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1章:劉虞示恩
宣讀聖旨的朝廷天使已經到了幽州,由於張舉、張純的叛亂,擋住了天使的道路,不能親自來樂浪郡,便派了幾個勇士穿過張舉、張純控制的右北平郡、遼西郡,讓永久帶着隊伍到幽州去接聖旨。
得到消息後,永久帶着關羽、張飛、典韋、許褚、顏良、文丑、陳若、高丞等將領,田豐、沮授、蒯越、蒯良等軍師,以及二個騎兵萬人隊共計三萬多騎兵從樂浪郡出發,進入遼東郡。
此時的遼東太守陽終已經被張舉殺害了,而朝廷還沒有派來新的太守。這對於永久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因此,永久一面傳令洛陽李時迅速找張讓疏通,一面以平定叛亂爲名進軍遼東。
自從進入樂浪郡,一晃四年過去了,這還是永久第一次進入內地。望着襄平破爛不堪的城牆,永久不禁感慨萬千。貌似強大的大漢帝國真的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不僅外敵當前,而且內亂不已,甚至內外勾結,大漢民族是否經得起這番折騰?
初夏的太陽照耀在襄平的城牆之上,斑斑血跡在強烈的陽光下顯得異常的黑紅。經過張舉、張純的一場血洗,襄平城幾乎成了一座空城,官吏跑得無影無蹤,只有少數的百姓在城中艱難度日。望着滿目瘡痍的遼東城,永久不禁搖了搖頭,回頭對田豐說道。
“田豐先生,如今的遼東郡已經是千瘡百孔,必須要有一個得力的人治理遼東,我想請你留在遼東,並給你留下一千五百騎兵,以便恢復遼東郡的秩序,維持遼東郡的穩定。”
“多謝將軍大人信任,田豐一定不辜負將軍大人的厚望。”
對於治理一個地方,田豐可是有充分的信心,雖然不知道將來由誰來當遼東郡的太守,可是維持遼東郡的穩定、發展遼東郡的生產卻是迫在眉睫,要不然明年遼東郡又要鬧饑荒。
永久帶着隊伍繼續西進,第二天就趕到了遼東屬國的首府昌黎。沿途之上,都處都是逃難的難民,都是從張舉、張純活動的遼西郡、右北平郡逃過來的百姓。
永久把對田豐說過的話又對沮授說了一遍,並把一千五百騎兵留給了沮授。不用永久過多的交待,沮授也理解了永久的用意,從今以後,這遼東屬國就成了永久的地盤。
安排好自己的後方,永久就帶着大隊人馬趕到了遼西郡。而張舉、張純的叛亂大軍就駐守在遼西郡的肥如、令支兩城,此時的張舉、張純已經勾結烏桓部落首領丘力居,聚衆至十餘萬人,屯兵肥如、令支,大肆掠奪幽州、冀州等地。
張舉、張純之所以叛亂成功,就是因爲得到了烏桓部落首領丘力居的支持。強大的烏桓騎兵縱橫在幽州的廣漠大地上,各個郡的郡兵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以至於張舉、張純迅速發展到十萬餘人。
幽州本來還有一支能征善戰的騎兵,那就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可是自從公孫瓚抵禦烏桓、鮮卑有功,升任上谷郡太守之後,他的主要目標都集中到幽州西部的上谷郡、代郡去了。再加上劉虞並不喜歡公孫瓚,使得公孫瓚在涿郡以東再也沒有影響力。
而幽州僅有的、能與烏桓騎兵抗衡的騎兵這些年一直躲藏在樂浪郡,甚至讓烏桓人都忘記了幽州還有這麼一支強大的騎兵,以至於丘力居目中無人,竟然帶領騎兵四面出擊,縱馬搶劫冀州、幽州。
而當張舉、張純聽到永久的騎兵到達遼西郡後,似乎纔想起了這是一支強悍的軍隊,立即星夜收縮兵力,上十萬人馬集中在肥如、令支兩城之中,準備作最後的困獸之鬥。
“呼突突……”
沉重地戰馬響鼻聲悠然響起,連綿起伏地山樑上鬼魅般冒出一大隊騎兵,所有的騎士身着盔甲、腰佩長刀、肩上斜挎一柄長弓、數十支羽箭從肩後探出直刺長空,馬背上還持着一杆標誌性的三棱長槍。
三萬多騎英武的精騎由遠而近地奔馳在大漠之上,遠遠望去與蒼茫的雲天融爲一體。隆隆的馬蹄聲在茫茫的大漠中無盡的蔓延,在他們的身後揚起漫天的塵霧。
“籲……”
永久喝住戰馬,靜靜地肅立在山樑上,犀利地目光緊緊地盯着遠處。永久看着一望無際的藍天碧草,胸襟也隨之擴散而去,猛拉繮繩勒住戰馬,高高地揚起手臂,身後一陣嘶鳴之聲響起,三萬多騎驟然而止,行動整齊劃一,顯示出他們整體素質的精銳。
進入遼西以後,永久變得小心起來,畢竟這是張舉、張純的叛亂之地,雖然說張舉、張純的叛軍已經收縮在肥如城中,可是他還是非常小心。
一路之上,永久見到了最爲悽慘的景象,生產已被兵禍破壞殆盡,各地一片荒蕪,目前已經是初夏時節,可是這裡連春播都還沒有播下去,誰也沒有關心,今年的百姓拿什麼填飽肚子。
“將軍大人,張舉、張純雖然已經退回到肥如、令支兩城之中,可是丘力居的大批騎兵卻在右北平郡遊戈,這對我們是最大的威協。我們是不是讓楊松、楊柏帶領隊伍進入土垠,對張舉、張純形成夾擊之勢,等待幽州牧劉虞大人到達土垠,然後再向肥如、令支進軍?”
