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代號爲‘九五二七’的行動!

魏軍做事,往往不會顧及百姓的疾苦。

自打漢水以南,以樊城、郾城、新野城爲主的戰場風起雲涌起,宛城早已開始堅壁清野。

如今,變故傳來,這份堅壁清野無疑做的更堅決。

大體就是所有的魏軍將方圓五十里迅速的席捲,所有的村民、農戶悉數遷入宛城,所有的糧食,一律收繳,所有的耕地悉數縱火焚燒。

當然,南陽本就對曹魏積怨頗深,這中間自有大量村民反抗,可…凡是不肯遷移的,立即就是燒屋拿人。

整個宛城境內,可謂是風聲鶴唳、雞飛狗跳,大量的人,猶如牛羊一般被趕入宛城之中,到處的村落都是熊熊烈火。

這過程,便是夏侯楙親自做的;

按照曹操的命令,也根據現有的時局,宛城不能給關羽,不能給關家軍留下一口吃的。

就這樣,整個宛城內部宛若一個巨大的監獄,數不盡的平民百姓,因爲曹魏的一紙告示,悉數成了流民,充斥在這城牆的牆根之下,孤苦無依,到處都是抱怨。

而幾乎同時,宛城的所有兵力悉數都在佈防上…

不會有任何人去安置這些流民,他們彷彿自從被遷來的一刻起,就成爲無人問津、自生自滅的存在。

Www¸tt kan¸¢ ○

呼…

一聲長長的呼氣,此刻的李藐站在城樓上,眺望着那城樓下,源源不斷的像是牛馬一般被趕入城內的百姓。

城頭的風吹拂着他的臉龐,帶來了一絲絲涼意,彷彿在告訴他這個世道就是這樣的無常與殘酷。

“唉…”隨着一聲輕輕的嘆息,李藐不由得低聲吟道:“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是後世元代的詩詞《山坡羊·潼關懷古》,當然…也被關麟抄錄在贈給李藐的那捲詩集中。

這時李藐極喜歡的一首。

只是,此情此景下,吟出這麼一句,李藐的心情複雜了許多。

“李先生方纔在吟什麼?是詩麼?”

這時,隨着“踏踏”的腳步聲,曹植也登上了城樓,他沒聽清楚方纔李藐在吟出些什麼,只是看模樣,像是在感懷作詩…

提到詩,曹植可太有興趣了。

“李先生快快再吟出一遍,也讓晚輩聽聽,品評一番…”

在曹植看來,李藐的詩詞造詣是遠在他之上的。

當然,曹植不知道的是,李藐的詩詞出自唐宋元明時期,那一個個“神乎其技”的名字。

只是…

“哈哈…”李藐擺手道:“方纔我非在吟詩,只是在感嘆,短短的一日之內,這宛城就遷入了七、八萬的村民,這些村民變成了流民,民心不穩,我擔心他們會不滿,會鬧事,會譁變哪!”

李藐隨口找個了話題,把方纔對民生的感慨轉移了過去。

曹植也望向這些百姓,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眼神中透着淡淡的憂傷,“父親還是比我要狠的多,爲了徹底斷了那關羽的糧,不惜派夏侯楙帶兩萬人去堅壁清野。”

說到這兒時,曹植望向了那城郊之外焚燒的良田、農舍…

還有一切無法帶走的財富、錢糧…

表情愈發的感傷了起來。

李藐還適時的勸慰他,“是有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人,立非常之功,局勢使然…這也怪不得丞相,怪不得文遠將軍,更怪不得夏侯將軍!”

李藐的話多少讓曹植的心情寬慰了一分。

他繼續道:“方纔李先生問這七、八萬村民變流民,會不會譁變?我想…應該不會吧,畢竟此間宛城是我大魏的軍事要地,本就有七千駐軍,何況…夏侯子林又帶來了兩萬援軍,這些都是宗室的兵,應該能穩住局勢。”

隨着曹植的話,李藐在暗自計算着,如今宛城的防護力量。

原本就有七千駐軍;

夏侯楙又帶來兩萬宗室兵馬;

再加上,曹植也從洛陽帶來了兩千人,其中還混入了李藐的三百來自“鸚鵡”的死士。

還要算上堅壁清野,如此這般加持之下,三日之內…怕是關羽未必能破城啊!

一想到這兒,李藐表面上平靜,可心頭不由得露出深深的擔憂!

說起來…

李藐只是將這邊的情況想方設法傳到關麟手裡。

卻並不知道關麟的計劃。

再加上,在這陌生地方,李藐人生地不熟,又去哪裡尋找丐幫的弟子詢問呢?

