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曹世叔的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兒。名叫昭,字惠班,又名姬,學問廣博,很有才幹。世叔死得早,班昭氣節品行很好,舉動很合禮法。
哥哥班固,著有《漢書》,只是八表和《天文志》沒寫完就死了,和帝命令班昭到東觀藏書閣接着寫成它。
皇帝多次召昭進宮,讓皇后諸貴人拜班昭爲老師,叫做“大家(gū)”,每逢各地貢獻珍貴物品,就叫“大家”寫賦讚揚。
到了鄧太后臨朝聽政時,讓班昭參與政事的處理。認爲班昭很勤勉,特地破例封班昭的兒子曹成爲關內侯,官做到齊國的宰相。
當時《漢書》纔出來,許多人讀不懂,同郡馬融拜伏在閣下,向班昭學習讀《漢書》;後來皇帝又下詔書叫馬融的哥哥馬續接着班昭把書寫完。
永初年間,太后的哥哥大將軍鄧騭(zhì)因爲母親去世請求退休,太后不打算批准,徵問班昭,班昭就上疏道:
“臣下認爲皇太后陛下,自身品德很完美,隆行唐、虞般的朝政,廣開言路,聽狂夫、瞽(gǔ)叟之方,納山野村夫之見。
“臣妾以愚昧之才,處在聖明的時代,敢不把肝膽之言,報效皇恩於萬一。我聽說自古謙讓之風是很高的品德。所以古書記載,神明降福。從前伯夷、叔齊兄弟讓國,天下佩服他們風格很高;太伯讓位給弟弟,孔子再三稱讚。
“這就是品德高尚,揚名後世的緣故。
“《論語》上說:‘能用禮讓治國,對從政有什麼難呢?’這樣看來,推讓之風,意義十分深遠。現在四舅大將軍堅行忠孝之道,要求引退,而陛下考慮邊陲還不安靖,拒不同意,如果以後因爲些小錯誤,掩蓋了今天的美德,只怕推讓的名聲就再也難得了。
“這是小人之見,敢冒着危險表述出來。自知言不足取,只是表示蟲蟻的一顆紅心罷了。”
太后同意,於是,鄧騭(zhì)等人告老還鄉了。
班昭作《女誡》七篇,對宮內婦女的教育很有幫助。
七篇就是:卑弱第一,夫婦第二,敬慎第三,婦行第四,專心第五,曲從第六,和叔妹第七。
馬融讀後認爲很好,讓自己的妻子、女兒學習。班昭丈夫曹世叔之妹曹豐生,也有才惠,對《七誡》不同意,寫書反駁,文辭也很可觀。
班昭七十多歲才死,皇太后素服表示哀悼,派使者監辦班昭的喪事。
班昭寫的賦、頌、銘、誄(lěi)、問、注、哀辭、書、論、上疏、遺令等共十六篇。她的兒媳丁氏替她蒐集在一起,又寫《大家贊》歌頌她。
…… ……
漢中程文矩之妻,同郡李法之姊。字穆姜。有二個兒子,而前妻有四個兒子。
文矩做安衆令,死在官位。
四個兒子認爲母親是後母,恨毀之心日積,可是穆姜慈愛溫和,撫養更加盡心,衣食資財供給都比親生兒子加倍。
有人對母說:“四個孩子不孝得很,爲什麼不叫他們另外居住來疏遠他們一些?”
答道,“我正用義來引導,讓他們自己變好哩。”
後來前妻的大兒子程興生病很厲害,後母內心不安,親自調理藥和膳食,恩情極厚。程興病了許久纔好,於是把三個弟弟叫來說道:“繼母慈祥仁愛,出自本能天授。我們兄弟不知道孝順,是禽獸心腸。雖然母愛更厚,我們的過惡也很深了。”
於是,將三個弟弟送進南鄭牢獄,說明母之恩德,也訴述自己的過失,請求處以刑罰。縣官報告郡守,郡守表彰其母,免去他家的差役,遣散四個兒子回家,准許他們改過自新,從此以後訓導更加明白,都成爲良士。
穆姜年八十多歲死去。臨終交代幾個兒子道:“我的弟弟伯度,智慧通達之士。他所說的薄葬,其意義很深。又有前朝一些臨死前的遺令,都是聖賢的法令,叫你們遵守,不要與流俗相同,增加我的負擔。”
幾個兒子都照辦。
…… ……
(此位是《樂羊子妻傳》很有興味,又多曲折,移放到最後,成“跋”。)
…… ……
孝女曹娥,會稽上虞人。
父親曹盱,能拉弦唱歌,做過巫祝。漢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於縣江逆流水婆娑起舞迎神,溺水而死,找不到屍體。
曹娥年剛十四歲,便沿江號哭,晝夜不斷聲,十七天後,便投江而死。
至元嘉元年(151),縣長度尚改葬曹娥於江南道旁,替她立了碑以資紀念。
…… ……
吳許升之妻,呂氏之女,字榮。
吳許升年輕時好賭博,不理操行,呂榮常親自勤操家務,來奉養婆婆。數次勸丈夫讀書,每有不好之處,就流着淚規勸。
呂榮之父恨女婿不爭氣,便叫女兒改嫁他人。
呂榮嘆道:“命該如此,不該離異。”
始終不肯回家。吳許升感激自勵,於是遠去找老師學習,後來成了名。不久被本州徵召,走到壽春,路上被強盜所害。
刺史尹耀捕盜找到了下落。
呂榮迎喪在路,聽到消息後便到州里,請求見那仇人才甘心。
尹耀同意了。
呂榮於是親手斷其(強盜)頭,以祭丈夫之靈。
後來郡遭寇賊,賊人想侵犯她,呂榮跳牆逃跑,賊子拔刀追她。
賊子說,“服從我就能活命,不服我就死路一條。”
呂榮說,“我決不受強盜的侮辱。”
於是賊子就將她殺了。
這一天疾風暴雨,雷電黑天,賊子惶恐叩頭請罪,於是殯葬了呂榮。
…… ……
汝南袁隗之妻,扶風馬融之女,字倫。
馬倫少有辯才。馬融家世富豪,陪嫁物資很多。
等到初成婚禮,袁隗問她說:“婦人奉箕帚就算了,何必過於珍麗打扮呢?”
答道:“慈親垂愛於我,我不敢違背親命。你如果想慕鮑宣、梁鴻的高尚品德,妾也請從少君、孟光之事了。”
袁隗又說:“弟先兄舉行婚禮,世人以爲笑話。今你的姐姐尚未出嫁,你先出嫁可以嗎?”
答道:“我的姐姐品德高尚,相貌殊榮,沒有遇到好配偶,不像一些鄙薄之人,隨便找個人罷了。”
又問道:“你父親做南郡太守,學問深奧,文章成爲一代辭宗,而所在之職,常因貨財爲損,爲什麼呢?”
答道:“孔子大聖人,不免被叔孫武叔所毀;子路是大聖人,還有公伯寮(liáo)的控訴。我父親得到這種情況,本是應該的啊。”
袁隗默不作聲,不能使妻子理屈,帳外聽的人感到慚愧。
袁隗既寵貴在當時,馬倫也有名氣。年六十多才死。馬倫之妹馬芝,也有才義。少時喪親,長而追感於心,便作《申情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