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 臨河行三

第二天,榮飛還沒有上門,魏國祿倒先找上來了,而且是先到姥姥的老院,跟着找到魏建軍家。老魏來的時候,榮飛正站在院子裡漱口,沒帶牙具,只好清水漱口了。

“小榮啊,你總算來了。我都準備去北陽找你了。”

榮飛一愣。他關心暖氣片廠不過是好奇,可沒有伸手相幫之意。而且,按照老魏頭的經歷,即使企業遇到困難,斷不至於將希望擱在一個毛頭小夥子身上。這是從何說起呢?

“你沒吃早飯吧?跟我來,到我家去吃早飯。我叫你嬸烙了餅,就等你了。”魏國祿不由分說便將榮飛拉走了。

見到魏國祿的家,榮飛便將心落在肚裡。他擔心老魏頭禁不住金錢的誘惑,如果是那樣,榮飛就跟他沒什麼說的了。因爲魏國祿家很是清貧。榮飛想,老魏未必是那種沉得住氣的鉅奸,掙到錢藏起來甘於清貧。

“老魏叔,聽二舅說廠子遇到些困難?”

“老弟呀,真是敗興啊。三年前你給我講的話我一直記着,還記在了本子上。可是沒想到去年開始------”

企業的衰敗有時是很無奈的事。從八三年投產,棗林暖氣片廠算是得風氣之先,產品暢銷不說,還得到了臨河及北新政府的大力支持。雖然這種支持更多的在於精神層面。企業由此顯得興旺發達,魏國祿及棗林暖氣片廠的大名迅速傳播,企業的規模迅速擴大。至八五年底,棗林暖氣片廠已擁有職工490人,固定資產330餘萬元(不含土地),銷售收入130萬元。這個數字擱在二十一世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在當時已是很可觀了。棗林暖氣片廠的神奇崛起,引發了一系列的後遺症。

第一是周圍鄉鎮包括臨河縣城很快出現一大批暖氣片企業。鄉鎮企業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跟風嚴重,什麼掙錢便一哄而上。對企業的未來有通盤設想的“鄉鎮企業家”簡直是鳳毛麟角。

面對衆多的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暖氣片廠,魏國祿的應對之法有二條,實際是一條。對外加大市場開拓的力度,力爭拿到更多的訂單。這一條說起來不值一提,就是加大行賄的力度。老魏頭認爲與衆多的但剛剛進入該行業的競爭者來說,棗林廠的優勢是明顯的,至少在資金上比競爭者更爲優勢。多拿出三五萬,什麼事也擺平了!辦這種事不能靠外人,爲此老魏頭加重了負責訂單的銷售科的職權,將他的族人晚輩充斥其中。對內擴大產能,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棗林廠倒是做了市場分析,認爲目前的產能是制約發展的瓶頸。爲此,在八五年夏棗林廠向市工行貸款200萬元用於擴能改造,土地的徵用只是村子裡自己的事,老魏頭一句話就行。設備添置等改造的內容倒是請了專家評估。在八五年秋至年底,棗林廠實現不停產的擴能,新建了鑄造二車間,廠子一派興旺景象。

“後來產品滯銷了,或者貨款回籠不及時。趕上銀行催還貸款,廠子便轉不動了,是吧?”魏國祿向榮飛“傾訴”的時候,榮飛一直看着老式的八仙桌上的一座自鳴鐘。那絕對是進口的物件,或許已經有100年的歷史了。後世興起的收藏此刻還沒有幾個人懂得此道也是掙錢的路子,許多的財寶仍然以原生態的形式藏於民間。聽見魏國祿不說話了,榮飛終於說了一句。

“我就知道瞞不過你。跟你說話真是省力氣。哎,老婆子,愣着幹嗎?給榮先生續水啊?”

魏國祿的老伴早就聽說過榮飛。沒想到令老頭子欽服的人竟然如此年輕,比自己的小兒子還小五六歲!在棗林鎮,敢如此坦然面對老頭子的人似乎還沒有。即使現在廠子遇到麻煩,人們也不過背後議論而已。而這個姓榮的青年竟然如此傲慢------

“我知道你一定有辦法的。”魏國祿熱切地看着榮飛。七月份貸款就到期了,銀行已經催要了三次了,最後一次是書面的,威脅要封掉廠子。而廠子的流動資金已經陷於枯竭,貨款清收不力,當初爲了搶佔市場,採取了先發貨後收款的辦法,導致了資金的緊張,最主要的原因是憑空多出來的競爭對手,臨河縣東支鄉的喬玉狗創辦的東支暖氣片廠,給了魏國祿極大的壓力。喬玉狗仗着弟弟是副縣長,得到銀行的大力支持,而自己的棗林廠卻受到官商的聯合打壓------

“沒想到你們這麼倒的這麼快。”榮飛從自鳴鐘上收回目光,“魏廠長,企業遇到困境首先要找自己的原因。找不到問題纔是最大的問題。我沒有調查,本來是沒有發言權的,你的廠子除了外部的障礙外自身是不是存在制度執行、人事管理、銷售政策等方面的問題?比如,是不是濫用親信親戚?採用賒銷的方式擴大市場佔有?”榮飛開了口,便決定與老魏好好的聊聊,至於能否幫助這個寄予很大希望的鄉鎮企業,要看談話的效果。

這一聊便是三個鐘頭。快中午時老魏又拖着榮飛去了廠子,實地查看了廠子的現狀,甚至將財務帳薄取出來讓榮飛審查。飯菜就送到辦公室,榮飛也不客氣,一面吃飯一面瀏覽了棗林廠從八五年後半年到八六年上半年的賬冊。對於企業會計榮飛不算精通但也不外行,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最基本的三張表是看得懂的,估計眼下棗林廠和這位魏廠長還沒有達到看三張表的水平。

