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

寥寥數語間,劉備將當下大漢所面臨的困境盡數道出。

漢室衰頹,威望不存,而羣雄並起,亂世已至。

董卓雖死,保存了漢室最後一分顏面,不至於讓國都洛陽被焚,天子被劫持至長安,但依然改變不了大漢已成強枝弱幹之勢,對於地方的控制近乎於無。

只是這揭開了當前大漢遮羞布的言論,由身爲皇叔的劉備口中說出來,多少有些不合適。

一衆諸侯世家代表,看向着劉備的方向,心思不斷浮動。

光武帝興復漢室以來,朝政可謂是輪番被宦官外戚所把持,再加上時有天子未有子嗣,只能多次自漢室宗親之中選擇合適之人登基。

這也導致了董卓把持朝政之時,袁紹甚至想要扶立劉虞爲新天子,將整個大漢一分爲二。

而袁紹之所以有此一舉,正是因爲在世人看來漢室宗親坐擁大義的情況下繼位天子,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只是,天無二日,劉虞本無野心之餘,更是清楚自己一旦登基爲皇,那麼整個大漢將徹底分裂,所以斷然拒絕。

然而,適才那萬民所向的一幕,卻是讓不少人此刻覺得劉備如此揭開大漢遮羞布,莫非是欲取而代之?

一些僅忠於劉備,對於漢室本身沒有什麼念想的下屬,此刻亦是不禁有些心思涌動起來。

其中,便數郭嘉的反應最快,偷偷往着夏侯博靠了過去,眼神不斷來回在夏侯博的身上打量,看得夏侯博滿臉疑惑。

“奉孝,我身上有什麼地方不妥嗎?”夏侯博問道。

“沒。”

郭嘉搖了搖頭,有些失望沒在夏侯博身上看到帶着龍袍之類的。

若是劉備想要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此稱帝,那麼作爲劉備貼身心腹的夏侯博或許會有龍袍。

不過,郭嘉冷靜下來微微思索了一番,便覺得自己這個猜測有些過於離譜了。

即便主公有此野心,以着老師之智亦會明白眼下不是恰當的時機,不僅會自損根基,甚至很可能會招致羣雄共討。

而此刻心潮澎湃地訴說着當今大漢困境的劉備,還當真沒有注意到衆人的心思變化。

“……而國士侯曾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大漢今逢困境,我劉玄德或本一織蓆販履之徒,起於市井微末之間,卻也有匡扶漢室,安定天下之念……”

“我心所想,吾志所向,惟有其一,那便是:讓大漢再次偉大!”

“使之如煌煌大日耀於九州,教萬民可安居樂業,可繁衍生息,庇護我大漢子民勿遭異族劫掠!”

這一番話,並非是李基給劉備提前所準備的稿子,每一字每一句皆是劉備所想。

當然,其中或許不乏受到了李基的大量影響。

只是,在此際向着諸侯、世家、萬民道出此言之時,劉備的腦海裡瘋狂閃爍着的是自己的過往。

兒時指桑樹所立之志,少年時聽聞異族入侵之時,青年時期拜於盧師門下所學的內容,以及更多的與李基、關羽、張飛一路走到現在的所見所聞。

尤其是李基曾經意味深長所說的一句話,讓劉備記憶尤深。

“主公,大漢威壓四方異族數百年之久,於累累屍骸之上建立了強漢之名,只是異族們可都沒有滅,他們就如同草原上的野草,割不完,燒不盡……”

“可強漢一旦有衰弱之日,那麼四方異族必然會如餓狼一般蜂擁而至,將祖輩的懦弱恐懼化作怨恨猙獰地施加在漢人的身上。”

“所以,大漢不能亡。大漢若亡,或許就不是改朝換代之事,而將會有亡國滅種之禍。”

那話語從李基的口中似是有些輕飄飄地說出來,但劉備看着李基仰望着夜空的幽遠眼神,卻明白李基絕非是杞人憂天,而是大漢有此隱患。

尤其是近幾年已是初見端倪,北方邊境羌人、烏桓、鮮卑相繼大肆劫掠。

眼下尚且如此,倘若大漢真的徹底衰弱了下去,無數漢人必然會被異族鐵蹄所踏。

生於幽州,長於幽州的劉備,再清楚不過異族的殘暴不仁。

所以……

這一刻,劉備的雙目隱隱發亮,掃視着下方無數看着自己的百姓,所涌起的乃是庇護萬民,復興漢室的凌雲壯志。

‘備這一生便是要履着屍山血海,也定然要將萬家燈火庇護於身後,高舉漢之旗幟,一步步地走到對岸!’

一念至此,劉備拔出腰間佩劍,高舉向上,呼。

“劉玄德於此立誓,窮極一生之力護佑大漢,使百姓安居樂業,此誓請蒼天、萬民共鑑之。”

一時間,沸騰了!

這可是劉備在萬民以及諸多諸侯、世家的見證下所立之誓,這是必然要清清楚楚銘刻於史書之上的事蹟。

一旦劉備今後所爲,違背了此誓言,必將會被後人所唾棄而留下千古罵名。

“這是何等的氣魄與壯志?”

司馬朗看向劉備的眼神流露着震撼之色,喃喃地說着。“難道劉皇叔便不怕有違誓言,將要揹負無盡罵名,被世人唾棄乎?”

與司馬朗所發出的顧慮相比,司馬懿所看到的更多是隱於其後的莫大好處。

有此一舉,劉備在沒有自違誓言之前,那麼他毫無疑問將會擁有着無與倫比的大義,他亦將是無人可及的匡扶漢室之君。

劉備於無數心懷大漢之人的眼中,其威望、地位將會更甚於天子。

以己度人,司馬懿自覺等藉此大義誓言而成就大勢之後,便是違反誓言又有何妨?

‘劉玄德,若非至純至性之仁君,便是大奸大惡之梟雄……’

司馬懿目光閃爍,一直有些猶豫不定的決心也是在此刻徹底下定。

除了司馬懿外,諸葛亮此刻亦是死死注視着劉備的背影,感覺着劉備整個人在太陽的照耀下似乎在發光,內心激動得恨不得速速完成學業,爲劉備之志貢獻微末之力。

“如此仁君,方是我主!”

諸葛亮喃喃地說着。

而除了司馬懿與諸葛亮外,在更外圍的地方,一個長得堪稱歪瓜裂棗的少年亦是目光灼灼,低語道。

“有趣,有趣……”

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427章 席中策第195章 地利!!!第443章 可以改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568章 戰車漂移?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144.第144章 大海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80章 往吳郡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245章 冤否?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392章 討吳聯盟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307章 印綬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33章 已有妙計?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377章 白疊子第403章 營嘯第49章 漢!威武!!!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573章 順逆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355章 離間計?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93章 勠力同心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514章 天子氣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367章 各方動向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7章 毒士???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217章 陽謀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93章 勠力同心第393章 莫須有?!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37章 二選一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276章 戰略上的誘餌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373章 遠方表親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395章 爭議第332章 盟主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