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

約三日後,剪刀仿製品不分先後出現在孫權、曹丕手裡。

來山,孫權大營裡。

孫權是半夜裡拿到仿製品,問諸葛瑾:“可有詐乎?”

“應不會,田孝先所部一夜斷髮已引得敵軍上下譁然,想來非是詐術。”

諸葛瑾見孫權那剪刀剪着帳邊帷幔,又說:“至尊,來使以青竹泅渡到我水軍營壘,必然是忠貞之士,不如一見?”

孫權摸了摸自己略有彎曲的鬍鬚尾,將剪刀遞給諸葛瑾:“這小兒無須,欲使天下丈夫皆無須耶?子瑜,劉備可會佈告其軍施行斷髮?”

“臣以爲難以施行。”

諸葛瑾認真思考:“田孝先若是稟明漢主,漢主下令,其軍爲避暑防疫自能斷髮。然田孝先自行聚衆斷髮,必使荊人震怖。”

“孤也是如此做想,這小兒勇烈非常,早晚成其心腹之患。”

孫權開懷不已捏須微笑:“此役若使劉備無功而返,荊人失望,劉備亦失望,反倒是馬孟起、田家小兒會徒增名望。劉備又老,英明不如當年,或許將行昏聵之事。小兒絕非引頸就戮之輩,真是讓人期待。”

諸葛瑾不接話,孫權抖抖寬鬆、輕便的雙袖,笑聲爽朗:“走,與孤見見這位荊州義士。”

約在天明時,曹丕也拿到剪刀。

當場讓幾個宦官、宿衛武士相互剪頭髮,宦官、宿衛武士輪班值守,休息時間更多,理應有更好的個人衛生。

實際不然,除了高級管理,勳貴、貴族女眷能有充裕時間整理髮須外,餘下的人並無太多時間,否則官員也不用五日休沐一次來整理個人衛生,實在是平日不方便。

但宦官、宿衛武士、低級官吏也有相關規定,三日一洗頭,五日一休沐。

可大軍征伐時,哪有這麼多說法?

剪刀使用後經沸水煮燙,纔回到曹丕手裡,同時還有內侍送來的木梳,匆疾蒐集來的草木灰。

“草木因得日月精華而茁壯翠鬱,又以烈火去其陰邪,所留必是陽剛熾烈之物,能祛邪毒,料想石灰也是同理。”

曹丕對聞訊而來的司馬懿解釋,並說:“聽說田孝先聚集百草取其灰燼,想來必有妙用,仲達務必仔細觀察。”

“是,臣不敢疏忽。”

司馬懿謹慎回答,躬身雙手接住曹丕遞來的剪刀,稍稍使用眼睛放光:“倒是方便縫製衣衫。”

“還是仲達機敏,此物田孝先在堵陽時就遣吏士打造,最初所用就是爲裁剪布帛。後舉兵屯養時纔多造剪刀,佐以木梳,讓其麾下吏士斷髮。”

曹丕取出兩枚錦囊遞給司馬懿:“孫劉之戰聚集兵馬近三十萬,不論孫劉,皆難全身而退。若是劉備大勝,仲達可嘗試策反田孝先,朕願以東鄉公主相妻,並酬以秦王之尊。”

“秦王?”

“是,我大魏土德,秦水德也,漢乃火德,秦王正好。”

曹丕答非所問,反正現在曹彰已派到長安統軍,曹植在徐州掌兵,曹丕也不需要太過在意司馬懿這些昔年夥伴、朋友的態度。

田信一個《七步詩》打穿了曹丕的心結,他肯退一步,母親卞氏自然是很高興的,曹彰、曹植又不是脾氣多惡劣的人,恭維曹丕幾句,宗室、鄉黨也都誇誇曹丕,帶給曹丕心理上的享受實在是太多。

這種親族、鄉黨的認可、推崇,遠不是司馬懿這些人誇讚能比擬的。

反正就一個女兒,曹丕自己寶貝的很,找個好女婿也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這個寶貝女兒也有關羽女兒的問題,那就是不好嫁。

司馬懿不敢再問,就聽曹丕繼續說:“如若張文遠建功,與孫權大破劉備,那就以公爵相酬,我大魏以二王三恪之禮使田孝先奉虞舜之廟。”

篡漢以來,一些前朝的爵位也是認可的,比如奉殷商國運的孔氏爲宋公、奉兩週國運的姬姓爲衛公,再加上天子儀仗的山陽公劉協,湊齊了三恪。

有了三恪,再加一個奉虞舜土德的田氏,會不會有些尷尬、衝突?

司馬懿不好意思問,恭敬辭別。

大家都怕曹丕,司馬懿更怕。

許都之中,已準備了一支豪華隊伍,會光明正大前往南陽與田信請教太極圖學問,還有袁家、陳家、荀家旁支子弟組成的團隊,他們想弄清楚隱居漢中的博士身份。

從履歷檔案上來看,當時有嫌疑假死、隱居漢中的漢家博士來回就那麼十幾個人。

如果是自家親族,那實在是再好不過。

不止是他們,號稱當世神卜的朱建平將會充任領隊,前去與田信討論天下順逆、蒼生大義所在。

太極圖出世,最震驚是的研究易學的幾個家族;最驚喜的就是朱建平這樣的相士;最愕然、尷尬的是張家。

張魯兄弟三人歸降曹操後連續昇仙,而漢中移民又分佈於河東、河北、兗豫二州,散落在這些地方的五斗米道信衆依舊維持着類似教區的大方、小方的建制,五斗米道稱之爲‘治’,可以引申爲治所。

河北、中原的士民多數已經忘了太平道帶來的痛苦,對新來的又神神秘秘的五斗米道鄰居們很是好奇。

於是張魯兄弟昇仙後,五斗米道反而在曹魏腹心區域積極發展。

這下可尷尬了,幾個隱居在漢中的漢家博士推導出先天、後天八卦太極圖,傳授給了田信,始終沒張傢什麼事,這讓張家還怎麼宣揚道學?

彷彿版權一樣,太極圖掛在那裡,田信已經有了講道的資格。

想要質疑,除非你研究、推導出一個比太極圖還要偉大的符號來。

五斗米道算是完蛋了,本就是低人一等的移民,本地豪強、吏民不再敬畏、好奇五斗米道的教義,那等待各地五斗米道信衆的只有壓榨、欺凌。

信仰、尊奉五斗米道得不到好處,也沒法提升地位,也得不到相應的庇護,那誰還信奉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組織瓦解,那張家一代代天師昇仙的傳說也只能是傳說。

成型的五斗米道都被太極圖沖毀,還未成型的玄學家們本就沒有核心思想理論,對太極圖、對田信可以說是趨之若鶩,奉爲圭臬。

若不是戰爭、兩國交兵,他們早就跑到南陽去找田信了。

只聽說過曹丕殺敵國士人的事情,沒聽過劉備殺敵國士人的事蹟,而田信更是戰場之外沒殺過一人。

所以去南陽,對中原、北方士人來說,就跟回家一樣安全。

對何晏來說,是真的回家。

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十八章 先登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價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二百零八章 二選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八十章 糧食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九十五章 借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三十二章 貪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七章 夷營督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八百二十一章 餓虎出籠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