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

不論關羽怎樣處置,江都缺糧的客觀問題始終存在。

而北府始終握着兩批糧食,一批是戰爭預備糧;一批是正常庫藏的糧食;還有北府的糧票,都能緩解目前江都的糧荒,及糧荒引發的穩定問題。

除了北府,還有一批人掌握糧食,這些人不怎麼好說話,關羽也不想跟這些人說話。

前線漢軍主力陸續後撤,迴歸各處軍屯據點,或解散與家人團聚。

這讓朝廷控制力得以增強,於是關羽巡視鑄幣工坊,想用老辦法解決當下缺糧的問題。

這個辦法簡單,鑄造更多的直百錢,用直百錢去買豪強的糧食!

不跟你談條件,就是要買你的糧,你拒絕不賣,或漲價……這都是犯罪行爲,正好連錢都省了。

現在的問題更復雜,因鑄幣的銅料不足。

司金中郎將張裔有些擡不起頭,現在直百錢用料總量、含銅比例都持續下滑,已經不如劉焉、劉璋時期鑄造的蜀五銖。

去年是一個轉折點,爲了北伐,大量鑄造直百錢,爲了趕工期、生產量,所鑄直百錢第一次在含銅量上低於蜀五銖。

其實這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曹丕、孫權乾的更差勁,導致直百錢持續外流。

鑄造的直百錢流通到境外,大漢境內缺乏流通貨幣,這怪誰?難道怪直百錢堅挺,很受大魏士民、大吳吏民信賴?

現在銅料不足怎麼辦?有人提議製造鐵五銖……或類似的刀幣。

這種說法被張裔否決,直百錢是最後的底線,必須守住。

其實鑄錢的銅料是充足的,只是亂世裡爲了避難,太多的器具被掩藏起來;就跟現在江都糧荒,只有江都缺乏流通糧食,不是沒有儲糧,而是儲糧各有規劃,各郡堅持原則……拒絕運往江都應急。

豪強、百姓家裡肯定儲有應急用的銅料,沒人願意拿出來跟官府置換。

百姓的銅料、糧食,都是不能強索的,這是底線;豪強的銅料、糧食……不好拿,這是要談條件的。

現在北府手裡有糧食,有銅料,這是大家都看得見的事情。

張裔猶豫再三,還是鼓足勇氣進言:“宋公,江都不止缺糧,更在缺錢。職下願上奏朝廷,請北府協同鑄幣。得北府鑄幣,自可採買豪右所儲米糧,緩解朝廷用度。”

一時間沒人回答這個話題,王甫、裴俊以及回來的郭睦、甘述都在觀察關羽的態度。

關羽肯定會算賬,任何一個能獨領一軍的將軍,肯定懂管理,懂經濟。

田信不在,北府的人很摳,賬目做的也完善,讓朝廷找不到下手的機會。

太多的物資名義上是武當侯國、鄧國的,跟北府、大漢郡縣沒關係;不歸大漢郡縣管理,那朝廷也就無法強行徵調。

你連豪強的錢糧都不能隨意徵調,更別想直接徵調田信、關姬的錢糧。

凡事要公私分明,郡縣官倉裡的東西,朝廷強勢徵調也是合法行爲;可你強徵私產……這個頭一開,你能徵田信的,那田信轉手就能強徵各郡豪強的。

比如麥城的錢糧,都是依靠織機生產交易、聚攏來的,織機產業是誰的?

是關姬的,那織機盈利換來的物資,自然是關姬的私產利潤;武當侯國是田信封地,別說丹陽匠坊盈利獲取的利潤,就是侯國府庫裡的東西……這也是田信合法的私產。

南鄉郡改來的鄧國更不用說,連土地都是關姬、田信的,土地上耕作的百姓都是關姬、田信的領民,這也是不能動的。

南陽郡就更簡單了,北伐撤歸時遷來那麼多百姓要安置,要恢復生產……這發給百姓的糧食、工具、器械,可都是南陽郡府從麥城、武當、鄧國賒欠來的,這是要還的!還有利息!

哪怕收來的稅租就躺在南陽郡的府庫裡,可這就是欠田信、關姬的藉資,大漢朝廷不能動。

偌大的北府,養軍賬目始終是虧損的;失去田信、關姬的錢糧接濟……可能北府軍吏下個月的生活補助就沒了。

誰想越過田信接手北府,那就要先考慮籌錢,應對北府各方面的開支。

現在田信不在,無法從北府徵集錢糧,那麼放開鑄幣權,由北府參與鑄幣,拿到北府所鑄的直百錢,就能採買荊湘豪強的儲糧,隨即就能緩解朝廷遷移江都引發的糧荒。

這是漢朝廷守規矩的負面代價,即享受了正面秩序帶來的福利,承受這點負面代價、約束也不算什麼。

關羽始終在考慮這個敏感的鑄幣權,第一次東征前後,本就有給田信鑄幣權的用意。

讓田信負責建立荊州冶煉官坊,成爲大漢第三個鑄幣中心;既是酬謝田信的功勳,也有換取田信手裡冶煉、鑄造技藝的用意。

畢竟作爲負責人,田信有義務發展好這個官坊。

可田信拒絕,對鑄幣這種事情看不上;得到武當封地後,就搞了個生產農具的匠坊……這個匠坊雖不製造兵器、鎧甲,卻已經爲田信打造了驚世駭俗的紅漆鏡甲,這是一套可以抵禦牀弩射擊的絕世寶甲。

這樣的鎧甲若能量產……簡直不敢想象。

田信當時拒絕了朝廷劃分的鑄幣權,轉頭置辦、發展了丹陽匠坊,同時還有一套糧票。

這糧票,跟直百錢有區別?

關羽眼裡,絕大多數人眼裡,這是沒有區別的。

現在把一個鑄幣權交給田信……北府留守的陸議這幫人,肯不肯接受?

張裔提議後,是長久的沉默。

作爲益州老鄉,王甫詢問:“若北府鑄幣,如何分?”

張裔不假思索:“職下以爲三七分,較爲妥善。”

郭睦沉吟考慮,分析道:“北府出工出料,拿走七成也算妥善。只是陸議頗有門戶之見,恐難說服。”

“呃……”

張裔無語看郭睦,頓時不知該怎麼糾正其中的誤會。

關羽見了張裔模樣,就說:“鑄幣之事萬不可交付孝先,孝先善於聚財,就恐他隨性施爲散漫無度,若是鑄造足額五銖……屆時禍亂自生,於國無益。”

難道大家不知道直百錢含銅量降低的後果?

都知道,可沒辦法,只能這麼辦。

孫權、曹丕那邊已經放棄掙扎了,自己這邊還要堅守直百錢這個底線。

如果田信大批量製造足額五銖錢……那朝廷該怎麼辦?

難道強制用直百五銖兌換足額五銖,再融了製造低質量的直百五銖?

對,肯定會怎麼做!

可人心怎麼辦?

如果不強制兌走足額五銖錢,那這種五銖錢會把直百錢打崩,引發的危害更大。

關羽的顧慮令衆人無語,雖說銅料緊缺……可誰也不知道田信拿到鑄幣權後會不會點石成金,變出一堆堆的銅料。

握着銅料,又有鑄幣權,田信豈會把銅料交給朝廷來鑄幣?

關羽這麼轉了一圈,用鑄幣解決糧荒的計劃破產……恰好典滿送來關姬慰問母親的禮物,給了關羽另一個解決事情的思路。

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八十章 糧食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想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協的結果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三十三章 塔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脫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七章 夷營督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