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
然而。
臧霸這樣的陣仗,非但嚇不住劉備,反而讓劉備瞧出了臧霸的心虛。
劉備戎馬出身,又豈會怕這點兒刀兵?
“臧都尉,這是準備跟青州爲敵了?”
劉備從容坐下,面不改色,但這眼神卻多了幾分嚴厲。
而在劉備身後,管亥等人,也是紛紛按住了劍柄。
此話一出,臧霸和孫觀的臉色都有些難看。
劉備太鎮定了!
鎮定得似乎沒將這些刀劍當回事似的。
看看外面的陽都令,早已經慌了心神!
“劉刺史倒是好膽魄,但這裡是琅琊國,不是你的青州!”臧霸的語氣也沉重了三分。
劉備語氣不改:“臧都尉,陶刺史已經給了我琅琊國的部分縣鄉治理權,那你要不要去打探下,青州兵是否已經進駐琅琊國了?”
臧霸的眼神也沉了下來,下意識的握緊了刀柄。
本想來見劉備時,給自己壯些聲勢,卻不曾想自認爲的聲勢在劉備眼前壓根就沒被當回事。
臧霸咬牙、剋制憤怒:“劉刺史當真要如此?”
劉備見狀卻是起身,絲毫沒給臧霸討價還價的餘地:“既然臧都尉已經下了決心,那就戰場再見吧。”
“想必你也帶了兵來的,伱贏了,就不用在意青州的態度了。”
見劉備態度如此強硬,直接喊戰場比個高低,臧霸頓時人有些懵。
真的要打?
臧霸雖然憤怒,但也沒真的準備要跟劉備戰場較個高低。
“劉使君且慢!”
孫觀及時出聲,喚住了半隻腳都踏出了門檻的劉備。
劉備這反應,是孫觀來時預料到的最壞結果。
故意激怒,尋機出兵!
若真到了這個程度,陶謙爲了維護跟劉備的結盟,也會趁機出兵。
到時候,區區一個開陽城,如何擋得住劉備和陶謙的聯手?
甚至於,開陽城內都會有人打開城門,將臧霸和孫觀獻出去討功名。
“孫都尉有何指教?”劉備回頭,眼神依舊嚴厲:“我尚有許多要事,沒時間跟你們在這裡戲玩。”
戲玩
孫觀強忍怒氣,不斷的告誡自己要忍耐。
在孫觀的眼裡,劉備此刻就是在用激將法。
只要臧霸和孫觀先動手,那麼劉備就有理由舉青州兵南下了。
這樣的後果,不是孫觀目前能承受的。
“劉刺史誤會了,這次我跟臧帥來,是想向劉刺史請教安民之術。”孫觀急中生智,尋了個理由。
同時,孫觀又暗暗揣了揣臧霸。
臧霸雖然心中憤怒,但也知道劉備一旦真的走出這個門,就意味着今後不死不休了。
哈哈一笑,臧霸試圖化解緊張的氣氛:“久聞劉刺史膽魄過人,我原本不信的,今日一見,倒是我小覷天下英雄了。”
“都將刀收起來,出門沒帶刀鞘嗎?”臧霸呵斥身邊的壯卒。
劉備再次返回席位坐下:“既然有心請教安民之術,耽誤些許時間倒也可以。”
短短的幾句話交鋒,臧霸和孫觀已經完全落入了下風。
雖然在開陽自成一系,聽調不聽宣,但終究比不過大勢。
在整個青州的大勢下,開陽小城又如何能頑抗?
這時。
鄭平出言道:“臧都尉、孫都尉,使君這次南下,本就是爲了賑濟鄉民,因此決不允許有賊人對鄉民圖謀不軌。”
“兩位都尉肯開設義棚賑濟沿途的鄉民,這是仁德之舉,使君本是欽佩。”
“之所以讓臧都尉親自來陽都城,並非使君有意給你們施壓,而是使君昨日盛讚你們是仁德義士,想親自跟你們討論在開陽城軍屯一事。”
“陶刺史肯安置這十萬鄉民,是使君贈送《汜勝之書》《四民月令》和曲轅犁製造法,可以助陶刺史在來年能有一個糧食大豐收。”
“使君今日都準備將此視爲見面禮相贈了,卻不曾想,你們竟然會給使君擺下鴻門宴。”
“哼,我是不是該來一句:賊就是賊,即便當了騎都尉,也是賊性不改嗎?”
