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荊州攻略

除了朝廷,地方上有部分豪強對欒奕稱王頗有異議。其中,河東衛家便是代表,竟打着“清君側,衛廟堂”的旗號,私自募集鄉勇,欲聯合西涼馬騰、韓遂攻打豫州。

只不過他們自以爲形式機密,卻不知一舉一動早就被當地神盾細作查知,並及時上報給了郭嘉。

得知詳情,欒奕毫不猶豫對衛家予以嚴厲打擊。先令以河東爲圓點,幅員至教區全境所有教堂,禁止將衛家人持有的聖券兌換成金銀貨幣。

在教區,教堂在大宗金銀兌換時所發放的聖券都是有特殊標識的,特別是大漢境內那些排的上名的世家大族、名門望族得到的聖券都有着鮮明的富豪。比如欒奕的欒家存儲金銀時,得到的聖券上都會印着一個大大的欒字。再比如荀家的聖券,也會帶有“潁川荀”字樣。

衛家同樣如此,所有聖券都署名“河東衛”三個字。

如今,欒奕責令禁止印有“河東衛”字樣聖券的兌換業務,也就等於凍結了河東衛家的所有資金。

沒過幾天,衛家本想收購一批馬匹、糧秣以備征戰所用,卻發現各地商賈因爲衛家聖券換不來真金白銀,不肯跟他們用聖劵交易,只收金銀硬通貨幣。衛家人也想做金銀買賣,可怎奈前兩年他們看聖券這東西攜帶方便、用起來順手,便跟風一股腦把家裡海量的資財一股腦存進教堂。當時沒覺什麼,現在方知,這壓根就是欒奕的陰謀。

沒錢,買不到糧還是小事。更爲關鍵的是,募得的那些兵丁在發現拿到的聖券餉銀換不來糧食,買不得酒肉之後,竟一夜之間化作鳥獸散。

叛亂還沒有開始便煙消雲散,成爲了一場鬧劇。

衛家人還沒從震驚中緩過味來,教會兩千大軍便開到了他們莊園之外。

想當年,衛家子嗣衛哲企圖謀害年幼的徐庶,徐庶自衛不甚將其擊殺,引來了衛家人的報復。不得已之下只好帶着老孃流落南方,過着悽慘的生活。

老孃因此烙下病根,常年臥牀不起,沒看幾天徐庶風光的生活,年僅五十歲便撒手人寰。這份恨,徐庶一直記在心上,欒奕亦是刻骨難忘。

此時終於有了名正言順的報仇機會,欒奕直接委派徐庶親自領軍前來平叛

此時衛家全莊上下只剩三百青壯,這些人看家護院、魚肉鄉里可也,跟聖母教精銳之師對抗,無異於螳臂當車。

徐庶大軍連**都沒有用,僅用一炷香時間便輕而易舉的奪下了莊門,于禁隨即領兵殺入莊內,抵抗者一律格殺,降者一律以叛逆罪斬首示衆。

昔日名動天下不可一世的衛家竟被欒奕在短短一個時辰內連根拔起,此時一經傳出,天下大動。大漢的豪強們終於明白,自己把金銀存進教堂,身家性命就等於綁在了教會教堂的立柱上,莫說造反,跑都跑不了了。

在那些蠢蠢欲動,蓄謀給教會製造些麻煩的豪強中,那些冥頑不靈,仍想逆天行事聯合馬騰入侵中原者,則步了衛家的後塵,成爲政治鬥爭中的失敗者。

有自知之明者在見識到教會的厲害後,立刻縮了脖子。欒奕先是遣使挨個拜訪,藉此向各地豪強暗示,“你們別以爲我不知道你們那些自認爲天衣無縫的陰謀,我之所以不懲罰你們,是因爲你們還算識相。如果頑固不化,衛家就是你們的下場。”打一棒子之後,欒奕又丟給這些豪強地方上些許利益,算是棒後甜棗,意思也很明確,“跟着我欒奕少不了你們的好處。跟我作對只有死路一條。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你們好自爲之。”

欒奕一硬一軟雙管齊下,各地豪強哪裡還敢再唱反調,被欒奕訓得服服帖帖。

古人有云:攘外必先安內。欒奕在將教區內一應潛在威脅盡皆抹除之後,接下來該到再次開疆擴土的時候了。

按照第二個五年計劃規劃,欒奕的下一個目標很明確——荊州劉表。

就當下情形而言,區區荊州無論是財力、武力、人力、軍力遠遠遜於教區,所以劉表對於欒奕根本不具備任何威脅。

除此之外,欒奕一直沒有放棄教會在荊州高層之中的滲透工作,自十年之前開始便借琉璃經貿和聖母教將荊州蔡家拉入自己麾下,並不惜餘力暗中支持蔡瑁在劉表身邊贏得一席之地。

時至此刻,蔡瑁在荊州權勢滔天,姐姐蔡氏更是爲劉表續絃,成爲劉表最爲親密的枕邊人,併爲他生下一個兒子。可以說,在這十餘年裡,隨着劉表日益衰老、昏聵,蔡瑁姐弟不斷蠶食着荊州軍政大權,蔡家已經成爲了荊州的實際掌控者。

