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

bookmark

南岸武昌,步騭親自來此規勸賀齊。

雨後武昌與碼頭之間的道路泥濘溼滑,步騭乘坐牛車入城。

城中居民多系賀齊部曲,或是歸化的百越奴僕,這些人各有司職,青壯勞力在軍吏指揮調度下拆毀房屋,其他婦女、老人則集中安置,正打磨、削割竹木箭桿,武昌城牆也在重新加固。

這是做給自己看的,可能是一場戲,也可能是是在展現決心。

城中冶煉坊,賀齊親自坐鎮,看着幾個孫兒揮動鐵錘鍛造手刀。

武昌周圍有好鐵,這裡設立都督防區後,賀齊大力發展產能……這對一個兵技巧的名將來說,是一種本能。

對兵技巧一派的將領來說,講究對工具的最大利用,你給出火藥,這幫傢伙就能想到火藥包、火炮之類的東西。

一切資源,都會想方設法用到軍隊建設。

步騭來時,可見賀齊親兵也在鐵匠坊裡協助鐵匠鍛打投矛。

作爲防守漢軍的前沿陣地,得益於張遼的設伏,賀齊這裡特意編訓一支重裝長矛兵。

張遼當時佈置的伏兵是無甲矛兵,長矛攢刺險些擊殺田信,伏兵無甲,在田信神兵利器面前如同豆腐,觸之即亡。

以對人心的瞭解,估計當時田信也就破開矛陣擊斬十數人,餘下人是在惶恐、奔逃中被田信追上擊斬。

因此賀齊針對性的編訓一支重裝長矛兵,特意選拔身形矮壯的五百軍士,皆披重甲,所持長矛皆是精工打造,形制更類似長鎩。

刃部爲鋼質,刃部、柄部連接處有一對限制對方兵器的倒鉤,而柄部由熟鐵鍛打而成。

這是一支專司近身搏殺的重甲矛兵,一切器械、訓練的假想敵只有一個……田信。

現在這支重甲矛兵看來要加入中距離投矛,似乎也是故意讓自己看到的。

步騭心中感慨,稍稍等待,賀齊在竹棚下見他。

落座,步騭身子微微前傾,笑吟吟一副親近模樣:“君侯,夜間可見江北之火?”

“略有聽聞。”

賀齊臉上沒有多少變化:“只是漢軍驕縱,不肯聽我良言,纔有此敗啊。待關雲長、田孝先統兵向東,今日陣前活躍奮擊之人,恐會是爭先倒戈之人。”

“君侯說笑了,此役至尊身先士卒,我軍吏士如蒙天助,全殲漢軍水師!其都督、伏波將軍趙累系漢主元勳舊人,亦死歿敗軍之中!”

步騭從袖中取出一疊帛書,稍稍斂笑,用誠懇目光看賀齊:“此役能勝,皆賴君侯驕敵之計!此至尊感激書狀,約在樊口爲君侯慶功!”

“慶功?”

“是,是爲君侯慶功。”

步騭轉而講述國際形勢:“君侯還不知,魏雍涼都督吳質河西新勝,陣斬雜胡七萬餘級,虜獲人口十萬,牛羊一百三十萬之巨!此時魏軍正潛行向東,欲擊劉封之背。”

“此時天下魏有精騎十萬,我船具精良雄冠天下,而漢軍新敗,劉備、關羽又老,還有田信強項之禍。看似一強兩弱,實乃勢均力敵也!”

“君侯元勳舊臣,實系朝廷棟樑。今天下形勢明朗,十萬精騎非匹夫一力可敵,我戰艦千艘溯游而上,更非他一力能阻。僕爲君侯計較,何不存留顧惜身前身後之名?”

等步騭一口氣說完,賀齊才說,口吻不屑:“魏國何來十萬精騎?彼素有以一作十之法,我料河西斬獲應在七千級上下。此類斬獲,老夫亦有許多,算不得大勝。”

說着用審視目光打量步騭,眼神中頗多輕鄙:“比不得子山公殺吳巨一人,定交州九郡。”

步騭略有尷尬呵呵做笑,又鎮定回答:“吳巨朝秦暮楚之輩,時劉備漸強,勾連吳巨,吳巨有反意,僕不得已行迅雷之事。”

“咳咳咳!”

賀齊本要笑,止不住咳嗽笑岔氣,擡手指着步騭:“步子山啊步子山,吳巨爲何反覆?難道是孫權不如劉備仁義?還是子山公治理交州有所虧欠?卿口中欲反之人,卻輕信赴邀,被斬於庭院之中,愚昧者何人耶?吳巨?或是某家?”

斂去笑容,賀齊上下審視步騭:“我不知孫權以卿來邀我,是想借刀殺卿,還是另有他想。”

步騭臉上光彩黯淡下來,人都有基本的廉恥觀念。

殺死吳巨,說到底就是毀約,爲了加強對交州的控制,必須殺死這個親近劉備,又掌握交州大門口的人。

見步騭還有基本的廉恥心,賀齊擡手向後一揮,圍上來的甲兵才後退。

甲兵退遠,重新整理情緒後,賀齊說:“孫權心思詭詐。我若身在武昌,他自然視我爲鄰里。我若是隨子山公前往樊口,他必生殺我斷絕後患之心。還請子山公回覆孫權,如今曹丕、孫權皆老矣,觀此二人往日行舉,皆非雄主,或有一統天下之心,卻無坐享天下之德行、器量,此天下之大不幸也,亦二國臣僚之大不幸也。”

“而我垂垂老矣,不似張遼豪邁。”

“我之所慮,乃爲子孫尋長久富貴而已。”

看着步騭雙眼:“我觀陳公信義著於四海,海內有識之士無不推崇。若託付宗族於陳公處,必得長遠富貴。”

“君侯,豈不聞小時了了大時未佳之語?”

步騭拱手作揖,進勸:“陳公戰無不勝,百算百中,實屬異人。今及冠之年,長此以往必然剛愎驕橫,亂漢者必陳公也。君侯託付子孫於陳公,恐受誅連。”

“呵呵,難道子山公不知?”

賀齊瞪大眼睛故作疑惑:“正是斷定陳公天日之表,老朽纔有託付宗族之意。不怕陳公亂漢,就怕陳公迂腐,爲人庭間弒殺……哦,是老朽多慮了,呵呵,忘了陳公天下無敵,劍術無雙。”

步騭一噎,臉色青紅不定,可餘光瞥到四周的賀齊親兵。

以賀齊現在狀態,估計也就諸葛瑾來了能保住命,其他人說殺就敢殺。

之所以不殺,可能在等關羽回覆,或等田信回軍。

漢軍水師全軍覆沒,可賀齊手裡還有一支水師!

規模再小,那也是水師。

現在賀齊作亂在即,到底是謀求退讓,以賀齊半自立爲條件換取賀齊中立;還是冒險設計,瓦解賀齊部伍?

步騭思考間,似乎被賀齊看穿,賀齊用一種令步騭毛骨悚然的確定口吻說:“率軍歸漢,乃我部吏士一致心聲。也就關平爲左右所惑,不然焉有今日之敗?與我這般心思者,江東各軍中比比皆是。待陳公東征之時,爭投陳公者,必如過江之鯽,不可數也!”

盯着步騭,賀齊哂笑嘲諷:“此言,子山公可敢陳述於孫權階前?若敢,還請子山公在孫權五步之外,不然子山公危矣!”

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六百六十七章 麥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三百五十章 授權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八百六十三章 隋王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準備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