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
鄭平知曉分寸,並未喧賓奪主的,將平定九縣黃巾的功勞攬在自己身上。
既然來見應劭,自然要以劉備的名義,這可是給劉備揚名的好機會!
如今的劉備,雖然在青州有些名望,但在青州之外,知道劉備的人依舊不多。
在恭維應劭的同時,再誇一誇劉備,這會讓應劭對劉備產生興趣。
身爲謀士,要善於謀劃未來。
鄭平着眼的人才,不會僅僅是活躍於漢末但尚未正式出仕的奇才。
如盧植、應劭、孔融這般,本就是朝廷公卿大臣、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又有專攻的,同樣是鄭平要替劉備拉攏的。
能知兵、能理政、能治邊事、能著書立說、又通曉漢官典制,應劭已經具備一個公卿州官的才能。
若不是應劭受到曹嵩之死的牽連、擔心會被曹操遷怒而放棄泰山郡,其仕途成就也不至於在袁紹麾下當一個軍謀校尉。
將一個有天賦的人才培養成獨當一面的州郡之才,是需要時間的。
但若是能讓一個獨當一面的州郡之才,直接效力於劉備,這可比直接培養要有效率得多了。
劉備根基太淺,若是按部就班的發展勢力,這青州至少得發展個五六年才能跟袁紹袁術等人較量。
想要立足青州,就必須要出奇制勝。
而鄭平的奇,在於對漢末人才的瞭解。
運營得當,就可以替劉備在短時間內結好已出仕和未出仕的人才,將劉備的名望推到舉國皆知。
“康成先生的兒子,人如其名啊。”應劭暗暗打量鄭平。
鄭玄是海內大儒,應劭也曾拜會過。
對於鄭玄的次子鄭平,應劭瞭解也不少。
一歲能言,兩歲能字,三歲讀詩文,五歲論古今,十六歲就學業大成,隨後出遊各州郡,各郡的名仕多有提及的。
甚至在洛陽求官的時候,應劭還在蔡邕府中聽蔡邕誇讚過鄭平的琴藝。
但鄭平推崇劉備,讓應劭頗爲驚訝。
身爲泰山郡的太守,應劭是聽聞過劉備的名聲的。
然而這名聲更多的來源於平原王劉碩的女婿,而非劉備的德行才名。
世家王族出嫁族中良人,這在各州郡都時常發生,這不會讓應劭對劉備有太多的關注。
шшш¸тt kǎn¸C〇
但鄭平的推崇,卻讓應劭多了好奇之心。
弘雅有信義,能用兵,又能救人之急,這是豪傑英雄才有的品質!
“以前未曾聽聞劉備這個人,沒想到這康成先生的兒子,竟然對劉備如此的推崇。”應劭暗暗思量。
心有好奇之心,應劭的態度自然就認真了不少。
但對於借兵一事,應劭卻另有權衡考慮:“劉府君想救北海國,卻要借泰山郡的兵,這是在拿泰山郡的兵馬去成就劉府君的美名。”
“鄭郡丞,你憑什麼認爲,本官會借兵?”
應劭隱藏了喜怒,靜靜的看向鄭平。
就憑几句話就要讓泰山兵替一個沒什麼交情的劉備征戰,應劭可沒這麼豪爽。
急公好義、仁德君子這樣的恭維話,聽聽就好。
要出兵,始終得權衡利弊。
鄭平見應劭有了興趣,微微斂容凝聲:“國賊董卓,欺辱天子年少,篡權亂政。又劫持天子和公卿百官入長安,讓漢室蒙羞、士民受辱。”
“而關東豪傑雖然舉兵討伐,但大抵只是一羣追逐虛名之輩。幾十萬大軍止步酸棗,整日裡觥籌交錯,全無靖難之意,何其可悲!”
“然,孔北海當世名儒,以英偉冠世之資,師表海內,意所予奪,天下從之,此乃人中之龍。”
“雖然偏居北海一隅,但也不忘靖難救國大志。聚兵講武,傳檄安民,又親寫書札,與各州郡謀劃救國,大漢尚有如此賢良忠義之士,何其可幸!”
“天下之事在皇帝,也在諸位忠臣。”
“忠臣有難而不救,豈不是讓如董卓一般的篡逆之輩,在那張牙舞爪,嘲諷我漢室已無無忠臣良將?”
