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

bookmark

漢水出口上游百里處,劉備大營所在。

宛口戰役的戰果傳來,雖不是大勝,但也稱得上小勝。

申耽這樣降將戰死,怎麼看都不算壞消息。

曹休的鎮南將軍金印也送到案前,劉備多少有些小小遺憾。

如曹休、曹丕這樣的重量級俘虜,其實可以交換更多的人的,比如被曹純俘虜的兩個女兒,還有更早時期留在曹操手裡的……兒子劉封劉升之。

想到留在北方的兒女,劉備一嘆,環視大帳各處,臣工俯首做事,卻無一人能與他聊一聊。

又拿起其他一起來的奏表,有馬超請葬宗族於堯山的,也有田信請求調歸麥城養傷的,還有彈劾田信私縱曹休的。

集結堵陽的軍隊何去何從也成了問題,關平肯定要調回襄陽的,其餘馬超、田信、孟達、孫朗、張苞、徐祚都是要重新安排的。

戰功是否立即封賞也是個問題,比如田信大破徐晃,追斬徐晃的功勳到現在還沒有確定。

法正病逝,諸葛亮在成都,關羽、張飛不在身邊,劉備連個討論事情的人都沒有。

有資格議事的人,都不在。

他遂問尚書令劉巴:“田孝先屢破強敵,今全軍退回堵陽,卿以爲當如何酬功?”

劉巴略作思考,回答:“徵北將軍歿於王事,宜加此重號於扈谷亭侯,以震懾賊臣。”

虎牙將軍雖然有特殊意義,但終究不是重號將軍,四徵四鎮四平四安將軍僅次於四方將軍,勉強算得上是重號將軍,脫離了雜號將軍階層。

“賊有曹鎮南,我有田徵北,可行。”

劉備沉吟,面有爲難之色,一個將軍號遠遠不夠。

可蜀錦已耗費一空,今年荊益二州的租稅,年底收上來後勉強能用來賞賜東征將士。

金銀也沒富裕的,始終很緊張。

能給的,似乎就只有名號了。

劉備有難色,劉巴也沒辦法,誰讓劉備太大方,進據荊益二州以來始終都缺乏金銀布帛。

休養一年很重要,可維持漢軍連戰連捷的凌厲攻勢也很重要。

雖不知滾雪球,但也知道東征大勝的話,會引發連鎖反應。

給田信增加食邑也不適合,提升鄉侯也不利於長遠,難道繼續給關姬增加妝料封邑?

劉備踱步到帳壁懸掛的地圖面前,巡視南陽一帶肥沃卻因爲戰爭荒廢,又地處相對安全的地方,如果該地區的名字好聽、吉利就更好了。

南陽各地肥沃、安全的土地早已被豪族佔據,這是這些家族渡過亂世的風水寶地,普遍修築塢堡。

這樣有主的地方,不適合交給關姬,如堵陽這樣的前線更不可能,也不能把田信繼續留在前線,留在劍鞘裡的劍纔是有威懾力的,留在前線容易被針對。

劉備在穰縣輕點:“改穰縣爲昭陽邑,使田孝先屯冠軍、安衆、涅陽三縣。”

這三縣就在新的昭陽邑西部、北部,也是當年曹操破張繡所在,穰縣更是張濟進攻時中箭身亡之地,這一帶早就打爛了。

算起來這一片區域東北二百里是宛城,東南八十里是新野,西北三百里處就是武關。

劉備盯着地圖,思索如今內部的小爭執。

這點小爭執有些可笑,但的確只是小爭執,現在把選擇權交給田信,看他怎麼處理。

田信如果把降軍攥在手裡聚在昭陽邑一帶軍屯,那吳家自然就氣炸了,跟在吳家後面的豫州舊部也會不高興。

這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吳懿、吳班這些人的計較自然瞞不過劉備,吳懿留守江陵,吳班跟隨東征。

之前遙封的關中都督現在隨時都可能變現,吳懿自然很看重關中都督一職,可更看重追隨於禁投降的兗州、豫州降軍。

吳家拿到兗豫籍貫的降軍,兵強馬壯,以後有的是機會立功。

可偏偏關羽不搭理吳懿,張飛在益州又暫時管不到這批中原降軍,馬超不想得罪人,給或者不給,其實真正的決策人是田信。

田信不給,吳懿只能乾着急。

反正現在的大局是東征,一切資源都應該向東征傾斜。

如果戰爭需要,擴軍也可以,可再怎麼擴軍,也輪不到招納中原降兵去跟江東打水戰。

所以吳家哪怕拿到新的編制想要擴軍,田信態度強硬的話,吳家也只能徵集荊州擅長水戰的漢人、荊蠻、五溪蠻。

可招募荊州兵員對吳家沒意義,這樣的兵員最少需要訓練半年才能使用,吳家沒這個資源。就算有資源,練好後也有地域限制,或許可以跟着打到中原,但絕不可能跟着吳家再去打河北。

而中原籍貫的降軍重新編組後,訓練成本很低,今後攻掠河北的話,更是方便許多。

現在就看田信肯不肯給吳家面子,讓一步,從手裡漏一點中原降軍給吳家。

對田信讓或者不讓,劉備也沒什麼好期望的,反正兜得住。

只是虎牙軍改編爲徵北軍有些可惜,這個番號含金量十足,不亞於關羽的蕩寇軍。

虎牙軍是個地域色彩十分濃烈的番號,在老一代人眼中,虎牙營幾乎就是關中常備漢軍的代表。

派一個外人去當虎牙將軍,就跟派一個暈船的人當樓船將軍一樣。

虎牙軍不宜改編,也沒有合適的關中將領去接管……派誰去,誰都是傀儡。

不是田信故意架空,而是軍隊特性就這樣,越是強橫的軍隊越挑剔主將,除非派一個戰功赫赫的將軍。比如趙雲就能鎮得住,可拿趙雲去統率虎牙軍,大材小用。

這種精銳部隊,遠不是普通將校能撿漏的,想要撿漏,就要做好當傀儡,漸漸融入虎牙軍的準備。

當着劉巴的面,劉備口述安排:“遷從事中郎孟興爲虎牙監,擢虎牙典軍羅瓊爲鷹揚將軍,隸屬徵北軍,遷左參軍龐林爲徵北監軍。”

劉巴爲田信、關姬書寫拜將、策封文表,蔣琬等尚書、郎靠近負責其他人的命令,紛紛提筆記錄,草擬相關詔書。

“遷羽林中郎將張苞爲虎步將軍,駐屯博望,隸屬左軍,爲左軍副將。”

“轉前參軍馬謖爲左參軍。”

“擢左軍司馬董種爲牙門將軍,遷馬岱爲驍騎將軍,遷高翔爲左軍司馬。”

“遷徐祚爲安衆將軍。”

“厚恤申耽。”

劉備發佈命令,由尚書斟酌令文,稍稍停頓,劉備又說:“追封鄧賢輔翼中郎將,關內侯食邑百戶。”

至於孟達,就算了。

幾乎是漢中之戰以來,第一個戰場上犯低級小錯出現大失誤的將軍。

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九十四章 議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協的結果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七章 夷營督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二十四章 彩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