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

灞水河谷出口,這裡是魏軍霸下防線所在,他們的背後就是霸上塬,與霸上塬之間是拐折的灞水,拐折處灞水會有四條支流匯入。

晨間濃霧瀰漫,張雄眼睛帶着血絲,巡視大營各處。

濃霧是預料中的濃霧,按着時間算,北府兵除非長翅膀,否則不可能殺到霸下防線。

晨霧中許多吏士凍紅了臉頰,張雄巡視各處,見吏士勉強值守,也就不做苛刻要求。

北府兵不可能來,不提泥濘難行的道路,就現在這樣的大霧,足以讓北府兵迷路。

“將軍,這霧什麼時候能散呀?”

親兵張魯抱着張雄的戰盔,挽起袖子擦拭戰盔上凝結的水珠:“當值吏士鎧甲被霧氣、露水打溼,再不輪替,恐受寒染病。”

張雄自己鎏金的明光戰鎧就已經被凝結的水汽打溼,渾身很不舒服:“再忍忍,待霧散就替換。”

他說着擡頭去看,從光暈的強弱來分辨,根本看不清楚太陽的方位,無從判斷時間。

“昨日山洪必然沖毀浮橋,待霧散後搜索河岸,重建浮橋。”

張雄做了一道命令安排,又通過甬道來到隔壁營壘,這裡是輕車將軍王忠駐地。

昨日王忠前往前線視察敵情狀況,山雨來的急促,把王忠困在山裡,也不知具體什麼情況。

張雄來時,就見這座大營裡吏士鬆懈,只有不足四十分之一的吏士在值守、備戰。

又管不了這座大營,只能站在轅門外稍稍觀察片刻營中狀態,張雄也就繞過,順着甬道來後方一座大營。

這是氐王、白馬部楊駒的營壘,漢中之戰期間,武都氐人被遷移到關中;吳質打贏河西之戰後,脅迫徵發氐人蔘軍,授予編制,如今楊駒拜領五品宣德將軍。

楊駒父親楊騰本是隴西豪族,因涼州動亂,就順勢而起成了氐人白馬部的豪帥,後來聯合氐人各部,成了氐人首領。

至於氐王這種看着很威風的稱呼,就跟羌王、蠻王稱呼一樣,用得着你的時候,就稱呼你一聲某某王,用不着你的時候,你就是個五品雜號將軍。

楊駒已是高齡,聽聞張雄來巡查,披着熊裘大氅親自出營,訕笑:“將軍見笑,氐族生性散漫,實在難堪大用。”

張雄也只是笑笑,不做批評,好言安撫:“昨日大雨,可見南山今年早雨。這就是天意呀,任他北府何等氣盛,怎敵天地之力?”

楊駒神色動容很是認同:“就是就是。”

這是個粗鄙的人,張雄說什麼,楊駒不是回答‘恩恩,是這樣’,就是回答‘就是就是’。

張雄也不覺得奇怪,氐人很弱,弱到了連羌人都不願與之同伍,羌氐風俗類似,硬是內部分出一個羌氐之別……這是存在鄙視鏈的。

羌人多強?東羌聯盟強盛時,沿着河西、北地向東擴散,甚至進入了河套、雲中五原,結果桓帝時期大漢帝國對東羌動手,幾十萬落的東羌聯盟灰飛煙滅,不復存在。

就連先零羌這個傳承已久的大部,也徹底消亡在歷史中。

羌人東遷的夢就此破碎,南下益州的路又十分偏遠,被巴人揍了幾次也就認命,放棄往富饒的益州遷徙。

而氐人,就留在武都一帶,成了羌人、巴人之間的緩衝……這裡也只有氐人能安身立命,換是羌人,早就會受到聯合打擊。只是漢中之戰時,武都一帶的羌氐被遷往關中。

這簡直是羌氐做夢都不敢想的美事,自然遷徙的效率很高。

氐王楊駒的兒子早年陣亡,楊駒年齡大,性格溫吞,做事遲鈍……還想把氐王的位置傳給孫子,因此積極響應吳質的任何徵召。

張雄也不爲難楊駒,正是用人之際,還要依靠氐人壓制部分羌人;整個關中又需要引用羌氐的力量稀釋、壓制南匈奴、河西諸胡的影響力。

從長遠戰略上來說,氐人現在是很親密的……僕從軍。

氐人的缺點是戰鬥意志差,缺乏榮耀……這在此時反而是優點。

灞水河谷,王忠在一處山隘據點過夜,據點修在山坳背風處,山頂修有一座烽燧,清晨山嵐遮蔽一切,漫山遍野都是大霧,什麼都看不清楚。

山坳處有一眼泉眼,昨夜降雨,此刻泉水洶涌,王忠拄着矛柄踩踏溼漉漉,吸滿水分的草甸來到泉池邊,每一腳踩在草甸上都會咕吱一聲踩個淺淺小坑,很快就滲出水,形成一個淺淺水窪,不多時又會被撫平。

據點軍士正在這裡取用泉水,見王忠走來,遂紛紛止步,讓開一條通道。

王忠詢問:“聽聞軍中有一則謠言,說是北府斥候在我軍水源掩埋死屍,欲使我吏士染疫,十分之惡毒。爾等可曾聽聞?”

這些青壯年軍士不做聲,見王忠又逼問,只能紛紛回答不知。

都很害怕王忠,哪怕王忠跟他們一樣是關中人,可就是害怕王忠。

王忠少年時是個亭長,李傕郭汜禍亂關中時,王忠與同鄉從武關道逃難去南陽。太多的人逃難,路上哪有足夠食物?

爲了活命,出現吃人現象也就不足爲奇。

劉表爲拉攏這支荊州之外的力量,派婁圭接濟、收編這批難民……王忠卻帶人綁了婁圭,去投曹操。

曹丕遊獵時故意在馬脖子上掛了骷髏頭見王忠,就是爲了譏諷此事;後來吳質、曹真宴席時起爭執,吳質更是當衆嘲諷,揭發此事。

至於婁圭在曹操平定荊州、和渭南之戰中出力頗多,只是跟習授同車時一起聊曹操父子的禮儀排場,說話有點過分……習授就把他的話轉告曹操,曹操處死婁圭。

而習授呢,就是曹操平定荊州擄走……遷走的荊州士人之一,是習禎的親族,照顧龐飛燕母女十幾年。

王忠在關中兵眼裡的形象是複雜的,首先是一個吃人的老將軍,而非單純的鄉黨前輩。

見無人開口,王忠也只是笑笑,自己上前打了一葫蘆泉水,與跟在身後的一名親兵走了。

鄉黨部伍不信任他,甚至懷疑是他派人做了水源投屍的事情。

好在南山林木茂盛,泉眼頗多,方便許多據點取用泉水。

各處據點都修在臨近水源的險要之處,泉水是水源,河流也是水源。

一些臨近河水的據點,則開始派人去遠處泉眼打水……已經證明軍中正在流傳這條隱秘信息,畢竟都是鄉黨,而疫疾爆發,又會擴散開來,誰都逃不了。

不想染疫而死的知情人,都在儘可能把消息告知每一個值得信任的人。

消息擴散的很快,甚至因爲種種原因,也讓對面的北府兵知道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二十章 夜中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二百零八章 二選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五章 年俸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九章 局勢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三章 嚮導官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