“劉府君出兵,不求虛名,只求社稷安穩,百姓安樂。”
“不論應府君借不借兵馬,劉府君皆會前往北海,縱然只有八百人,也要讓這天下人都知道。”
“論漢家的忠臣良將,必有平原劉備一席之地!”
說完。
鄭平起身,嚮應劭拱手長揖一拜:“應府君既無救難之意,又疑劉府君匡扶社稷之心,在下也不便多留,還得趕去別處借兵。”
轉身,揮袖,踏步離去,行雲流水,沒有半分的遲疑。
剛毅果決的言行,頓時讓應劭愣住。
見鄭平已經要走出大廳,應劭連忙起身挽留:“鄭郡丞且慢,適才只是戲言!”
這若真讓鄭平就此離去,那應劭見危不救的污名可就得傳遍士林了。
應劭已經有些後悔去試探了。
本意只是想進一步試探平原相劉備是否是真的有救孔融的心思,結果鄭平卻一點含糊都沒有,直接就起身告辭了。
鄭平眼神微微一凜:“應府君,我等皆食漢祿,當以報國安民爲己任,救難大事,豈能戲言?”
應劭面有慚愧之色,連忙致歉道:“鄭郡丞息怒,孔北海有難,我身爲泰山太守,又豈會見死不救?”
“只是這借兵一事,干係重大,不得慎重考慮。”
鄭平見應劭態度變化,這纔回到了席位。
當說客,要會洞察人心,巧言詐唬,才能掌握主動。
“應府君。”鄭平微微一拱手:“實不相瞞,在劉府君以迅雷之勢掃蕩平原九縣之前,就已經遣使者去幽州向同窗公孫瓚借兵,以及邀請昔日征討黃巾的盧尚書來青州助陣。”
應劭吃了一驚:“盧尚書也會來青州?”
鄭平點頭,語氣中多了三分恭敬:“盧尚書海內大儒,士人之望,雖然隱居幽州,但時刻不忘勤王救難的大志。”
“劉府君秉承師門大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即便力量微薄,也要信大義於天下,還百姓以太平。盧尚書見門人如此,又豈會不來助陣?”
“來見應府君之前,在下又去了趟南城,造訪了昔日八駿之首、有懸魚美稱的故太常卿興祖公後人,羊秘和羊耽公子皆以爲,應府君是真正的仁德君子,更是書信一封,讓在下轉交。”
鄭平將羊耽的書信取出,遞給應劭。
鄭玄、孔融、盧植、劉備、羊耽。
鄭平步步爲營,先誇應劭德行美名,再言天下大義,然後在應劭面前彰顯了劉備陣營在士林的影響力。
這幾套組合拳下來,應劭已經不敢再有半分的輕視小覷之意了。
掃了一眼羊耽的書信,應劭長長的呼了一口氣,拱手應道:“鄭郡丞準備借多少兵馬?”
“應府君能借多少兵馬?”鄭平眸有笑意。
應劭跟鄭平眼神對視,良久大笑:“奉高城有三千郡兵,我留一千守城,便借給劉府君兩千兵馬如何?”
兩千郡兵,還真是豪爽啊!
鄭平眼神一凜,拱手謝道:“應府君高義!”
囑咐下人安頓鄭平,應劭喚來了弟弟應珣,將出兵北海國一事跟應珣商議。
“兄長,北海國賊首張饒,聚衆十餘萬,若是守城還能抵擋,這出城出擊,愚弟可沒這個本事。”應珣斟酌對比了張饒的兵力,謹慎地道。
雖然應珣也能統兵,武藝能邁入二流,但這對敵作戰,不是單看個人武勇就能決定勝負的。
沒有城池地利,應珣可沒信心能擊敗張饒。
應劭搖頭:“季瑜,你只管負責統兵,戰術佈置聽劉備的就可以了。此人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擊破平原九縣的黃巾,麾下必有智謀之士和勇將相助。”
“泰山郡毗鄰青州,倘若青州黃巾不能在今年擊破,來年青州的黃巾禍事會愈演愈烈。”
“一旦青州沒了糧食,青州黃巾必然會寇略其他州郡,而泰山郡首當其衝。”
“泰山郡士民生存不易,若是再遭黃巾寇略,不知又會死傷多少人。”
“既然有機會禦敵於外,就不能讓黃巾有寇略泰山郡的機會。”
“季瑜,此戰干係泰山郡的安危,不可忽視,也切勿小覷了劉備和鄭平。”
應珣凜然道:“兄長放心,愚弟知曉分寸,不會誤了大事的。”
驛館。
禰衡對鄭平的敬意又多了幾分。
論辯才,禰衡亦是非常自負的。
但如鄭平一般,不過寥寥數語就說服了應劭借兵的本事,禰衡自問還是有些欠缺。
見鄭平正在踱步靜思,禰衡也沒有驚擾。
良久。
鄭平停下步伐,輕搖手中羽扇:“正平,你持我名帖,去一趟東平國造訪兗州刺史劉岱。”
禰衡一凜:“顯謀兄想再借東平國的兵?”