鄭平這一陣連哄帶嚇,頓時讓臧霸和孫觀驚愕不已。
仔細回顧信使的回答,臧霸忽然有了一種“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愧疚感。
畢竟臧霸是因爲信使連劉備面都沒見到而生氣,又下意識的覺得親自去見劉備有損顏面,因此一怒之下才帶兵來陽都城。
現在一聽劉備昨日盛讚了自己,今日都準備來贈禮了,結果自己卻在這刀出鞘,這誰又會有好臉色?
臧霸跟孫觀對視了一眼,連忙離席起身向劉備賠罪:“我等愚昧,冒犯了使君,還請使君恕我等魯莽無禮之罪。”
劉備起身扶起臧霸和孫觀,語氣也隨之一緩:“想必是昨日我過於疲憊,怠慢了都尉的信使,讓兩位都尉誤會了。”
“在此,備也向兩位賠個禮了。”
說完,劉備對着臧霸和孫觀就是躬身長拜。
“使君切勿如此!”臧霸和孫觀下意識的滋生了感動之意,連忙上前扶起劉備。
這將心比心。
倘若跟劉備置換個身份,臧霸不認爲自己能跟劉備這般,還會主動再回禮賠罪。
畢竟怎麼看,都是他臧霸無禮。
“劉刺史厚德之人,我等竟然用小人之心揣測,真是令人羞恥啊。”臧霸和孫觀暗暗一嘆。
片刻。
劉備揮了揮手,只留下鄭平,讓管亥等人都退出門外。
臧霸和孫觀也連忙讓身邊的壯卒退下。
“使君,不知你剛纔說的軍屯是怎麼一回事?”臧霸的眼神和聲音不再狂傲。
劉備笑道:“軍屯是屯田的一種,多用於邊境組織士兵進行田地耕種,自給自足。”
“如今青徐之地沒了黃巾賊匪,正是軍屯的好時機。”
“臧都尉麾下有不少兵馬,暫時也沒有用武之地。若是放任不管,可能會有人閒不住而去滋生事端。”
“倒不如將他們組織起來,一起在開陽縣屯田。”
“有利可圖,又有法令約束,臧都尉的兵馬自然也不會再去滋生事端,侵擾鄉民了。”
“而我又有《汜勝之書》《四民月令》和曲轅犁製造法,能讓糧食成倍增加。”
“到時候,不論臧都尉是撫軍還是賑民,都能有多餘的錢糧。”
“聽聞令尊也曾是清廉正直的人,這等光耀門楣的事,想必臧都尉不會錯過。”
臧霸頓時動容。
養兵是需要錢糧的,但錢糧不會自己出現在臧霸手中。
所以臧霸的錢糧,一部分來自於陶謙,一部分來自於開陽縣的豪族攤派及百姓賦稅,還有一部分來自於劫掠。
但這些來源,都不太穩定。
而如今劉備給臧霸指了一條明路,這讓臧霸頓時多了心思、
屯田法臧霸是知道的,但臧霸並不懂具體要如何屯田。
現在有了劉備贈送《汜勝之書》《四民月令》和曲轅犁製造法,臧霸感覺這屯田似乎可行了!
“仲臺,你覺得如何?”臧霸湊近孫觀,詢問孫觀的想法。
孫觀亦是在權衡這其中的利弊。
良久。
孫觀看向劉備,凝聲道:“劉刺史,恕我直言!我並不相信這世間會有免費的好處。”
“劉刺史如此幫襯我們,可是有什麼條件?”
“我先聲明,若是讓我們倒戈投入青州,這是不可能的!”
“陶刺史待我等有恩,我等不會無端背棄。”
在開陽自成一系慣了,孫觀可不想因此而受到劉備約束。
劉備微微斂容:“我劉玄德行事,又豈會無端索求好處?只因見兩位都尉開設義棚,故而認定兩位都尉皆是仁德義士。”
“安置這青州因爲飢寒而落難的鄉民,不是短期能辦到的。”
“若真有私心,那便是希望明年秋收之後,兩位都尉能再有仁德之心,販賣些糧米到青州。”
“如此,吾願足矣!”
見劉備心懷鄉民飢寒之苦,孫觀頓時感到慚愧,抱拳道:“使君仁德!是孫觀多心了。”
鄭平以先兵後禮之術,給劉備製造了拉攏臧霸和孫觀的機會。
雖然有心算計,但劉備也不是迂腐的人。
跟鄭平一唱一和,將臧霸和孫觀來時的洶洶氣勢驅散。
“今日方知,玄德公纔是真君子啊!”
