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真正的依仗

由南到北,最大的難題始終都是如何解決大量的騎兵威脅。

儘管這個時代並不存在重騎兵,漢軍在多年來與草原異族的戰爭中,也是掌握了通過列陣與強弩來對抗輕騎兵的方法,甚至留下了“一漢當五胡”的赫赫威名。

但,騎兵對比步卒的優勢終究是明顯的。

即便劉備通過“津門港”一直都在大量貿易戰馬,但在李基看來依然缺乏了對騎兵可以起到一槌定音作用的一支力量。

可教騎兵人馬俱碎的“陌刀”,無疑是具備着恐怖的殺傷力。

再加上全覆甲的重甲兵對於絕大部分的弓箭都可以做到無視的程度,這麼一支裝備了陌刀的“白毦兵”無疑會成爲輕騎兵的噩夢。

只是,如此構想之中的“白毦兵”對於兵源要求也是高到了極點,每一個合格的“白毦兵”幾乎都能稱得上是軍中大力士的程度。

且每個“白毦兵”都需要配備輔兵協助進行重甲與陌刀的攜帶,否則沉重的重甲與陌刀,僅憑“白毦兵”自身攜帶的話,就足以拖垮他們的體力,更別說作戰了。

除此之外,如此配置的“白毦兵”也註定存在加劇後勤負擔且行動遲緩、持久作戰能力不足等等缺陷。

也就是劉備如今背靠金山銀山,否則想要訓練培養出這麼一支“白毦兵”,可謂是癡人說夢。

只是“白毦兵”即便有着方方面面的缺點與負擔,但也極限銳化“白毦兵”對騎兵的針對性。

想着其中巨大的耗費,目睹着“白毦兵”消失的劉備,表情上都多了些許的惆悵地開口道。

“希望‘白毦兵’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了。”

“想必叔至不會辜負主公的期望。”

李基寬慰着劉備,也以此表明着對於組建“白毦兵”的支持態度。

而隨着“白毦兵”的檢閱結束,也可謂是給一衆諸侯世家留下了相當的震撼,紛紛猜測如此“白毦兵”當真出現在戰場上會發揮出何等恐怖的威力。

李基的目光回望,將一些諸侯代表臉上所浮現的凝重盡收眼底。

其中,當以陳羣爲最!

呂布讓世人所忌憚的,除了他那天下第一的個人武勇外,便是麾下有着龐大的幷州狼騎。

且幷州狼騎有別於幽州騎兵的騎射,他們更擅長的是強行衝亂敵軍陣型,然後進行混戰絞殺。

若是“白毦兵”當真是如李基所形容的那般,所過之處人馬俱碎,那無疑是對幷州狼騎的一大剋制。

更重要的是,呂布一直都將劉備視作奪取中原的假想敵,這讓陳羣幾乎是下意識地認爲是劉備爲了針對幷州狼騎所組建的“白毦兵”。

而在“大演武”上如此展現“白毦兵”,在陳羣看來,這無疑是對呂布的一種示威。

事實上,何止是陳羣,便是其餘的諸侯代表同樣也是感到如芒在背。

針對騎兵的“白毦兵”,更是隱隱表露出劉備爭霸中原的決心,否則若僅僅是爲了偏安一隅,又何須這般耗費?

那一張張臉上凝重的臉龐,讓李基的臉上浮現出了幾分隱晦的笑容。

“白毦兵”在戰場上到底能發揮多少戰力,尚且不好說,但是如此公開檢閱,所能造成的威懾卻是立竿見影的。

這在李基看來,只要能給一些諸侯心中留下顧忌,那麼組建“白毦兵”便已經不虧了。

畢竟……

WWW• тт kān• C〇

李基手中摺扇緩緩打開爲自己扇風,眉眼透露着溫和之色。

“白毦兵”在李基看來,僅僅算是一張對策卡罷了,甚至就連趙雲手中多次發揮作用的“白馬義從”,同樣也是如此。

李基一直以來真正依仗爲真正底氣的,是有着龐大基數的軍戶士卒。

李基初次真正嘗試指揮士卒,是在薄落津之戰中圍殺張角,當時李基在“計謀模擬器”的輔助下,便宛如是在腦海之中展開了戰場俯瞰圖,且不斷推演着不同命令下的戰局走向。

當時,李基便意識到自己以此爲依仗進行臨陣指揮,似乎也不是不可行的。

只是當時戰場雙方加起來不過萬人,李基便幾乎耗盡精力。

再加上後續劉備集團的重心是治理吳郡,李基倒是一直沒有臨陣指揮正面作戰的機會。

直至後續前往幽州抵禦烏桓之時,李基這纔再一次作爲統帥指揮大軍進攻烏桓大營。

這一次,李基不再如此前那般精細地推演每一個士卒,而是將每一支部隊都歸類爲一個單獨的整體去進行推演。

最終的結果,無疑是可行的。

且李基發現自己的統率天賦,反倒是多少有點類似於“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之餘,麾下士卒越是令行禁止,越是能將這種一定程度藉助“計謀模擬器”發揮的統率天賦發揮出來。

數量與令行禁止……

這兩者,纔是李基所真正需要的。

而這,也是李基返回吳郡後大力推動“軍戶制”的原因所在。

“軍戶制”的士卒,或許單體戰力遠不如那些千錘百煉的精銳,但是勝在一個區域的軍戶本就自成整體,並且也完全能夠做到令行禁止。

可以說數量龐大的“軍戶士卒”,實質上就是李基戰時爲自己所準備的依仗。

且如此一來,李基即便身爲文士,也無需擔心戰時會受制於一些戰將而被架空或限制的可能。

因此,“刀斧夷軍”、“白馬義從”以及“白毦兵”之類儘管戰力驚人,但在李基看來也只是錦上添花的對策底牌罷了。

所以,這一場“大演武”或許會暴露不少特殊兵種的情報,但李基並不在意,甚至反倒希望能以此迷惑其餘諸侯,讓他們注意力都放在如此針對這些特殊兵種之上。

而隨着士卒檢閱結束,接下來的無疑便是這個時代的漢人們最爲推崇的武鬥了,且武鬥也分爲兩項,騎戰以及騎射。

同時,這也是給予軍中武勇者一個展現自身的機會,甚至外人也同樣能夠參與其中,爭奪“勇冠三軍”的名頭。

第217章 陽謀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第480章 不日親取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502章 繼續躺着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40章 薄落津之約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92章 孫氏第427章 席中策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480章 不日親取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366章 誰能殺咱?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594章 日常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502章 繼續躺着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688章 丟盔棄甲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33章 已有妙計?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583章 遷治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33章 已有妙計?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14章 真罵戰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20章 美人計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664章 青釭劍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392章 討吳聯盟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377章 白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