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

bookmark

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

相對於青州,兗州五郡三國八十城,不僅人口戶籍更多,各郡太守都不是泛泛之輩。

陳留郡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泰山郡太守應劭、山陽郡袁遺,濟陰郡太守袁敘,濟北相崔言,任城相鄭遂,東平相李瓚,以及將治所遷至東平國的兗州刺史劉岱。

這些人,不是名仕之後,就是三公之後,亦或者是名門的門生故吏,論影響力都不小。

其中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郡太守袁遺更是同時起兵討伐董卓。

但相應的,兗州的局勢比青州的局勢更復雜。

雖然劉焉提出了改刺史爲州牧,增強由朝廷委派的刺史類官的權力,但實際上並不是每個州都間刺史改爲了州牧。

漢靈帝劉宏在任命州牧上是十分謹慎的。

州牧權力過大,稍不注意就會滋生新的禍害。

因此,這些刺史名義上雖然是各郡國的上官,但並不能真的從此就手握重權。

如青州刺史焦和,就只能掌控濟南國、齊國和樂安國。

北海相孔融以及之前的平原相陳紀都不會正眼將焦和當回事。

兗州同樣如此,劉岱空降至兗州,也就東平相李瓚願意聽劉岱的號令。

這李瓚是八駿之首、有天下楷模之稱名仕李膺的兒子,漢安帝時期太尉李修曾孫,同樣是當世名仕。

只不過李瓚不怎麼貪戀權勢,對朝廷任命都會遵照執行,因此纔會讓劉岱執掌東平國。

但其餘太守國相就不怎麼給劉岱面子了。

尤其是東郡太守喬瑁,這人是太尉喬玄族子,頗爲自負,在劉岱當兗州刺史前就是兗州刺史,對劉岱是很不屑的。

陳留太守張邈,泰山太守應劭,以及袁家的兩個族子,幾乎都將各自的郡國權力穩穩的抓在手中,只是表面上對劉岱客氣。

而劉岱也不是個善茬,雖然兗州沒有執行州牧制度,但只要將兗州的太守國相全都換成自己的親信,同樣能達到集權的目的。

這些明爭暗鬥,也是討董聯盟軍在酸棗遲遲不肯向前的原因之一。

誰也不想在討董作戰中,消耗太多的兵力!

劉備尚不明白這兗州的政治局勢,下意識的認爲只要讓平原王劉碩給劉岱寫封信,劉岱就能讓泰山太守應劭借兵。

鄭平搖頭:“府君,你若真讓劉岱去給應劭下命令,這兵怕是一個也借不來。”

劉備頓時疑惑:“顯謀,難道這劉岱跟應劭有嫌隙?”

鄭平輕笑:“府君,且不提這劉岱跟應劭之間是否有私怨,倘若焦和讓府君將雲長和翼德借出去,讓二人聽焦和指揮,使君會同意嗎?”

劉備下意識地道:“焦和無能之輩,不到一個月時間就讓徐和聚衆二十餘萬,讓雲長和翼德去聽焦和指揮,那不是送死嗎?”

話音一落,劉備就明白了鄭平的意思。

這劉岱雖然名氣不小,又是朝廷任命的兗州刺史,但如泰山太守應劭一般的太守國相,壓根就瞧不起劉岱。

嚮應劭借兵,卻拿劉岱的名頭來借,應劭能高興纔怪了!

“府君,兗州局勢複雜,我們的目的是借兵平亂,沒必要去摻和到劉岱跟各個郡國的太守國相之間的爭鬥。”鄭平牽着繮繩,腦海中不斷的對兗州各個勢力進行分析對比。

劉備輕嘆:“刺史和太守國相不和,這兗州恐怕也會滋生不少的禍事。”

鄭平不置可否。

劉岱戰死兗州,雖然跟戰略戰術失誤有關,但更多的還是因爲各郡太守國相不願意出兵相助。

其實以兗州的兵力,對抗黃巾並不是一件困難事。

單單是泰山太守應劭,面對三十萬青州黃巾,前後斬首數千級,獲俘虜老弱萬餘人,輜重二千兩,賊懼怕退卻,郡內得以安寧。

再看其餘的太守,張邈、袁遺、袁敘等人,以及被袁紹表奏的新任濟北相鮑信、東郡太守曹操,哪個不是公卿名仕之家、亦或者善戰之人?

