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姜雲 得知袁譚殺兄弟,頓時打出旗號!
在大營之中更是不由得心生大喜。
“袁譚此人,果然是衝動無腦!”
打着袁譚殺兄弟之名,又命人言說袁紹生前功名。
聲稱爲天下人討此不忠,不義不孝之徒。
姜雲率領大軍10萬,直取冀州!
冀州本就有張遼部隊,張遼在冀州,已經頗有人望。
通過張遼挑撥,諸位將領脫離袁家,不過只是短短的數日,冀州失守!
袁譚也被帶上了斷頭臺!
到了此前他這才真的醒悟了過來。
家務事又怎能請他人入手幫忙?
他在處刑臺前,悲聲泣道:“父親在上,兄弟在旁,我,當真該死之極,竟然請猛虎入家,這才引起如此悲劇,當真不甘!”
如此話語落下,便是慷慨受死。
姜雲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是將袁家徹底瓦解。
而他也得了冀州之地,又派人侵佔青州幽州之地,不過短短數個月的時間,他就已經坐擁三州。
坐擁三州,實力橫強。
曹操本來全心全意正想着如何對付其他軍閥,纔剛剛反應回來卻已見到姜雲,已經坐擁三州。
姜雲這時則是向曹操上表,請封自己爲封疆大吏,總領三州。
曹操見他,來勢洶洶,也只得先封他爲冀州牧,又派人加封他身邊的陳宮爲幽州牧。
姜雲知道是曹操的詭計,但是,陳宮卻是對自己忠心耿耿,所以根本不在乎。
姜雲得了三洲之地,瘋狂經營,又是命人造出更多火器。
曹操那頭卻也沒閒着,也是命工匠一直鑽研。
而且更是派曹仁出手,想要奪取幷州。
姜雲早已知曉曹操的意象,立刻便是派了張遼出手。
張遼並高覽二人,帶兵10萬,先行攻佔了幷州。
得了幷州,姜雲自然是頗有幾分膨脹之感,便是與衆人商議如何對付曹操!
“諸位,我以爲要對付曹操必要以大義爲先,以名爲重!”
衆人聽聞此話,皆是點了點頭。
沮授立刻便是來了一個想法!
“老朽倒是有個法子,不如這樣子吧,現如今劉備正遭到曹操的追殺,而劉備乃是天下聞名的劉皇叔,若是讓劉備親自來此相助,主公,你又有昔日的衣帶詔,憑劉備的皇親身份再加上如此戾氣,必然可使天下英雄共討曹操!”
姜雲聽聞此話頓時大喜過望,立刻依計行事。
按計策請來劉皇叔,又與關羽張飛,說明計劃。
劉皇叔自然知曉此事重要,便是答應了下來。
姜雲將計劃說明,希望關羽張飛二人率軍出戰。
關羽,張飛二人得了命令,便是各自率軍10萬,準備直取許昌。
而另一頭處,曹操得知姜雲,竟然迎了劉備,心中大驚。
可又知曉關張二人,提兵10萬往許昌而來,心中駭然!
他召集諸位將領商議。
“如今來勢洶洶,如何抵擋?”
荀彧道:“我等只得先派兵擋住關張,二人到時再以皇家身份,力壓劉備一頭!”
曹操知道此計甚妙,便是按計行事。
姜雲用出最強大招,以衣帶詔,告知諸位衆人。
頓時天下譁然。
本來聲名滿天下的曹操,頓時別人是成了人人喊打的漢賊。
漢賊曹操成了大街小巷,皆是罵名。
曹操得此事頓時慌張萬分,而且前線告急,關張二人,提兵10萬,便是靠近許昌。
姜雲更是有30萬大軍緊隨其後。
曹操得知此事,不知如何是好,便是召見衆位謀臣。
“現在情況緊急,諸位該如何解決此事?”
荀彧得知這件事情之後,便是緊皺眉頭,目光中多出思索之感,卻又不發一言。
程昱說:“如今已經沒有什麼辦法了,只能先放棄許昌,他們現如今起碼有60萬大軍逼近,從4面八方逼來,我等現在還在許昌,若是不投降,定然會被其攻破城池斬殺!”
程昱雖然非常的勇猛,也是一名勇將又足智多謀,但就算是如此,終究還是知道怎樣的情況下才能硬拼,怎樣的情況下只能選擇無奈的投降。
他此話說出,衆人皆是皺了眉頭。
曹操咬牙深吸了一口氣。
隨即便是說:“好吧!”
次年春,姜雲率領大軍在許昌接受了曹操投降,迎奉天子,入朝爲官,奉爲左丞相,總領百官。
又以此,封曹操爲右丞,拜劉備爲大將軍,封關羽爲驃騎大將軍,張飛爲車騎將軍。
又拜張遼,陳宮,于禁,張郃爲四鎮將軍。
再,姜雲總領尚書檯事務,都領天下軍馬,創龍淵文閣,以荀彧爲尚書檯尚書令,龍淵文閣閣主,又以劉備謀主法正爲三省節制,節制羣臣。
次年,姜雲創軍樞秘院,以諸葛亮,龐統爲樞密院核心,攻佔四方。
五年後,姜雲平定北方,直入漠北,再復西域都護府,又定遼東半島,長驅而落江南。
以大將軍劉備爲主帥,鏢騎大將軍關羽爲副將,車騎將軍張飛爲先鋒,以沮授,荀攸爲軍師,又命張遼爲殿後,李典爲後勤,百萬大軍下江南。
江左,何堪抵擋?
一時之間,聲勢震天,江南一戰而定。
幾年後,天下皆定,獻帝無後而崩,天下再度迎來亂局。
姜雲身爲左丞相,又爲總領天下軍馬大都督,現身平亂,又行霍光伊尹之事,以劉氏皇家子嗣,繼承大位。
同時規定,往後,皇位繼承之事,爲龍淵文閣,以及樞密院和尚書檯共同商議而出。
此事一出,天下震動,卻無人可反抗齊全。
姜雲行年六十時,曹操因頭風而崩,姜雲因此廢丞相,朝堂至此,以內閣爲尊。
行年七十時,劉備因病去世,姜雲藉故以劉備功勳卓,此後不再設大將軍,本朝軍事之權歸於樞密院院長統領,戰時由將軍統兵,未有軍令,不可亂行!
平時軍權皆掌握在內閣之手。
姜雲八十之時,天下平定,歌舞昇平,版圖誇張,而他又以皇權害名爲由,廢去皇庭內庭,此後內外之事,皆歸內閣及尚書檯及,樞密院管理,皇帝之事,只歸奉天。
此後,四海昇平,姜雲百年歸老而入帝陵配享。
史書曰其:“有皇帝之實,而無皇帝之名,策立君主,皆由其手,廢君權而立民之新生。”
而,故之三國事,也此再無,僅剩大漢強盛,可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終究歸於浩瀚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