緊跟在永久身邊的蒯越收回目光,向永久建議道。畢竟,永久還沒有見到朝廷的天使,還沒有接到朝廷的任命,貿然進攻肥如城似乎有些不妥。等到劉虞和朝廷天使到來後,再攻打肥如就名正言順了。
“你說得有道理,我們就在臨渝紮營,等待劉虞大人和朝廷的天使。”
永久雖然嘴裡答應着,其實心裡另有想法。張舉、張純的隊伍雖然有十多萬人,可都是些烏合之衆,在永久的霹靂炸彈面前,任何堅固的城牆也形同虛設。可是漢靈帝劉宏馬上就要死了,他可不想在漢靈帝劉宏死之前再惹出什麼麻煩來。
他可是清楚地記得,在漢靈帝劉宏死之前一個月,由於從心底裡猜忌、擔憂董卓,特地任命董卓爲幷州刺史,並要董卓交出兵權,而董卓手中的兵馬也就幾千人而已。董卓找了很多借口,寧願不當幷州刺史,也不交出兵權,惹得大臣們一致攻擊。
自己現在手裡有幾萬精銳騎兵,這叫漢靈帝劉宏怎麼放心的下?難道也要自己找藉口拒不交出兵權?所以這次平定叛亂,能拖就拖,儘量往後延長時間,最好一直到漢靈帝死,再來平定張舉、張純。
這次平定張舉、張純,最主要的敵人恰恰不是張舉、張純,而是擁有五萬鐵騎的丘力居。只要消滅了丘力居,不僅僅平定了張舉、張純的叛亂,而且還可以徹底解決烏桓人。
臨渝城就是後來的山海關,此時叫着又叫着渝關,是進入遼西郡的重要通道。也許張舉、張純真的忘記了永久的存在,竟然沒有派隊伍在這裡防守,以至於永久很順利地佔領了臨渝城。
……
初夏的陽光懶洋洋地照在荒涼的大地上,野地裡連雜草也是稀稀落落,偶而有幾隻不知名的小鳥從草叢中直衝雲霄,在茫茫的荒野裡歡快地鳴叫着,無憂無慮地享受着自由的生活。
茫茫的大漠上,一支龐大的騎兵隊伍正在向前行進。他們行進的速度並不快,而是任由馬匹信步走着,一路上還在欣賞大漠的風景,聆聽着那些小鳥的歡叫,似乎並不急於趕路。
自從平定黃巾,永久在涿郡、廣陽、漁陽三個郡共安置了廣陽、青州、穎川、汝南、南陽、常山、濮陽、廣宗等地的一百多萬黃巾軍俘虜、十萬各地借來的鄉勇開荒種田,連同陸續到來的屯田兵和鄉勇的家人,以及從三韓、倭島來的奴隸,整個屯田兵隊伍已經超過了三百萬人。
辛評、辛毗、楊松、楊柏根據永久的命令,一面開荒種田,一面訓練屯田兵。幾年下來,不僅收穫了大量的糧食,而且還訓練出一批精銳的騎兵。只是他們遵照永久的命令,從不過問幽州的事務,刻意保持着低調。
這次永久被命平定張舉、張純叛亂後,永久迅速指示辛評、辛毗、楊松、楊柏,組建了何儀何曼、劉闢龔都、孫仲孫夏、韓忠趙弘四個萬人騎兵隊,每個隊一萬五千人,共計六萬多人的大隊伍。
作爲中原人的辛評、辛毗、楊松、楊柏等人,在幽州大地上整整生活了四年,幹猛的狂風吹皺了他們臉上的皮膚,但卻使他們的身影顯得更爲高大,就連辛評、辛毗那文弱的身體幾年來都長出了一身肌肉。
“報告,幽州牧劉虞劉大人來了。”
隨着傳令兵的一聲報告,辛評、辛毗、楊松、楊柏等人回頭一看,果然從隊伍的後面趕來了一羣人。四個人勒住馬繮繩,揮揮手讓隊伍繼續前進,而他們幾個停了下來。
“見過州牧大人。”
辛評、辛毗、楊松、楊柏四人等劉虞他們趕過來,連忙策馬上前,在馬上向劉虞拱了拱手。然而劉虞的臉色卻不大好看,他望了望前進中的隊伍,眉頭皺得更緊了。
“張舉、張純有十萬餘衆,另外還有烏桓丘力居的五萬多鐵騎,你們怎麼只來了六萬多人?”
