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作主留使臣 孟德反覆

劉備,曹操這時候還真沒把他放在眼裡。

他窮得要死,要人沒人,要糧沒糧,要地盤更不說了,說出來羞人。

劉表就更不用說了,雖也有能力但和曹操、劉備比起來,就差了一點。

所以!曹操也想借助盟軍聯合的力量來清除自己的最大對手——林川。

只有林川纔是他的夢魘。

曹操道:“臥龍有什麼謀劃可以打敗林川?”

崔鈞道:“臥龍早有謀劃,而且我估計不錯的話,已經開始!”

曹操大喜,道:“既然如此,我願意奉袁紹爲盟主!”

“臥龍到底是何人?”

崔均道:“此人隆中人士,姓諸葛名亮,字孔明。”

曹操深深哦了一聲:“可有主?”

“有主!”

曹操嘆氣道:“可惜如此才士卻不能得我所用,終將也一事無成。”

“他不是袁紹!”

曹操又深深哦了一聲,只要臥龍不歸袁紹,剩下的諸候就得了臥龍,也終將一事無成。

袁紹不可能得到臥龍,這是從各方面得出的結論,不用崔鈞說,曹操也猜得到。

崔鈞又道:“傳聞林川使者也到了許昌!”

曹操奇道:“我怎麼沒聽說?”

“他大概是來勸丞相不要結盟,必會以厲語相對,丞相心中明白即可。”

曹操怒道:“我恨林川如身上跳騷,如真有使者來,我必殺之!”

“丞相千萬不可!”

“爲何?”

“一:丞相乃大漢正統,萬不可落人口舌。如殺使者,則日後各地使者都不敢再來往。”

“二:丞相可知道臥龍鳳雛中的鳳雛是何人?”

曹操急道:“就是這個林川使者?”

“正是!在下有一計,使者來時,丞相可挽留他在許昌住下,久聞丞相愛賢士,不如以愛賢之名讓他回不了江東,如此也可以折林川一臂膀。”

曹操笑道:“好主意,我正想招他爲我所用,既然他親自上門,我決不會讓他再回江東。”

兩人聊一會,崔鈞告辭,曹操命許褚帶一百虎賁軍送他入驛站休息。

見崔鈞走後,荀攸道:“主公真要再聯盟軍?”

“聽聽而已!”

曹操當然知道什麼盟軍,確實難說得很。

這事有前車之鑑,當年爲了對付董卓,也聯盟軍,讓袁紹爲盟主,結果呢?

雖然確實將董卓軍給加速滅亡,但盟軍內部從來不會真正統一。

特別是袁紹,根本就不是一個統帥的料,只會爲自己打算盤,完全不顧盟軍。

如果這次,依舊讓他做盟主,對付董卓還行,如果要對付林川……

曹操都知道這根本行不通。

因爲盟軍不可能聽統一的號令。

曹操雖然同意袁紹做盟主,是因爲現在還是他的實力最大。

賈詡道:“我看丞相也並沒有認真答應,但林川確實是丞相的最大敵人,丞相還是得想辦法滅之。”

賈詡是深得曹操喜歡的,他能決定大計,所以大計方向按他說的走絕對不會錯。

曹操苦笑道:“如此又奈何?”

曹操當然也想聯盟,可讓袁紹爲主帥,這樣的盟軍終究就不是一個事。

荀攸跟隨曹操日久,很瞭解曹操,一邊道:“我可以去見崔州平,或許聯盟的事也能如丞相意願。”

曹操大喜,道:“這樣最好!”

在曹操身邊的謀士中,他曾說過這樣的話,忠正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

就是一身忠正會謀劃,能安內外的就是文若,即荀彧,公達稍遜,即荀攸排在荀彧之後。

荀彧可以說是曹操的丞相,幫他主管所有後勤,兵馬糧草政務無一不是荀彧幫他在打理。

荀彧更大的能力在於管理。

而出兵打仗,曹操主要的依靠是荀攸。

這也可以看出,曹操認爲他身邊最有才的即荀彧、荀攸。

而賈詡善於大計方向,也可以和這兩人並列排第三。

曹操統一北方,全仰仗荀攸的奇策十二計。

只要荀攸說能解決這個事,曹操深信不疑。

此時崔鈞回到驛站,稍事休息,就出了門,他要去探望郭嘉。

郭嘉被曹操打斷了雙腿之後,被押回許昌大牢。

曹操從信水河一敗,回到許昌後,就想到郭嘉,也明白了自己是中了林川的計。

他並不承認自己中了計纔打斷郭嘉雙腿,只說自己念及他的功勞,又將他放了出來。

當初林川在汝南天中山下第一次見郭嘉,就想要滅他,也不全是因爲他郭嘉出策,讓自己去汝南泡妞,也是因爲此人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人。

林川深知三國曆史,這個郭嘉被後世吹得神乎其神,其實本事是有,但沒到那個地步。

而且這人生活作風很有問題,也很囂張,愛嫖愛賭。

崔鈞一見郭嘉,先是表示同情,才說道:“先生大才,卻受今日之屈,我爲你感到不平。”

郭嘉狠聲道:“我沒料到林川竟然有意對我下手。”

“我並沒得罪過他,讓他來汝南,最終他也是毫無無損,反而得了夫人,應該感激我。”

“他不思感激,卻背後下陰手,設計害我!”

崔鈞道:“所以……林川乃當世第一奸人,此人不得不防!”

“奉孝應該多勸勸丞相,如今聯盟纔是對付林川唯一辦法,奉孝以爲呢?”

郭嘉道:“只要是對付林川,我都會盡力!”

