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

bookmark

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

興平元年,八月底。

劉協率衆公卿抵達洛陽。

看着蕭條衰敗的洛陽城,劉協心中不由升起一陣陣悲哀。

“繁華故都,竟成了殘垣斷壁。”

“漢室之恥啊!”

劉協一面派人在殘破的洛陽中清理出能暫住的府邸,一面召來宗正劉艾。

“宗正,徵北將軍是何想法?”劉協的語氣有些急促。

因爲曹操和張邈及朝中文武的分歧,劉協只能暫時遷都洛陽。

可到了洛陽後,劉協的心思又變了。

就洛陽這殘垣斷壁的地方,根本不適合再當帝都。

如今朝中文武分爲四派。

一派以呂布、張邈、陳宮爲首,希望遷都陳留。

一派以鍾繇爲首,希望遷都潁川。

一派以楊彪、馬日磾爲首,希望留在洛陽或者遷都弘農。

一派則以劉艾爲首,希望遷都青州。

而以劉艾爲首遷都青州的想法,實則也是劉協的想法。

劉艾道:“臣去青州的時候,徵北將軍正跟袁紹有戰事衝突。”

“但徵北將軍已經承諾,會盡快結束跟袁紹的戰事衝突,來洛陽覲見陛下。”

劉協微微有些驚訝:“徵北將軍跟袁紹打起來了?可知道是什麼原因?”

劉艾如實道:“劉青州派兵去護送公孫瓚的家眷返回青州,但遭到了袁紹的截殺,徵北將軍一怒之下,就下令攻打南皮城。”

劉協有些皺眉:“公孫瓚叛逆之輩,徵北將軍爲何還要遣兵去救?”

劉艾連忙解釋道:“陛下,徵北將軍素以信義爲立身之本,這公孫瓚雖然是叛逆之輩,但跟徵北將軍私交很好,二人又同爲盧尚書門下。”

“公孫瓚雖有叛逆之舉,但徵北將軍不願故友斷後,故而遣兵護送公孫瓚的家眷回青州。重情重義之人,陛下應該高興纔對。”

劉協眉頭舒展:“宗正言之有理。徵北將軍對昔日故友都這般重情義,必然也不會忘記朕的恩義。”

“朕雖然暫時答應了朝中文武,先遷都洛陽,再決定是去陳留還是去潁川,但現在朕只想去青州。”

“不論是陳留還是潁川,都是一羣野心之輩妄想掌控朕,唯有徵北將軍纔是真心待朕。”

言談間。

董承到來。

最近董承是意氣風發,父憑女貴,這女兒當了貴人,董承的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

董承本來是董卓部將牛輔的部曲,按理說是成不了劉協的國丈的。

然而,這董承又是漢靈帝母親董太后的侄兒,劉協又自幼受董太后照料,這關係一論,董承的女兒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劉協的貴人。

“陛下,大喜事啊!”

“蝗災席捲東郡和陳留郡,陛下不用遷都去陳留了。”

董承沒注意到劉協越來越鐵青的臉。

這叫什麼好消息!

“國丈,百姓受災,朕心憂不已,何來大喜?”劉協的語氣也變得不渝。

董承馬屁拍到馬腿上,頓時有些尷尬,訕訕道:“陛下仁慈,是百姓之福。”

劉協的眼神變得複雜:“潁川可有受到蝗災影響?”

董承搖了搖頭:“潁川並無蝗災。”

劉協的眼神變得更憂慮。

原本遷都陳留和遷都潁川兩派就吵得不可開交,如今陳留遇到蝗災而潁川沒遇到蝗災,那麼支持遷都潁川的人就會變多。

如劉協猜測的一樣,當陳留和東郡受到蝗災的消息在公卿百官中傳開,鍾繇就第一個來尋劉協,再勸劉協遷都潁川。

隨後,又有十餘位公卿來尋劉協,紛紛勸諫劉協遷都潁川。

而另一邊的呂布、張邈和陳宮就頗爲難受了。

“陳留怎麼會有蝗災?”

“臧子源是怎麼預防的!”

張邈感受到了濃濃的惡意。

執政關中,關中旱災。

剛到洛陽,陳留蝗災。

彷彿這天道都不想讓劉協去陳留、不希望張邈能執政一般。

呂布面色也不好看。

這建威大將軍當久了,呂布已經不想再屈居人下了。

若遷都去了潁川,曹操的勢力猛增,呂布想要當一個執掌軍權的大將軍就很難了。

曹操會將豫州的兵馬給呂布指揮嗎?

呂布可不會自信到曹操會交出指揮權!

可曹操不交出指揮權,呂布又如何稱得上執掌軍權的建威大將軍?