鄭平搖頭:“有泰山郡的兵,已經足夠用了。若再借東平國的兵,反而容易讓諸將不和、號令難一。”
“見劉岱只有一個目的,儘可能的宣揚府君的仁德信義之名。”
“兗州名仕不少,劉府君救北海國的美名是需要宣傳的。”
禰衡聰慧,瞬間領會過來:“顯謀兄的意思,是假意用借兵的名頭,讓兗州各郡都知道劉府君的名號?”
“如此一來,倒不如將兗州各郡的郡守國相都造訪一遍。”
鄭平輕笑:“若全都造訪,反倒有些沽名釣譽的嫌疑了。不用疑慮,只造訪劉岱就足夠了。”
只要逮着機會,鄭平就會選擇替劉備揚名。
之所以選擇劉岱,是因爲劉岱是兗州刺史,舉動會受到兗州名仕的關注。
名仕們關注劉岱,自然就會關注來造訪劉岱的禰衡。
再借禰衡之口,宣揚劉備急公好義、仁德載世,讓這兗州的名仕,能將目光聚焦在青州!
雖然這個時代沒有網絡,但鄭平同樣能用這個時代的方式在名仕圈製造熱議。
讓更多的名仕,能去關注青州的局勢,從而去關注劉備。
劉備要立足青州,是需要大量的名望。
而要順利的取代焦和,同樣是需要大量的名望。
將青州局勢變成名仕們聚焦的熱點,那麼劉備和焦和之間,就會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
一個是青州刺史,但面對黃巾卻只能龜縮在城中。
一個是平原相,卻能以迅雷之勢保一郡之民,還能再舉義兵救北海、救青州。
這兩者一對比,劉備的名望會隨着這次青州局勢的變動急劇增加!
劉備不會去主動追逐名望,但身爲劉備的謀士,鄭平是必然要替劉備運用名望的。
不會運營名望,又如何讓劉備在短時間內名揚天下?
“焦和,既然伱選擇了跟劉府君站在對立面,那就只能將你當成踏腳石了。”
焦和拒絕了劉備的茂才名額,甚至還羞辱劉備,這樣的舉動鄭平說不生氣是不可能。
羞辱劉備,就等於是在羞辱鄭平。
就差沒直接說鄭平眼光太差,竟然會傻到選擇了輔佐劉備。
既然焦和不留情面,鄭平自然也不會給焦和留情面。
在青州刺史這個位置上選擇尸位素餐,那就要準備好迎接身敗名裂的結局。
仔細交代了禰衡,鄭平又給禰衡準備了名帖,讓其星夜前往東平國造訪劉岱。
而另一邊。
應珣則是統了兩千兵馬,來見鄭平,並告知鄭平,這兩千兵馬都會聽從劉備的指揮。
鄭平也不遲疑,於次日就暫別了應劭,跟應珣一道前往北海國跟劉備匯合。
而此時。
聚衆十餘萬的張饒,自覺有了擊敗孔融的把握,以老弱婦孺爲前驅、青壯藏兵其後,浩浩蕩蕩的來到劇縣城下,要向孔融借糧。
“孔融小兒,出來答話!”
張饒在劇縣城外策馬而立,耀武揚威。
但那左耳卻是有些漏風,那是當日被鄭平一箭射掉的。
見賊勢浩大,孔融的臉色鐵青,壓根不願搭理張饒。
但張饒卻是不依不饒,口中更是囂狂之言:“孔融小兒,本渠帥聽說你有個女兒,長得那叫一個水靈。”
“你若是肯將女兒獻出來,以後你就是我張饒的岳丈了,我自然會退兵。”
“畢竟,哪有女婿會打岳丈的城池啊。”
“你放心,本渠帥會好好待你女兒的,絕對不會讓她受到半點兒的委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