故而,他整個心情也是懸着的,覺得這個局…怕這關家父子不好破呀!

呼…

心念於此,李藐止不住的又籲出口氣。

曹植見狀接着問:“李先生沒上過戰場,有些緊張也情有可原,不過…不用擔心,宛城提前部署,以逸待勞,那關羽攻不進來!倒是…”

說到前面時,曹植語氣頗爲昂然,可隨着最後一個“倒是”,他的話鋒一變,語氣中添得了幾許茫然與無措。

他突然沉吟道:“等這一戰結束,纔是真正的考驗…安撫民心…怕是不輕鬆啊!這也是父親派我與李先生來此的原因所在吧!”

隨着曹植的話落下,李藐微微頷首,心裡嘀咕着。

——『這曹操思慮的還是縝密啊!』

——『讓夏侯楙來堅壁清野,以犧牲民心的代價換取這一場戰役的勝利,卻讓仁慈善良的曹植在戰後安撫民心…』

——『思慮不可謂不周全、不縝密啊!』

誠如李藐所言…

曹操老了,可霸氣未脫,卻…也因爲這些年大魏的殺戮而遭受到無窮無盡的反噬。

現在的他,變得更中庸了一些,對於暴亂,對於民間疾苦…不是再單純的“鐵血鎮壓”,而是選擇稍微和緩一些的“一手棒棒糖、一手狼牙棒”的手段。

派曹植來…又豈不是對他的一次大考呢?

正議論着,“踏踏”的腳步聲再度傳出,是夏侯楙,似乎他是刻意來尋曹植與李藐的。

看到曹植與李藐,夏侯楙直接道。

“總算找到兩位,父親請子健與李先生赴內堂一敘!”

父親?

此言一出…曹植與李藐均是一怔。

夏侯楙的父親,那不就是夏侯惇嘛?

這位坐鎮鄴城,主管整個曹魏後勤事宜的大將軍?他…在這兒麼?

果然,曹植反應過來,當先問道:

“夏侯叔父是在宛城麼?”

夏侯楙微微點頭,“宛城乃是咱們大魏重要的門戶,襄樊戰場懸而未決,爹不放心,就親自來了,是昨夜到的,我陪着他巡視三軍,故而沒有告知子健。”

這…

一下子,李藐的眉頭短暫的凝了一下。

不過很快,他的眉宇再度舒展開來。

身處敵後,他已經能夠條件反射似的做到…不喜形於色!

更能做到收斂心神。

只是…

無疑,夏侯惇的出現又爲這宛城的守勢添上了一分力。

夏侯惇,又是個棘手的傢伙呀!

一旁的曹植不知道李藐的心路歷程,還十分欣喜道:“夏侯叔父在此,那宛城無慮也…我這心裡一下子也踏實了許多!”

“子林兄,前面領路吧!”

偃城通往宛城的官道一側,一處茂密的叢林。

方纔路過的村落,悉數都在熊熊火焰中,火焰炙烤的溫度哪怕在官道上的,也能感受到。

只是,關家軍的步騎依舊是未作絲毫停留,甚至沒有多看那些火焰中的農田一眼。

隨着“嗒嗒”的馬蹄聲在這裡停下。

關羽與一干關家軍士駐足於此,稍作停歇。

徐庶展開了輿圖,關羽也行至他的身側。

徐庶指着輿圖上的一個點,“如今我們距離昨日與熱氣球約定的地點只差十里了…”

關羽將自己的水袋遞給徐庶,然後說道:“果然,你預測的精準無誤,張遼沒有派兵追來,宛城所轄土地也在實施堅壁清野,呵呵,看來曹軍是鐵了心要斷了咱們的糧草,將咱們封鎖在這山道間。”

徐庶頷首,“魏軍還是忌憚將軍的神武,試圖避開將軍的鋒芒,將原本的遭遇戰改變爲攻堅戰,如此消耗下去,我軍糧食不足,堅持不了幾天。”

話題逐漸引到了這一場戰役的關鍵…

如何奪下宛城?

現在的局勢,已經不是圍魏救趙了,是必須把宛城給奪下來,以這種方法來威懾住張遼,只是…

關羽罕見的露出了幾許愁容,他擡起頭看看天,“還有兩個時辰就到白天了,那時候也是我大軍兵臨城下之時…”

說到這兒,關羽緩緩低頭,一雙丹鳳眼直勾勾的望着徐庶,“元直,都這時候了,你就莫要再瞞着我了?如何破宛城?你需提前告訴關某,讓我也有所準備。”

這個…

關羽的問題問到了痛點與關鍵,如今這支關家軍的狀態、軍械,關羽是最瞭解不過的。

受制於沒有攻城器械,強攻的話,幾乎是不可能爬上城樓。

也正因爲如此,他那凝視着徐庶的丹鳳眼都在放光,那是望眼欲穿的光芒。

只是,與關羽的緊張與迫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徐庶的鎮定。

彷彿一切的一切,他都胸有成竹。

終於,千呼萬喚中徐庶總算開口了,他望着關羽,口中淡淡的說,“二將軍,坦白的說…如何破宛城,我也不知道!”

