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種改革 應對危機

而且去打江東,自己的勢力就可以名正言順南下,進入曹操地盤。

這其中又有許多事可以做。

袁紹忽然大笑出聲,極爲得意。

這種好事,自己找上門來,袁紹有點得意自己祖墳上冒青煙了。

就讓曹操做盟主去,自己在背後搞點利益,纔是正事。

這一點,他還是明白的。

要不然,也不會成爲一方霸主了。

在袁紹眼裡,曹操始終是最大威脅,特別是曹操消滅自己周邊的各種勢力後,越來越強大後。

只有曹操是自己的對手。

天下大亂,各地諸候混戰爭奪地盤時,任何一個一把手都會將人才看得極重。

視爲爭天下的第一要素。

龐統臨走,袁紹大是挽留,要將龐統留在軍中主事,可龐統哪裡會答應。

袁紹沒法,只有設宴招待,龐統也是婉言謝絕,爲了給自己一個意圖,只要袁紹三百金,作出謀劃策的辛苦費。

北邊袁紹地盤雖然也有皖縣紙幣,但很希少,在這裡依舊是吊錢爲主。

……

……

就在北邊各諸候密鑼緊鼓結成聯盟,共討伐江東時,林川並沒有閒着。

除了晚上和四個老婆輪流鬼混,白天他一直思考問題。

思考各種問題,就是以他的智力和現代學識,仍然讓他腦殼子痛。

如果破除聯盟,如何壯大自己,這都是大問題。

憑自己的能力,林川仍然相信可以一戰定天下。

所以,他忽然讓龐統去促成聯盟,也正是龐統所說的,他的意圖只有一個,他想安靜,想過太平日子,想天下不能再這麼亂下去了。

他想一戰奪天下。

他知道曹操曾寫過一首詩,其中一句千里無雞鳴讓他頭痛。

三國的戰亂,打得千里沒人有煙,人口急劇下滑,甚至到了整個漢族只剩下數百萬人口。

這就是爲什麼後來出現五胡亂華,胡人囂張到要滅了漢族,以至於歷史上漢族到了一個最危險的關口。

中原必須儘快安靜下來。

讓自己做一個和平時代的皇帝。

因爲這些想法,林川決定一次性解決各諸候,雖然他的實力確實還很弱。

所以,這段時間他再讓甘寧四處招兵買馬,擴充實力。

幸好周瑜也爭氣,讓他帶兵收復豫章、廬陵兩郡,如今他已經完美完成任務,已準備班師。

此時整個楊州已在林川手中,是一個真正的擁有一州之地諸候。

這段時間,林川搜腸刮肚回憶三國時的記憶。

這又讓他知道了不少。

所有的癥結集中在一個地方,那就是糧食。

糧食能決定戰役的成敗,也決定你的實力。

在他們結盟時,皖縣已經不能在別人地盤收集糧草了。

因爲劉表不會再賣糧食給皖城縣。

從結盟時起,林川就成了首要敵人。

在龐統出使的這幾個月內,林川想首要解決糧食問題。

如今軍隊越來越多,糧食的消耗也越來越大。

他們的地盤上解決糧食辦法就是更多的徵收,而林川不想這樣野蠻。

因爲這會搞得百姓遊離失所,人口流失。

甚至出現災荒。

出現災荒就會死人,三國曆史上出現過無數次蝗災,瘟災,讓人口進一步減少。

所以解決糧食問題是林川現在首要問題,也是打牢自己實力的必然措施。

歷史上曹操征服一個地方,都不敢接收降兵,就是因爲沒糧給他們吃。

以至於曹操曾經無數次集羣殺害降兵。

解決這個大問題林川有兩個辦法。

第一就是建立農學院,他要搞雜交水稻,讓一年能種兩次水稻。

這樣無疑會數倍增加糧食。

這可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問題,因爲人有飯吃,就會更用心種田,餓死的人少也會有更多人的種田。