崔鈞道:“如此,我就放心了。奉孝沒了雙腿,丞相必然會聽從先生。”

崔鈞來見郭嘉,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讓曹操身邊重要人物都要統一意見。

不至於讓曹操反悔,或者有人勸他別的東西。

他這功課也是做到了細緻。

崔鈞從郭府出來,回到驛站,就發現外面站着一人,正是荀攸。

一問之下,才知道他是特意來找自己的。

兩人客氣一番,到內坐定。

荀攸道:“州平兄真以爲丞相有聯盟的打算?”

崔鈞吃了一驚,感覺這是曹操要變卦啊。

荀攸道:“有前車之鑑,袁紹非統帥之才,州平兄難道不知?”

崔鈞一下明白了,曹操要做一把手。

但這事,可不自己能確定的。

他也知道,這袁紹確實不是什麼一把手人物,如果讓他盟主,確實有點爲難他。

第二百八十四章 興科舉 皖城倡林學第三百六十六章 揮毫描瘦金 美人書法兩相誼第一百八十六章 家有二三事 窗下聽私語第三百四十三章 吹風大會 新制度法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鼠忌器 曹洪要當和事佬第四百九十三章 先進知識 驚懵朝堂臣第四百零二章 居得琉璃間 盡得諸候樂第二百四十四章 歸降有名將 招來有賢士第一百五十五章 此心照丹心 萬險中只爲一殺第三百三十五章 江東悍將 萬夫莫敵第一百九十八章 甄宓和事 林川見使臣第六十章 比臥龍 照妝容第五百二十章 布將徵諸候 親坐中軍帳第四百六十六章 始亂設伏由 百臣有百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眼天下 唯我獨尊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盛之兆 天下農業之始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步即登天 幸運天星照第二百三十九章 陰雲密佈 一觸即發第四百七十六章 禍來不敢恨 悔恨不當初第一百八十四章 總有刁民害朕總有壞蛋想成佛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戰定要衝 洗荊州外圍第三百九十九章 吳氏年老病 天有神藥治第四百八十七章 自古弱地無外交 談判桌有高論第二百零五章 殺出血路 雖敗猶勇第二百四十八章 文武勸進 楊州激進第一百八十七章 陸龐請罪 爲新政欲下殺手第二百零一章 被懟無語 出訪江夏第一百九十六章 剷除勢力 暗下殺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林之心不死 結賊行內亂第五十八章 袁紹舉兵 曹操借勢第八十八章 吳郡謀反 強逼孫策第四百二十六章 新器得改進 一朝驚四野第四章 喬公遇驚 林川要夜行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西進還是北伐 軍中爭論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日黃花終逝 一夜好夢終自覺第一百八十六章 家有二三事 窗下聽私語第五十八章 袁紹舉兵 曹操借勢第七十三章 許攸獻計 袁紹南進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美人新歡 哪見舊人哭第一百六十章 禍起蕭牆 暗流涌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軍事前進一寸 商業推進一地第七十九章 過信河 挾威歸鄉第三百九十三章 精於帝王術 操弄於股掌第二百九十章 鐵騎奔騰如雷 萬軍齊進如虎第二百八十五章 林軍如破竹 肅清外圍佔章陵第二百七十七章 觀奇蹟 敢叫日月換新天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聖主獻舞 萬民喜安樂第四百九十一章 喜見商部重臣 羣臣議法典第四百零一章 逍遙一日遊 驚遇有美景第三百一十五章 任呂氏掌權 喬公站州門第九十八章 世間之貴 林川字帖第二十五章 調虎離山 徐盛立功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藏禍心 露了狐狸尾巴第一百七十一章 言語起風雲 一語退敵第三百四十四章 親信掌權 三公無私第三百一十六章 州牧如王駕 移行金陵第二百章 教人新藝 聽山中術士第一百八十五章 欲戰還退 背後襲擊第二百五十一章 口水四濺 民間說書第四百二十七章 治下有良臣 苦思得方物第八十六章 對天下講話 立我思想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百戰勝 將軍百戰膽第四百六十章 兵敗如山倒 棄甲退三百里第五百一十五章 著理論立說 展望世紀夢第四百五十二章 林川欲徵邊 劉備急援軍第百四零六章 回金陵 施情暴第三百八十八章 見漢室 自有玲瓏一麗影第二百零五章 殺出血路 雖敗猶勇第三百五十八章 身在局中不知局 奈何有天命第八十六章 對天下講話 立我思想第三百零七章 夫人慾自裁 要成忠孝名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論詭計 奇謀誆江東第四百六十五章 羣臣借禪推位 割據欲先稱帝第五百一十章 講玄知藥理 此物只應天上有第八十七章 天下反我 我有三計第三百三十章 曹操調兵堵林軍 張遼得重用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戰驚四方 袁紹欲滅火第四百八十章 多久的冷落苦悶 今日吐盡爲夫君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農田 各種苦想第四百九十三章 先進知識 驚懵朝堂臣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論詭計 奇謀誆江東第二百九十二章 虎狼師 一路勢破竹第四十六章 西行汝南 袁紹定策第三百四十一章 四海有狂士 飽讀名士獻國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州會起爭執 喬氏鳴不平第二百二十五章 劉備南撤 只爲一朝決勝第四百四十五章 美人新歡 哪見舊人哭第四百零三章 湖塘觀風波 一波稍平一波起第四十四章 爲拿林川 郭嘉獻策第三百九十九章 吳氏年老病 天有神藥治第四百八十五章 爲抗江東 世間有神靈第三百二十六章 謠言四起 江有兵屍第五百零三章 現代文化啓蒙 物理統佔高地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接再厲 呂布鋒芒掃百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血戰壽春 鐵騎逞威第二十五章 調虎離山 徐盛立功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弩建功 克敵制勝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中佈局 孔明三策謀林川第一百五十七章 他強任他強 我自春風拂山崗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聖主獻舞 萬民喜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