這振臂一呼,當地的豪強世族都會舉兵相助,若有人能聚集各方兵力、財力,又怎麼可能真的敵不過黃巾。

但劉岱沒有能號令各個太守國相的手段,再加上攻殺了喬瑁導致各郡太守國相心有猜忌,最終戰死沙場。

回到平原城。

щщщ▪Tтka n▪Сo

劉子平、孫幹、劉駿等人,也紛紛來見禮。

聽聞劉備要出兵北海國助北海相孔融平亂,劉子平有些擔憂:“府君,這北海國距離遠,一旦平原有變,如何能抵擋?”

劉備已經跟鄭平談妥了計劃,道:“不必擔心,平原的郡兵我不會動用。鄧旭駐兵樂陵城,長史駐兵平原城,若遇賊寇,只需死守就行。”

“早在來平原城之前,我就已經讓翼德去幽州向伯圭兄借兵去了。”

“若翼德能尋到恩師,恩師亦會來平原城的。”

“待恩師來了,縱有賊兵犯境,也不足爲慮!”

劉子平吃了一驚:“府君,你說盧尚書也會來平原城?”

盧植,不僅僅是海內名儒,更是大漢良將!

再有自公孫瓚處借的兵馬,自然不用再懼怕賊兵犯境。

劉備點頭:“家父早逝,叔父也不知所蹤,我自然得請恩師來平原城,主持我的婚事了。”

劉子平這才鬆了一口氣:“府君不動用平原的郡兵,只用高唐縣的縣兵,兵力恐怕有些少。”

劉備笑道:“少是少了點,但有顯謀去泰山郡借兵,倒也不會太差。”

劉子平看向鄭平的眼神多了一絲驚訝。

去泰山郡借兵,這兵是說借就能借的嗎?

但想到鄭玄的名氣,以及鄭平在士林間的關係網,劉子平又打消了這個疑惑。

鄭平沒有在平原城逗留,跟劉備商議了舉兵北海國的時間和路線後,就跟禰衡一道前往泰山郡。

劉備則是將平原城的軍政諸事,託付給劉子平和孫幹,匆匆返回了高唐縣。

得知劉備到來,許久未見的關羽,立即放下了手頭的軍務,出城來見劉備。

“兄長!”

一見到劉備,關羽就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抱拳迎接。

那平日裡傲氣十足的虎目,在見到劉備的瞬間就變得跟貓眼一般柔和。

“雲長!”

劉備亦是激動不已,連忙下馬,快步向前扶起關羽。

這以前,劉備跟關羽張飛幾乎都是同吃同住,每日都能見面。

但自從代掌平原相後,劉備跟關羽見面的次數就很少了。

關羽要留在高唐縣,而劉備又必須待在平原城。

劉備心情愉快,恨不得立即跟關羽促膝長談,分享這連日來心中的喜悅。

述說良久。

關羽跟劉備策馬並行入城。

“兄長來高唐城,可是有什麼要事?”關羽問及正事。

畢竟劉備如今是平原相了,執掌平原九縣,自然也不像以前那般閒暇了。

親自來這高唐城,必然有要事要商議。

劉備微微斂容:“如今九縣黃巾皆以平定,但青州其他的郡國,黃巾卻是十分的猖獗。”

“樂安國、齊國和濟南國三國境內,黃巾賊首徐和聚衆二十餘萬;北海國張饒聚衆十餘萬;東萊郡管承聚兇惡之徒五千餘人攻城略池。”

“顯謀建議我先舉兵北海國,破賊首張饒。”

“這次來高唐,就是要徵調高唐的兵馬。”

關羽凝聲道:“只徵高唐城的兵馬嗎?高唐城只有千餘人,除掉留守的兵馬,能調動的兵馬最多八百人。”

“以八百人去救北海,兵力太少了。”

畢竟北海國面對的不是如徐琦一般數千黃巾,而是十餘萬黃巾!

哪怕去掉老弱婦孺,那張饒也有兩萬能征戰的黃巾賊兵在!

以八百人去打兩萬人,那等於是在送死!

“無妨!”劉備輕笑:“顯謀已經去泰山郡了,他是孔北海的女婿,泰山羊衜也是孔北海的女婿。”

“以泰山羊氏和康成先生的名望,顯謀借兵不難。”

“屆時,我等合兵一處,就不懼那北海國的黃巾賊了。”

原來如此!

