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

看着眼前傷感的孫策,周瑜最終還是將自己想法說了出來。

投降吧,趁着現在他們還有投降的機會,趁着劉備的兵馬還沒有攻城。

從始至終,周瑜都沒想過要背叛孫策,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自己的想法。

誠然,現在城內還有幾千兵馬,甚至吳縣還有上萬大軍!

如果孫策真的一心堅守,他們完全可以退到吳縣固守,憑他和孫策的能力,堅守數月不成問題。

甚至可以複製昔日陸康防守廬江那般,將一城的人餓死大半。

直到吳縣完完整整變成一座死城,再交到劉備的手上。

這樣當然可以,直到最後,他也能保證自己對孫策絕對忠誠。

可隨着身邊一個個鮮活的身影逝去,周瑜感覺很痛苦!

他發現不知不覺間,他以往所爲之奮鬥的目標,變得毫無意義。

或者說,從劉備敗了孫策那一刻開始,他們的奮戰就沒了意義,繼續堅守到底是在爲什麼。

爲了孫策一個人的雄圖霸業麼?想來程普等人也是這麼想的。

可結局卻是這些人都先一步死在了與劉備的戰爭之中。

現在劉備已經佔盡了全面優勢,他們即便守住了在吳縣,也沒有翻盤的機會。

同樣,秦瑱和劉曄等謀士之所以要早早的堵住會稽,就是爲了防止他們南下。

他們在坐擁數萬大軍之時,都沒有逃出生天。

僅僅只剩幾座孤城,真的能脫出劉備之手?

所以,饒是周瑜心性堅韌,也不禁升起了投降的念頭。

雖然很多人都已經戰死,但現在投降或許還來得及。

不求封侯拜相,他和孫策帶着家小返回田間做一輩子好兄弟就行了。

這難道不比現在拼殺還要頑抗,來的輕鬆得多?

抱着這等想法,他擡起頭來看向了孫策,紅着眼睛懇求道:

“兄長,恕小弟直言,現在投降,時猶未晚。”

“便不爲麾下將士計,也當爲你我家小計,降了罷!”

他已然受夠了如此奮戰,只想歸隱田居,不問事世。

而他一番話說出,孫策也止住了哭泣,虎目通紅的看着他道:

“公瑾是言我等便置程公等仇不報,現在帶兵降於劉備老兒?”

“若是程公等見我等如此,該如何作想?”

“賢弟可還記得陳子烈、董元代、宋伯禮、凌尚節、黃公覆等人,我等若降,彼等仇怨誰與報之?”

“待我等百年之後,彼等問起,我等如何答應?”

“賢弟真當爲兄想要看彼等一個個爲我赴死?”

“爲兄每每念其爾等,便恨不得爲之替死,然則未兄未死,彼等便先我而去。”

“賢弟真當爲兄是那等自私自利之人?”

“只是如今我軍與劉備已是仇深似海,若不報之,爲兄斷不敢降。”

話語之間,他的眼眶中自是蓄滿了淚水。

實際上這場戰能不能打勝,他自己能不知道?

可問題是現在的他已經被架在了火上,根本下不來。

遠在壽春之戰開始時,他就註定要擊敗劉備,給陳武等人報仇。

如此直到渡江戰爭打響,血仇又添一筆。

後來繁昌戰場,黃蓋、韓當相繼戰死,這仇怨已然通天。

再到徐逸、呂範二人雙雙戰死,孫策知道自己已經無力迴天,但他卻不能放棄。

只要有一絲希望,他都想要手刃劉備,給這些戰死的弟兄報仇。

這就成了一個死循環,死的人越多,他越想報仇,越想報仇就越需要抵抗,死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他恨不得自己死在了昨天夜裡,那樣的話,至少他可以無愧於心的倒下。

麾下也不須再受他裹挾,從容獻降,保全性命。

雖然仇怨確實沒報,但起碼他不會愧對這些爲他而死的人。

現在周瑜勸他投降,若是他投降的話,對於昨天戰死的程普、呂蒙等人豈不是一種諷刺?

所以他不能降,即便投降,也不是活着投降。

如此苟活下去,他孫伯符一輩子良心不安!

這些話不能對別人說,只能對周瑜說,但他不是爲了責怪,而是爲了表明態度。

一番表態之後,他便握緊了周瑜的手,動情道:

“公瑾若要降之,爲兄不怪公瑾,只求公瑾先將我殺之!”

“如此,待得下了黃泉,若是程公問起,爲兄也有話可說!”

周瑜本是爲了保下孫策的性命,方纔想要勸降。

哪裡能想到對方讓他投降條件,居然是先殺了對方。

而他能對孫策下手麼?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見得孫策如此求他,周瑜便即抹了一把眼淚道:

“若早知兄長之意,小弟又豈敢勸兄長投降?”

“罷了,兄長若不願降,小弟這邊下令撤軍。”

“我等固守吳縣,能守到何時,便算何時!”

言罷他就要起身離去,可孫策卻死死把他抓住道:

“不然,賢弟,爲兄身負大仇,故不得降!”

“賢弟從未做主,並無此慮,如何不降?”

