城之一。其實打的主意就是隨便你們怎麼鬧,我就是不摻和的意思。
誰知道,事情卻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司州大軍竟然在安邑城下吃了個大虧。本以沒有自已什麼事,卻沒有想到兩天時間不到,司州大軍竟然出現在皮氏城下。
得到消息的四個世家家主嚇得魂飛魄散,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司州軍在安邑城下吃了虧,但是卻不是小小的皮氏縣城所能夠抵抗的。所以並沒有商議多長時間,四家便與縣令縣尉兩人決定開城門投降,至少看在這個份上,平東將軍應該不會如何處置衆人。
而且,這一次平東將軍失利,到時候一定還會二攻河東的,自已衆人獻城有功,再說動平東將軍派兵駐守皮氏,以爲將來反攻之所,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在想通這些後,四家毫不猶豫的就與縣令縣尉一同開城投降了。
看到城門打開的那一刻,典韋也有些愣住了,不過,也很快反應過來,一聲令下,白馬義從馬上入城,先控制好皮氏縣城的東門,然後自己再領着縣令一行人快馬趕往大軍駐地迎接皇甫超博進入皮氏。
見到皮氏諸人,皇甫超博也好生安撫一番,然後揮軍入城,將縣城四門全部掌控下來,同時又派一校士卒將河津港控制在手中,如此安排妥當後,這才鬆了一口氣。
隨後才命令史阿給洛陽的諸人發去信件,告知大軍行止。並且讓他們儘量聯繫上水軍,儘快趕來河津匯合。
隨後,司州軍便在皮氏安頓下來,按照皇甫超博的要求開始整軍。首先得到補充的是皇甫超博的親衛營士卒,經過一個多月來連續的征戰,已經有很多士卒得到提升,所以從五萬多士卒以及皮氏的萬餘大軍中還是很輕鬆的將這些兵馬補充完畢。
倒是白馬義從和突騎兵在中原這種地方補充不易,因爲考慮戰事的需要,皇甫超博反而從突騎兵中抽調了數百士卒前往補充白馬義從,如此兩支騎兵都有四千騎。
接下來就是戰兵營的補充,這可是一個大問題,要知道,這一段時間的戰事足足損失了一萬一千多人,雖然戰事過後,大批士卒已經達到了戰兵營的要求,但是最後還是隻補充了八千多人,湊足了四校兵馬。
其餘兵馬則將其與皮氏的一萬士卒進行混編後,一共還有四萬守兵,皇甫超博與龐統趙雲商議之後,決定在皮氏留下守兵一萬,戰兵五千,再加上呼延都的四千突騎兵,以蘇致爲都尉,楊奉爲副尉,三人鎮守皮氏,只待下一次再次出兵征討河東。
至於剩下的三萬守兵,洛陽、弘家和河內三郡各安排一萬人,這些可都是數次大戰之後的老兵,只需要再有幾次戰事,就能夠達到戰兵的要求了。
可是如此一來,皇甫超博又覺得手頭將領有些緊張了,但是到底該如何安排,他一下子又拿不定主意,只能等返回洛陽之後,與徐庶和龐統幾人商議之後,再做調整了。
大軍在皮氏只是休整了三日,周泰就領着三校水軍趕到了河津,水軍還沒有休息,皇甫超博就迫不及待的安排大軍登船返回洛陽。
坐在水軍營寨之中,看着五萬士卒和兩萬多的民夫工匠在條不紊的登船的時候,皇甫超博這才真正的鬆了一口氣,正剛坐下,卻見徐庶急急忙忙趕來。一見面,徐庶便他面前長跪不起,向皇甫超博請罪道:“下官失職,差點使主公身陷死地,下官萬死莫能贖其罪,請主公責罰!”
看到徐庶神情憔悴的樣子,皇甫超博哪裡不知道自己這位軍師近段時間肩頭的責任有多重。要知道,此戰雖然是他與龐統兩人議定,但是龐統是客,他纔是皇甫超博名義上的軍師,而且他還是皇甫超博的侄女婿。
大軍在皮氏休整的時候,皇甫超博就已經慢慢的清醒平靜下來,仔細回想着目前所知道的所有情況,發現自己算來算去,漏算了一個人,而正是這個人讓自己幾乎全軍覆沒有。那個人就是“有狼顧之相”,人稱“少聰達,多大略”的司馬懿,皇甫超博還記得自己曾經在網上看到當朝***曾經說過:“司馬懿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歷來說他壞,我看有幾手比曹操高明。”
皇甫超博發現自己竟然將他給忘記了,想到這裡,皇甫超博將自己狠狠的抽了幾記耳光。要知道司馬懿雖然也沒有成年,但是自己身邊的龐統不也是一個未成年人嗎?龐統徐庶不知道,但是皇甫超博自己卻是不應該忘記的,所以此事若說有責任,其實最大的責任還是在於皇甫超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