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慘烈攻鄴城之戰

至於城中百姓,則自求多福吧。

他們也是人,如果守不住,也已盡力!

天已近暮,二人看着曹軍在伐樹,敲敲打打的就地取材,準備攻城的器械,以便作長竿,以及箭身,這是要做很多的火把等物。

一般大城池附近是絕對開闊,不給種樹的。不是古人不想要綠化,而是,城外若生長了太多的樹木,尤其是大樹木,在古代那個自然條件下,不用幾十年就能長成參天大樹。一旦開戰的時候,這個玩意,就可能會被圍城之人取用,用來攻擊城門。

尤其是幾人合抱的那種大樹,一旦伐下來,合力而擡去撞城門的話,縱然城門是銅鐵鋼壁,又哪能經得住這樣的撞擊?!

不過也並非完全的開闊,一般在十里開外,五里開外就會有小樹苗之類的,再有,但是農田了。每一年入夏,入秋,都利用城中百姓去砍伐用作柴火之用。城中不僅獎勵砍伐樹木,還會鼓勵砍伐大樹木。尤其是長的極高,一看就成柴,特別直的那一類,砍伐回了城,賣給大貴族用作樑屋之用,還能賺上一筆。

所以,古城池也並非是一木一林沒有的。

他的外圍沒有參天大樹,但是小樹林,草叢也極多。爲着的就是軍事防禦,還有民用互濟。就是控制在一定的變量以內。

防止樹林太密而影響百姓生活,也是爲了防止大型野獸在城外駐紮棲息地。不然人類居住地與野獸羣靠的太近,這還怎麼生活?!

這種就算是隔離帶。有鳥類和小型動物棲息,但也不妨礙人類的生活痕跡,這纔是一座大城池該有的平衡。

否則一點樹都不見,在農業社會,高度依賴着樹木取火的生存方式裡,又怎麼保障整座城池對於柴火的需求,怎麼低成本的運轉呢?!

古城池是既需要水源,也需要火。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備柴,而這,平時則需要防火。就需要備水。所以大街小巷子都有水缸,用來萬一着火就能夠滅火用。

大多數房屋都是木製的時代,水很重要。

有些城池的井多,甚至還有挖上蓄水池的,就是一道彎曲的穿城而過的小彎道,引入護城河中的水源在其中,偶爾雨季的時候,水源豐足充沛,水源也新鮮,都是活水,百姓們甚至可以拿它們洗菜洗衣。

一座城池,有這些纔是活的。

而這些,足以讓一座城在特殊時期,擁有一些戰略物資。

囤貨是中原人民的本能,因爲自然災害多,因爲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什麼暴雨,暴雪等極端天氣,或是災年的時候沒米下鍋,甚至是局勢有變,只要有條件的,家家戶戶都會挖一個地窖,或是準備一個柴房,用來儲備糧食。

因爲窮怕了,也餓怕了。

人類的本質,與倉鼠並沒有什麼區別。

而囤這一種病,它甚至不足以成爲一種病,它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狀態。

中原人也因爲多次有這個能力而活下來。囤物資,能讓人儘量的可以脫離自然環境的束縛,一些特殊條件的制約,而能夠活的稍稍自由。

所以城外是基本都沒有大樹的。而曹軍準備這些,是爲了什麼,怕是要徹底的準備攻城了。哪怕沒有攻城可用的大樹木,卻有着可以取之不盡的木柴可照明。

高覽也沒閒着,這種時刻,哪裡還能顧得上百姓,必須要採取一級的軍事管制,就是要進民家中開始搜刮物資,準備持久戰了。

鄴城百姓也感受到了緊張的氣氛,他們不得已交出糧食,只剩下一點點的時候,那種悲痛,無異於把一生的命運和積蓄交給了守城的兵士。

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在這場災難中活下來!

