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

bookmark

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

貪官污吏橫徵暴斂,豪強惡霸欺行霸市。

混亂的世道,滋生了太多的不公,豪傑落草爲寇、犯案逃難比比皆是。

遠的且不提,劉備的義弟關羽亦是犯事逃到了涿郡,才遇上的劉備。

老叟的心情,劉備有共情。

然而,劉備雖然會庇護逃犯,但並非強橫任俠、不察德行之輩。

收容關羽,是因爲關羽仗義殺人,而非關羽恃勇殺人。

“老丈。”

劉備削竹篾的動作微微一頓,語氣也多了三分嚴肅。

“國家自有法度,賞必行,罰必信。”

“爲官者務必求一個公正,而不可因私情徇私。”

“倘若令侄兒非奸惡之徒,只是受貪官污吏豪強惡霸欺辱才誤成賊身,我自當從輕發落。”

“但若令侄兒有妄殺之罪,將自身遭受的不公加諸於其餘無辜之人,其罪是不可饒恕的!”

劉備有劉備的堅持。

遭受不公,誤成賊身,這是可以被諒解的。

但如果當了賊,就開始妄殺無辜,不敢對施暴者奮起反抗,卻對更羸弱的無辜者舉起屠刀,這樣的賊是要重罰的。

老叟怔了怔,顯然對劉備的回答有些驚訝。

倘若劉備要作秀,亦或者要趁機策反黃巾,此刻都應該假裝答應。

但劉備卻告訴了老叟,是否能寬恕罪行、取決於老叟的侄兒是否有妄殺之罪。

這是劉備的態度!

對老叟噓寒問暖、甚至於替老叟織蓆,這僅僅只是劉備身爲高唐縣縣令,體察民情的職責,亦是劉備自身的仁德品質。

但這不意味着,劉備就會因此而對老叟徇私情。

徇一私情,就會滋生更多的不公。

劉備的眼神很堅定,哪怕是跟老叟驚訝的目光對視,亦沒有半點兒的猶豫。

良久。

老叟眼神中驚訝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欽佩和感動:“縣尊能秉持法度,是我等鄉民之幸!老朽不敢斷定侄兒是否有妄殺之罪,但會將縣尊的態度告訴侄兒。”

“倘若侄兒真有妄殺之罪,那他跟那羣惡霸惡吏又有什麼區別?”

“縣尊依法度懲罰,老朽心無怨恨。”

聽得老叟的回答,劉備暗暗鬆了一口氣,語氣恢復柔和:“老丈也不必過於擔憂!古人常言,言傳身教,耳濡目染。老丈如此通情達理,令侄兒亦不太可能是妄殺無辜之輩。”

老叟心中更是感動。

正說間,一騎快馬到來。

“縣尊,郡功曹孫幹到來,縣丞大人請縣尊速速返回。”

劉備聞言一喜:“是公祐先生來了!”

但很快,劉備又有些犯難。

這替老叟織的席還未完成,這一走了之不太好。

可若久久不回、怠慢了賢士,亦是不妥。

老叟覺察到了劉備的躊躇,心中更是驚歎。

若非真心察訪民情的,根本不會有猶豫之心!

想到這,老叟善言道:“縣尊,老朽這席,不是急需物,豈能因此壞了縣尊的待客之禮?若惹得郡功曹不快,卻是老朽的罪了。”

劉備起身,向老叟施了一禮,言語中多了七分歉意:“老丈器量,令人欽佩。”

待得離了老叟小院,劉備立即囑咐身邊親衛:“給周邊善織蓆的鄉人一些銀錢,讓他們替這老丈織上几席。”

而在劉備離去不久,小院中卻忽然多了幾個十七八歲的少年。

“叔父,那縣兵來尋你何事?”

爲首一個少年,身材魁梧,眉宇之間自有英氣,正是高唐縣黃巾渠帥徐琦的麾下猛將管亥。

其餘幾個少年,都是跟隨管亥的鄉人之子。

原本管亥是悄悄回來探親,順便給自家叔父送些錢糧的。

結果剛回來就撞見叔父的小院被一羣縣兵給圍了。

管亥父兄死於惡霸,見官不靈,管亥一氣之下殺了惡霸,入了黃巾。

但管亥的叔父管定有腳疾,不能隨管亥離開,管亥只能定期回來給管定送錢糧。

這周圍的鄉人都知道管亥的兇名,倒也沒人敢趁着管亥不在欺辱管定。

管亥的語氣不善,下意識的認爲縣兵是來欺辱自家叔父的。

管定見管亥這般模樣,知道自家這侄兒是誤會了,招呼管亥近前:“阿亥,叔父跟你說過。管家在青州,也曾是名門。雖然你祖父這一脈,都沒什麼大出息,但我們自幼耳濡目染,都是秉承信義,明辨是非的。”

“這縣尊劉備,是個良心官兒啊。”

管亥吃了一驚:“劉備?剛纔來的是劉備?他怎麼會來尋叔父?難道是因爲侄兒的事牽連了叔父?”

管定搖了搖頭,指了指地上織到一半的竹蓆道:“縣尊是來體察民情的,瞧,縣尊還替老朽織蓆呢?”

“織蓆?”管亥瞪大了眼睛。

而一旁的幾個少年,亦是難以置信的看着地上的未完成品竹蓆。

“那可是高唐縣的縣令,怎麼可能屈尊降貴的來織蓆?不來橫徵暴斂就不錯了!”一個少年不信高呼。

縣令不是里長。

里長可能會照顧鄉人鄉鄰之情幫襯下。

但縣令幫襯一個素不相識的,怎麼可能?

“阿亥哥,會不會是那縣令,是在故意示好,想趁機用歹計?”另一個少年惡意揣測。

都是刀口上舔血求生存的,不會親易相信人。

管亥眼神變得不善:“叔父,跟侄兒走吧,這裡不安全了!”

親人就剩一個了,管亥可不想自家叔父還要被人當棋子算計。

管定看着管亥這模樣,不由想起了劉備的話來。

“阿亥,伱如實告訴叔父,你是不是也學那些賊人,妄殺無辜了!”管定的眼神漸漸凌厲。

管亥頓時愣住,不明白自家叔父爲何忽然變了副臉色。

“叔父,我——”

“跪下!用你父兄的名義起誓,告訴叔父,你到底有沒有妄殺無辜!”

管定厲聲呵斥,打斷了管亥的疑惑。

管亥不敢忤逆,連忙跪在管定身前,起誓道:“叔父!侄兒自問無愧於心,無愧於父兄!”

見管亥眼神中多了幾分委屈,管定不由心一軟。

“阿亥,兄長就你一個獨苗了。”

“誤入賊身不是錯,但叔父希望你,能多一個選擇。”

(本章完)

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151章 定勢河南,劉備未雨綢繆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341章 鄭平自污,劉備全明星戰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341章 鄭平自污,劉備全明星戰請假一天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