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怒髮衝冠 憑欄處

短兵相接!這是爲自己命運的爭鬥。

許褚帶着騎兵上山,從則後攻擊徐盛。

徐盛一聲令下,又是連弩……

因爲是連發,這次的箭更密集。

曹操看着月下的林川,他想不到林川還有連弩。

這就是他的依將?

曹操眯起了眼。

許褚之勇必能爲自己立功。

許褚果然勇敢,一人衝在最前面,大刀仆地一聲朝一人頭砍落。

那人揮起林氏刀,不躲不閃,反朝他戰馬四腳砍了過去。

而他身邊一人舉刀爲他格檔。

一攻一守,配合而戰,這正是林川從馬其頓方陣改造出來的林氏陣法。

當地一聲!

刀刀相交,士兵的刀被砍得彈飛出去……

許褚那一刀仍然餘勢不斷……

士兵狂吼一聲,舉雙手緊緊握住他的刀,刀砍到了他的肩膀,直沒刀背。

士兵噴出一鮮血,不讓他將刀抽回,此時他的戰馬倒了下去。

士兵如雙眼噴火,和身撲了上去,雙手抱刀,張口死死咬住許褚脖子,只有那裡沒有重的盔甲。

曉是許褚有無敵之勇,仍然被這種不要命的打法拖得施展不開。

林氏陣是三人一組,一人砍馬,一人防守,而另人見許褚落馬,也和身撲了上去。

身邊其餘小組,瞬間又過來三個,三人一組,在他身邊結陣。

此打法如鐵牢,如鐵板一塊。

此時小戰,徐盛三百人全和許褚兵混戰到了一起。

三百人時而連弩,時而結陣反衝鋒,毫不畏死。

曹兵從未見到過這種不要命的打法。

在下面的衆將看得有點膽顫。

曹操皺起了眉,看看着大石上,皎月下的林川。

那次在獵場,就知道林川兵不凡,今日一見,他更懂了。

他忽然想到了林川看到自己時的第一句話。

自己終究還是不知道林川。

夏侯惇領曹操命,帶軍支援許褚。

曹兵是連綿不絕,林川軍是死守小山坡。

被林川帶來的五千餘人,始終守在最正面。

連曹操都沒想到自己手下兵一到了林川手裡,就如換了人一樣。

個個充滿着熱血,瞪着通紅渴望血的雙眼,沒有一人不奮力在砍殺自己的敵人。

血!從山坡上開始如溪,本來就溼的泥土因爲混合了血,更是泥濘。

開開始流淌。

成了血溪血河……

無數頭顱從山坡上滾下去。

踩着的不是屍體就是頭。

山坡很窄,不利於大軍同時並進。

前面累死,後面嚷着。

相反林川兵少,卻能展開,能人人對敵。

隔着官道相望的是曹操和林川。

離彼此都很近,卻又很遠。

林川始終雙手柱劍站在那裡。

他的站着就是無數的激勵,就是所有人的鬥志,他們都願意爲林川而戰。

爲林川所說的死戰。

夏侯惇飛馬躍槍,左衝右殺,他想去支援許褚。

此時的許褚沒了戰馬,揮舞着手中刀,仍然威武不可檔。

可他面前是鐵板一樣的無數林氏小陣。