高覽也沒有喪心病狂,雖在搜刮糧草,然而,也叫百姓們收拾好家中財物戴在身上,以免有人趁亂搶劫殺人,叫百姓們準備些農具等物,以免有人作亂禍害,一旦真的開戰的時候,他們可能是顧不上城中的安全的。

人心惶恐而無所依,便是,鄴城內百姓的狀態。

這個狀態,甚至是不如呂布進城的時候,那個時候雖然恨此賊,但至少還算安全的。

跟生命比起來,他們此時更想要的是苟活與和平。至少鄴城到底誰主,隨便吧,只要能保住命,管它是英雄還是狗賊。

人,就是如此的卑微,生死之際,所想到的並非是那種篤定的尊嚴和喜惡,而是最基本的本能。

高覽將搜刮來的糧草封在府庫中,將搜來的柴火堆放在一邊,他的心神十分複雜,道“……若守不住城,這些必要燒了……”

一想到這,就開始痛心。

反正不能給曹軍一點一丁的糧草。

“另外,倘若城破,開了後城門,讓百姓自散而逃去避險吧……能否逃難而活命,只看各自的造化了……”反正那時,他們估計也顧不上了。

真正的到了那一步,連百姓也不放出,那他與淳于瓊也就真的是半點良心都沒了!

諸將應了,這心也一點一丁的沉下去!

“曹仁必要此城,那費力所攻打下來的,也必是殘城!”高覽咬牙道“他想要在此處佔得一席之位,只怕很難!”

司馬懿,袁譚,袁尚哪一個肯?!

現在他實力最強,都死咬住他不放。曹仁拿下城池,也必是慘烈的代價。

然而拿下城池就萬事大吉了嗎?!

也許,是困局中的困局而已!

眼見曹軍在鄴城外敲敲打打,這麼準備攻城事宜,袁譚聽了不禁冷笑不已,何時這鄴城,淪落到被曹軍如此惦記的時候了。父親在時,名士趨之若鶩,天下戰將與諸侯投奔者如許。豈是這曹軍能夠覬覦的?!

袁譚發狠道“待吾青州兵集結,定誅曹仁。”

他是有一股惱意的。這冀州還能入別人手中嗎,在他看來,這冀州本來就是他的。現在曹仁將兵力集結着對準了鄴城,明顯是非取之不可,這袁譚心裡能高興纔怪!

因此也厲兵秣馬,做準備要給與曹仁軍一舉重擊。

相比而言,損失了大部實力,只餘下名份的袁尚卻現實冷酷的多。殘酷的現實,已經將他心中的驕傲給狠狠的擊碎,恨下的只餘倉惶還有明顯變得客觀的觀察的眼神。

他不再如以往那麼盲目自負。

開始變得憂心忡忡。

“曹仁若鐵了心要攻城,只怕鄴城是保不住了……”袁尚心中挺哀痛的,失敗的代價就是成爲廢墟嗎?!漢室如此,父親也是如此!

鄴城代表着什麼,其它對於四州而言,很清楚。除了幽州叛了以外,其餘三州雖入戰火而倉惶,但其實都在看着呢!

當年吳拔楚都郢,楚國幾十年都沒能緩過來。差一點點,就連國家都沒有了,若非令尹去秦國哭了幾天,求着秦國出兵保下社稷,只怕楚國得滅國亡種。

一個大國被一個小小的吳國欺到這種程度,是何等的悲傷。

楚國向來是春秋實力最強者之一,他的國力雖有盛衰,然而君權從未旁落過,不像晉國,被士大夫所瓜分,他是君強則國強,君弱則國弱的國家。他當然是驕傲的,那個時候經常到中原把各國打的哇哇叫,中原各國恨死了他,表面上也不得不與他友好往來。雖然也不由他作主中原之事,也沒讓他當上過霸主,然而,若是中原的事情漏了他,那也得怯怯的怕被楚攻打。

可就是這樣的楚國,在後期被吳國差點滅國的程度。難道是因爲他不強麼?!

都城對於一個權力中心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自那以後,雖然楚國還是強國,但卻慢慢的開始往下走了。

而鄴城,先是落入呂布手中,現在又被曹仁所圍,一旦陷落,代表着什麼?!