臧霸和孫觀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出城的,腦海中還都在迴盪跟劉備的談話。
“臧帥,孫帥。”
吳敦和尹禮迎了上來。
尹禮跟是摩拳擦掌:“要打入陽都城,將劉備生擒嗎?”
“住口,豈能直呼玄德公之名?”臧霸和孫觀異口同聲的呵斥。
一時之間。
吳敦和尹禮都懵了。
什麼情況?
這去的時候都刀出鞘了,回來的時候怎麼都變了個人似的?
尹禮有些委屈:“臧帥,那玄、玄德公”
臧霸輕咳了兩聲,化解尷尬:“從今以後,開陽城跟青州友好互助,兩位兄弟回去之後,都要約束好部下,切勿再劫掠百姓了。”
“否則,休怪本帥不念舊情,將他們法辦問罪了。”
吳敦和尹禮更不理解了。
這都到底發什麼什麼事啊!
孫觀見吳敦和尹禮越聽越迷糊,輕笑一聲:“回營在說吧,你們就理解爲,玄德公許諾了我們許多好處,今後都是朋友就行了。”
吳敦和尹禮面面相覷,但也沒再多問。
而在陽都城。
送走了臧霸和孫觀後,劉備也準備返回臨淄城了。
南下的目的都已經完成,還有一些意外之喜,這讓劉備感覺收穫頗豐。
聽聞劉備和鄭平要返回臨淄城,諸葛瑾跟諸葛亮連忙來到城門口相送。
“兄長,待愚弟養好身子,一定會盡快來臨淄城的。”諸葛瑾有些不捨。
若非偶感風寒,諸葛瑾也不用待在陽都城了。
但世事如棋,本就難以預料。
若諸葛瑾沒有感染風寒,也偶遇不到劉備和鄭平,更別說有之後諸事了。
鄭平輕笑:“阿瑾不用着急,使君的婚期將至,到時候我會遣人來迎接你們先來平原縣的。”
諸葛瑾吃了一驚:“使君的婚期?那阿瑾也得準備些禮物了。”
劉備也笑道:“不用太隆重,心意到了就可以了。”
看向諸葛瑾旁邊,已經沒了迷茫、變得瀟灑自如的諸葛亮,劉備心中的關切之意更濃:“阿亮,你也是擅長辭賦的,到時候可得送我一篇賀辭啊。”
諸葛亮愜意而笑:“既然是使君的新婚大禮,阿亮自然得贈上賀辭!不會忘了的。”
劉備開懷大笑:“如此甚好!外面風大,阿瑾阿亮,你們且早些回去,莫要再凍着了。就此別過了!”
“恭送使君!”諸葛瑾和諸葛亮齊齊一禮。
劉備哈哈大笑,勒馬調轉方向:“出發!”
馬蹄踏塵,很快就消失在視線之外。
“阿亮,使君對你寄予厚望,你可別到時候寫不出賀辭來啊。”諸葛瑾深深的呼了一口氣,側目打趣。
諸葛亮瀟灑轉身:“兄長還是想想怎麼給使君準備禮物吧,切莫又丟了諸葛家的禮數,讓愚弟來救場。”
諸葛瑾一愣,無奈道:“這事兒,阿亮你別一直提啊。”
劉備和鄭平離開之後,陽都城的士子也漸漸離去。
這次陽都城一行,衆士子近距離見識到了青州劉玄德的仁德之名,一個個感觸頗深。
另一邊。
趙昱、張昭和張紘在城門外策馬而立。
“子綱兄,子布兄,你們真的不跟我一起去臨淄城嗎?”趙昱有些疑惑,這兩個好友怎麼忽然又改變了主意。
張昭笑道:“元達,你早早的有了去臨淄的想法,但我和子綱兄還得回廣陵郡去安頓家眷,總不能直接就跟你去臨淄城吧?”
趙昱笑道:“倒是我疏忽了,那愚弟就在臨淄城靜候兩位兄長的到來了,待兩位兄長來了,愚弟再去求仕。”
張紘揚鞭無奈而笑:“元達你這是擔心我們會反悔不去嗎?你什麼時候也變得如此狡黠了!”
趙昱不假思索:“既有明主當前,自然要跟好友同進退。”
而在東城。
魯肅已經快馬加鞭的回到了家中。
“祖母,我們去青州吧!”
見魯肅風風火火的,老夫人不由訓斥道:“阿肅,你再有兩年你就及冠了,怎麼還這麼毛毛躁躁的?”
“去青州作甚,這東城不好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