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

bookmark

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

趁火打劫,有違道義。

尤其是,着火的還是長安的天子。

劉備本就是天子冊封的青州牧、鎮西將軍,職責所在就是替天子牧守青州。

只要劉備不公然支持涿城的劉陔,就默認爲是支持劉協的。

劉備只需要恪守牧守青州的職責就足夠了。

這個時候,若是遣使去長安,反而會讓劉協誤以爲劉備想要討要封賞。

曹操、臧洪、陶謙等人都封賞了,不封賞劉備豈不是寒劉備之心?

“河北的戰事已經打了快一年了,雙方雖然互有勝負,但依舊未能決出最終勝敗。”

“如今兗州、豫州、徐州等地,皆表明了支持長安的立場,想必董卓很快就要贏了吧?”

劉備問起河北局勢。

雖然淮南有袁術、揚州有周昕、周昂、荊州有張羨支持涿城的劉陔,但這些勢力都偏南方,周圍又有陸康、劉繇、華歆、劉表、曹操、陶謙等勢力,並不能對袁紹和公孫瓚提供太多的幫助。

董卓跟袁紹和公孫瓚,本就勢均力敵之勢,即便只有兗州一路兵馬介入,也會打破這個平衡。

鄭平不答反問:“使君希望,誰能贏?”

劉備沉吟道:“相較於長安的天子是先帝遺孤,袁紹和伯圭兄擁立的新天子,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既無公卿大臣支持,也無宗正府認可,不過是袁紹和伯圭兄的一個傀儡罷了。”

“若袁紹和伯圭兄贏了,袁紹有袁門威望,伯圭兄不是對手。”

“讓袁紹執掌了權柄和大義,那是比董卓更棘手的對手。”

“我更希望董卓能贏。”

“可董卓又是鴆殺少帝的國賊,若董卓贏了,他的威望就會比往日更盛。”

“雖然可以結連諸州討伐董卓,但諸州州牧又各有私心,很難真正結盟。”

第一次會盟討董,在酸棗畏足不前。

第二次會盟討董,袁術私藏玉璽撤兵。

劉備對第三次會盟討董,不抱有太多的期望。

鄭平斷言道:“董卓並非雄主,一年的對峙足以將董卓的壯志給磨滅,一年的時間,也足以讓涿城天子的威望遍傳幽冀。”

“若兗州之兵真的北上,董卓非但不會趁勢進取,反而會趁勢退兵回長安。”

劉備驚訝道:“董卓爲何會撤兵?他難道不想趁機滅掉袁紹嗎?”

鄭平搖頭:“倘若兗州在戰事初起時,支持長安的天子,還能助董卓擊敗袁紹。”

“但如今快一年了,幽冀各郡國早已因爲抵擋住董卓而人心凝聚。”

“除非兗、青、豫、徐四州之兵一起北上,否則董卓斷無勝利的機會。”

“不論董卓是否願意,兩帝同天的局面已經不可逆轉了。”

“接下來就是國與國之間的相爭了。”

“黃河以南大部分都支持長安的天子,董卓雖然沒有大勝,但出兵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雖然這個目的,是通過封侯拜將的方式得到的,但也比繼續在河北跟袁紹僵持的強。”

劉備凝聲道:“董卓若真的退兵,青州又該如何應對?”

鄭平起身,來到牆壁上懸掛的大漢州郡圖前。

“接下來的局勢,是袁紹跟公孫瓚之間的爭鬥;是青兗豫徐揚荊六州之間的爭鬥;亦是長安內部董卓跟天子之間的爭鬥。”

“兩帝同天,南北二分,三足鼎立之勢已經形成了。”

“風雨要來了。”

“使君可還有定亂之心?”

劉備亦是驚詫起身,踱步來到州郡圖前:“兩帝同天,南北二分,三足鼎力之勢。黃河以南,青州當以誰爲友?”

鄭平凝聲道:“遠交近攻,非劉姓者不可結盟!”

劉備凜然:“連陶使君,也不能爲友嗎?”

鄭平點頭:“陶謙並非良善之輩,若非他強佔小沛,又豈會給曹操兵指徐州的藉口?”

“雖然雲長南下助陶謙擊退了曹操,但陶謙不可能咽得下這口怨氣。”

“用不了多久,陶謙定然會跟曹操再起爭端!”

“屆時豫徐大戰,青州就不能再如之前一般只遣雲長和翼德南下了。”

“可借曹操之手除掉陶謙,另舉賢才執掌徐州。”

“聚青徐之兵,跟兗豫爭鋒。”

劉備遲疑道:“可我未得天子詔令,擅自執掌其他州郡,豈不是有違大義?”

