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

不給張遼衛隊一個活路,作爲哀怒之軍,決死反撲,一定會給漢軍造成很大的折損。

起碼王平的白虎營絕對會被打殘,打掉建制。

可如果給張遼衛隊一條活路,以這批人的素質,早晚能在漢軍體系冒頭,也有可能反哺張遼後人。

張遼必須死,可張遼絕後……幾乎很難,張遼是以忠臣的姿態爲大魏流盡了最後血液,耗盡了一切能消耗的名望資源。

這樣的忠臣,應該留後。

哪怕他的子孫遷移到腹心地區,終身務農也行。

田信左右審視,張遼回頭看一眼燃燒的木牆、木門,木門外的漢軍正在撲火、清理障礙,質問田信:“將軍可有誠意乎?”

“自有誠意,只是心中不爽。”

田信又飲一口冰冷糖水,審視張遼:“我家婦翁常說昔日如何如何,頗多懷念。我斬徐公明時,婦翁事後神傷不已。不若你率衆請降,我遣人送你去見我家婦翁,敘敘舊,吃杯酒,以免遺憾。”

“大可不必,我魏之敗將,怎有顏面與雲長公同席論道?”

張遼斷然拒絕,口吻強硬,望着田信背後熊熊燃燒的烈焰,語氣漸漸低沉:“我忠謹爲國死而無憾,今去見雲長公,徒受屈辱而已。以雲長公爲人,必向我誇耀軍容鼎盛,遊說漢家氣數……我已年高近暮,如快船近岸,焉能調頭?”

年齡已高,轉投漢軍後,又能有什麼作爲?

如果現在張遼四五十歲的話,恐怕曹丕也不會那麼信任,將宛口防線交給張遼來經營。

田信心中思索,之前有關羽背書,能勸降張遼,也能給張遼相對的信任;可張遼年高,拒絕了關羽的好意,還狠狠踐踏這份好意。

說到底,張遼也是要面子的人,能選擇的話,寧願站着死,也不願在老朋友面前卑躬屈膝。

就聽張遼說:“聽聞青釭、白虹二劍削鐵如泥,還請將軍斬我蒼頭,饒恕彼輩。彼輩所無知,在魏爲幫兇,在漢乃鷹犬,遷罪無益於事。”

“也好,我爲此來,不能空手歸。”

田信拔出白虹劍,揮手斬斷一側的魏軍旗杆,旗幟倒地被他扯到手裡。

張遼仰天望着熊熊烈焰上空的月亮,不由想到了雁門的月亮,噹啷一聲手中鐵戟墜地,他緩步走向渾身血染的田信。

“將軍!”

“君侯!”

身後傳來呼聲,張遼腳步一滯,稍稍停頓後,還是走向田信,彷彿走向虎口的牛羊。

田信提劍在手,望着漸漸走近的張遼:“我可以不向張家復仇,可我不會約束麾下吏士。我也可以納降大部,但要十抽一,殺死一成降軍,以作警告,以此向軍中吏士交待。”

聽田信不復仇,張遼緊繃的心絃鬆動。

他微微頷首,只要田信肯放棄,關羽會出手拉一把,不至於讓張家絕嗣。

至於降軍中十抽一,已經是相對來說唯一的辦法了。

自己特事特辦,起了個惡劣的頭,漢軍只好用這種辦法收尾。

懲前毖後,也能消除漢軍內部的異議。

漢軍規模越來越大,維持好內部情緒、秩序,纔是第一要務。

只要思想、情緒、秩序穩定,戰鬥力自然是穩定的。

十抽一,一成的折損,對精銳士兵來說可以承受;可十抽一這種行刑方式會擊垮他們的精神意志,這支魏軍的凝聚力也就散了,不論遣散還是改編,都不存在障礙。

十抽一,九生一死的生存機率,魏軍甲士紛紛揚揚丟棄兵刃,跪在地上,其中軍吏雙手捧着劍,等待接收。

田信見王平組織人手疏通木門通道,對張遼又說:“其實我不該來的,就如身邊這些虎一樣,看似駭人,實則虛有其表。”