代表着袁氏的權威,將徹底的被擊碎。天下便不再對袁氏擁有信心。

什麼袁氏重新拿回了鄴城就能恢復到以往的實力和盛況,這是想屁吃呢。

袁尚隱隱的有所預感,父親一敗,一死,已經是大敗了。

倘若袁氏子弟不能再拿回鄴城,只有被驅逐的命運。或早或晚而已。

就算僥倖拿回了鄴城,又能有什麼能力去守得住,並重立威望?!

別說天下諸侯對袁氏沒有信心,連百姓和四州都對袁氏子弟沒有信心!

從來失敗不是一點一點的垮掉的,而是摧枯拉朽般一下子就崩塌的。

袁紹一死,已經崩塌過一次了。

鄴城若真成爲了廢墟,這袁氏……還能有什麼威望?!

沒見漢天子失了長安以後,只能淪落在許都嗎?!哪怕漢室的班底還在,然而,漢早已經不是早先的漢室。

雖有其形,卻再無那個能力去號令羣雄與天下了!

袁尚想到袁紹那時的盛況,與今對比,連鄴城也保不住,那種感傷,不禁淚如雨下。

悲從中來。再想到那時在黎陽坐擁多少人馬,而今跟隨自己的只有些殘兵,那種狼狽,那種落差感,讓他十分難受。

也正是因爲如此,他更不能往後退。因爲他是袁紹指定的繼承人,不管袁譚認不認,他都得爲袁氏保有最後的尊嚴!

袁尚心中卻十分冷靜清楚,如果,不能拿回鄴城,袁氏身上的光芒就會半點不剩,完全的褪去不說,甚至是變得斑駁褪色,直至完全的消彌。

到那時,他又如何能保得住呢?!無非是逃亡的命運。

而袁譚,就算擁有青州,大勢之下,他也必保不住青州的。

這就像是火,火如勢而蔓延,當鄴城都沒了,青州哪一個不心思浮動,叛變如雲,而投靠新的英主?!

到時候,袁譚才知道,人的力量,終究有限。

大勢已去的真正滋味。

袁尚是不得不與袁譚求和,不得不低頭俯首。他甚至是知道,司馬懿現在不過是依賴他們和利用他們。

就這個人,能叫袁譚而得到鄴城嗎?!

最終不過是爲他人作嫁衣裳罷了。

可是,袁尚就算心中隱隱的有所預感,卻早已經無法決定事情的走向了!

實力不濟,以至淪落至此,這纔是現實!

夜幕已升,然而鄴城外卻亮如白晝,火把如雲,從城牆上遠遠的看出去,那火光彷彿與天連成一線,沒有盡頭。

這些都是敵軍,都是曹軍的火把。

所有人都嚴陣以待,因爲他們知道,攻城之戰,隨時將會開始!

城上也早已佈置妥當了投石機,淳于瓊與高覽嚴陣以待,可還是很緊張。雖然投石機的打擊能力也很強,可是曹仁如此衆軍,力壓全城,這樣的實力對比,只怕再厚的城牆也受不住。

一個城池的目標實在是太大了。

曹仁的眼中有火光印亮着鄴城的動向。

全軍上下都在等着他一聲令下!

那是熱血之中伴隨着的一點點對於勝利的渴望。全寄於這鄴城之戰。

幾方榮辱皆在於此。四州之土的歸屬也開始於此。自袁紹敗之後的割裂的歸併也開始於此!

這是一場註定寫於史書的最大的一場戰爭,開始了!

曹仁親自下了馬,到了鼓上開始擊鼓,發出軍令,“進攻!”

“攻城!”

“殺!”

投石機,登雲梯,火石漫天飛砸到人,馬,牆,還有漫天的弓箭雨開始了!

慘烈而冷酷,火光印着血色,瀰漫着黑暗的夜!

“守城!”淳于瓊撕心裂肺的發佈軍令,道“放箭!”