鄭平輕笑:“自然不能是擅自執掌,所舉賢才,都需要得到長安天子的承認。相對於外姓,天子自然更信任宗室。”

劉備踱步沉思。

這等大事,是不能輕易就可以下定決心的。

鄭平沒有驚擾劉備。

擘畫大勢,出謀畫策,這是鄭平的職責。

而決定是否要採納這些策略,一向都是由劉備來決斷的。

鄭平不會越俎代庖的替劉備下決定,也不會去強行要求劉備下決定。

若劉備不能真正下定決心,今後也會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而遲疑。

遲疑了,這策略的執行就會變得困難,也就難以成功了。

良久。

劉備的眼神變得堅定。

“青州已經連續兩年大豐收,今年的雨水亦是充足。”

“三個豐收年,足以支撐青州一場大戰了。”

“我既然立志於匡扶漢室,又豈會丟了定亂之心?”

“若陶謙和曹操的爭端再起,那就將此二人一併解決。”

劉備向來不缺膽氣,只是相對常人更加謹慎。

鄭平大笑:“使君有定亂之心,我自當替使君謀這河南之局。”

“曹操之父曹嵩,最近在琅琊國北部縣購買了不少田屋,手段有些卑劣,北部縣不少縣吏都跟曹嵩有勾結。”

“使君可遣翼德巡視琅琊國北部縣,將跟曹嵩有勾結的縣吏全部問罪。”

“同時將曹嵩在琅琊國北部縣的田屋抄沒,正好殺雞儆猴,給青州的豪強士族們一個警告。”

劉備對曹嵩這樣的鉅貪是沒好感的。

若非鄭平壓下了琅琊國北部縣對曹嵩勾結縣吏罪行文書,劉備早就將曹嵩給法辦了。

“只是抄沒田屋嗎?”劉備顯然對這個結果不怎麼滿意:“因曹嵩跟縣吏勾結而死的北部縣百姓,已經超過十戶了;流離失所的更不在少數。”

鄭平輕笑:“曹嵩畢竟是曹操之父,使君若真將其法辦,曹操就有了進攻青州的理由。”

“若真想將曹嵩法辦,待徹底擊潰曹操及其勢力,使君自可替北部縣的百姓出氣。”

鄭平沒有將抄沒曹嵩田屋的真實用意告訴劉備。

從一開始,曹嵩就只是鄭平棋局中的一顆棋子。

什麼投資廣固城的建設,都只是鄭平想忽悠曹嵩兒的錢財罷了。

曹嵩這樣的鉅貪,貪的都是民脂民膏,鄭平可沒有半點兒心慈手軟。

“抄沒了曹嵩的屋田,曹嵩肯定不敢再待在琅琊國,一定會去豫州投奔曹操。”

“走青兗到不了豫州,就只能走徐州去豫州。”

“曹嵩啊曹嵩,希望你在徐州能走運吧。”

“若你不走運,你將成爲豫徐棋局上,最關鍵的一顆——棄子。”

鄭平眼中閃過一絲冷意。

以曹嵩爲餌,會讓陶謙和曹操的矛盾提前迸發。

這種主動掀起戰禍的計策,若直接告訴劉備,劉備是不會採納的。

然而。

即便鄭平不算計曹嵩,曹嵩同樣會去豫州。

曹操一路將陶謙追殺到郯城,青州又遣兵助陶謙,只要曹嵩不傻,就一定會想辦法去豫州。

陶謙在曹操面前吃了大虧,又豈會饒過在琅琊國的曹嵩?

豫州和徐州的戰禍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提前佈局,鄭平能讓徐州士民少遭一些屠戮。

劉備同意了鄭平的提議,明面上是遣張飛巡視琅琊國北部縣,暗地裡卻是衝着曹嵩而去的。

曹嵩壓根沒想到,劉備會因爲一些窮苦百姓而問罪自己。

當張飛當衆宣佈抄沒曹嵩在北部縣的田屋後,曹嵩氣得吹鬍子瞪眼。

“老夫不服!”

“老夫要見鄭顯謀!”

曹嵩那個氣啊。

這些屋田花了曹嵩一半的家財,結果張飛說抄沒就抄沒?

張飛可不慣着曹嵩,直接將劍橫在了曹嵩脖子上:“你還想見顯謀先生?你可知若非顯謀先生,你早被俺大哥問罪法辦了。”

“顯謀先生好心好意請你來青州,不是讓你來壞青州法度的。”

“你應該慶幸,這次來的不是俺二哥,否則俺二哥肯定會一刀砍了你!”

一旁的曹德不服道:“家兄乃是豫州牧、徵東將軍、許侯,劉備對家父這般無禮,是想跟豫州爲敵嗎?”

