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雨夜摧戰馬 時不造霸王

所以林川並沒有發現他。

雖然有黑騎發現身後有一隊人馬出現,但鐵騎並不在意。

鐵騎紀律十分苛刻。

沒有周泰和林川的意思,沒人敢動敢說話。

所以,孫策一出城,沒人攔他。

孫策一見鐵騎,嚇出一身冷汗。

黝黑的重甲幾乎讓他喘不來氣。

他從未見過這種軍隊。

“這是哪裡來的騎兵?”

因爲和北方匈奴騎兵打了數百年,中原軍人對騎兵有非常多的瞭解。

中原自己練出來的騎兵,也永遠不能和北方匈奴相比。

打時都靠戰術取勝。

硬拼絕沒有什麼好結果。

而且這種重甲鐵騎……孫策倒吸了一口寒氣。

這匈奴騎兵都要給嚇着了。

他忽然感覺到林川絕不是自己認識中的那個林川。

自己和周瑜都給算計了。

此人之才,遠在自己估計之上。

看這陣勢,已到了一方霸主的地步。

自己還曾想過收他爲自己出力,這是多麼可笑。

這種實力沒有幾年心血和財力,是不可能達到這種地步的。

他忽然想到了一句話。

“皖縣周邊再沒有山賊土匪。”

當時自己並沒在意思,當是吹噓。

現在看來,一切是真的。

要知道山賊土匪,就算是袁紹,也不可能盡數剿盡。

林川既然能剿滅所有山賊土匪,那這些人自然都歸於他了。

孫策想到這,不禁長嘆一聲。

如此算來,林川軍應該已經成了氣候。

他忽然明白,周瑜和自己的那幾個偏將,在皖縣都回不來了。

自己是多麼可悲可憐。

孫策苦笑出聲。

笑得很滄涼,很悲涼。

“林川!你到底是什麼人?”

如是雄才,爲什麼天下無名。

如是俗人,爲何竟然有這種力量!?

一切都失去了控制。

曾以爲的萬無一失,現在才知道自己多麼愚蠢。

在林川眼裡,自己只是一個小丑而已。

無論是不甘還是不願,都成了事實。

孫策知道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即聯繫孫郎,讓他退軍,日後再想辦法。

留下實力,就有希望。

但……

鐵甲重騎動了,發出令人膽寒的嗬嗬聲,聲如卷雷。

天上開始下起了雨。

隨着鐵騎的移動,孫策心在顫抖。

“駕!”

孫策狂奔,繞過正面,欲再次掌控大軍。

但一切都晚了,兩邊廝殺在一起,不分敵我。

然後……一萬餘大軍如被卷席,被衝散……

數十鐵騎發現了孫策,朝這邊壓了過來。

孫策大驚!這如何能敵?

“快逃……”

數百人如驚弓之鳥,比速度,鐵騎顯然比不過孫策。

但鐵騎的長箭,再次讓孫策膽寒……

“射得這麼遠?”

孫策心膽俱裂。

哧哧哧……

身邊人一個個倒下,全是穿背而過,在胸前露出箭頭。

衆人更是大驚……

孫策再也顧不得了,自己雖勇,面對這種重甲,一點希望都沒有。

逃出數裡地,後面鐵騎也沒追上來。

孫策再看身邊,只剩下十數人。

又是大雨,地上泥濘不堪,人困馬乏。

“將軍!我們只怕是跑得太快了!”

“孫郎將軍應該在東邊!”

孫策黯然不語。

孫郎現在只怕也是生死不明。

掉轉馬頭,轉而向東。

泥濘中到處是屍體,但沒有一具是鐵騎。

孫策越看越心寒。

“林……川……”

孫策咬牙切齒。

到一山坡前,忽見前面亮出一軍。

正是在四處尋找他的太史慈。

周泰也在尋找孫策,但他是往西邊去了。

“孫將軍!別來無恙啊!”

