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姜敘之母

然後就是《姜敘之母》。

姜敘,這個名字很陌生。查資料得知:姜敘,字伯奕,天水郡冀縣人。活躍於東漢末年至魏國前期。官至撫夷將軍。

姜敘與楊阜是姑表兄弟,姜敘之母是楊阜的姑母。先,楊阜爲冀城參軍,詐降於馬超。後至歷城說敘起兵抗超。敘聯結樑寬、趙衢、尹奉、趙昂起事,大敗超,殺超妻子並至親十餘口,奪冀城。馬超敗走歷城,盡洗城中百姓,殺姜敘老母及尹奉、趙昂全家老幼。戰爭之後,曹操論功行賞,封姜敘爲列侯。

…… ……

不用說姜敘母親也姓楊。

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操親率大軍征伐關中。九月在渭南大破馬超、韓遂諸軍。

馬超兵敗,走保諸戎。其後馬超又捲土重來,不僅盡起隴右之衆,而且漢中張魯又派大將楊昂相助,兵力萬餘人。

當時隴上諸郡縣都響應馬超,只有冀城固守。冀城太守韋康很仁義,不忍士民傷殘受苦,投降了馬超,獻出了冀城。馬超不久背約殺害韋康。

冀城人人悽然,無不憤怒。

…… ……

姜敘這時屯兵於歷城。

姜敘姑姑的兒子楊阜(字義山)以及其他十餘人原屬韋康,韋康投降後,楊阜等人都屬馬超,但他們暗地相結,伺機爲韋康報仇,但是苦於沒有機會。

碰巧楊阜老婆死了,楊阜就跟馬超說,要把老婆葬回老家,馬超應允,楊阜趁機出城。

楊阜到了歷城,拜訪姑姑,既姜敘的母親,並對姜敘母說了韋康被害和冀城之事,楊阜說着,忍不住悲痛,哭泣良久。

姜敘全家都被楊阜帶入悲哀之中。

姜敘母親對兒子說,“伯奕(姜敘的字),韋康太守遇難,不僅是一州之恥辱,也是因爲你沒有做好,責任不僅僅在於楊阜啊。你不要考慮我,人哪有不死的?爲國家忠義而死,是做大事的人應該的。你儘快發兵,我會爲你擋着,不會連累你。”

於是姜敘母就讓姜敘和楊阜商量,派人告知同鄉尹奉、趙昂及安定樑寬(都在冀城內)等,讓姜敘先舉兵,馬超大怒之下肯定會進攻姜敘,尹奉、趙昂及樑寬等人就趁馬超出去攻打姜敘而緊閉城門,這樣,就把馬超擋在了城外,冀城也算失而復得。

約定好後,姜敘進兵鹵地,趙昂及樑寬等人奉守祁山。

馬超聽說後,果然攻打姜敘,樑寬趁機關上冀州城門,馬超遂失去冀城。

馬超經過鹵地,有姜敘把守,馬超繞道前往歷城。

馬超到達歷城,已是入夜時分,守將以爲馬超去往漢中了,見有軍隊,就大喊着,“你們可是姜將軍的軍隊?”

馬超接過話語,說,“我們正是姜將軍的軍隊,把城門打開,放我們進去。”

守將命人大開城門,把馬超的軍隊放進城裡。

馬超進得城裡,挾制住守門的官兵,直奔姜敘的府邸,隨後捉了姜敘母親。

馬超本沒想殺姜敘母親,他想用其母爲誘賺取姜敘。他知道姜敘是一個孝子,假設把他母親綁上城樓,刀架在脖子上,不怕姜敘不下馬投降。

姜敘母看出了馬超詭計,她想激怒馬超,就大罵起馬超,說,“你這背父的逆子,弒君的逆賊,天地是不會讓你活太久的。你還不死,還有什麼面目視人?!”

馬超確實被激怒,揮刀殺了姜敘的母親。

後來楊阜與馬超交戰,“身被五創,宗族昆弟死者七人。”

直到夏侯淵大軍趕到,大敗馬超,馬超才幾乎單騎奔漢中,投張魯去了。

…… ……

隴右平定,曹操論討伐馬超之功,封侯者十一人。楊阜被封爲關內侯。

曹操在給漢獻帝的奏報中說,“姜敘之母,勸敘早發,明智乃爾,雖楊敞之妻蓋不過此。賢哉,賢哉!良史記錄,必不墜於地矣。”

《續後漢書》、《春秋外傳》、《周易外傳》的作者郝經寫道,“姜敘之母、趙昻之妻以死徇義,亦其亞也嚴辛阮之識,慮哲婦以成城者也。”“婉娩淑女,與士並列。至柔動剛,彤管煒節。”

…… ……

從這場戰役的全過程,還可以看出薑母對自己的兒子和侄子是兩種不同的態度:

老人家將韋康之死,先歸責於自己的兒子姜敘,而後再對自己的侄子楊阜對馬超又降又反的行爲進行批評。這樣,對姜敘來說,無言以對,公平公正;對楊阜而言,無話反駁,有理有據。

其二,性質不同,敷衍投降不能相提並論。

韋康被馬超殺死,對姜敘無非是懼怕馬超的威名而敷衍韋康,護主不力,以致讓韋康死於馬超手上。

對楊阜來說,韋康之死就不單單是敷衍了事,還有背叛主子,投降馬超是背叛舊主韋康,反對馬超也是背叛新主馬超,背叛行爲在講究從一而終的社會裡,是很讓世人所不齒的,連同自己的親人好友一起蒙羞,甚至會讓整個家族受辱,是每個人的人生所無法抹掉的污點。