陳宮琢磨了半晌,道:“爲今之計,只有儘可能的讓陛下待在洛陽,然後拖到明年。”

陳宮的想法很簡單。

陳留的蝗災也就今年有,等到了明年,陳留照樣是個最適合遷都的地方。

張邈愁眉道:“公臺之策雖然可行,可鍾繇曹操等人卻不會讓陛下拖到明年。甚至於,他們還會拿蝗災說事,譬如遷都陳留不吉之類的。”

涉及到利益的時候,什麼大吉大凶,都不過是用來打擊敵人的手段。

倘若潁川有蝗災而陳留無蝗災,張邈也會以這藉口來打擊鐘繇曹操等人。

陳宮細思道:“不如請劉備來洛陽?若劉備想讓陛下遷都去青州,鍾繇曹操等人必然不肯。”

“如此一來,我等就可以勸諫陛下暫留洛陽,靜待曹操和劉備爭出個結果。”

“只要拖到明年,就可以再請陛下遷都陳留。”

呂布想法更直接:“不管陛下遷都何處,本將的建威大將軍誰都不能動!誰動本將就殺誰!”

相對於劉協和張邈等人的憂慮,曹操卻是十分的開心。

早在劉協抵達洛陽之前,曹操就親率兵馬護送。

得知東郡和陳留受到蝗災侵擾,曹操的心都快樂上天了。

“臧子源是個人才,即便面對蝗災也有應對之策。”

“只可惜,陳留和東郡的蝗災,不在於會對兩郡造成多大的禍害,而在於陳留出現了蝗災,天子遷都就是不吉!”

“張孟卓怎麼也沒想到,這上天都不想讓陛下遷都陳留啊!”

“如此一來,陛下只能遷都許縣了!”

曹操心情舒坦不已。

只要劉協遷都許縣,那這朝中諸事,還不是由他曹操說了算?

至於呂布、張邈、陳宮,在潁川地界,是龍也得趴着,更何況幾隻病虎!

一旁的郭嘉見曹操有些得意忘形,適時提醒道:“明公不可大意,當心張孟卓再用詭計。”

曹操頗有些不屑:“陳留都鬧蝗災了,張孟卓都束手無策了,難道陛下還能遷往他處?”

郭嘉目光灼灼,右手微微一指青州的方向:“明公可別忘了,在陛下遷都之前,宗正劉艾去了青州。”

“陛下,可是一直都想去青州的!”

“張孟卓只需要拖到臧洪解決了陳留和東郡的蝗災,就可以再次勸陛下去陳留。”

想到跟劉備之間的矛盾,曹操不由皺眉:“依奉孝之言,應當如何應對?”

郭嘉斷定道:“我以爲,張邈一定會遣人去青州陳述利害,而劉備若不想讓陛下遷都潁川,就會跟張邈暫時結盟。”

“當務之急,明公應遣人去青州,試探劉備對陛下遷都的態度,早做打算!”

曹操踱步細思,這細眼中閃過一陣不愉:“怎麼到哪都有劉備!”

臨淄城。

袁紹令顏良退守成平後,劉備令孫堅率破軍營駐守南皮城,典韋率銳士營駐守樂陵城後,其餘兵馬則是返回各自駐地。

袁紹忙於回涿城穩定大局,也顧不上搶回南皮城了。

劉備和袁紹之間的兵事衝突,也暫時告一段落。

九月初。

劉備返回臨淄城。

荀攸帶了一個二十餘歲的青年來見劉備。

“使君,此人是幽州右北平郡無終縣人,姓田名疇字子泰,本是大司馬曾經的屬吏,後因袁紹公孫瓚擁立僞帝,子泰就在徐無山隱世不出。”

“這次來青州,是受公孫瓚所託。”

劉備聞言大驚,連忙向前行禮:“子泰先生,可知伯圭兄如今去了何處?”

田疇輕嘆:“公孫伯圭驅逐大司馬、搶奪傳國玉璽,又擁立僞帝,我本來是不想再跟公孫伯圭再有任何的牽連。”

“只是半個多月前,公孫瓚忽然來徐無山尋我,希望我能將傳國玉璽送到青州。”

“至於公孫伯圭,他擔心行蹤暴露會牽連我,故而孤身去了塞外去尋烏桓王踏頓。”

“說:只要他死在烏桓人手中,袁紹就會誤以爲傳國玉璽落入了烏桓人之手。”

說完。

田疇取出一個包裹,將其雙手遞給劉備。

劉備顫抖的將包裹接過,眼神多了幾分悲慼。

雖然早已猜到公孫瓚難逃一死,但聽到公孫瓚孤身去塞外,劉備還是忍不住悲傷。

“伯圭兄心中有傲氣,寧可戰死塞外,也不願來青州苟活。”

“悲呼!”

