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

bookmark

南陽,宛城。

宛城是一座靠近山丘,又依着淯水修建的城池,既有水運便捷,也能從山區獲取各類資源。

就在郤揖自刎的第三日中午,大概前後才經過四十個小時,這條廖立手寫,城門校尉習宏遣心腹送來的急遞就送到田紀手中。

這是漆封的信,同時還用漆粘着三條潔白、顯目的鵝羽。

不管是大將軍的蠻橫舉措,還是郤揖的果烈行舉,都是動搖朝廷穩定的大事。

跟着兩件事情比起來,一個月前突然暴死的夏侯獻、諸葛喬就顯得無關輕重。

夏侯獻、諸葛喬的影響力在於長遠的未來,僅僅是熬資歷,夏侯獻的下限也是個實權九卿;諸葛喬則不可限量。

他們的突然退場,影響的是未來,而非現在。

現在大將軍即將入駐南陽,朝政將要委託給丞相……這是何等的將相和睦?

如此的齊心,是想復興漢室,還是想幹別的?

田紀細細審視廖立的信,只有寥寥百餘字而已,字裡行間有一種惱怒情緒,似乎是大將軍背叛了大家的期望;也有一種悲痛,爲郤揖的死感到深深的不值。

內戰?

南陽已經打不動了,一個月前是南陽府兵唯一一次鼓起勇氣做好準備準備挑起摩擦。

結果碰到文聘這麼個滑不溜秋的人,只能放棄鬥爭,開始清算、贖買府兵資產,準備遷往關中。

這一個多月來,南陽地區的府兵結構已逐步瓦解,大約三四萬戶府兵已經有組織的通過武關道遷徙關中,其中跟隨遷徙的士人、百姓家庭規模最少也在萬戶。

此一時,彼一時。

如果一個多月前遭遇這種事情……還需要搞什麼摩擦,肯定是大將軍年老昏聵,被左右奸邪小人矇蔽才做出了這種錯誤的決定。

所以南陽府兵有義務爲大漢撥亂反正,直接起兵向各處發檄文,號召各地州牧、郡守參戰就行了。

正是因爲形勢不同了,放一個月前,朝廷誰敢?

哪怕大將軍一意孤行準備冒險,朝廷那麼多人,尚書檯裡九個人,最少一半人會否定!

現在南陽失去了反抗能力,或許纔有了這場災難。

無邊無際的悔恨情緒瀰漫在田紀身心內外,終於控制不住情緒雙手握拳咚咚捶打桌面。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田紀兩手發麻,怒容咆哮:“當初就該一鼓作氣!公上不忍動手,非是不能不願,而是不忍啊!我等若舉兵南下,公上無有退路,自會全力助我!”

“大事若成,怎會有今日這斷臂之痛!”

“我等顧慮公上心意,受盡了委屈!”

“可朝廷呢?可大將軍處處維護朝廷,無視我等功勳、勞苦!”

“耕耘五載,纔有今日南陽繁華,每年稅租何止三千萬!朝廷竟妄想以區區不足兩千萬了賬!”

徵北幕府裡的幕臣旁觀田紀咆哮,靜靜等候他收拾情緒。

“兩千萬?三千萬?我願給大將軍三千萬,他能令郤公復生耶!”

田紀情緒漸漸穩定,幾乎可以想象,郤揖臨死肯定惱怒氣憤大將軍的蠻橫,恐怕也責怪自己不夠努力。

自己是陳國宗室大將,自己挑動內戰的話……這種事情肯定是幫親不幫理的。

阿信不可能坐視自己滅亡,必然會全力以赴!