很顯然,劉虞對辛評、辛毗、楊松、楊柏的兵力不滿。好幾年了,雖然劉虞表面上並沒有關心過永久的屯田兵,可是他還是細心地瞭解過永久的屯田兵的實力的。如果永久須要,隨時都可以抽出幾十萬的隊伍來。
“回州牧大人,將軍大人從樂浪郡也帶來了三萬多騎兵,足以消滅張舉、張純,而且目前正是夏忙季節,如果抽調兵力過多,恐怕會影響今年的收成。”
辛評再次拱了拱手,向劉虞說道。辛評非常清楚將軍大人的戰略,此次平定張舉、張純,重點是消滅丘力居,所以抽調的全部是騎兵,有了這上十萬騎兵兩邊夾擊,諒那丘力居也翻不了天。
“那張舉、張純佔據着肥如、令支,且這兩座城池城牆高大,你們卻只有騎兵,如何攻得下來?”
劉虞雖然是個文官,不懂得帶兵打仗,可是他也懂得騎兵是攻不下城牆的。大漠上的遊牧騎兵雖然厲害,可是他們也只能在城外搶劫。正因爲有城牆的保護,才使得幽州能在遊牧騎兵的攻擊下生存下來。
“州牧大人,要想平定張舉、張純,首先要消滅丘力居的烏桓騎兵。只要消滅了丘力居的烏桓騎兵,那張舉、張純不戰自潰矣。”
眼看着劉虞滿臉的不高興,不斷地指責自己,辛評不得不透露出永久的戰略意圖。其實這也算不上什麼秘密,就連丘力居也知道,如果烏桓人的鐵騎呆在右北平郡,誰也不可能平定張舉、張純的叛亂。
“你們不必爲烏桓大人丘力居擔心,只管放心攻打張舉、張純罷了。我已經派人去與丘力居大人和談,只要付給他一些好處,他就會撤兵的。”
這就是劉虞一貫的做法,只要這些蠻夷不高興了,帶着騎兵南下來搶劫,劉虞總是與他們和談,送給他們一些財物,也不追究他們搶劫的財物、殺害的人民,這事也就過去了。當他們下次再來的時候,劉虞再與他們和談,反正殺害的也不是他的家人,搶劫的也不是他的財物,就是送給蠻夷的,也是百姓上交的田稅。如此周而復始,連那些蠻夷也非常感激劉虞大人。
“州牧大人,丘力居帶着烏桓鐵騎參加叛亂、屠殺漢民、搶劫財物,真是罪大惡極,死有餘辜!你還要給他們好處?”
文弱如辛評者,也不禁有些氣憤,難道就爲了自生安穩,任由這些胡人爲非作歹?與他們比起來,那張舉、張純無疑是兩個大善人,他們除了搶劫財物、殺害官吏,卻沒有殺害百姓,更應該獎勵。
“你懂什麼!對於這些蠻夷,我們就是要示之以恩,喻之於理,讓皇上的恩德佈於四方,天下歸心矣。”
(各位尊敬的讀者大大:歡迎你在百忙之中閱讀本書,敬請你多提寶貴意見。你的推薦就是對作者的鼓勵,你的評論就是對作者的支持,希望你多多推薦和評論。爲了支持作者,請你正版閱讀,作者本人在這裡給各位讀者大大叩首了。本書爲作者本人原創作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轉載和盜版,否則,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