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袁軍推進 孫策守勢

軍情緊急,孫策一邊上書林川,將袁軍所有動靜全部上告,一邊召集將領商議軍情。

所有人都知道,盟軍一旦行動,就不只有壽春吃緊,依林川現在的這點不夠看的實力,再依盟軍的整體行動,肯定是四面八方都會吃緊。

所以孫策沒打主求援,一切靠自己解決。

他在壽春本有一萬來人,都是林川眼中的雜牌軍。

自從林軍給了他青龍軍,加起來也就一萬七千人。

可對面袁軍一說就是十萬餘衆,這還只是袁紹的一個角落。

畢竟袁紹是當今天下最大的大佬。

大帳中,孫策一身盔甲,手按劍柄,站在地圖前。

在地圖前看了許久,道:“依袁軍速度,最快可三天到壽春城下!”

“不知他們這次是詳攻還是真的要開打。”

“如果是真打,只怕就是全面開戰了,我江東各處只必也會受到攻擊。”

“曹操現在在哪?”

“回將軍,曹軍可能已到江陵一帶,吳將軍(林川所封孫權將職)已經調軍進駐赤壁。”

“至於怎麼打,都在等主公的意思!”

“可主公近來好像沒心思作戰,在搞什麼整風運動,主公大概是想先整理後方鞏固後方。”

孫策道:“主公計謀不必多慮!也不必管其它,我們只管袁紹部。”

呂蒙道:“依末將之見,既然主公沒有下令,我們就採取守勢。”

“如何守?”

呂蒙道:“我有遠守和近守兩策,遠守就兵出壽春城,依仗蚌埠,在淮水一則佈防線,可阻袁軍過淮水。”

“遠守雖然好,可以讓壽春百姓遠離戰場。可我們兵少,壽春就變得空虛,如果有其餘諸候來襲,再回軍就怕來不及。”

“末將又想到近守,那就是兵不出壽春,以硤石和八公山爲連線,設下防守陣地。”

“如此!離壽春近,軍需後勤也方便。”

“更可以集中兵力,防守地方也相對少,防守更有力。”

這兩策各有長處,如果近守自然更守得住些,但這樣一來,還沒打,壽春周邊地盤就已落入袁軍之手。

而且壽春也終將是守不住,成了孤城,因爲周邊都沒了。

孫策道:“麴義這人如何?”

呂蒙道:“袁紹軍中悍將,不輸顏良文丑,他部曲白馬義從更是所向無敵。”

“傳說此人百戰百勝,從未吃過敗仗,當年攻公孫瓚就是此人,以少敵多,打得公孫瓚接連敗退。”

“是一員猛將!”

黃蓋哈哈笑道:“什麼猛將,我看他不過是街頭賣藝的,枉稱將帥!”

孫策道:“將軍不可小視敵將。”

黃蓋道:“末將願爲先鋒,先去看看麴義的腦袋,是否適我刀乎。”

孫策道:“首戰必須勝,所以重要,我看還是先等等主公的意思。”

呂蒙道:“白馬義從不可輕視,將軍不如請調鐵甲重騎,看看到底是我江東的鐵甲厲害還是白馬小賊們厲害。”

孫策沉吟半響,如果旗鼓相當,或者只弱一半他絲毫不懼袁軍,可如今一萬多人對十萬,這天下可不是人人都像林川那樣瘋。

呂蒙道:“如今鐵甲重騎在天柱沒動,那個周泰反正也沒事,我知道他很建功立業,不管成與不成,將軍不如先說一說,不成我們再想辦法。”

“好!我立即修書一封遞往楊州府,但我們還是不能只靠主公支援。”

“所以,我們還是誼採取近守方有勝算。”

“諾!”

衆人又商議一陣軍情,方纔散去。

孫策憂心腫腫,按現在的情形看,第一戰必在壽春開始。

這是關於江東,關於主公的威望,第一戰必須勝。

因爲現在軍中,對盟軍的進攻都沒多大的信心,只有拿到第一勝,才能重振軍威。

孫策寫了信,快馬遞往楊州府,自己決定去軍中走走。

軍營中,巡邏軍人一撥接一撥,營中士兵全部無事,摟着槍或坐或溜,或擠在一處嘰嘰喳喳。

看他們興致,臉上都有憂慮之色。

大戰前夕,這些士兵個個都有心思一樣。

孫策看得搖頭,果然是軍心不咋的。

畢竟一萬對十萬人馬,而且對面聽說還是天下無敵的白馬義從。

這支軍隊可是很有名的。

孫策又轉到青龍軍營中。

黃蓋急出來迎接。

在青龍軍中,孫策看到的是另一幕。

這裡的士兵果然與衆不同,人人顯得特別精神,沒有聚齊更沒有私話的。

每個士兵臉上都堅毅之色,看到孫策,都整齊有禮,姿勢端正剛正。

而且個個都是大男子漢,正值壯年。

他們裝備更是比自己那些軍人好多了。

個個都是林氏刀,配有連弩,有些人身上帶彆着一些奇形的沒見過的兵器。

他們盔甲,都是統一青色着裝,盔甲紋有龍形圖標。

孫策一直在壽春駐守,沒見過周瑜用林川的法子訓過的正規軍。

登時看得眉開眼笑,心中讚歎。

他走近一名士兵,從他背上拿起一條繩子奇道:“這也是兵器?”

黃蓋道:“此人善於爬高,主公說因人而用,所以他配備了勾索,這繩子一頭連有倒勾,可以上牆或上懸崖等。”

孫策看得驚奇,難道每個士兵都區分開來,每個人都有用處。

孫策看得連連點頭,一邊問道:“青龍軍是如何招收的?”

