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戰將中,排名第二十二的是顏良。
…… ……
顏良(?——200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漢末年河北軍閥袁紹部將,以勇猛聞名於天下。建安四年(199年),袁紹以顏良、文丑爲將,率精卒十萬,準備攻許(今河南許昌)。建安五年(200年),兵進黎陽(今河南浚縣),遣顏良攻白馬(今河南滑縣)。
曹操北救,以荀攸計分兵渡河,引袁紹西應,自率輕兵掩襲白馬,顏良倉猝逆戰,被關羽一刀斬於馬下。
顏良與文丑一起作爲袁紹軍隊的勇將而聞名,孔融以顏良、文丑作爲袁紹軍隊的武將代表勸諫曹操小心他們。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曹操於官渡交戰。
開戰時,沮授勸諫袁紹,“顏良性急不可單獨任用。”
但是袁紹仍以顏良進攻單獨守護白馬的曹將劉延。
《後漢書•袁紹傳》,《三國志•武帝紀》中則記載顏良是與郭圖、淳于瓊一起進攻。
面對這樣的形勢,曹操的謀士荀攸建議,率軍先佯裝在延津(今河南汲縣東)渡河,做出襲擊袁軍後方的姿態,誘使袁紹分兵延津。然後,輕兵急進,奔襲白馬,攻其不備。
曹操依行其計,袁紹果然分兵向西,挺進延津。
曹操趁機引兵向白馬疾進,及距白馬十餘里時,顏良得知,大爲震驚,出乎他的意料,倉促迎戰。
曹操派將軍張遼和關羽爲先鋒率先進擊,關羽躍馬陣前,望見顏良麾蓋(大將所乘戎車,設幢麾、張蓋),直衝過去,在萬衆之中砍死顏良,斬其首級而歸。
曹操揮令大軍衝殺,袁軍大敗潰散,於是,解了白馬之圍。
…… ……
關於顏良,多種版本只記錄他至死那一役。這一役,各種演義,都有這麼一句話:“只因玄德臨行語,致使英雄束手亡。”
這句話被放入除毛本外的各古本演義的贊詩中,其中除黃正甫本只有贊詩外,嘉靖本和湯賓尹本,餘象鬥本,朱鼎臣本皆有文字說明。
朱本和餘本似乎非爲小字,其餘兩個版本爲小字,文字爲:“原來顏良辭袁紹時,劉玄德曾暗囑曰:‘吾有一弟,乃關雲長也,身長九尺五寸,須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喜穿綠錦戰袍,騎黃驃馬,使青龍大刀,必在曹操處。如見他,可教急來。’因此顏良見關公來,只道是他來投奔,故不準備迎敵,被關公斬於馬下。”
這時,正是“桃園三結義”的幾位分崩離析的時候:劉備投靠袁紹,關羽被曹操俘獲,在曹操陣營裡韜光養晦,護衛着他的嫂嫂(劉備的夫人),時刻準備着“千里走單騎”呢。
曹操知道關羽一定得走,但是,沒走前,你就得爲我曹操戰場上效命,於是,就參加了和袁紹軍對壘的征戰中。
劉備倍兒清楚關羽在曹操那裡,可是,是不是就參加這場戰役,不是很清楚,就在顏良臨走前,偷偷地囑咐於他。
顏良被殺之前,各版本皆有顏良想要問話的描述。
毛本爲“方欲問時”,黃本和湯本,朱本爲“卻欲問之”,嘉靖本爲“恰欲問之”。
甚至在古典戲曲《白馬坡》中亦有顏良出戰前劉備與顏良談話的情節,可見在作者羅貫中原意的《三國演義》中顏良之死,顏良是由於劉備囑託而不打算和關羽打鬥從而被殺。也就是說,人家顏良還沒想和你老關打呢,你上來就是一刀?
——這誰跟你玩呀?
因爲根據劉備對關羽的描述,顏良會一眼就認出,來將是劉備的“吾有一弟”,認爲關羽是因爲知道劉備在袁紹這裡,而來投奔的,想問問關羽(“方欲”“卻欲”“恰欲”)的時候,嘴還沒等張開,關羽虎拉巴唧的,上來就是一刀,那誰不死呀?
要是有打鬥的思想準備,真刀真槍,馬上馬下地鬥起來,指不定誰能打過誰呢,怎麼也不至於一刀就把我砍死吧?
…… ……
關於和顏良相關的女人,灑家找到了顏良的七十一代孫顏宇虎,我問他,“你七十一代爺有女人嗎?”
“廢話,”顏宇虎反嗆我,“沒有女人,我是怎麼流傳至今的?”
“可也是。”我說,“我實際是想問,他有幾個女人?”
顏宇虎可能扳着手指算了算,說,“那時候,又是那麼著名的大將,有三五個女人,算事嗎?”
我心裡嘀咕:“著名”,怎麼“著名”?死的速度著名吧。但是,我沒說,這話說出去,他那受得了?說不上拿什麼話嗆我呢。
…… ……
有關顏良的身世,知之甚少,不知他的家事。根據南朝梁時顏之推所撰《顏氏家訓》中的《誡兵篇》,在訓示子孫不要從事武職時,提到祖上“齊國有顏涿聚,趙國有顏最,東漢末年有顏良,東晉有顏延,都擔任過將軍的職務,最終都遭到悲慘的命運。”
顏良或與顏之推有同族之誼,甚至可能就是山東臨沂人。
…… ……
位於黃河的二岸分別有郭子儀和顏良的寺廟。
當時,有在離祭拜顏良的廟宇十五里之內,不準設置祭祀關羽寺廟的這種禁忌(因爲,顏良是被關羽所殺)。
但是,當地的縣令不去遵守,甚至下令要在顏良廟的廟會上,非讓演員們演一場有關“桃園三結義”的戲劇不可,並且會親自觀賞。
結果在當天的戲劇才上演的不久,突然颳起一陣狂風,致使臺上的演員因狂風引起的意外而去世。之後,離廟宇十五里之內的地方,發生因瘟疫的傳染,使當地人和家畜去世的現象。
…… ……
顏良首級埋於僧固鄉樑僧固村西頭,歷經封土,其墓成南北向長方形大土丘,墓高3米。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浚縣知縣劉德新建墓碑一塊,上刻“漢將軍顏良之墓”。墓碑後來被浚縣博物館收藏。1973年村民拉土墊地,將墓冢夷平,今已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