只要欒奕想,隨時可以與蔡瑁裡應外合不費吹灰之力將荊州搶到手中。

然而,這只是理論上攻破荊州的策略,現實卻比理想複雜的多。蔡瑁雖說是欒奕的人,但現在他在荊州一家獨大,蔡家獨領荊州政治、經濟、文化、軍隊各個領域,儼然一副獨霸荊州的態勢。

隨着權勢的增長,蔡瑁的野心亦是隨之爆棚。當欒奕遣派使節,跟他商談教會收復荊州具體事宜的時候,他竟然提出荊州歸屬教會之後,繼續讓他總攬荊州事務,封其爲楚王的要求。並揚言,如果教會不答應他的請求,他便與教會形同陌路,轉而帶着荊州投靠孫策。

無疑,蔡瑁提出自領楚王的要求無異於要裂土分疆,完全背離了欒奕天下一統的目標。再加上欒奕此生最討厭他人要挾自己,所以對於蔡瑁的要求斷然不會同意。

不過,爲免蔡瑁這個牆頭草忽然倒戈,投入孫策的懷抱。欒奕表面上假意逢迎,表示此事茲事體大,需與朝內文武商議過後再做決定,私底下卻召集謀士商議對付荊州蔡氏之策。

廷議中,郭嘉率先給出答案,建議欒奕准許蔡瑁的要求,封其爲楚王。

欒奕一愣,驚呼:“這怎麼可以?”

郭嘉捋着山羊鬍子呵呵一笑,擺出一副世外高人模樣,“奕哥兒莫着忙,且聽我慢慢道來。”言訖,將自己的籌劃和盤托出。

按照郭嘉規劃,欒奕可即刻借大漢天子名義頒佈詔書,封蔡瑁爲楚王世襲罔替,擺出一副大讚蔡瑁功勳的架勢,藉此安撫其心,徹底絕了投靠孫策的念想。

然而,在蔡瑁自以爲贏得巨大的利益,實則不然。在朝廷向他頒發詔令的同時,可佯作行事不密,將歷年來蔡瑁幫教會做事的信息,以及他得天子詔書受封楚王的消息散佈給劉表。

劉表雖然昏聵,但得知蔡瑁騙了自己這麼多年後也得翻臉,定會派兵緝拿蔡瑁。蔡瑁手下也有不少兵將,兩家兵戎相見,鬧將起來,欒奕只需坐山觀虎鬥,等到他們打得兩敗俱傷,再去收拾殘局,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聽完郭嘉的計策,欒奕拍手大笑,“好個將計就計,好個驅虎吞狼!”

於是乎,“粗心大意”使者田疇就這樣踏上了從濟南到襄陽的官道。

一入襄陽佑土客棧,風塵僕僕的田疇顯然累得不輕,進城之後沒有直接拜會蔡瑁,而是在客棧裡大堂裡點了些酒菜,大吃大喝以解旅途之苦。

壇酒下肚,田疇面色紅潤,已是醉酒狀態。常言有云:酒後失言,這田疇也沒有例外。喝的暈暈乎乎之際,嘴上就沒了把門,在聽說酒莊酒保姓蔡之後,拍着他的肩膀高贊,“小兄弟有福啦!”

酒保一臉莫名其妙,“這位客官嚴重了,在下一介下人,何福之有?”

田疇笑眯眯問:“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汝之同宗即將稱王,你說是福不是福?”

“同宗?稱王?”酒保爲之一愣,稍作深思——滿襄陽上下能稱王的蔡姓人只有蔡瑁一位,莫非……

大廳廣中之下,此言一出滿堂賓客立刻炸了窩,雖猜出稱王之人到底是誰,仍禁不住七嘴八舌出言找田疇確認,“快說說,誰要稱王。”

而此時的田疇卻裝出一副猛然驚醒,發現說漏嘴的模樣,尷尬辯解,“方纔的話乃是一時戲言,當不得真,當不得真的!”說完,頭也不回扭頭便走。

大堂裡的賓客還道是田疇真在誆騙他們,正想斥責田疇譁衆取寵之時,細心的酒保卻在田疇剛在落座的座位下面,發現了一枚蛋黃色的卷軸。想來剛纔那人走的匆忙,不甚將這卷軸掉在了地上。

出於好奇,他迅速將之撿起,展開一看。

只見那捲軸之上,黃底黑字寫着一篇大文,“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荊州中郎將蔡瑁德珪冒生命微笑潛伏叛逆劉表身側多年,屢次三番制止劉表覬覦朝堂,爲朝廷立下大功。朕心甚慰,爲表彰蔡卿之功,特封其爲楚王,世襲罔替……欽此,大漢聖元十年五月初三。”文章最後,還加有硃批、玉璽。

看到這卷文字,酒保雙手抖得厲害,竟把持不住卷軸,任由其落在地上。“乖乖……這是聖旨。剛纔那人說的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