爲此,對兒子侄子的不同行爲不同性質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三,方式不同,責備挖苦不能混爲一談。

韋康之死,嚴格意義講,還真不關姜敘什麼事。

可楊氏爲教育侄子,先將韋康之死歸罪於自己的兒子,對兒子進行責備。楊阜跟隨韋康左右,韋康被殺後仍投降於馬超,效力於馬超。

而今,楊阜又聯合韋康舊部起兵反叛馬超。楊阜投降馬超純屬是權宜之計,伺機想反馬超,爲韋康報仇,畢竟是一而再地背叛舊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固然是反覆無常的小人行徑。

因此,楊氏對侄子楊阜的教育方式則是用挖苦,用“損”字來形容更爲恰當。對兒子,教訓是小事,強加也不可厚非;對侄子,教訓就是大事,只能用揶揄來表示內心不滿。

所以,對象不同,自己的角色也不同,批評教育的方式也就不同。

楊氏在責備兒子,挖苦侄子的同時,能及時在母親、姑母的身份進行轉換,對兒子、侄子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教育,從而就顯得公正公平,以身作則,具備超強的教育意義。

姜敘母楊氏在對待韋康之死,對兒子和侄子採取兩套不同的標準,對姜敘嚴要求高標準,對楊阜則低要求低標準,全在於楊氏深明大義,公平公正,教育有方有圓。

深明大義,指識大體,顧大局。

姜敘母楊氏,一個年老的婦人,在對待姜敘的舊上司韋康被馬超殺死之事,不被親情所左右,而識大體,顧大局而責兒子,損侄子,鼓勵兒子起兵反叛馬超。

老婦人,雖年老體弱,無法上陣殺敵,但在忠義面前,照樣識大體,顧大局。

223 忠義母子230、231 又提吳懿之妹吳莧194 美男石苞139 張頜和他相關的女人(下)021 美人計152 鄧艾和他相關的女人(二)251 奇將陳武024 三國中少見的女人217 淮南第一叛:王凌124 許褚和他相關的女人(上)210 荀勖(xù)的高參242 陸遜和他身邊的兩個女人(下)030 甄芙(宓fú)(一)026 貂蟬演義192 胡奮之女187 妙計勸浪子124 許褚和他相關的女人(上)141 徐晃和他相關的女人(下)259 小虎蒙冤122 馬超和他相關的女人(下)185 司馬炎和他相關的女人(四)050 比皇帝大三歲的皇后(三)097 孫慮之妻171 司馬懿和他相關的女人(二)049 比皇帝大三歲的皇后(二)034 被夫侄虐殺的美女158 李典無妾,但有私生子268 龐林會妻272 孔融女年幼不懼死204 賈充攀女而上058 曹魏最後一個皇后091 史上首位女畫家(二更)127 孫策和他相關的女人(二)015 助力太子夫君018 三義救主婦026 貂蟬演義023 實際不是美人計202 皇親杜預(上)007 糜夫人迷了042 歌舞伎王后卞氏(下)044 曹操第七個妻妾尹夫人016 “人啊人……”040 歌舞伎王后卞氏(上)073 咎由自取042 歌舞伎王后卞氏(下)285 鮑三娘魂赴法蘭西 286 女烈272 孔融女年幼不懼死104 孫亮的全皇后163 年少見隱疾222 張緝與女兒榮辱與共000 不是第一,是唯一083 演義裡的吳國太124 許褚和他相關的女人(上)013 大虎亂堂(下)103 死不瞑目的皇后261 “遠志”,不“當歸” 262 “先主”101 孫霸的劉王妃(二更)170 司馬懿和他相關的女人(一)179 司馬昭和他相關的女人(上)118 關羽和他相關的女人(上)019 三國最醜的女人283 撈刀河的傳說 284 花關索278 孫權求仙248 賀齊巧計離間翁婿103 死不瞑目的皇后034 被夫侄虐殺的美女225 爲母,違背己願的徐庶073 咎由自取178 司馬師和他相關的女人(下)069 細數劉宏(下)042 歌舞伎王后卞氏(下)264 劉璋的流盲行爲026 貂蟬演義143 甘寧和他相關的女人(上)233 周瑜和他身邊的女人(上)055 曹芳的兩任皇后172 司馬懿和他相關的女人(三)018 三義救主婦016 “人啊人……”113 趙雲和他相關的女人(上)163 年少見隱疾059 曹操的女兒(上)280 關注女人,重視女人112 呂布和他相關的女人(五)122 馬超和他相關的女人(下)163 年少見隱疾077 牆夾縫裡揪出的伏皇后009 趙雲拒嫂051 比皇帝大三歲的皇后(四)001 說黃月英,先說她爹138 張頜和他相關的女人(上)202 皇親杜預(上)197 衛瓘不能辭榮善終(下)112 呂布和他相關的女人(五)145 甘寧和他相關的女人(下)100 問誰調玉髓,暗補香瘢(一更)075 她虧了沒墮胎074 被整慘的宋皇后201 美男王浚(下)181 司馬昭和他相關的女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