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死亡分組

2015賽季,全面接近尾聲,ATP倫敦年終總決賽,誰能夠笑到最後?

也許,WTA新加坡年終總決賽可以作爲一個參考。

整整一週前,WTA年度最後一項賽事落下帷幕,然而,囊括三大滿貫冠軍的小威廉姆斯以傷病爲理由缺席,這也使得賽事黯然失色,本來應該是華山論劍的賽事,卻因爲豔冠羣芳的王者缺席而失去意義。

賽事進程,更是令人大跌眼鏡——

兩位小組第二A-拉德萬斯卡和科維託娃以一勝兩負的戰績出線,卻在半決賽雙雙爆出冷門擊敗兩位小組第一莎拉波娃和穆古拉扎會師決賽,這也創造WTA的一項尷尬歷史:

有史以來,決賽首次在兩位小組賽一勝兩負的球員之間進行。

特別是莎拉波娃和科維託娃的半決賽,決勝盤裡,莎拉波娃“5:1”遙遙領先卻痛失好局遭遇翻盤。

這也驗證WTA的賽季亂象,小威廉姆斯一枝獨秀,在她之外,世界排名前三十的球員之間差距微弱,誰勝誰負都談不上冷門,誰面對誰都沒有絕對把握,側面再次見證小威廉姆斯無與倫比的統治力。

最終。

A-拉德萬斯卡苦戰三盤擊敗科維託娃,拿下個人職業生涯份量最重的一項冠軍,在經歷一個糟糕透頂的賽季之後,賽季末強勢反彈,A-拉德萬斯卡的勵志故事也再次證明競技體育世界裡一切皆有可能。

意外。冷門。驚喜。喧囂。

從積極層面來看,WTA的深度正在提升,種子球員之間的距離在縮短,精彩的對抗也將越來越多,觀衆和專業人士一樣,永遠沒有人能夠預測誰會贏得比賽,這樣的懸念毫無疑問是保證吸引力的關鍵。

但從消極層面來看,除了小威廉姆斯之外,WTA再也沒有ATP那樣的魅力巨星,對於路人觀衆來說並不友好,ATP的全球號召力確實正在攀登全新高峰,從年終總決賽在社交網絡上的討論熱度就可見一斑。

WTA年終總決賽,A-拉德萬斯卡意外登頂,這也給即將拉開序幕的ATP年終總決賽一項至關重要的啓示——

永遠不要排除冷門的潛在可能,這纔是競技體育的魅力。

更何況,ATP華山論劍,勝負本來就在毫釐之間,遠遠談不上冷門。

回顧今年四大滿貫,當人們討論奪冠熱門的時候,賽前形勢都比較清晰,不管最後預測是否準確,至少熱身賽的格局都相對明顯,情況一目瞭然,包括博彩公司在內的預測也都能夠看到明確的分級。

但是,來到亞洲賽季和歐洲室內硬地賽季卻並非如此。

德約科維奇和高文首當其衝,整體表現以及成績高出一截,他們各自參加的賽事最終成績全部闖入決賽,不是冠軍就是亞軍,延續賽季強勢,毫無疑問成爲賽季收官階段的領頭羊,構成領先集團。

重點在於,其他球員也都不是軟柿子。

費德勒,魔都和巴黎兩項大師賽表現不佳早早出局,但巴塞爾登頂冠軍。

瓦林卡,魔都和巴塞爾表現平平,但霓虹奪冠、巴黎表現強勢回暖。

納達爾,從帝都開始一路到巴黎,狀態節節攀升,儘管沒有贏得任何一項冠軍,但表現已經全面復甦。

穆雷,各項賽事保底四強,但兩次脆敗輸給高文需要敲響警鐘。

整體而言,狀態有起有落、成績有好有壞,進入賽季末階段,頂尖高手們也都在調整,起伏比美網更明顯更劇烈;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們都不是首次參加年終總決賽,每個人都按部就班地調整狀態——

最終目標,劍指年終總決賽。

同時,費雷爾、伯蒂奇以及作爲替補的迪米特洛夫,他們就真的是炮灰嗎?

也未必。

這三位球員的情況都有些相似,因爲傷病或者因爲狀態低迷,不約而同經歷了一段低谷;一直到亞洲賽季開始緩緩復甦,一項賽事一項賽事地去拼搏去嘗試去磨合,最後還是重新回到了頂尖行列。

和A-拉德萬斯卡的情況,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也許,從紙面實力分析,費雷爾和伯蒂奇都遠遠算不上奪冠熱門,但A-拉德萬斯卡也同樣算不上。

更何況,費雷爾和伯蒂奇的穩定性、衝擊力也可能扮演攪局的角色,改變整個競爭和對抗的格局。

懸念重重!