火油帶着箭朝着像螞蟻一羣羣的曹軍而去,投石機帶着石塊,投入他們預定的範圍。

砰,砰……

然而還是有更多的石塊砸中城牆,砸中他們的士兵,砸的他們頭破血流,城牆坑坑窪窪。

這是不惜代價的拿城填的戰爭。

賭上性命的戰爭。

對於兩方來說都是如此!

張遼親自來接應張郃。夏侯淵早料到張遼會來接應張郃,冷笑道“豈叫你如意?!早知你必來此,張遼,受死!”

竟是早早的就埋伏在必經之路上!

張遼便知道,曹仁這不僅是要奪城,更要控制城外的水源。他是準備將鄴城死拿在手裡的意思。

第186章 我爹是呂布186第083章 我爹是呂布83第522章 壟斷紙業稅收源第825章 司馬懿將計就計第554章 司馬八子才俊多第301章 我爹是呂布301第231章 我爹是呂布231第353章 我爹是呂布353第089章 我爹是呂布89第661章 遠交近攻強之道第914章 司馬懿毒殺田豐第1013章 郭圖陣前急領軍第659章 龐統以利說馬超第1093章 油鍋之上是鄴城第329章 我爹是呂布329第028章 我爹是呂布28第1150章 曹性分而困曹軍第1030章 趁其不備斬顏良第698章 遇夜襲周瑜不亂第635章 追隨者生死抉擇第055章 我爹是呂布55第1035章 降將招降有其功第673章 陳登釋疑定軍心第1084章 臧霸軍圍困白馬第487章 年少輕狂是馬超第977章 張郃不滿生怨望第1076章 用心良苦大局勢第652章 臨陣不前謀人心第801章 各君子和而不同第988章 呂布憂呂嫺安危第1151章 熊熊烈火上絕路第790章 以己度人真純良第388章 我爹是呂布388第505章 助脫困父女匯合第1198章 袁尚欲降於兄弟第568章 龐統用計廢楊松第085章 我爹是呂布85第1142章 許褚三錘毀木橋第099章 我爹是呂布99第1188章 張遼夏侯淵結怨第205章 我爹是呂布205第1092章 曹仁欲破局圍城第097章 我爹是呂布97第200章 我爹是呂布200第1043章 棄名留實往官渡第329章 我爹是呂布329第860章 禰衡妙計白阻斷第257章 我爹是呂布257第866章 聲東擊西禰衡急第753章 聞噩耗拔寨回營第612章 捉襟見肘忍辱重第1140章 詐死計引出呂布第927章 袁熙送張楊回鄴第417章 淩統偷襲陳登營第1045章 三將合圍殺文丑第385章 我爹是呂布385第155章 我爹是呂布155第022章 我爹是呂布22第600章 虎鋸兗州程昱懼第740章 折兵將執着於敗第932章 四方盟三義聚鄴第1067章 聞驚變虛實之病第1183章 永遠捂不熱的心第1067章 聞驚變虛實之病第146章 我爹是呂布146第332章 我爹是呂布332第1025章 郭圖兵敗大潰逃第1013章 郭圖陣前急領軍第175章 我爹是呂布175第351章 我爹是呂布351第862章 臧霸揮師攻袁軍第591章 凜冬將來霜先至第676章 陳登一箭雙鵰計第257章 我爹是呂布257第433章 臧霸激怒戰馬超(加更)第1112章 畢生仇曹仁吐血第455章 趙子龍活捉張晟第426章 劉琦背鍋擔虛名第588章 禰衡撰文激曹操第1175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952章 袁熙兵臨欲拔城第282章 我爹是呂布282第854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265章 我爹是呂布265(加更一)第1162章 被獵人變狩獵者第335章 我爹是呂布335第962章 司馬懿釋放煙幕第234章 我爹是呂布234第572章 司馬懿隱懟呂嫺第1186章 程昱張遼崩心態第1046章 封張繡曹軍拈酸第1200章 借錢糧袁熙辭別第188章 我爹是呂布188第1109章 初定冀州人心浮第1077章 悲而有時大丈夫第354章 我爹是呂布354第886章 長驅直入冀州驚第030章 我爹是呂布30第105章 我爹是呂布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