太史慈看着孫策幾人,一身泥濘,早不像人樣,看着好笑。

“我就知道孫將軍走不多遠。”

“幸好孫將軍是遇到本將,如果遇到手下軍士,他們不懂事,將軍可就麻煩。”

“你想怎的?”

孫策一手持槍,橫在胸前……

“我不想怎的,只想將軍下馬受縛。”

“周瑜等人盡數被擒,孫朗殘軍自顧不暇,怕是沒人來救你。”

孫策喝道:“孫某可死,不可辱!有本事你單馬過來,孫某不懼你!”

“大人教導我們,逞匹夫之勇是爲不智,要打我們一起上!”

孫策勇猛,太史慈知道他厲害,自然不肯單挑。

“無恥!”

孫策狂怒,可氣沒地方撒。

“大人說了!如果你不降,就圍剿你大軍!你可想好了!”

林川的意思非常明顯,你不投降,就殺光你的人。

孫策氣得乾咳起來。

“說了!孫某寧死不降!”

“林賊算天算地,他本事再大,也算不到讓孫某降他。”

“你又錯了!大人算過,你會投降!”

孫策哈哈大笑。

感覺這一次總要贏林川一次,自己就是不降,看到還怎麼算準。

心裡總算爽快了一點。

“公瑾也未必會降你們!”

太史慈道:“死心眼,只有走着瞧了!”

“拿下!”

數十將士一涌而上,孫策勇猛,舉槍一挑,一兵士當即被穿了個窟窿。

舉槍再挑……

兵士急忙讓開。

太史慈見他這麼勇猛,心中大怒。

不給他一點厲害,他是不會束手就擒。

讓兵士退後,自己取出一張複合大弓。

“降不降,最後問你一句!”

“少廢話!”

孫策楊槍躍馬,直奔太史慈。

太史慈拉弓、出箭……

嗖地一聲……

長箭發出淒厲刺耳的破空聲,直刺孫策胸口。

孫策吃了一驚,什麼箭來的?

急舉槍一檔,長箭被他一檔,跳飛開去。

孫策心裡更驚,虎口隱隱作痛。

“好厲害的箭!”

太史慈喝道:“如此箭射你十箭,你能檔否?”

說着手一舉,身後箭手舉起大弓。

弓大過半個人身,是不知名的材質做成,孫策一眼就看得出。

而且這弓遠不同常見弓,造型特別,一看就知道厲害。

看來這又是林川的傑作。

孫策心裡也不禁佩服。

此人乃鬼才也。

“再問你一句,降是不降?”

孫策大怒:“降天降地,絕不降林賊!”

長槍一抖,再次朝太史慈衝了過去。

哧哧哧……

十箭如飛劍!