張飛收劍回鞘。

就在曹德以爲張飛“忌憚”的時候,卻見張飛飛起一腳,踹向曹德的肚子,隨即罵道:“俺大哥也是你能直呼其名的?”

“再敢胡言,俺一劍刺死你,曹操也不敢在俺面前放肆!”

“上一回,若不是陶謙有錯在先,俺早就奇襲了小沛,斷曹操歸路了。”

“即便是曹操來了,也得恭恭敬敬的喊俺大哥一聲玄德公,你算個什麼東西,也敢無禮?”

曹德捂着肚子,額頭冷汗直冒,但不敢再多言。

曹嵩見張飛動真格的,連忙討饒道:“張將軍息怒,勞煩張將軍回去替老夫感謝顯謀。老夫這就離開!”

張飛看着離去的曹嵩父子,冷哼一聲,不再理會。

除了曹嵩父子外,北部縣還有跟曹嵩勾結的縣吏也得處理掉。

對於違反了劉備律令的縣吏,張飛可不會手下留情。

另一邊。

曹嵩父子狼狽而逃,但這表情卻是變得扭曲。

“可惡的劉備!”

“今日之辱,老夫來日十倍償還。”

“阿德,立即變賣所有屋田,全都換成銅錢金銀,我們去豫州!”

“遣人去通知阿瞞,讓他派兵來接應。”

“只要阿瞞肯來,這些銅錢金銀,老夫全當資助他成大業了。”

曹嵩擔心曹操不肯來,直接賭上了全部的家財。

當初曹操陳留起兵的時候,曹嵩連夜將家財都搬走了,硬是一點都沒給曹操留。

這也讓曹嵩跟曹操的關係降到了冰點!

若不給曹操好處,曹嵩還真怕曹操不派兵來接應。

在鄭平謀劃河南之局時,董卓也如鄭平預料的一般,留下馬騰和韓遂在幷州,然後撤兵回長安了。

雖然沒能擊敗袁紹公孫瓚,也沒能擒獲劉陔,但曹操、陶謙、臧洪等人的支持,已經讓董卓滿足了。

近一年的征戰,不僅西涼軍疲乏,董卓更是疲乏。

能在長安城好好享受,爲何不非得在幷州受苦呢!

由於荀攸在河北戰場上的卓越表現,一回長安就被董卓任命爲尚書僕射,當盧植的副手。

董卓自覺功勞卓著,便讓親信李儒在大殿上高呼“太師有定國安漢家之大功,宜賜號曰安漢公,復其後嗣,疇其爵邑,上應古制,下準行事,以順天心。”

此言一出,直接震驚劉協和朝殿文武。

安漢公雖然是大漢的爵位,然而大漢四百年只有一人繼承了安漢公爵位。

那就是王莽!

董卓這個時候指使李儒,讓劉協拿安漢公的爵位來封賞董卓,這用意就有些捉摸不定了。

劉協握緊了拳頭,死死的盯着李儒,恨不得將李儒碎屍萬段。

司隸校尉黃琬怒而出列,呵斥道:“荒謬!安漢公乃逆賊王莽所置,讓太師當安漢公,難道是想說太師有王莽之心嗎?”

李儒不怒反笑,狡辯道:“安漢公,指的是有定國安漢家之大功的人才有資格當安漢公。這跟王莽有什麼關係?”

“倘若司隸校尉覺得這安漢公容易讓人誤會,那就改成輔漢公如何?”

黃琬喝道:“本朝只有二王三恪和光武帝之子可稱公,豈有置公之理?若要表太師定國安漢家之大功,可封安漢侯或輔漢侯。”

“封公,斷不可行!”

董卓見李儒辯不過黃琬,冷哼一聲,將寶劍拔出。

劍履上殿的董卓,將這寶劍輕輕一揮,斬出破空聲:“如今涿城僞帝尚在,陛下真的要寒忠臣之心嗎?”

“若無本太師,誰又能替陛下征討僞帝?”

“難道,本太師當一個輔漢公,就成王莽了?”

“本太師之功,難道還比不上光武帝的一個皇子?”

劉協求助似的看向朝殿文武。

然而,自董卓拔出寶劍後,除了司隸校尉黃琬外,就沒人說話了。

荀攸本想出列,但被盧植眼神示意阻止。

“就,就,就依尚父之言。”劉協咬着牙:“封尚父,輔漢公!”

(本章完)

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341章 鄭平自污,劉備全明星戰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26章 十二策論,劉備立凌雲志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勸降管亥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115章 賢才齊聚,擁韓馥制袁紹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端午祭祖,請假一天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請假一天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請假一天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