啊…

徐庶的話讓關羽大驚失色,那丹鳳眼也瞪大到了極限。

下意識的,他覺得徐庶是開玩笑,可…這麼嚴肅的時候,徐庶怎麼可能開這樣的玩笑?

況且,他也不是一個愛開玩笑的人!

那…這是在搞笑麼?

人都來了?馬上就要兵臨城下了,然後…破宛城,卻並沒有任何計劃?

這…

得虧關羽面前站着的是徐庶,否則,關羽定要取來青龍刀了。

倒是徐庶,他的話還在繼續,“雲旗給我的任務,只是讓我引導二將軍到這宛城,兵臨城下,至於其他的,他會安排——”

當徐庶提到關麟時,莫名的,他語氣中竟是充滿了信心。

就好像,他從來都不曾懷疑過關麟這個名字。

默契的是,當關羽聽到“雲旗”的名字時,他原本的緊張與迫切一下子也消散的無影無蹤。

像是“關麟“這兩個字,本身就賦予着某種魔力一般。

珠玉在前,這已經不是雲旗第一次“挽狂瀾於既倒”。

在關羽看來,如果是這個“麒麟兒”在部署,那他可以永遠相信這個兒子——

曹植與李藐趕到內堂時。

已經有三個探馬在排隊等待進入。

夏侯惇看到了夏侯楙領着曹植、李藐進入其中,他沒有招呼,而是朝着那些探馬道:“繼續——”

這時,第一名探馬稟報:“如今宛城外的村莊、農田悉數焚燬,百姓盡數遷徒至城內,賊軍莫說是糧食,就是連一根雞毛也不會找到。”

面對探馬的稟報,這位僅比曹操小兩歲,今年已是五十八歲的夏侯惇不露喜怒,只是望向第二名探馬。

第二名探馬會意,繼續稟報:“距宛城五十里處發現了關羽的兵馬,萬人左右,步騎各半…短暫的休整後,正朝這邊攻來。”

聽到這兒,夏侯惇饒有興致的補上一問:“可查探清楚,關羽的兵馬中可攜帶有井欄、衝車、雲梯這等大型攻城軍械?”

“沒有!”探馬如實稟報,“末將與一干探馬看的真切,整個隊伍中絕對沒有任何攻城器械。”

聞言,夏侯惇頷首,像是心頭的一塊兒大石頭一下子落地。

繼而…他把目光轉向第三名探馬。

這探馬道:“張將軍派人傳來消息,局勢有變,于禁父子被關羽陣斬,趙儼將軍大敗,就連龐德將軍也被敵將黃忠五百步外一箭射殺…張將軍要末將提醒伏波將軍,千萬不要小覷關羽與關家軍,且張將軍已經徹底封鎖住了關羽的退路。”

其實這些情報,包括偃城、新野城之圍,敵軍已解,還有誰誰誰戰死的消息,夏侯惇昨夜趕到時就已經知道了。

可…這樣的消息,此番再度提及,依舊是止不住他心頭的怒火中燒。

“這仗怎麼就打成這樣?張文遠這仗是怎麼統略的?”

別看夏侯惇屢戰屢敗,可他是曹魏宗室中官銜最高的一個。

他也是有統兵之才的,只是架不住,每次的對手都太強了。

又不慎,在昔日反攻濮陽城時,被流矢射中眼睛,淪爲殘疾人,退居後勤的大總管。

但這不妨礙他這些年依舊喜歡研判戰場…

至於,分析張遼這漢水北岸一戰的部署。

夏侯惇只覺得全都是破綻,這也忒有失水準了吧!

短暫的抱怨一聲。

“咳咳…”隨着一聲輕咳,夏侯惇也不爲難這些探馬,擺擺手,“爾等下去吧…”

說話間,這些探馬紛紛退下。

夏侯楙這才上前稟報,“父親,子健與李先生帶來了…”

夏侯楙的聲音剛剛落下,曹植就恭敬的行了一禮,“侄兒拜見叔父。”

“子健,非常之時,無需整這酸儒的繁文縟節。”

夏侯惇隨口回了一句,目光就開始盯着李藐了。

李藐沒有行禮,他一如既往的表現出了一個狂士該有的修養。

“閣下就是李藐?”