因爲人少,林川訓軍,一再強調兵士的質量,所以他的士兵,基本上都過得硬。

這些箭手,不說神箭手,打靶心也八九不離十。

孫策舉槍格檔,終於無力檔下最後一箭……

哧地一聲……

長箭直穿右臂,右手一軟,自然垂下。

第九十九章 名士聚皖縣 龐統宴席第一百四十一章 示弱引敵 計取彭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半路遇劫 白虎遇難第一百八十三章 改革路難 難於人心第六十二章 小喬新練妙曲 神翁要造奇物第一百九十章 滿府喜氣 暗波流涌第四百四十七章 諸公將相 嘆息金陵亂如麻第五百零四章 林軍齊奮勇 進逼漢中原第一百九十六章 剷除勢力 暗下殺手第五百零二章 歌舞興平 百姓歡慶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路風光 林川入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林川欲徵邊 劉備急援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閒來無事空嘆息 一得用滿座友第一百二十三章 埋伏棋 視軍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爲江東大業 呂氏議八縱八橫第二百三十二章 神秘之物 令人恐懼第八十章 說書人胡謅 林川逛百合院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人鬥智 一人鬥勇第四百五十九章 血染當空日 勇士無知懼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戰右路軍 劉軍萬命檔江東第三百九十章 蓄意起事 只因一腔怨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盛暗中藏州禮 林川笑納不拒第一百一十六章 龐統回縣 定軍前大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總有刁民害朕總有壞蛋想成佛第二百零五章 殺出血路 雖敗猶勇第二百九十三章 惜人間浩劫 呂軍放縱萬人屠第五百零一章 軍前齊調軍 假義埋降兵第二百八十三 坑殺降軍 一殺震荊州第三百零一章 林川貪幽州 欲拿岳父大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中佈局 孔明三策謀林川第二百一十九章 半路遇劫 白虎遇難第四十九章 埋暗劍 欲借刀殺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觀奇蹟 敢叫日月換新天第二百八十一章 臨軍布將 發勢取荊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府落成 衆將述職第一百六十八章 千頭萬緒 不容錯失第六十六章 去信曹營 坦然相對第三十八章 沾字戰術 袁軍入套第六十三章 曹操實話直說 天下風雲涌動第二百九十六章 死戰退奇兵 進戰收兩地第一百四十一章 示弱引敵 計取彭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論詭計 奇謀誆江東第四十二章 精於商道 皖縣初改制第四百二十三章 口吐芬芳 人心炎涼第三百零七章 夫人慾自裁 要成忠孝名第一百九十三章 後宮爭 純不過三日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手能檔劍 雲山不知深第二百六十二章 恨鐵不鋼 林川欲暗陳倉第十五章 天下商都 開世之先河第三百四十章 民爲食爲天 再創民食盛譽第五百三十一章 水陸齊進逼許昌 洛陽失守第一百八十二章 老師講課 認真聽的神級學生第四百七十八章 總有亂賊害忠良 林川護犢子第五十八章 袁紹舉兵 曹操借勢第三百零七章 夫人慾自裁 要成忠孝名第二百八十三 坑殺降軍 一殺震荊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論詭計 奇謀誆江東第二百九十章 鐵騎奔騰如雷 萬軍齊進如虎第五十四章 一夜度春風 人前送密信第三百八十章 血洗金陵城 追前事因後果第三百七十六章 江東唯主威 一聲號令震金陵第三十二章 大喬獨斷 周泰違令第三十一章 張飛醉酒失徐州 劉呂聯軍破裂第四百二十七章 治下有良臣 苦思得方物第二百四十章 一夫當關 萬夫莫當第四十章 各軍得勝回營 林川改制第五百零二章 歌舞興平 百姓歡慶第一百七十章 兵臨城下 待勢欲發第四百二十六章 新器得改進 一朝驚四野第二百零九章 可憐梁山英雄 共赴黃泉招義部第一百七十章 兵臨城下 待勢欲發第一百九十七章 皖城血案 又風起雲涌第一百二十一章 孔明之策 孟德佈局第二十章 爲解吳郡 林川見周瑜第九十章 甘寧使長沙 黃忠蒙冤第一百三十二章 戲說曹操 皖縣整風第八十一章 初構四方軍 林氏軍初成形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農田 各種苦想第三百章 隱於市 超乎大義第二百七十三章 州會起爭執 喬氏鳴不平第二百九十八章 殘陽如血人如鐵第三百八十四章 道中俠士 命護少主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萬軍援白馬 懷遠危急第五百一十章 講玄知藥理 此物只應天上有第四百九十一章 喜見商部重臣 羣臣議法典第三百八十七章 金陵要建朝廷 暗中欲稱王第一百五十五章 此心照丹心 萬險中只爲一殺第三百章 隱於市 超乎大義第四十二章 精於商道 皖縣初改制第五百一十三章 先進管理 現代金融業第四百零八章 貨走八方 財行天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軍如泄洪 唯快不破第三百五十一章 難從水中出 一覽見雲山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盛暗中藏州禮 林川笑納不拒第二百三十章 驚聞將軍傷 孔明勝中猶忐忑第二百八十八章 忽有驚變因危機第二百六十八章 戲虐使臣 明嘲荊州第七十四章 敢於亮劍 就是我的姿態第四百三十六章 荒漠客棧 衆隊躍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