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

bookmark

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

原本孔融是不信的。

青州在冊的戶口兩百餘萬人,其中一百萬人當了黃巾,這擱誰誰會信啊?

但現在,孔融遲疑了。

以孔融對鄭平品行才智的瞭解,鄭平不是個會譁衆取寵的。

既對時事有遠超常人的敏銳,又能提出解決矛盾的方案,而且還會將其付諸於行動。

雖然暗諷了北海郡文氣過載、武氣不足,但鄭平又告訴了孔融如何解決北海郡即將面臨的危機。

東萊名仕太史慈的名聲,孔融早有耳聞。

孔融原本就有意徵辟太史慈的,得知太史慈去遼東避禍還十分的惋惜。

但鄭平卻言,太史慈今年必定自遼東返回!

太史慈是中平四年得罪州家而避禍遼東,鄭平是中平三年出遊諸州郡。

這豈不是在說,鄭平在中平四年就預料到了青州的黃巾禍事,因此纔會跟太史慈誓約?

再聯想到鄭平有意推舉劉備當青州刺史,孔融心中更驚疑了。

僅僅只在高唐縣跟劉備偶遇,就敢斷言劉備當青州刺史才能救青州。

這如果不是提前預知到了青州的黃巾禍事,又如何敢這般武斷的替劉備揚名?

甚至於,來劇縣下聘禮,目的都是爲了藉助孔融在官場的人望而去更換青州刺史!

而現在,鄭平剛得到劉備的來信就要去劇縣,都不肯在劇縣多留一晚。

種種反常的言行,以及今年雨水較少的天象氣候對秋收的影響,都讓孔融不得不重新審視鄭平對青州百萬黃巾禍事的斷言。

鄭平斂容道:“小侄對青州百萬黃巾的斷言,太過於驚世駭俗,這世間少有人會信,畢竟這是尚未發生的事。”

“然,先賢早有訓誡,積穀防饑,未雨綢繆,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青州的黃巾,上至刺史,下至縣令,大都以爲只是小患,認爲其跟普通的盜賊土匪沒什麼區別。”

“只要各縣加強武備就能輕易征討,甚至於不少官吏還會選擇跟黃巾賊匪勾結牟利。”

“宗都尉征討黃巾已久,但這北海郡的黃巾賊卻是越來越猖獗,叔父得反思啊!”

“北海郡有叔父治理都尚且如此,其餘州郡又豈會樂觀?”

最後一句,鄭平略有吹捧之意了。

但說話的藝術,本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以達到目的爲基準。

剛而易折,柔則長存。

適當的吹捧,會讓意圖更容易實現。

孔融長嘆一聲:“本相志在勤王靖難,如今卻連北海郡的黃巾賊都不能平定,反而讓黃巾賊越來越猖獗,慚愧啊!”

“顯謀賢侄的諫言,本相會認真考慮的。”

鄭益的眼神則是多了幾分擔憂:“顯謀,你準備帶多少家兵前往?”

“來劇縣的家兵只有兩百人,還是太少了些。”

“不如再回高密抽調兩百家兵如何?”

中平元年,張角聚衆反叛,朝廷下召各郡縣招募義兵抵擋黃巾賊。

鄭平趁機聚集了門客五百人演練成軍,用於保護鄭家及鄉人。

自此以後,這五百門客就成了鄭家的常備家兵。

豪強士族聚家兵自保,早已屢見不鮮,鄭家不是唯一一例。

即便是州郡縣官,都對此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以聚集家兵,但不能私藏弓弩。

鄭平搖頭:“不用抽調家兵,這兩百人我也只會將斥候隊十人調走。”

“這十人都是騎兵,又是戰場老兵,即便倍道而行,遇到賊兵也能一戰。”

“只是我調走了這十名斥候,兄長返回高密的時候要謹慎小心。若遇賊兵,則下令結四武衝陣,賊人討不到便宜自然會退去。”

鄭益畢竟不是深諳行軍作戰的,戰場隨機應變對鄭益而言要求太高了。

用四武衝陣這個擅長防守的陣形,足以讓鄭益安全返回高密。

黃巾賊兵也不是一羣深諳兵法的,不用讓鄭益去打巔峰賽。

“僅僅十人,會不會太託大了?”鄭益吃了一驚。

鄭平輕笑:“我孤身出遊諸州郡時,遇到賊兵尚且能全身而退。”

“如今有十騎訓練有素的斥候老卒,區區賊兵又能奈我何?”

“兄長勿憂!”

“只是王縣令處,勞煩兄長告知,借的強弓勁弩暫時不能歸還了。”

鄭益略有氣悶,都這個時候了,還有閒心戲言。

“顯謀…”鄭益正準備再勸,但被鄭平打斷。

“兄長!”鄭平向鄭益長揖鄭重一禮:“聖人有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父親年事已高,母親體弱多病,我本應留在家中全盡孝道。”

“然,世事無常,乾坤難料,天下紛爭不知何時才能結束。”

“我雖不才,願以畢生之力,逆這天意,平這天下!”

“縱使困頓難行,亦會砥礪奮進!”

“如此,纔不枉在這天地之間走一趟。”

“自古忠孝兩難全,愚弟今後,恐怕不能在父母膝前盡孝了。”

“奉養父母諸事,唯有託付給兄長了!”

鄭益凜然。

雖然思緒萬千,但勸誡之語卻是說不出口了。

良久,鄭益長嘆,允諾道:“家中有我,顯謀儘管放心!”

孔融受到鄭平壯志感染,起身來到鄭平席前,給鄭平斟了一樽酒。

“壯哉!”孔融舉樽敬道:“今日的酒宴,本來是給兩位賢侄接風洗塵的,卻不曾想成了顯謀賢侄的踐行宴。”

“頗感遺憾啊!”

“千言萬語,皆在酒中。”

“顯謀賢侄,請同飲!”

鄭平舉樽回敬道:“叔父之意,小侄已經瞭然!”

“待小侄助劉備立足,必然親設酒宴,補償叔父今日憾事!”

劇縣城外。

鄭家斥候隊十騎,策馬待命。

孔融和鄭益則是在城門處給鄭平踐別。

就在鄭平準備離開時,得到消息的孔素急急而來。

“鄭君且慢!”

孔素有些氣喘,小臉兒也多了紅暈,顯然累的不輕。

“鄭君遠行,怎不知會阿素?”

“阿素傾慕鄭君大志,今贈鄭君白玉香囊。”

“世道兇險,願這白玉香囊能佑鄭君。”

“阿素靜待鄭君歸來!”

孔素嬌小的身子立在駿馬右側,手捧着一個白玉香囊,眼神堅定的看着鄭平。

那如墨一般的雙眸,有傾慕、有擔憂、更有真誠的情義。

“哈哈!”

鄭平將白玉香囊系在肘後,放聲而笑。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阿素,諸君,來日再敘!”

伴隨一陣鈴聲響起,鄭平向衆人一拱手,隨即策馬而去。

孔素呆呆的看向離去的鄭平,口中不斷重複,喃喃低語。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讀者都是帥哥靚女,年年有魚

(本章完)

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請假一天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101章 剛毅大節,關羽拜師盧植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69章 上架感言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