他從未見過這種打法,始終無法衝亂敵人,身邊自己人越來越少。

對方反而越戰越勇。

如此少數對陣如此多數,本不是可以想像的。

但林川覺得可以。

因爲隋朝時有個張須陀,曾經率五人迎戰兩萬人而不敗。

可見張須陀之猛之狠。

用兵就得狠,林川相信自己訓練出來的兵,絕不是曹操可以想像的。

張郃迎戰的曾是自己的人,可這部分人到了林川手裡,反而視他爲最大敵人。

這是他萬沒想到的。

他始終無法衝上坡去。

全部擠在一塊,這就是地形對他不利。

滑倒的不計其數,但寒的更多。

對面人人如猛虎,反而有衝下來之像。

曹操心動了,賈詡不住搖頭,他從未看到過如此慘烈。

他不忍心想勸阻,另行計取,但他終於沒說出口。

因爲他看到此時的曹操牙齒碰得崩崩響,表情無比的嚴肅。

沒人知道曹操在想什麼。

或許在恨林川,也或許在痛恨自己怎麼就帶不出這樣的兵。

林川!他越來越想得到。

而林川此時動了,有士兵餘光看到,更是振奮。

那是山,是自己的所有希望。

林川舉起劍,抵在身則的石崖上……

月光照得通明,將他的影子長長拖在坡下……

小喬擡起頭、甄宓站起身……

劍尖在石壁上一下一下地劃,濺出許多火星。

“怒爲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眼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徐盛舉刀狂呼:“曹操敗了!曹操逃了……兄弟們,天下就在此一戰!”

“活捉曹操!”

“殺!”

徐盛苦苦力檔曹軍上衝,卻忽然發起了強硬的反衝鋒。

這得多大的勇氣和自信。

倒在血泊的士兵努力站起……

依舊舉起刀!朝着一個曹兵瞪着血眼,狠狠地一步一步過去……

他要殺人!

斷了手的士兵,另一手操起連弩。

躺在地上不能動彈的勇士忽然起身,死死咬住一名曹兵,抱着滾了下去……

……

林川熱淚盈眶,劍鋒走得更快。

這是一次死拼,他在來汝南時就預見到了。

他依舊相信我命在天不在曹操。

曹操並沒有逃,也沒有退。

但徐盛這點小把戲仍然讓曹軍有點恍忽。

夏侯惇和許褚渾身是血,不知道殺了多少人,但始終無法攻破無數的小林氏陣。

他們都身陷其中。

正面的張郃稍有成績,衝前了數十丈,離林川仍然有距離,阻檔也越來越強。

這是寸土必爭,張郃再上一步,必有連弩將他擊退,只有等後面士兵上來。

張郃也渾身是血,戰馬早沒了,小肚上插了一箭。

徐盛一叫反攻,更是勇不可檔,揮刀狂衝。

夏侯惇欲先拿住徐盛,帶數百人朝徐盛衝殺。

徐盛擺脫身邊小陣支持,長刀一楊,朝夏侯惇反衝了過去。

呼……

夏侯惇一槍臨頭砸落,徐盛則身避開,舉刀直削!