“吾知賢弟顧及兄弟之情,然則你我皆有家小,便爲家小計,降之又能如何?”

“只需賢弟保住你我家小,爲兄雖死無憾!”

“而今爲兄已是命在旦夕,你我既是總角之交,便應爲兄一次又能何妨?”

“死在賢弟手下,總好過讓爲兄死在劉備手下要強!”

周瑜聽着這話,只覺五內俱焚,直接捂住耳朵道:

“兄發此妄語,小弟不願聞之,速速放手,小弟自去準備兵馬!”

而孫策已是一心求死,拉着周瑜懇求,不肯放手。

二人這般拉扯,忽然孫策又覺喉嚨一腥,便是一陣鮮血嘔出。

周瑜見之大驚,連忙將其扶住,便見孫策擠出一抹笑道:

“我心已死,五臟具衰,賢弟便不殺之,也難得活!”

“你我兄弟十載,賢弟不可助爲兄一臂之力?”

他自笑着,血跡遍佈脣舌,悽然中又有一絲豁達。

周瑜只覺心中一酸,搖頭不止,想要勸解。

豈料這時,卻聽屋外傳來一陣腳步聲,隨之便見一個士兵入內高呼道:

“主公,大事不好,昨日敵軍有一軍突襲無錫。”

“吳景將軍不備,已被敵軍取了城池!”

此聲一出,周瑜面色就是一變,暗道不好。

孫策則是愣了一會兒,轉而卻是一笑道:

“是了,便無我麾下叛之,劉備亦要至我等於死地!”

“今無錫失陷,我等已是無路可逃,既是昨日不敗,今日明日也當敗了。”

“賢弟若不動手,待得敵軍攻城,再降晚矣!”

然則周瑜聽到此處,卻是一臉冷漠的站起身道:

“伯符休要多言,你我兄弟一場,今日要死便死在一處!”

“兄自在此處,勿再妄語,且待我去點起兵馬,護送兄長殺出城去!”

“此後便是流浪於江海之間,吾也不讓兄長亡於此處!”

如此說罷,他便徑直朝外行去,不再回應孫策的呼喚。

到了門口,他又怕孫策自盡,忙令親衛道:

“好生護衛此地,若見主公有異,可速阻之。”

“萬不可讓主公接觸利器,務必時時看顧。”

親衛自然能聽到二人方纔之言,聽此連忙應諾。

如此安排之後,周瑜便朝府外行來,結果行至門口,便見朱治急匆匆趕來。

“大都督,不好了,敵軍已然率軍圍住了城池!”

“恐是真要強攻此城,我軍城內兵馬不足五千。”

“敵軍若是四面猛攻,我軍又該如何堅守?”

周瑜聞之,自是一改前態,面色陰沉,冷喝道:

“敵軍不過兩三萬人,有何懼之,公爲大將尚且如此,麾下將校如何能安!”

“速去調集麾下兵馬,準備隨我帶伯符突圍出城!”

朱治聽得周瑜欲要突圍,頓時大驚失色道:

“都督若要突圍,何不夜間行事,現在正值白日,如何可衝出重圍?”

而此時的周瑜已無往日那般溫文爾雅,只是沉聲道:

“將軍恐怕不知,眼下無錫已陷入敵軍之手!”

“若是等到夜間,敵軍四處埋伏,我軍斷難脫出。”

“正當白日出城,我帶大軍直往南行,將軍可帶伯符繞東南而進。”

“至於吳縣之後,帶上我等家小,前往婁縣乘船出海,莫再歸來!”

“汝今吾便死於此地,也得保的伯符脫出此處!”

話語之間,他已是決定犧牲自己,保全孫策了。

朱治聽此,便是一陣肅然起敬,拱手道:

“都督真乃義士,實有古時士人之風。”

“既是都督心意已決,末將自當從之!”

他是孫堅的死忠,自能理解周瑜這種心態,當下便轉身離去準備兵馬。

周瑜安排完畢之後,回頭看了一眼縣府,就朝着城牆上行來。

他本來想要先查看城外劉備軍的兵馬布置,可剛一上城,便見幾個士兵圍在一處,似乎正在看着什麼東西。

“敵軍就在城下,爾等聚集於此,在觀何物?”

他一路上行上前來,卻見幾個士兵站了起來,紛紛行禮道:

“啓稟都督,我等正在觀看城下投來告示。”

“我等也不識字,只想論此物價值幾何!”

士兵手中東西,正是劉備軍頭上來的榜文,其上寫道:

“徵東將軍劉,特奉明詔,征伐孫策;孫賊若降,可得全屍,如有抗拒,滿門誅戮。”

“上至將校,下至庶民,有能擒孫策來獻者,重加官賞。”

“爲此榜諭,各宜知悉,限時一日,過時不候!”

“明日午時攻城,城破之後再降者,皆斬不赦!”

這些文字過於嚴厲,甚至不像是出於劉備軍之手。

可週瑜一看此信,便即大驚,忙問一衆士卒道:

“此書何時發來,只有一份,還是各門皆有?”

