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的開始,不僅僅是諸多謀臣猛將開始冒頭,更是有着無數自知爭霸無望的世家紛紛開始下注。
袁紹,無疑是漢末之初最爲耀眼的諸侯。
出身、威望、能力……
只要是身爲人主說得上的優點,袁紹都有着絕對的優勢。
即便劉備異軍突起稱霸江東之地,但袁紹在世人眼中依然是毫不遜色於劉備的潛力股。
須知,袁紹完全得勢後,可是號稱戰將上千,謀臣不計其數,可想而知到底聚攏了多少人材。
因此,袁紹這一戰打破困境佔了半個冀州尚在其次,重要的是威望之重將會廣吸四方英才相助,且必然會有着無數世家趕着押注到袁紹的身上。
揚州世家之富,已讓李基時時都有些咂舌。
中原之地的世家,底蘊無疑要深厚得多。
如此一來,可想而知袁紹的實力必然會迅速膨脹。
韓馥已非袁紹對手,便是縱橫邊境的公孫瓚一旦被拖入持久戰,也早晚爲袁紹所敗。
劉備向來對於李基所言的結論都相當信任,這也讓劉備的眉頭不禁皺了起來,問道。
“子坤,幽州的安定與否不僅影響着從津門港的戰馬耕牛貿易,且伯圭與備私交甚厚,過去亦是屢屢支持相助於我,如今可有法子能協助伯圭?”
李基聞言,陷入了片刻的沉思後,道。
“吾有上中下三策可用。”
“請言之。”劉備的精神一震,連忙追問道。
李基豎起一根手指,道。
“上策,那便是由主公向公孫伯圭進言,讓公孫伯圭捨棄韓馥而退守幽州,再於幽州與冀州邊境堅壁清野五十里,如此足可讓袁本初十年內不敢北望幽州。”
本就是幽州人的劉備略微沉思了一下,也就明白了此間的意思。
幽冀邊境有着大片平原,以着幽州的地廣人稀程度,即便堅壁清野也不難遷移安頓其餘百姓。
而地處平原又是大片無人區,除非袁紹在進攻幽州的時候選擇每隔一定距離就建立塢堡,以保障糧道安全,否則袁紹的糧道必將遭受無數來去如風的騎兵騷擾。
某種意義上,如此便將幽州騎兵來去如風的特點進行最大限度發揮。
易地而處,換做是劉備掌控了冀州,也需考量耗費無數人力物力賭一賭嘗試拿下幽州是否值得?還是選擇渡過黃河進攻肥沃中原更爲穩妥?
然而,劉備嘆息了一聲,道。
“早在洛陽,伯圭被封爲渤海郡郡守之時,我便提醒過伯圭冀州之事不宜攪和太多,只是伯圭當時都未能聽得進去。”
“如今袁本初已與伯圭結下血仇,又佔了伯圭義理上該有的渤海郡,依吾對伯圭的瞭解,他怕是寧死都不會願意退兵返回幽州固守一地。”
李基對於這個結果,並不意外。
人人皆知上策好,但人必然有着性格傾向,註定不可能做出絕對理性的決策。
以着劉備的立場,在限制袁紹上已經事不可爲的情況,保全幽州始終還在與劉備交好的劉虞、公孫瓚的手中,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幽州存在與否,既能限制袁紹的勢力急速膨脹,又能始終爲劉備保障一塊養馬地。
雖在這個還沒有馬蹄鐵、馬鐙的階段,騎兵幾乎都是輕騎兵,騎兵的威力遠沒有後世那麼恐怖,但騎兵同樣也有着步卒難以比擬的大量優勢。
“子坤,那中、下兩策,又是如何?”劉備再問。
“中策,那便是主公派遣一擅謀之士,再領一偏軍以學習爲名前往幽州。”
“如此既能一定程度彌補公孫伯圭麾下缺乏擅謀之士避免中計,也能在必要時刻有一支偏軍保住公孫伯圭。”李基答道。
劉備聞言,思索了一陣,又問。“那下策又是如何?”
李基緩緩地說道。
“下策,則是在中策的基礎上,主公再調動海船運送精銳甲士,覓得戰機後在渤海郡登陸,襲擊冀州後方,讓袁本初首尾難顧。”
“只是如此不宣而戰,非但於主公名聲大不利,亦會讓揚州處於兩端作戰。”
“即便於冀州取得大勝,對於主公而言卻也不過是得了一塊羣狼環繞的飛地,請主公謹慎而爲。”
劉備不禁露出了一抹苦笑,明白李基這是提前看穿了自己心中的猶豫之處。
顧及情誼的劉備,一直在猶豫的正是此處。
於公,劉備想要保有幽州的戰馬耕牛貿易;
於私,劉備更是念及與公孫瓚的多年情誼。
更重要的是,揚州無疑是有餘力也有條件參戰的,只要劉備尋機偷襲渤海郡,那麼對於袁紹的威脅是近乎致命的。
可,不宣而戰是惡名。
且李基隱晦所言的“羣狼環繞”四字,所指的羣狼是誰?
韓馥、公孫瓚怕也在其中。
當公孫瓚擊敗袁紹後,說不得也會升起龐大野心,屆時擊敗袁紹後,三家分冀的劉備,同樣也會擋着公孫瓚南下的道路。
公孫瓚或也是重情重義,但李基同樣也不敢肯定人心是否會變。
所以,李基將此列爲下策,便近乎是直白地反對劉備在此刻加入冀州戰場之中。
遣一偏師,以學習交流的名義前往公孫瓚軍中協助,也便足夠了。
甚至,李基認爲公孫瓚敗上一場,徹底熄滅了他爭霸中原的想法,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這等直爽剛烈的塞北漢子,真進了中原,還真不夠一羣狡詐惡徒玩的。
“唯有中策最爲穩妥可行。”
劉備長舒了一口氣,也做出了最終決定,道。“只是派遣去伯圭處的偏師人選,子坤可有推薦?”
“子龍與公孫伯圭私交甚好,相處融洽,當由子龍前往。”
頓了頓,李基摩挲了一下扇骨,道。
“至於軍師人選,郭奉孝已能獨當一面。”
“郭奉孝嗎?”
劉備思索了一陣,面露幾分猶豫之色。
郭嘉正式出仕以來,或許輔助李基處理軍務頗爲妥善,但眼下暫未有表現出什麼能比及李基的亮眼之處。
而派遣而去的人選,最重要的莫過於智謀之士,所需面對袁紹麾下那一衆名聲漸顯的謀士團。
不過考慮到郭嘉名義上亦是李基的弟子,李基對其能力料想最爲了解。
一念至此,劉備點了點頭,道。
“既然如此,那便依子坤的建言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