而搞雜交水稻並不要高深的知識,這個是可以在現在的水平上研究的。

第二個辦法,林川準備實行糧食分配製度,集中管理制度。

凡是不種田的人,都不允許收購糧食,全由州府統一收購。

所有人都不允許隨便買糧,不種田的人統一發放糧票,按家中人口多少配發多少。

這樣可以減去大戶及有錢人浪費糧食。

在這個基礎上,林川再發行政命令,治下任何人不得徵農民做工,再次嚴格徭役。

農戶壯士丁兩個以上,才能徵兵。

各種措施來保證糧食的供給。

又爲了保證人口高生育,林川想到了二十世紀日本的做法,下令治下所有人少女,如滿十五歲必須結婚。

否則重罰。

男性十六歲還不結婚的,各種罰。

爲了鼓勵結婚生育,林川甚至規定相親結婚不得說彩禮。

當然!有了上面的規定,不嫁出去就罰,也不會有人再提什麼彩禮。

爲了嬰兒的存活率,林川也是想盡了辦法,出了很多血,州府給窮人補齊營養錢三百元。

畢竟,現在的世界,嬰兒的存活率相當低。

各種措施各種行政命令,讓整個楊州人目瞪口呆,大呼這天要變了。

雖然早就知道林川喜歡變天,但這事實在太大了。

這些行政只有城裡那些生意人,富人反對糧票制度。

其餘的,百姓反而高興,窮人更高興。

這些措施一下,從四面八方的流浪人及一些窮苦百姓,都開始涌往楊州。

林川命令州府,給所有新來人口戶口,並劃分田地。

唯獨皖城縣,因爲一直都在接收外來人口,已經有點擁擠,所以皖城縣不再接收。

皖縣,其實已成了一個特別區域。

它現在是楊州治所,經濟文化中心。

在原有的基礎上,林川大力鼓勵開墾荒地。

一邊又開始想一些現代有的東西,能製造的不要什麼科學技術的東西出來,以掙錢。

如玻璃、陶瓷、大量開發煤炭。

在這些基礎上,楊州開始出現大的衆多的商家,已成了現代的公司雛形。

反過來又給林川的稅收又增加了更多。

畢竟林川只收商業稅,所得稅等。

爲了打擊袁紹,林川又成了一個鑄幣局,他用更先進的辦法,大量鑄造錢幣,一車一車偷偷拉到袁紹地盤,購買自己要的原料。

只這一個措施,就讓袁紹地盤上的銅錢大幅貶值,逼他們的百姓使用紙幣。

第二百七十三章 州會起爭執 喬氏鳴不平第五章 春宮鎖二喬 皖縣跑鐵騎第一百零五章 名士之舌 劉備之運第二百一十六章 吹牛無敵 立即翻船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察州地 體百姓之生機第二百二十二章 天像明星落 劉備怯水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言語起風雲 一語退敵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盛暗中藏州禮 林川笑納不拒第三百九十八章 會唱歌的吉它 總是仙間神盒第二百七十三章 州會起爭執 喬氏鳴不平第三百一十四章 心有天下 欲移都金陵第三百一十二章 闖死牢見父 下毒手酷吏逞威第二百章 教人新藝 聽山中術士第十二章 論天下英雄 孫氏不滅第四百一十八章 密謀下計 酒中議蛇影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有將如虎 百戰錄丹青第二百五十六章 傾國大案 斷人手臂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將衝萬軍 將軍鐵血還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事不拘小節 大戶人家終惹禍第二百一十九章 半路遇劫 白虎遇難第二百四十章 一夫當關 萬夫莫當第二百二十七章 關羽顯威 沒有三回之敵第三百三十六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二十九章 林川北上 好事敗露第四百八十一章 苦心爲喬氏 羣臣有冷眼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事不拘小節 大戶人家終惹禍第三百二十九章 縱使千萬謀 我只一路行第十二章 論天下英雄 孫氏不滅第三百三十六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二百六十四章 呂玲綺出策解圍 林川明暗兩手第九十七章 拆分各將 軍中聽訓第十二章 論天下英雄 孫氏不滅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萬軍援白馬 懷遠危急第三百三十三章 興亡之役 豫州之險第七十三章 許攸獻計 袁紹南進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器驚得三軍寒第三百五十七章 狂士薦美人 林川正室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察州地 體百姓之生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狂士薦美人 林川正室第四百八十七章 自古弱地無外交 談判桌有高論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接再厲 呂布鋒芒掃百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夫人惹禍 林川明罰暗助第四百八十一章 苦心爲喬氏 羣臣有冷眼第三百五十八章 身在局中不知局 奈何有天命第二百六十四章 呂玲綺出策解圍 林川明暗兩手第五十章 劉備求教 林川會曹操第七章 無恥之人行無恥之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江湖有險惡 錦衛遇艱難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院講話 固定國策第三百五十九章 吳地驚變 奈何奪位不知命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手能檔劍 雲山不知深第一百九十四章 立規之人 不破立規之矩第一章 孫策早夭,周瑜短命第一百三十三章 袁軍推進 孫策守勢第七十六章 將士百戰死 將軍百戰歸第二百九十六章 死戰退奇兵 進戰收兩地第二十三章 人間美食內 彈指笑談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皖縣亂如麻 爭利和州政第一百二十八章 執卿之手 愛美之性第四百七十七章 各種安排 預計日後事第三百六十章 暗流洶涌 密謀不忠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揮刀猛如廝 血照殘陽輝第四百六十四章 不忘天下糧 引以是根本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器驚得三軍寒第十三章 太史慈薦將 林縣令估亂世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接再厲 呂布鋒芒掃百城第二百零二章 狂士罵路 林川招攬第一百零三章 鞏固後方 公瑾初出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主家心計 一度王候第三十五章 徐盛火燒狹道 先鋒軍覆滅第四百二十六章 新器得改進 一朝驚四野第四百一十一章 試臣心 驚心表惶恐第四十二章 精於商道 皖縣初改制第一百八十八章 陸氏有佳才 小兒善謀第三百二十章 唱千年歌舞 如夢迴穿越前第四百一十一章 試臣心 驚心表惶恐第二百七十三章 州會起爭執 喬氏鳴不平第二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用謀 呂布失招第一百五十八章 呂布愁困絕地 曹操布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事好商量 一邊趁火打劫第二百零六章 忽出奇兵 夜襲高昌第二百一十六章 吹牛無敵 立即翻船第四百五十一章 兵逼幽州 曹操慌神急召將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萬軍援白馬 懷遠危急第二百一十一章 西進還是北伐 軍中爭論第二百九十三章 惜人間浩劫 呂軍放縱萬人屠第一百二十五章 欲秘進白帝城 斷敵之援第二百一十三章 對陣赤壁 一決命運第三百七十四章 吳氏救兒 林川佈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弱對強 稍有失策第三章 蛟龍出海,爭霸天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埋伏棋 視軍事第四百四十三章 騰空神火 吞噬星空第四百八十章 多久的冷落苦悶 今日吐盡爲夫君第九章 寒刀照蒼涼 重騎如背芒第四十七章 無事遊中山 偶遇奇人第三十八章 沾字戰術 袁軍入套第二百八十六章 馬蹄馳如一清風 縱橫三百里第五章 春宮鎖二喬 皖縣跑鐵騎第五百二十一章 攻心計爲上 不戰屈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