士卒連忙答道劉備軍射來上百份,每道城門皆有十來份。

周瑜見之,忙令麾下各城門守將前來,忽聞遠處一聲高呼道:

“都督,東南二門守將,已帶兵朝城內行去!”

周瑜聽此,驚得心聲大駭,忙怒喝道:

“劉備老賊好生狠毒,乃欲逼殺我兄乎!”

一番喊罷,他就帶着兵馬朝着城內行來。

此刻,縣府之內,一羣士兵已經圍在了孫策屋外。

只見孫策顫顫巍巍的行出了房間,虎目一掃衆人笑道:

“諸位乃欲求我項上人頭外出領賞否?”

他一行出,雖然上半身都是繃帶,可卻嚇得衆人連連後撤:

“主公誤會,我等不敢,只望主公降之!”

可孫策看着衆人,卻是一聲輕笑,強自靠在門上道:

“若是我強自不降,爾等可知犯了何罪?”

“率衆犯上,意欲弒主,乃是死罪!”

衆人見他如此,聽此此言,自是一陣猶豫。

當下帶頭的兩個將領便撲通一聲跪下,高呼道:

“主公,降了罷,我等實是迫不得已!”

他二人一跪下,所有士兵便都跪了下來:

“請主公爲我等計,出城獻降罷!”

所有人齊刷刷跪到在了孫策面前,頓時讓孫策慘然一笑道:

“想我孫伯符,竟會走到今日之境!”

“然則要我歸降,誠然不可,不過赴死而已,吾卻不懼!”

言盡於此,他點起了眼前一名小校道:

“汝喚何名,可敢上前一些?”

那小校聞之,顫顫巍巍站起身來道:

“啓稟主公,小人馬忠,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不料他一靠近,孫策眼睛一瞪,沉聲道:

“既有反心,何必懼之,與我站直答話!”

一聲喝罷,馬忠身子便即繃直,孫策卻突然和藹的一笑:

“好小子,這般方是男兒態,可否與我傳話?”

“且告知公瑾,不必愧疚,只管投降。”

“若是讓我知他未降,來日必不與之好過!”

如此囑咐一番,便見他一把抽出馬忠佩刀,義無反顧的朝着脖子一抹。

隨着一陣鮮血噴涌,孫策倒在了地上,時年二十五歲!

少頃,周瑜趕到府內,見得此狀,跪地痛哭,傷心欲絕。

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84.第84章 其次伐交,子瑜爲使287.第285章 賈詡奇謀,轉戰千里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76.第76章 計破陳蘭,當塗陷落232.第232章 江上鬥將,破敵之機226.第226章 黃氏隱疾,以子代父198.第198章 人生之喜,春風幾度26.第26章 法加於尊,衆將誠服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221.第221章 甘寧歸心,取敗之道26.第26章 法加於尊,衆將誠服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207.第207章 能屈能伸,祭天何禮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254.第253章 呂布吃癟,軍機被泄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95.第95章 慌不擇路,逆轉之機?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294.第292章 張飛主政,士別三日第318章 漢越雜居,屠夫之名198.第198章 人生之喜,春風幾度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205.第205章 治亂之賊,緩兵之計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103.第103章 孫策感慨,周瑜再謀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97.第97章 周瑜醒悟,孫策暴怒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241.第241章 進軍南下,張飛戰孫策67.第67章 袁術增兵,人才來投第37章 魚兒上鉤,出兵下邳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略決斷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190.第190章 兩手準備,曹操到來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303.今晚估計是沒了21.第21章 初次會面,敢問使君之志?203.第203章 士所不容,明珠暗投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126.第126章 共分汝南,袁術蒙了254.第253章 呂布吃癟,軍機被泄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86.第86章 聯合進軍,袁渙之嘆262.第261章 離山設伏,計擒二將第309章 謀國之士,許昌之亂176.第176章 壽春諸事,老劉的煩惱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26.第26章 法加於尊,衆將誠服215.第215章 元戎連弩,籌建大學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192.第192章 鄭玄的怨念,懷疑人生的曹操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255.第254章 豪氣陳登,秦瑱至矣!139.第139章 財政赤字,以工代賑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259.第258章 着手破敵,四日之期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212.第212章 淮南底蘊,丈人罵婿199.第199章 入不敷出,出使荊州64.第64章 曹操:劉備安得如此奇才?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92.第92章 再度增兵,着手收網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255.第254章 豪氣陳登,秦瑱至矣!55.第55章 陽謀對敵,謀士間的較量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205.第205章 治亂之賊,緩兵之計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41.第41章 裡應外合,還有埋伏?46.第46章 膨脹的呂布,混淆視聽240.第240章 再結外援,分兵合兵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240.第240章 再結外援,分兵合兵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286.第284章 怕應羞見,棄我去者86.第86章 聯合進軍,袁渙之嘆97.第97章 周瑜醒悟,孫策暴怒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第4章 目標小沛,荀彧的警覺287.第285章 賈詡奇謀,轉戰千里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296.第294章 陷陣之志,孫家末路285.第283章 作壁上觀,軍政分治198.第198章 人生之喜,春風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