黃蓋道:“青龍軍講究近戰,所以對於搏擊看得很重,凡要入青龍軍的,先擺上三個普通士兵,誰能一人打敗這三人,即可入青龍。”

孫策驚道:“難怪這些人個個看似如餓虎一般,有這樣的軍隊何愁不勝。”

“主公練兵,一直只講精而不講多數,他說要空下一些人去進行民間勞動。”

孫策不住點頭,練兵還顧民間勞力,也只有主公了。

“主公行事,非是他人能想!”

黃蓋道:“正是,自從我去了皖縣後,才真正領略了主公的雄才偉略,豈是袁紹曹操等人能比!”

“聽主公說一席話,已勝讀百年書,絕不是虛贊!”

孫策道:“我江東有主公,必然一統天下,回主帳,我要布兵,與袁軍一決生死!”

第四十八章 才士歸來 偶遇芳蹤第三百七十章 吳府小朝廷 撈起竹籃水第四百一十二章 封將護中 欲徵曹操第四百零三章 湖塘觀風波 一波稍平一波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密謀下計 酒中議蛇影第二十四章 折筷成信 徐盛詐城第二百零三章 南擊山越 路遇空城第一百零一章 談天意 斷天意第三百四十五章 學院再演說 山風欲來第一百零六章 誓言先鋒 只求得益第四百二十七章 治下有良臣 苦思得方物第六章 孫候勸降 周郎妙計安皖縣第三百零五章 暗下連手 借女扼江東第一百五十三章 火焰戰場 三英戰呂布第五百三十四章 望風而逃曹將軍第五十五章 設宴再施壓 吟詩笑談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神棍服硬 刀下顯原形第一百五十七章 他強任他強 我自春風拂山崗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五路大軍 志在必得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鼓摧得紅骨殘 刀劍缺江山全第三百一十三章 夫人獻計 以夫人守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中安得權貴出 運籌帷幄千里第一百八十六章 家有二三事 窗下聽私語第一百六十九章 心憂苦難 欲濟窮苦第四百七十七章 各種安排 預計日後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總有刁民害朕總有壞蛋想成佛第四百八十一章 苦心爲喬氏 羣臣有冷眼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五路大軍 志在必得第三百四十四章 親信掌權 三公無私第二百三十四章 孔明泣血劉備膽寒投曹軍第九十七章 拆分各將 軍中聽訓第五百三十四章 望風而逃曹將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瞬間事 而我只伴甜蜜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看中孫氏尚香女 吳氏嫁女第五十五章 設宴再施壓 吟詩笑談中第四百四十章 初見異地主 雄風無日還第三百四十六章 孫權攔路申訴 江東羣臣震驚第八章 人算不如林算 人鬥不如智鬥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勢天成 曹將投誠促一統第二百七十九章 葫蘆僧判葫蘆案第二十四章 折筷成信 徐盛詐城第一百三十章 走過路過,劉表初出兵第四十五章 奉聖旨 林川決定入汝南第一百八十章 改革之痛 各地欲開花第一百八十六章 家有二三事 窗下聽私語第二百九十三章 惜人間浩劫 呂軍放縱萬人屠第一百七十五章 偷運糧 遇軍劫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明要借箭 林川直接衝殺第七十章 頭頂皎月如神 孟德怒發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盛暗中藏州禮 林川笑納不拒第八章 人算不如林算 人鬥不如智鬥第四百七十七章 各種安排 預計日後事第三百四十四章 親信掌權 三公無私第三百三十六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三百四十四章 親信掌權 三公無私第三百八十五章 尋她三萬裡 卻在燈火通明處第四百零八章 貨走八方 財行天下第六十七章 臨行天問 指點江山第三百五十七章 狂士薦美人 林川正室第二百九十三章 惜人間浩劫 呂軍放縱萬人屠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語驚衆人 始料不及各人臣第十五章 天下商都 開世之先河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步即登天 幸運天星照第三百零二章 表奏冊封 按功行賞第四百七十章 爭寵爲利 大喬用功第四百七十章 爭寵爲利 大喬用功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多兇險事 指揮使遇兇難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鼠忌器 曹洪要當和事佬第五十二章 舌戰羣雄 一覽衆山小第四百六十一章 穩坐中軍帳 運籌千里外第十五章 天下商都 開世之先河第二十章 爲解吳郡 林川見周瑜第三百八十章 血洗金陵城 追前事因後果第三百一十三章 夫人獻計 以夫人守城第五十一章 施下馬威 口舌藏劍第九十三章 忽聞天人到 單騎相見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戰右路軍 劉軍萬命檔江東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軍如泄洪 唯快不破第三百六十章 暗流洶涌 密謀不忠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半路遇劫 白虎遇難第四百一十五章 訓軍只爲將 絕才只爲國第四百七十一章 前心腳撲朔 後心眼迷離第四百六十五章 羣臣借禪推位 割據欲先稱帝第四百九十四章 攻舊學 林川立新論第四百七十五章 草管人命案 上令誅九族第一百二十一章 孔明之策 孟德佈局第二百零八章 爲事不擇手段 連騙帶哄行昧心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萬事俱利衆夫人第四百零九章 攻於心計 閒看風淡雲清第三百一十章 目睹繁華無盡意 跳出井底看風景第三百九十四章 滿城盡是豪族 一殿都懷冤恨傷第四百七十一章 前心腳撲朔 後心眼迷離第二百二十一章 辱仙皮肉 兩不猜測第四百四十六章 先取你人頭 再滅你族譜第四百四十九章 舊事套新事 賬務管制第一百七十六章 軍前定約 共破袁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文武勸進 楊州激進第四百四十八章 飛來橫禍 只因天機露第三百七十三章 府中來貴人 人面露獸獰第四百六十四章 不忘天下糧 引以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