良久。

劉備鄭重的向田疇行了一禮:“備,替伯圭兄感謝子泰先生大義。”

田疇亦是回了一禮,道:“聽聞大司馬人在朱虛縣,我欲前往朱虛縣造訪大司馬,還請劉使君能派個識路的隨我前往。”

劉備此時心情複雜,沒有挽留田疇,只是讓荀攸替田疇安排去朱虛縣的嚮導。

“區區一個傳國玉璽,讓無數人爲之癡迷。”

“袁術因此而敗,伯圭兄也因此而亡。”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若得到傳國玉璽就是天命之人,袁術和伯圭兄又豈會因此而遭遇禍事。”

“這不是受命於天,而是難承其重啊。”

感慨之際。

劉備遣人請來鄭平。

這次傳國玉璽能返回青州,鄭平的謀劃是功不可沒的。

不過這一次,劉備沒有成功的喜悅,心情也因爲公孫瓚的死亡而變得沉重。

“顯謀,伯圭兄委託徐無山的隱士田疇,送回了傳國玉璽。”

“至於伯圭兄,他孤身去塞外尋烏桓王踏頓了。”

劉備的語氣有些低沉。

鄭平仔細的端詳了傳國玉璽,遂寬慰道:“使君,公孫將軍此舉,不僅全了跟使君的兄弟之情,也讓使君有足夠的理由保全公孫將軍的家眷。”

“白馬將軍因烏桓而揚名,如今戰亡於塞外,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劉備內心也很清楚,公孫瓚這般選擇,是目前最好的結局。

不會因爲叛逆的身份回到青州讓劉備爲難,殺僞帝奪玉璽,又讓玉璽回到劉備手中,也算是向劉備彌補了昔日的過錯。

既保全了家眷,也讓劉備能有奪回傳國玉璽的功勞。

良久。

劉備長嘆一聲,斂容詢問道:“顯謀,這傳國玉璽如今要如何處置?是繼續交給大司馬保管,還是送去洛陽歸還給天子?”

鄭平不假思索地道:“傳國玉璽乃漢家之物,如今天子已經親政,自然要送去洛陽歸還給天子。”

“使君有送還玉璽的功勞,今後在朝堂上的話語權就會更高。”

“不論今後誰主政朝廷,都不敢在天子面前構陷使君。”

“正好,袁紹要回涿城穩定幽冀並三州的局勢,暫時無力南下跟使君爭鋒,使君可趁機前往洛陽,覲見天子!”

劉備想了片刻,同意了鄭平的提議,道:“這次去洛陽,顯謀也一併同去吧。青州已有公達出任別駕,這軍政事務不用你我擔憂。”

“至於兵馬,白毦營是重盾營,行軍太慢,不利於應變。我有意讓白袍營同往,顯謀以爲如何?”

鄭平略思一陣,點頭同意道:“使君這般安排亦可。除白袍營外,讓阿亮和阿遜也一同前往吧。”

“這兩個小傢伙還未去過洛陽,讓他們見識下天下雄關和河洛之地,對今後的成長也有好處。”

劉備撫了撫短髯,笑道:“顯謀對阿亮和阿遜的期望挺高啊。”

鄭平亦笑道:“阿亮和阿遜能早一日獨當一面,我亦能早一日偷閒。”

兩人相視大笑。

劉備跟鄭平已經共事四年有餘了,對於鄭平的人生理想,劉備亦是很清楚。

對於鄭平而言,漢室必須要匡扶,天下必須要一統。

可這匡扶漢室一統天下後,鄭平就想撂攤子去雲遊天下了。

劉備很清楚,鄭平不是擔心兔死狗烹纔想撂攤子,以北海鄭氏的家世,鄭玄鄭平父子的名望,誰敢玩兔死狗烹的把戲?

可以說,這匡扶漢室大仁人志士,大半都跟鄭平有關。

兔死狗烹,那不是自找沒趣嗎?

培養諸葛亮和陸遜,也是鄭平想撂攤子後輕鬆一些。

否則這人剛一走,天下又亂了,鄭平也是會很心煩的。

(本章完)

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195章 反敗爲勝,袁紹誆騙公孫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勸降管亥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71章 強兵碾壓,鄭平速破般縣請假一天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小孩發燒,今天兩點這章只能欠更了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28章 選將練士,關羽孤傲依舊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6章 潛龍出淵,劉備出仕縣令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6章 潛龍出淵,劉備出仕縣令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