夏侯惇槍尾一擺,格開他一刀,長槍半途橫劃,哧地一聲,槍尖在徐盛肚子上劃過。

這裡徐盛唯一有重甲的人,纔是他堅持到現在的本錢。

長槍在他肚上劃過,片片鐵甲發出刺耳的金屬聲。

夏侯惇的本事在徐盛之上,徐盛絲毫不懼,回刀起力,一招泰山壓頂,從他頭頂砍下。

第二百章 教人新藝 聽山中術士第二百八十六章 馬蹄馳如一清風 縱橫三百里第三十五章 徐盛火燒狹道 先鋒軍覆滅第九十四章 以數相逼 心硬如鐵第四百零二章 居得琉璃間 盡得諸候樂第二百九十六章 死戰退奇兵 進戰收兩地第二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用謀 呂布失招第二百六十五章 舉重若輕 一言定性第五百一十三章 先進管理 現代金融業第四百六十七章 夫人的秘密 江東的司馬昭第一百四十二章 路遇親人 州府家宴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中佈局 孔明三策謀林川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戰定要衝 洗荊州外圍第三百三十二章 置死地而後生 張遼有奇謀第八十四章 二將詐城 張飛攔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示弱引敵 計取彭城第四百零八章 貨走八方 財行天下第五百零四章 林軍齊奮勇 進逼漢中原第四百五十一章 兵逼幽州 曹操慌神急召將第二百九十五章 劉備諸葛有自信 共抗江東第二百七十九章 葫蘆僧判葫蘆案第八十三章 藝有專精 兵出舒縣第一百一十三章 說聯盟利益 士元大論第一百六十三章 情況總是不妙 孔明欲走又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騰空神火 吞噬星空第一百零七章 好友相逢 各言威脅第五百零五章 兵不厭詐 將不勝敗第五百一十一章 三句不離錢 羣臣難知其中昧第三章 蛟龍出海,爭霸天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之勢 冰火兩重天第二百五十章 你情我願 暗起陰風第一百四十七章 兵圍尚村 高順勸降第四百九十四章 攻舊學 林川立新論第二百二十七章 關羽顯威 沒有三回之敵第七十三章 許攸獻計 袁紹南進軍第五十四章 一夜度春風 人前送密信第二百二十章 坦白交待 真相出人意料第八十六章 對天下講話 立我思想第三百一十四章 心有天下 欲移都金陵第一百三十一章 淩統隱山林 林川戲奸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士元助敵 孟德更迷惘第四百七十二章 路駕一別過 空城引轟動第十章 蒼天淚如雨 人間修羅場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府落成 衆將述職第二百二十四章 赤壁火拼 不像樣的戰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口吐芬芳 人心炎涼第二百四十五章 楊州來犒軍 暗示州府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葫蘆僧判葫蘆案第三百六十八章 落難深山處 忽入情人懷第二百五十二章 呂氏再立軍功 暗中謀劃立大勢第四百零八章 貨走八方 財行天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祭河出兵 袁紹反覆第一百九十八章 甄宓和事 林川見使臣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器展天威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三百五十八章 身在局中不知局 奈何有天命第三十七章 布疑兵阻袁術退路 退避山林遇絕境第五十四章 一夜度春風 人前送密信第四百二十七章 治下有良臣 苦思得方物第二百七十三章 州會起爭執 喬氏鳴不平第三百三十八章 規法三章 勿謂不預第三百七十九章 深藏深宮夫人則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鼓摧得紅骨殘 刀劍缺江山全第四百四十九章 舊事套新事 賬務管制第七十四章 敢於亮劍 就是我的姿態第三百七十二章 後門走馬伕 朝陽從東出第三十一章 張飛醉酒失徐州 劉呂聯軍破裂第三十九章 分割包圍戰 太史慈立功第三百四十章 民爲食爲天 再創民食盛譽第七十章 頭頂皎月如神 孟德怒發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前方捷報 林川初定都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聖主獻舞 萬民喜安樂第四百五十四 易主震動天下 曹操側目第四百七十章 爭寵爲利 大喬用功第二百六十九章 談約露敗像 荊州無高士第五百一十三章 先進管理 現代金融業第三章 蛟龍出海,爭霸天下第三百九十章 蓄意起事 只因一腔怨第一百四十五章 血戰壽春 鐵騎逞威第四百三十七章 箭撥弩張 不識天主第四百零九章 攻於心計 閒看風淡雲清第三十章 呂布起貪心 袁術破呂布第三百三十七章 借和拖戰事 呂布會賈詡第十八章魯紹造弩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萬軍援白馬 懷遠危急第二百零五章 殺出血路 雖敗猶勇第一百一十二章 士元助敵 孟德更迷惘第二百零一章 被懟無語 出訪江夏第三十二章 大喬獨斷 周泰違令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戰豫州 三軍之勇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誘伏 白虎陷絕境第二十四章 折筷成信 徐盛詐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臨軍布將 發勢取荊州第一百八十九章 喬府風頭 百貴雲集第二百三十五章 驕縱曹營 忽然反目第五百二十章 布將徵諸候 親坐中軍帳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戰豫州 三軍之勇第二百四十章 一夫當關 萬夫莫當第四百六十章 兵敗如山倒 棄甲退三百里第五十章 劉備求教 林川會曹操第八十八章 吳郡謀反 強逼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