夏侯惇徑直走到李藐面前,上下打量着他,李藐直接迎上夏侯惇的獨目,“閣下就是大魏的伏波將軍?”

沒曾想,這李藐還敢公然反問,夏侯惇有些意外,可見這年輕人面對自己時不卑不亢,語調鏗鏘,渾身全無懼色。

“哈哈哈…”當即,他大笑了出來,“好一個狂士,不愧是我大兄看重的,有些膽色…”

說着話,夏侯惇就轉過身往主位上行去,一邊走,一邊問:“李先生是大兄看重的人,以往又在荊州待過,如今那逆賊關羽兵臨城下,李先生可有破敵之策?”

面對夏侯惇的詢問,李藐回答的不卑不亢,“何需破局之策?依李某之見,關羽不過是甕中之鱉,早已陷入重重埋伏,本已是將死之人,何必破局?”

“李先生這話是什麼意思?”

“伏波將軍方纔不提到了麼?”李藐張口:“宛城這邊堅壁清野,避實擊虛,現有的情報,關羽又無攻城器械,軍中之糧能支撐幾日?我等只需堅守即可!況且,夏侯老將軍不擅攻,總是擅守的,有夏侯老將軍往城頭一戰,我就不相信,那關羽缺兵少器之下,能攻下宛城?”

說到這兒,李藐頓了一下。

“可他若不攻城,那避其鋒芒,待得其斷糧之日,他進…進,過不了這宛城,退…又有文遠將軍封鎖退路,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他不是甕中之鱉?將死之人?又是什麼?”

呼…

夏侯惇沒想到這個李藐侃侃而談,有理有據,分析的是頭頭是道了。

甚至言語間,夏侯惇都能感受到這個狂士對關羽的憤怒。

夏侯惇不由得心頭喃喃。

——『看來,昔日…那關家四郎將這李藐扒光衣服,遊街示衆…是確有其事了,看來,這李藐是一個可信之人!』

心念於此,夏侯惇大笑:“哈哈哈哈,看來本將軍與李先生是英雄所見略同!”

說到這兒,夏侯惇轉向夏侯楙與曹植,“子健與子林可聽明白了,我與李先生不謀而合,傳我軍令,各部堅守不出,各自守好各自的位置,待得他關羽斷糧,我等再做計較!”

“喏!”

隨着曹植與夏侯楙的齊聲應答。

三人徐徐退出了這內堂,夏侯楙與曹植有任務在身,即刻去點兵,一時間倒是唯獨李藐閒暇了起來,無事可做。

他在這衙署門外尋了一處茅房,進去之後,他才大口大口的喘氣。

——『呼…好險哪!』

回想起方纔夏侯惇那攝人心魄的眼神,

李藐知道,方纔夏侯惇是對他試探。

是忌憚於他來自荊州,對他有所防備…

但凡他方纔說錯一句話,可能就要被夏侯惇嚴密看管,甚至…

現在想想尤自一陣後怕。

——『敵後…還真是無聲的戰場,處處都是殺機啊!』

一時間,在這茅房。

就連李藐噓噓時,都有些抖的味道,濺了一地…

裡面順着他的噓噓往下看,突然他看到這茅房地面上,那些“擦拭”用的圓潤的石頭下面竟刻着幾個字。

“咦?”李藐一下子緊張了起來。

他本能的左右環視,確保這茅房中無人,周圍也無人後,這才小心翼翼的拿起石頭,只見下面藏着這石頭刻着的極小的四個詞:

——馗不首、吾不口、示不小、皁不白!

看字面,就像是一個腐儒在蹲坑時無聊刻在地上的,腐儒就是這樣,總是愛瞎七八亂想。

但…

唯獨李藐,這十二個字,讓他一個寒顫。

他的眼睛瞪大,忍不住心頭暗道出此間玄機。

『是——九五二七!』

沒錯,“馗、吾、示、皁”對應的數字正是“九五二七”…

至於九五二七,那是在李藐北上之前,就與關麟秘密定下的一個計劃與行動的代號。

這是要啓動代號爲“九五二七”行動!

想通這一節,短暫的沉吟後,李藐整個人突然就亢奮了起來。

這一次…是屬於他的戰鬥啊!