這種爲難事情,阿信肯定也在猶豫,這纔有了自己出鎮南陽的這一職務調動。

整個北府都在推動,所以自己非常順利的接過徵北將軍府,成了南陽地區最高軍政官。

這一切,不知情的人只覺得自己是宗室身份佔了便宜。

那些聰明人,肯定是希望自己來挑起內戰。

這些聰明人,或許已經做好了全面戰爭的準備。

可惜自己沒有看透,導致五萬戶軍民士庶背井離鄉,扶老攜幼遷徙去關中;也導致了郤公的悲憤自殺。

郤公何等聰慧,肯定是看出了端倪,才用命警示自己,也用命爭來了動手的理由。

必須要報仇!

田紀整理思緒,跳出身份侷限,開始從全局分析勢態。

關隴方面一直壓制戰爭,沒有去找魏國的麻煩,不就是在積蓄力量,準備應急?

對驕橫的北府兵來說,進攻就是徵糧於敵,目前還沒有虧本的說法。

對魏國的戰爭,絕不可能因爲沒有糧食而停止,只會因爲缺乏糧食,發生就食於敵的戰爭。

所以佔據關隴這兩年,休養生息是一回事,另一回事是要解決朝廷這個……問題。

明明這纔是大局所在,可自己竟然浪費了一次寶貴的機會。

文聘,真是好貴的一條命。

從整體大局來說,自己挑動戰爭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是……自己的使命。

既然認知到了使命所在,田紀心意已決。

不久,北府司馬傅肜聞訊趕來,站在一衆軍吏的前排,拱手:“將軍?”

田紀先看一眼自己的牙門將軍謝夫,謝夫會意,挺直腰背手按劍柄,他稍稍有一點異動,關注他的其他軍吏紛紛有了一些細微動作,開始警惕一些新面孔。

大廳內氣氛頓時微妙、肅殺起來。

田紀舉着手裡三根白色鵝羽裝飾的急信:“我南陽士民、府兵仰慕公上恩德,多欲遷徙關中。郡府贖買田宅,計價一億三千四百萬錢。然大將軍不認,只願撥發一千二百萬,還要拿今年南陽稅租抵充。”

說着,田紀自己都被氣笑了:“朝中諸公或默然做不知狀,亦有尋大將軍理論者,卻被拒之門外。尚書郤公,仗義執言,卻也有門難入。一腔公義無處伸張,欲警示我等,郤公悲憤自絕。”

傅肜已經面容顫抖,已經不敢想象消息傳到關中會引發多大的憤怒。

郤揖是什麼人?

那是田信從戎,去宜都郡孟達郡府上就認識的人,這麼多年來,是得力的臂膀、羽翼。

郤揖不是事故意外死亡,也不是被殺,而是被逼的自殺。

事情,已經到了無法緩和的餘地。

不討個公道,北府的人心就散了……朝廷也就能高枕無憂了。

傅肜很想開口勸田紀再觀望一下朝廷的風向,不要主動刺激朝廷。

可眼前的田紀面有殺意,似乎自己多說一個不字,立刻就會被左右暴起發難的軍吏砍成肉泥。

何況,沒有自己這位司馬,以田紀的影響力,也能調動全軍。

老一輩的大將軍、大司馬、丞相等人,調兵是刷臉的;小一輩的田信、田紀、關平、關興、張苞也是。

在大廳內衆人威壓之下,傅肜拱手:“朝廷處置不公,願聽將軍號令。”

田紀臉上沒有表情,對這個暫時逃過一劫的人也不做深究:“佈告各縣,申明此事。我欲徵募南陽士民,應徵者皆授府兵戶籍。”

府兵戶籍,就是當下的鐵飯碗。

漢僮以軍功晉升,普遍是脫籍爲民,而不是授予府兵戶籍。

放開口子,自不愁兵源。

田紀環視廳內振奮的軍吏:“向龐豫州發急遞,申明此事,由龐豫州自行決定去留。再向武昌去信,請賀老將軍整兵備戰。”

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三十四章 豬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九十五章 借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三十二章 貪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五章 年俸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六百七十章 鏡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可名狀之罪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四百章 衛軍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四百章 衛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三百二十章 脅迫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