張遼剛解下金盔,眉頭皺了皺,隨即釋然做笑:“別無所恨,只憾當時人少,若多百餘人,或許就能成功。”

自己種種努力沒有白費,大魏朝廷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就看大魏朝廷,跟自己無關了。

張遼有一種欣慰、滿足,閉上眼睛。

田信眼皮上翻看夜空,揮劍之前突然又說:“騙你的,我只是皮肉輕傷,不然哪能酣戰至今?”

張遼半睜開眼,銀白劍光一閃,頭顱被血壓衝起,掉落時被田信抓在手裡,用魏軍旗幟裹了。

“張文遠,咱倆的賬清了。”

田信歸劍入鞘,想到了另一個債主,耿頜。

“取得一場勝利。”

“隨身武器品質提升。”

“經過歷練,得到巨大進步。”

“等級提升。”

田信,十六級。

體質21;智力15;魅力39;

天賦一:七級鐵骨;

天賦二:七級強擊;

天賦三:七級鐵壁;

天賦四;七級健步;

天賦五:七級療傷。

剩餘天賦可加點數:二點(蒙多)。

三十九名親兵:林羅珠、田紀、虞忠、謝夫、羅德、張溫、陸議;蒙多、白兔、青雀;六熊;十五虎;空額十八。

忍受着飢餓感,田信拿起糖水葫蘆又連連飲用,等待漢軍收攏俘虜,打掃戰場。

坐在暖融融的低矮石砌矮牆上,田信目光專注望着腳下,盯着十八個空額。

人已經夠用了,豢養猛獸實際上除了增加名聲嚇唬普通人外,對勇猛甲兵、戰陣拼殺並無決定性作用。

所以這十八個名額應該……還要留出三個備用,能用的只有十五個。

應該搜尋優秀牛種、馬種、驢種,以培育優秀的牲畜種羣。

單靠蒙多是不行的,應該再選一匹優秀的公馬,在武當山谷裡培育、飼養。

還有牛種,也要多做準備。

三年內肯定能打下關中,收復關隴。

關隴地區適合農耕也適合放牧,現在地廣人稀,自己可以建立幾座龐大的牛場、馬場進行良種繁育,以畜力彌補人力的不足。

只要農業豐收,人口發展速度是很快的。

未思索多久,馮習領着中軍軍吏快步登到山寨,前來聆聽田信的作戰指示。

總不能直接就問接下來該怎麼打,馮習指着北邊魯陽關所在:“公上,此處起火時魯陽關示警,堯山各處亦有隱蔽烽火點燃,賊虜遣輕兵來犯,恐意在探查虛實,多被我軍擊退。末將猜測,此時賊虜已然知曉張遼覆滅敗亡。”

“末將以爲賊虜探明此事後,會連夜逃遁,撤往伊闕關。”

馮習略有擔憂:“曹真、張郃、曹洪皆系宿將,恐藉機設立伏兵,誘我追擊。末將扼守魯陽、楚鬱、淯陽三關,不知如何是好,還請公上點撥。”

田信收斂心神,小口飲着清甜紅糖水:“夜中魏軍各部不知真假虛實,佈置伏兵尚有戰意可言。待天明,魏軍確認張遼覆亡,絕非曹真、張郃能制止。曹操復生也是無用,故夜中不可追擊,天明後再追。”

稍稍停頓,田信又說:“潰散之兵擁塞道路,又無處所依,步履遲疑,明日追擊所獲必豐。還請傳告各營,夜中謹守營壘,不可追擊。”

“是!”

馮習昂聲拱手:“末將遵命!”

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五百五十七章 藍田青龍現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九章 局勢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五十章 計較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四百章 衛軍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價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機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八百六十三章 隋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三十四章 豬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九十五章 借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