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

爲諸葛喬送行後,關平返回藍橋修建工地時,又見一支隊伍南下,規模略大,顯得不正常。

現在只有南陽往關中存在有組織的遷移現象,而關中往南陽方向多是派發公文,不存在人口返遷南陽的現象。

而這些人的氣色、舉止,又有些礙眼,瞅着不像是自己人。

不管是漢軍,還是北府軍,這兩個體系內的人員,哪怕是家中僕僮,都有一種新朝的朝氣。

哪怕是遭了難,也有一種從容、坦蕩在……只要命還在,誰都覺得自己有機會再次崛起;而漢軍、北府內,又很少執行死刑。

所以災難的人,也只是遭難,不至於家破人亡。

因此,有一種底氣在,顯得樂觀一些。

而面前這十幾人,不論主僕都像秋後霜打的枝條,奄奄一息的模樣,很沒有精氣神;又畏手畏腳的,彷彿擔心、懼怕遭到工地吏士的刁難。

關平看在眼裡,與迎上來的羅蒙朝營房走去,詢問:“這是何人,看其氣象如若敗犬。”

“哦?這……應是敵國譙王曹林。”

羅蒙仔細看了看遠處登岸,正前往軌道車站處準備等候的曹林主僕說:“去歲一戰,鄧士載俘獲譙王,乃系大功。朝廷屢有催促獻俘之意,公上不允。不知爲何又允了……應是一樁好事。”

關平聽了靜默無語,只是逐步扭身看着曹林所在,眼睛眨動,讓羅蒙猜不透此刻他的想法。

片刻後,關平才點頭:“是呀,俘獲一王,乃系北伐以來最大斬獲。那鄧士載,的確是好運之人。”

曹丕親兄弟曹彰戰死時,只是食邑五千戶的鄢陵侯;另一個親兄弟曹植捲入關東復辟、重立漢帝的風波里,一度被冠以平原王、彭城王、下邳王等等之類王號。

這些王號連個正式的策封、受領的儀式都無,連曹植本人都不甚清楚,所以做不得數。

曹植入漢,依舊是以侯爵的身份入漢。

現在的曹林,的確是漢軍、北府軍俘斬爵位裡最高的一人。

關平感慨了片刻鄧艾的好運,這讓羅蒙心裡也不是很舒服。

到了他們這個階層,行軍打仗的造詣已經受困於天賦,該積累的經驗都已經攢夠了。

遇到勢均力敵的敵人,能不能打勝仗,就全看運氣。

誰的運氣好,誰這邊犯的錯誤就少。

提到鄧艾,就不能不提姜維,兩個人就聊起姜維的事情。

此刻姜維已經督率隊伍,驅趕着牛馬羊羣走向潼關;他時刻都握着月槊,在路面平坦開闊之處,他會選擇騎乘青雀神駒,其他路段就騎乘大宛馬,或別的馬兒代步。

“月槊

體質加一,強擊天賦加一。”

姜維不清楚爲什麼,但握着月槊的時候,能感受到一種力量瀰漫在身心內外,彷彿自己的武技也得到了提升。

作爲一個相對理智的人,將這種現象歸類於月槊象徵着榮耀;正是這種榮耀激勵、振奮自己的身心,自己纔有這種突然變強了的錯覺。

這種錯覺普遍存在於北府吏士內心深處,遇到戰爭,這種錯覺引導下,北府吏士能剋制恐懼,以最佳狀態去投入戰爭。

而敵人畏懼北府威名,兩股戰戰,交戰時刀都不敢揮舞,眼睜睜看着刀砍到脖子上的事情……也是普遍存在的。

他還領着曹休的愛馬白兔,以及青雀生育的小青馬,一路向東。

至於能否順利穿過雒陽地區,姜維多少有一點猜疑。

畢竟這麼多的牛馬,是一筆價值高昂的財富……當年先帝與呂布翻臉的導火索之一,不就是呂布麾下的牧馬人仰慕先帝,驅趕戰馬投了先帝?

剛過潼關,姜維就察覺後方有飛騎追趕,他帶幾個親騎等候。

就見來人是侍從武官魏興,塵土飛揚,他臉上遮塵紗巾滿是土灰,靠近時他先摘下面巾,飲了兩口水,舉起一卷帛書才說:“姜都尉,公上傳令至此。”

“維聆詔。”

姜維當即翻身下馬,將月槊遞給親騎姜鵬,月槊入手,姜鵬只覺得沉重異常,並無什麼其他感受。

魏興也擡腿一蹭從馬鞍上跳下來,雙手鋪開帛書念:“我聞譙王太妃思念其子曹林,江都又屢次徵曹林入朝,故已遣曹林隨侍中諸葛喬入朝。伯約過雒陽時,可拜見譙王太妃轉述此事。我敬曹林爲人,恐受朝廷極刑,可由魏興護衛譙王太妃前往江都,以求寬宥。”

“臣維奉詔。”

姜維應下後,才從魏興手裡接住這卷製作精細的絲帛質地的詔書,不由反覆觀看,這還是他第一次見田信使用奢華的絹帛詔書。

心中思索曹林,曹林主動把鄧艾俘獲的中丘公曹茂換回去,怎麼看都是一個很寬厚、大義的人。受田信敬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本就是北府俘虜的敵國最高爵位的俘虜,是漢魏決戰以來爵位最高,僅次於皇帝、太子的戰功,哪能輕易讓給朝廷?

曹林這樣的王爵俘虜在關中一日,那時時刻刻都在消磨朝廷的威信。

朝廷專程派始終諸葛喬來關中走一趟,也就討要、索回譙王曹林的考慮。

如果朝廷把討要回去的曹林砍掉,以正國法軍威……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爲此出一道詔令,安排左右近臣把曹林母親送到江都……這……這。

在江都當了一年多郎官,回到關中也大半年時間,姜維自然清楚很多當年的事情。

這位譙王太妃去了江都,會不會鬧的大將軍家宅不寧?

不不不,公上怎會如此做事?

肯定是顧慮曹林這人賢良之人的性命,纔給了他母親一個去江都求情的機會。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今後半年、大半年的時間裡,江都方面肯定會很熱鬧,無暇顧及外面的事情,能減輕許多不必要的雜務。

給朝廷找一點事情,別讓朝廷有時間來找北府的事情……這種手段,又不是什麼機密。

現在他身爲駙馬都尉,職責上負責田信的宿衛工作,自然會參與機密事務的討論、執行;也就清楚、瞭解到一些不上臺面的小動作。

這種小動作來自方方面面……侍中諸葛喬入關中,絕非小動作,現在只是給了朝廷一個相應級別的大動作。

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二十章 夜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三十三章 塔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三十三章 塔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移支付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八十二章 貓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六百四十五章 縮編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