正是因爲如此,今年倫敦年終總決賽的矚目熱度,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賽事甚至還沒有拉開序幕,流量就已經屢創新高,社交網絡之上的討論沸沸揚揚,不僅是球迷,吃瓜羣衆也同樣激動。

——強勢出圈。

僅僅是小組抽籤儀式,倫敦年終總決賽的話題標籤就出現在全球趨勢榜的前十行列,熱度非同小可,幾乎能夠和歐冠決賽圈的分組抽籤相提並論,這在ATP年終總決賽的歷史上,絕對是破天荒頭一遭。

畢竟,千載難逢嘛。

和歐冠決賽不同,ATP年終總決賽的八名球員分爲兩個小組,球員平衡分佈的可能性客觀存在但確實不高,這也意味着必然一個小組輕鬆一些一個小組驚險一些,分組抽籤的重要性比大滿貫高出一截。

期待和矚目,自然也不同。

今年倫敦年終總決賽,爲了紀念兩位傳奇網球球員,賽事採用全新小組命名,分別爲斯坦-史密斯(Stan-Smith)組和伊利耶-納斯塔塞(Ilie-Natasha)組。

在全球數千萬觀衆的關注之中,分組抽籤出爐——

赫!

倒吸一口涼氣!

社交網絡之上,一片哀嚎與驚愕,短短三分鐘之內強勢刷屏,即使做好心理準備也還是心臟停止跳動。

斯坦-史密斯組:德約科維奇,費德勒,伯蒂奇,費雷爾。

伊利耶-納斯塔塞組:高文,穆雷,瓦林卡,納達爾。

這……

不平衡,這是可以預料到結果,但嚴重失衡到如此程度,還是超出預期,以至於社交網絡直接炸鍋。

伊利耶-納斯塔塞組,這是什麼史詩級死亡小組?

——四位大滿貫冠軍?

——兩位巨頭,一位新晉巨頭,一位挑戰者領頭羊?

——亞洲賽季和歐洲硬地賽季平均表現最出色的四位球員?

——從世界排名來看,第二、第四、第五、第六?

刺激。

這,着實太刺激了!

特別是和斯坦-史密斯組橫向對比一看,伊利耶-納斯塔塞組的瘋狂也就進一步凸顯出來,不由開始懷疑人生。

誰出現,都有可能,這就是字面意義上的。

擺在高文面前通往世界第一的道路,是一條地獄級別的刀山火海。

1872 一個臺階1810 全場聚焦1481 狂轟亂炸968 德高望重1844 嚴禁急躁710 近墨者黑937 概率問題1038 戴維斯盃1906 川歸海1732 敢打敢拼1754 磕磕絆絆529 小小圈子1165 互相驚喜739 年終排名378 名揚四海101 扼殺懸念1709 後無來者717 萬分之一101 扼殺懸念74 虛驚一場192 會師決賽480 搶佔先手1740 自我懷疑393 果敢出擊1345 雙向奔赴149 超級新星1658 魚雷出擊1979 偶像效應2136 正面刺刀1383 壓箱絕技1882 絕對能力1328 賽程安排1138 誰在說謊1505 心高氣傲891 環環相扣297 石頭縫裡1276 卸下包袱2047 張力漫溢1312 全面矚目596 雙打傳奇1272 胡攪蠻纏2110 來日方長2113 有備而來771 沙漠之花1386 意志較量52 閒庭信步576 輕鬆上陣1128 極限延伸1221 餐前小菜251 齊頭並進1393 信手拈來2069 整裝待發2024 咄咄逼人603 發球上網811 小小差異222 訓練強度46 增重計劃1214 閱讀理解834 信手拈來1457 手感滾燙1481 狂轟亂炸1233 澳式站位1994 全球偶像518 重磅來襲1785 歐皇附體746 全球巨星1208 幕後八卦1038 戴維斯盃1492 風雲變幻1510 首映儀式487 狹路相逢557 暗潮洶涌1427 短兵相接1795 傷兵滿營414 亞洲對決778 靈感碰撞1956 凜冽入骨609 鍛鍊價值1373 巨頭殺手894 勇敢之心1064 天壤之別2085 全面蛻變124 煥然一新1113 當局者迷1429 戰神之爭1700 紫禁之巔1793 不祥預感766 全新挑戰1980 團隊力量2102 無我之境1 陽光燦爛325 還是搶七1059 炙手可熱620 精疲力竭910 隨機應變1893 尖峰時刻1972 訓練質量971 遊刃有餘1192 小小進步1013 靈感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