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治胡

這節提到的方法有沒有可行性,還請大家指點,不過是個人想法,不過我覺得兼容幷蓄是一件好事情,如果願意加入中華一族的人,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但既然龐統是來報喜,爲何不見張燕的人,程玉心中有點奇怪。龐統這點臉色還是能看的出來的,忙解釋說:“稟主公,這次張燕帶領全部人馬連同家眷一同歸順主公,太史大人見對方的人數實在是多,安排他們先駐紮在城外,料想不用多久就可以進城。”

既然這樣,程玉也就沒有心思和蹋頓兩個人慶祝,於是命令手下依舊準備酒宴,不過要等太史慈和張燕過來再開始。

過了好久,程玉都等的有點心焦了,纔有士兵進來報告說:“太史大人與張燕求見。”本來太史慈是不用通報就可以進來的,但不好私自就將張燕帶進來,更不好讓張燕一個人在外面等待,所以纔派人進來通報。

程玉一聽,忙帶領手下的衆文武列隊相迎,蹋頓一個人在這裡也是無聊,乾脆跟在程玉的身後出來看看熱鬧。

離着老遠,張燕就可以看的出誰是這裡的最高長官,緊搶幾步,對程玉行禮說:“罪人張燕,聽說有烏丸蠻夷進攻天朝州郡,特來助陣。”

原來太史慈忘記和張燕介紹蹋頓已經和程玉講和的事情。程玉正想解釋,身後卻有一聲雷吼:“小子說誰是蠻夷!”卻是蹋頓不高興了。

張燕聞聲一擡頭,他久居北方,一看服色自然知道眼前是個烏丸人,也十分吃驚,說:“程司馬,難道你與烏丸勾結不成。”

這可不是個小事情,在古時無論歷朝歷代,勾結蠻夷都是一個讓漢人唾棄的名聲,程玉忙解釋說:“張將軍不要誤會,烏丸已經和本官約定退兵,乃是我大漢兄弟之邦,又何來勾結一說?”

見張燕還是有些不信,身後的太史慈也解釋說:“張將軍,大司馬說的都是實情,他是孤身比武戰敗了烏丸的蹋頓大王,才讓烏丸同意講和退兵的。”

蹋頓對着勝負名聲之說根本沒有什麼感覺,也插言道:“正是,我欽佩你們大……馬的武藝人品,寧願臣服於大漢,我們已經不打了。”

他有點搞不明白程玉的官職,所以含糊一說,將程玉變成了“大馬”,衆人有些忍俊不禁,但也只能強抑笑意。

雖然張燕不知道具體的經過,但聽衆人的意思已經能猜出個大概,這本就是一個崇尚英雄的年代,聽說程玉是單身降伏了烏丸,張燕自然是肅然起敬,他自然不知道這裡面還有白馬騎兵的大功勞。不過就算知道,白馬騎兵是程玉的部下,這也可以說是程玉的功勞。

即使張燕看蹋頓還是很有戒心,但本着禮儀之邦的態度,也不能讓對方太難看,蹋頓自然更感覺不出來區別,因而衆人相談倒也甚歡。

程玉見主角已經基本上都到齊了,請衆人回到大廳中參加他的宴會。張燕也是一個豪爽之人,和蹋頓聊了一陣,見蹋頓全無心機的樣子,也逐漸消除了戒心,氣氛越來越融洽,盡歡而散。

過後,程玉開始解決這裡的後續問題,張燕的黑山衆雖然有十數萬,但具有所有農民義軍的通病,老弱婦孺混雜,除了兩三萬精兵能夠達到程玉的要求以外,大多還是需要他費心安置的。

說起來也幸虧張燕縱橫河北十餘年,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要不然還真不好處置這些人。

還有一個比較難解決的是烏丸的問題,雖然自己這次收服了他們,但難保以後不會再來騷擾邊境,能不能有一個什麼方法,可以將這個民族矛盾化解到最小呢?

說起來也容易,只要實現了民族融合,自然不會再有任何矛盾,但不生活在一起,融合有從何而來?要這些烏丸牧民進入幽州,又如何敢保證他們不會逐漸將幽州蠶食呢?

程玉爲了這個問題,特意又將自己的心腹集合在一起商量,這回他乾脆將郭嘉也叫進這個小圈子。

郭嘉看到在場的衆人也知道程玉這次會議是個什麼級別,自己一直受到程玉的重視,如果什麼也不說有點對不住程玉,何況這次的問題是個關係到國家安定的大事。於是他想了一陣進言到:“大司馬——”他還是難以適應程玉是自己主公這件事情,“愚有一策不知可行否。”

程玉本來並沒有對他抱多大希望,一聽到郭嘉說話,自然是欣喜弱狂,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忙肅容恭聽。

郭嘉說:“確實胡漢雜居是讓兩族不在敵視的好辦法,但在這邊北之地也卻有不適合,愚意以爲,大司馬可允許胡人進入漢地居住,但卻要在國境五百里以外,離此範圍無論是居住生活,甚至牧馬射獵均可,只要他們遵守法律,交納稅賦。五百里以外已經盡是漢人,即使他們有異心也無計可施。而且我觀青徐之地百姓敬大司馬如神,又未受狄胡之害,料想是可以接受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