第265章 你們還覺得,他是個逆子麼?第393章 凌旋風歸蜀,風消力去,風殘力盡第194章 此子,非孔明不教,乃教不了也第114章 風起雲飛揚,吾弟關麟鎮四方第305章 伯言與我,是英雄所見略同!第442章 天下三分,才最符合寒蟬的利益第678章 活着,總是比死了要好第512章 駕人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第15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606章 接下來,孤要誅他大耳賊的九族!第431章 錦馬兒,一如既往的有恃無恐!第561章 來呀互相傷害呀!老子給你拼了!第377章 不能讓吾兒孤軍奮戰第472章 他不是要殺人,而是誅心第348章 從今往後,關某再不是孤軍奮戰第695章 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第450章 疾風勁草,這將是男兒的戰場!第353章 幸有吾子云旗,不辱使命,大捷!第426章 諷刺,這便是我們守衛的魏麼?第16章 理紅妝貼花黃,無礙征戰疆場第559章 曹魏的反擊,從帝王谷開啓第662章 曹操:劉玄德,你別來無恙否?第150章 我關麟,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30章 君臣和睦,兄友弟恭第306章 鴻雁南飛,醉裡客魂消,春風大小喬第6章 你不是我的四哥!第76章 洪七公當着當着,真成北丐了第608章 可孤更願意相信,孤親眼看到的!第521章 他們堅守的又是個什麼東西?第93章 攤上這麼個爹,我心好累啊!第585章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第418章 吾欲掃清肘腋,奈何諸公盡在夢中!第266章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569章 這阿斗怎麼“麟裡麟氣”的?第493章 豈不聞,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第329章 感受 體驗 接受 瞭解這份痛苦吧第583章 明攻陽平關,暗取定軍山!第424章 進爵爲魏王,屠龍勇士終變惡龍!第324章 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經死了!第521章 他們堅守的又是個什麼東西?第12章 三人成虎,人所共知第623章 老爺挑袍識奸計,關公撇刀斬蔡陽第315章 敢打老子,兒子就十倍奉還!第165章 貂蟬怒敲登聞鼓第595章 贏了一起狂,輸了一起扛!第681章 這已經是那關麟的極限第59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104章 江陵,竟是這般臥虎藏龍第540章 孫權已經擒獲,江東的戰事結束了!第425章 鬥戰神:巧婦也可爲無米之炊第299章 亂世中存活,需實力,更需運氣第690章 突敵陣子龍拌雄風(中)第550章 斷了的弦?要怎麼連?第693章 賈詡:看看你和他誰的命更硬?第335章 弟兄們,聽我號令,拉滿弦第638章 唬天子?呵這小子,陰着呢第45章 孤想用伯言,伯言敢立功否第211章 瞬間入戲——莫使金樽空對月!第369章 塵埃落定,開卷下的蜀軍戰績第513章 瘋了,你讓荊州的醫救大魏的將?第648章 否極泰來,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23章 曹操歸鄉,誰知?家鄉譙沛多戰死!第27章 罪己書第249章 管他什麼東吳,何不去投荊州?第160章 他變了!傲氣不可一世的關公變了第616章 這一眼,或許就是永別第576章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樂兮!第633章 糟糕的局勢,你真的很糟糕第254章 這關雲旗,他好好壞啊!第720章 勢要接住,這潑天的勝利啊第684章 曹彰:伯約,我愛死你了第752章 關家逆子大結局(十四)第95章 足下不死,吾不得安第14章 有點小聰明,但不多第494章 圍而後降者,本將軍殺無赦第263章 如此精巧背刺,爾等師從何人?第248章 吃這一口酥,需要眼光與膽魄第744章 關家逆子大結局(七)第277章 不瘋魔,不成活,魔灬陸遜誕生第287章 我縱容的是你啊!曹公得人第686章 投漢一念起,頓覺天地寬第673章 這咆哮,震破山巒,碎屍萬段第524章 主公既降!我等死戰?第662章 曹操:劉玄德,你別來無恙否?第557章 風送雨,雨隨風,漢道通時有麟鳳第341章 大兄勿慮,愚弟詐死賺襄樊!第92章 關雲旗搭臺說書,引蛇出洞第573章 陷嗣?不祥徵兆!陷嗣第167章 老爹,咱能不能心裡有點數?第4章 心中無女人,出刀自然神第645章 以官易婦鄧玄茂,毒計心頭賈文和第300章 關家四郎,真乃神人也第651章 張郃的世界,陷入了徹底的黑暗第674章 河東獅吼,魂葬六萬魏靈第490章 孫權豎子,不足爲謀,豬狗不如!第659章 孤若不來,你必枉死在這定軍山第541章 曹操:江東可以丟,關四必須死!第177章 一夜變天,敢叫襄樊換新顏第121章 關大王月下斬貂蟬第527章 真兒子知易行難,假兒子如雨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