“老魏叔,棗林廠的困境我可以幫助,但你要答應我幾個條件。”思忖良久,榮飛決定出手相幫。

“我有個原則,生意歸生意,朋友歸朋友。”榮飛慢吞吞地說,“所以我幫助是有條件的。”

“你儘管說。”

“有二個方案,你選。第一我入資棗林廠,現有的資產請第三方評估,按照50%的比例入股,入股後你當董事長,我派總經理來,日常的經營管理歸總經理負責,你只問大事,不得干預總經理的日常經營,包括廠子的人事權。第二,我幫你度過銀行逼款這一難關,我找家企業爲你擔保。但你要簽署一份協議和支付必要的費用。如果不能按期還款,我們按協議辦。”

魏國祿其實不懂董事長和總經理這些在後世幾乎人人盡知的職務,此時的公司法還遙遙無期呢。榮飛認定暖氣片是個朝陽產業,有着良好的前景,所以不惜動用資金進行事實上的收購。

棗林廠的產權是很模糊的。產權一詞也是後來蹦出來的。廠子是棗林鎮的,鎮上的村民和廠裡的職工們未必想過廠子究竟是誰的。

“什麼是董事長?如果按照第一條辦,我是不是以後就不能管廠子的事了?”

有必要給魏老頭講講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基本常識了。可惜現在沒有現成的法律條文。於是榮飛開始細細講解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區別。說完了,看見老魏頭恍然大悟的樣子,“你真的聽懂了?”

“這個法子好。我覺得就是從前東家和掌櫃的關係嘛。我爺爺曾在北新印染店當過掌櫃。我做董事長,就是東家嘛,就是等着分紅嘛。”

“您老的比方極是。”榮飛想,公司制並不是西方的專用,清代中葉我國已經有比較完善的制度了,像山西票號中多實行這種制度,職權明確,取得極好的效果。北方票號盛極一時,不能不說與這種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權制有直接的關係。

“我願意。”魏國祿大聲說,“要是你來管這個廠,我絕不過問任何一件事。”

“不是我。說實話,我看不上你的廠子。”榮飛笑笑,“我會選一個能力沒問題的總經理來。這樣吧,我先將分權的制度寄來,魏廠長和廠裡的領導先研究一下,認爲可行呢,我們就接着往下走。如果不行呢。就算了。”

“廠裡我還是說了算的。”魏國祿粗聲答道,“只要能將廠子搞好了就行。”

“有老魏叔的這句話,我覺得九成把握能將棗林廠搞上一個新臺階。一年幹個1000萬不是夢想。利潤嘛,不會低於100萬。至於利潤如何花卻不是總經理的事,那要董事會決定。”

聽起來也挺不錯的。老魏頭想。“你們出50%,都是現金嗎?準備出多少?”

“看你這話說的。50%是多少我就出多少!”榮飛心裡盤算着資金的來源,預計棗林廠的淨資產額不會超過300萬,那麼還不是很大的問題。

“一言爲定!”老魏堅定地說。

“不考慮第二條路了?”

“不了。”

,!

第151節 省委書記第62節 奧運第219節 艱難的改制第105節 醜聞第四卷第二四節第19節 另一半第125節 軍方第二七節第121節 斯人已去第71節 權力即責任第58節 聯投的根本一第18節 不速之客第90節 邢梅的責任第220節 陶氏分立第240節 瑞風的廣告第53節 叮嚀第148節 棗林親戚第233節 麒麟的佈局第4節 接見第101節 黛山遊三第56節 審視第13節 汽配公司第255節 表白一第37節 風波第9節 傅家堡的展望第79節 楊孫喜事第59節 經典春晚二十一服裝公司第230節 麒麟首車亮相第176節 未曾意識到的艱難一第75節 陪侍第88節 抓週第四卷今夕何夕第十節第181節 陶建平與殷淑第214節 變化第四卷今夕何夕第七節第122節 重汽首車下線第43節 國慶徵歌第84節 退休頂替第91節 逛街第102節 合資方案第153節 二橋煤礦第60節 聯投的根本三第45節 李建光的麻煩第107節 新居二第138節 收購第80節 農機廠的資金問題第四卷今夕何夕第二三節第152節 拒絕第108節 啓動第62節 奧運第37節 風波第39節 張華第11節 元旦晚會第7節 代課第63節 邢芳要登門第四卷今夕何夕第二九節第三卷第六節第52節 口頭協議第241節 比較第22節 瑣事第四卷今夕何夕第十二節第23節 愛好和追求第220節 陶氏分立第118節 傢俱店的邂逅第56節 審視第36節 調整第13節 汽配公司第99節 黛山遊一第253節 榮家與邢芳第284節 處置一第26節 世界離我們如此之近第29節 領導的選擇第65節 隆月的迷惑二十一服裝公司第9節 女排的勝利第105節 醜聞第27節 碰瓷第186節 婚事第48節 風波第73節 敬酒第14節 你快回來第20節 廣東行第四卷今夕何夕第三九節第42節 華麗的成功第89節 轉型第254節 財富與親情第160節 小玲的煩惱第256節 表白二第151節 省委書記第138節 收購第171節 慈善規劃第100節 作弊第44節 邢菊的婚姻危機第61節 調資風波一第189節 恆運第278節 解決難題第11節 榮城美食廣場第11節 借錢第187節 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