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除了佞道之外,還十分的講究迷信。自然界當中出現的一些偶然的現象,都被他稱爲是上天所給予的福瑞和吉兆。凡是有人進獻祥物,不但祥物供於太廟,獻物之人也將受到重賞。於是,全國各地都紛紛尋找吉祥之物,一些奸佞小人則把獻祥瑞當做個人升官發財的階梯。在他即位十年的九月十八日,有一位縣丞進京獻佳瓜,這隻佳瓜送到了嘉靖的面前,果然是與衆不同,不僅是雙瓜並蒂,而且在瓜上還生了新的枝蔓。進寶之人還向他解釋說這是木枝繁衍之兆。當時嘉靖已經即位已經十年了,但依然是沒有一個皇子降生,這個吉兆正好說中了嘉靖的心意。因此,嘉靖異常高興,闡將此物收入了內殿,並且賞了獻瓜者朝服一件。另有一位朱姓帝支宗人爲了掩蓋自己靠賄賂嚴嵩,而冒襲本來已經絕後的交城王的王位的事情,便投皇帝之所好,廣派手下四處尋找異物,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果然弄到了一頭罕見的白鹿。於是他逢人就說,這頭白鹿乃是得自神仙洞旁,是仙人馴化出來的。並撰寫了頌文,連同白鹿一併獻給了嘉靖。嘉靖得到了這種吉祥物,果然是十分的高興,當即賞給了此人白銀一百兩,大細金彩袞龍服三件,於是他假冒交城王位一事便無人敢再過問了。
嘉靖移居西苑之後,爲了求成仙得道之術,他又下旨讓天下進獻靈芝和珍珠寶石,還有法術秘書一類的物品。舉國上下都被牽動了,敲詐勒索時有發生,有的人甚至傾家蕩產,家破人亡,也有一些人乘機弄虛作假,從而換取高官厚祿。陝西有一個國子生名叫王金,因爲殺人罪被判處死刑,等待秋後被處決。但因爲王金有燒製黃白之物的秘方,所以該縣的知縣爲了將此秘方弄到手以求得討好嘉靖,便對王金是格外的優待,每日裡好酒好飯的招待,使得王金的日子過得比在
獄外還愜意。這一天,王金乘着看守睡覺之後,連夜逃出了這個縣城,直奔京城。到了京城之後,他投奔了嚴嵩的親信趙文華的門下,孝敬了趙文華南和瓶不知從哪兒得到的什麼仙酒。趙文華立即把仙酒獻經了嘉靖,同時對王金也是熱情的招待,另眼看待。當時,宮中有些太監把全國各地獻給皇帝的靈芝擅自拿出去拿到市上變賣以謀取厚利。王金爲了掩蓋自己殺人的罪惡,便以趙文華爲後盾,花下重金買下了這些靈芝,又從中選取了一百八十三顆成色上等的靈芝,堆砌成一座靈芝山,取名爲仙應萬年芝山,獻給了嘉靖。嘉靖以爲又得到了什麼稀世之寶,是非常的高興,還賞了王金許多銀子。皇帝都大加賞賜了,還有哪個人敢再追究他以前的罪責呢?從此王金便逍遙法外了。
王金從獻芝山得到好處之後,又開始想新點子來討好皇帝。他先找到一隻特大的龜,在龜背上染上五種顏色;接着就四處尋找不同顏色的靈芝,湊起了五種顏色;最後便將五色靈芝和五色龜一併獻給了嘉靖,並向嘉靖上奏道:“陛下,五既代表五方,又代表五土,陛下得此五五俱全之物,必然會寵福無邊。”那位迷信長生已經到了無以復加地步的嘉靖,不僅自己高興了好半天,還特意曉諭禮部說道:“靈芝、龜五色俱全,五五之數俱備,難道這不是上天對朕的恩賜嗎?”皇帝都已經發了話,文武百官自然都紛紛上表稱賀,而獻寶之人王金則不但死罪不究,還被召到太醫院裡當了一名御醫。由此可見,嘉靖的昏庸由此可見一斑。特別是嘉靖在位的最後幾年,隨着年事的增高,加上長期食用仙藥中含有鉛、汞之類的毒素,嚴重損壞了身體的健康,因此求長生,成神仙的願望也就更加的強烈了。於是不僅宮外之人乘機愚弄他,就連他身邊的內侍也一同欺騙他。在嘉靖四十三年
的五月十四日的夜晚,當嘉靖正在納涼,忽然看到一個太監捧着一個大桃子向他走來,這太監跪倒在地說道:“陛下這是一枚仙桃,乃是從天下掉下來的,奴才特意拿來敬獻皇上的!”嘉靖對上所賜之物自然是欣喜不已,立即下令建修迎恩典。第二天,又有一枚仙桃降來,接着又有太監來報說宮裡的白兔生了兩個仔。不多久,又有人報稱後苑的壽鹿又生了兩隻小鹿。嘉靖把這些聯繫起來,認爲上天屢降奇瑞之物。可見上天對他的眷顧是非常深的,於是詔諭禮部馬上舉行謝天告廟的大典。文武百官也急忙上表稱賀,這些彌天大謊就連黃齒小兒也能看得出來,可滿朝文武卻爲之忙亂,耗費了大量的錢財。面對皇帝的荒唐愚昧,多數大臣只是一味的迎合,從不表示異意,只有少數的幾位大臣敢於直言諫諍。
太僕寺卿楊景曾經上疏皇帝:“古代的堯、舜和湯武等賢王,從來不學修道成仙之術,難道他們不是聰明人嗎?只要節制慾望,體力就會充足,自然就會長壽,那些黃白朮,金丹術都是不可信的。”這種忠心諫諍的大臣,嘉靖卻藉故把他下獄害死了。朝臣周天佐也是因直言進諫而死於獄中。這幾起殘殺忠臣的事件發生,使很長時間內朝中大臣無人敢再上奏反對皇上事道。直到嘉靖末年,纔有戶部主事海瑞站出來直言。他在上疏中說道,現在老百姓都傳言,嘉就是家,靖就是淨,嘉靖就是家家窮得乾乾淨淨。皇上二十年不理朝政,法度綱紀全都廢馳,只知一意修真,購香進寶,濫興土木,竭盡民脂民膏,致使的貪官橫向聯合行,民不聊生,水旱無時。您只要想想便會明瞭,桃子有人採摘,方能從樹上掉下來;臥榻上的藥也必定有人煎熬,才能製成。它們自己豈會長腿跑來?只有君主行爲端正,大臣才能明確自己的責任,國家才能興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