關羽暗暗鬆了一口氣。

“兄長,翼德不在,這次愚弟隨你一同出征吧。”關羽擔心劉備忽然來一句讓關羽鎮守高唐城,然後獨自統兵去北海國。

畢竟劉備不是文人,這單獨統兵對劉備而言並不是什麼難事。

但劉備可以不在意,關羽卻不能不上心。

萬一自家兄長在戰場上又中了流矢,未必會有人如上次一般,將劉備車載回來了。

感受到關羽的擔憂,劉備哈哈大笑:“若無雲長同往,愚兄又如何能破這北海國的賊兵啊?只可惜翼德不在,否則我等兄弟又能並肩作戰了!”

下意識的看向幽州方向,劉備心有感慨。

此時。

幽州,上谷郡。

古道上。

戰馬馳騁,煙塵驚起,十餘騎勇呼嘯而過。

雖然地域遼闊,但邊境苦寒,又時常有胡人南下。

這上谷郡的人煙卻是稀少,上谷八縣,戶籍加起來也不超過萬戶。

但最近幾年,來上谷郡避難隱居的人卻不少。

就在這居庸關往南五十里,山巒起伏,依山傍險處,藏了一個小山村。

年初的時候,小山村來了一老一少,以教授村民識字爲報酬,在這小山村住下。

十餘騎勇順着地圖的指引,來到了這個小山村前。

其中一名騎勇,獨自進村打探。

良久,騎勇返回,語氣有些興奮:“將軍,打探清楚了,盧尚書就在這山村,還開了間學堂教授村民識字呢!”

騎勇姓田名豫,漁陽人,今年剛滿十九歲。

而田豫口中的將軍,則是奉命來幽州尋盧植的張飛。

張飛先去右北平尋了公孫瓚,告訴公孫瓚劉備即將迎娶平原王劉碩的外甥女,希望公孫瓚能借些兵馬助陣捧場。

公孫瓚跟劉備交情頗深,這聽得劉備要迎娶平原王的外甥女,也不希望自家兄弟被小覷了。

財大氣粗的公孫瓚,二話不說,直接調了五百騎兵給張飛。

聽得張飛要去尋隱居的盧植,公孫瓚又遣人給張飛繪製了上谷郡的地圖。

而田豫則是這五百騎兵中的一個伯長,因爲熟悉上谷郡的地形而跟着張飛一起來到上谷郡。

探得盧植的消息,張飛連日來的苦悶終於釋懷了。

“再尋不到盧尚書,俺都沒臉回去見大哥了。”

在這幽州耗費的時間太久,張飛也是頗爲煩躁的。

“盧尚書是海內大儒,又是大哥的恩師,不能怠慢。”

“田豫,伱跟俺去見盧尚書,其餘人都留在村外,莫要驚了村民。”

比起見鄭玄的時候,張飛的禮數顯然更周到了。

身爲劉備的義弟,不論是關羽還是張飛,都在暗暗的約束自己的言行,努力的成長,不想讓自家大哥在其他的公卿大臣面前丟了面子。

看似粗獷的外表下,張飛心思其實是很細膩的。

只不過個性急躁,平日裡張飛懶得去細想,脾氣一上來也會懟人揍人,只有遇到重要的人或事的時候才肯去多動腦子。

備齊了禮物,張飛和田豫策馬來到了小山村。

避免嚇到村民,張飛和田豫都沒有帶騎兵用的長柄武器,只是懷揣了短刀防身。

順着村民的指引,張飛和田豫來到了盧植新開的學堂。

學堂中,少年的讀書聲琅琅上口。

盧植則是捋着短髯來回巡視,遇見有讀音錯誤的,會停下來糾正。

“先生,門外有兩個大漢,自稱是先生昔日的門生。”

聽到門人的稟報,盧植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自從年初逃避董卓的追殺,跟幼子盧毓隱居在這個小山村後,鮮少有人知道盧植父子的行蹤。

世道混亂,即便是盧植這樣的公卿大臣,也保不住族人的安全。

盧植四個兒子,長子早逝,次子和三子都死於戰亂,唯有七歲的幼子盧毓還呆在身邊。

略思一陣,盧植健步來到堂外。

雖然年過五旬了,但盧植常年習武,又嚴於律己,這身體也是十分的健碩的。

見到張飛和田豫,盧植的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眼前的這兩個青年,盧植是一點印象都沒有。

“兩位以前,見過老夫?”盧植上下打量張飛和田豫,不知來意。

(本章完)

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28章 選將練士,關羽孤傲依舊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69章 上架感言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195章 反敗爲勝,袁紹誆騙公孫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125章 初見袁紹,劉備欲挖顏良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