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這樣的反賊多來點

bookmark

第69章 這樣的反賊多來點

光和七年對大漢朝廷絕對不是一個好年節,一場黃巾運動,鑿得這天下千瘡百孔。

雖然緩過神的大漢朝廷,僅僅一年時間就大體平定這場運動,但是黃巾事件帶來的深遠影響,卻纔剛剛開始。

這場運動,暴露了大漢朝廷虛弱的本質,各地一些不太安分的存在,也由此敢於去挑戰大漢的威嚴了。

而原本被困於黨錮之中的天下世家也一朝得到解放,大漢朝廷對地方的控制變得更加困難,弱幹強支的大勢發展不可避免的越來越快。

當然,至少在當下,黃巾的大體平定還是讓大漢朝廷爲之高興的,雖然如青徐、黑山還有其他地方的一些黃巾餘孽尚在作亂,但張角老道病死之後,他們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

大漢天子劉宏(漢靈帝)爲求一個好的寓意,最終更換年號,光和七年改爲了中平元年,意中興平安。

他期盼大漢帝國能在劫難之後迎來興盛平定,只是現實並沒有滿足他的美好願望。

進入中平二年之後,劉宏收到的壞消息就一個接着一個了,如今黑山青徐黃巾都還尚未平定,涼州又有北宮伯玉脅迫邊章韓遂也扯起造反大旗,一時擁兵十數萬聲勢浩大,如今已經蓄勢待發要進攻大漢三輔之地。

黃巾之後,大漢似有各地起火之感,涼州動亂的消息,實在讓劉宏頭疼不已。

這種關頭,他想起的第一個名字,也就是大漢如今左車騎將軍,兼領冀州牧的皇甫嵩了,這個鎮壓黃巾的頭號功臣,才能讓劉宏稍稍安心。

既然要用皇甫嵩,劉宏也就不得不賣他一個面子,準了皇甫嵩爲盧植求情的奏疏。

原本因爲得罪宦官而被構陷入獄的盧植,因此脫難,並官復尚書原職,只是不知盧植出獄後得知家族盡被幽州殘餘黃巾所屠之後,會是如何心情了。

皇甫嵩這冀州牧屁股還沒有坐熱,就接受劉宏詔令,匆匆率軍防禦北宮伯玉去了。

好不容易把涼州的事兒安排了,劉宏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便又是地方軍報送來朝廷。

“幽州有賊酋許辰,自號《自然道》教主,領數千黃巾殘餘,於涿郡侵擾百姓屠戮豪民,今又轉至漁陽盤踞一縣之地威脅左右,致使周邊郡縣甚爲不安”

一邊的中常侍張讓小心翼翼的給劉宏念着奏報,直至唸完,躺在軟榻的閉目養神的劉宏這才挑了挑眉,大致知道是個什麼情況了。

許辰這個名字讓他十分陌生,也不知道是從哪裡冒出來的賊酋。

隨後張讓一番查問,才知此人已經被朝廷通緝,原是張角老道身邊一道童而已。

聽聞其人與張角老道有關係,劉宏初時心中一驚,但隨後也就沒當回事了,區區數千兵而已,能翻起什麼風浪,幽州自行便能對付了。

如今大漢尚有數十萬青徐黃巾沒有平定,冀州又起黑山賊寇聚嘯山林,涼州又冒出來個北宮伯玉,更不要說北地的胡人還在虎視眈眈。

一眼看去,這些傢伙個個都是凶神惡煞,大漢應付他們就已經焦頭爛額了,哪裡還有心情去管區區盤踞一縣的數千黃巾。

和其他的地方的動亂相比,許辰只是一點小浪花而已。

倒是張讓神色微動,擱下奏報之後,湊到劉宏身邊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陛下,這許辰雖說兵少勢微,但在幽州士族眼裡,恐怕纔是最可惡的存在呀。”

聽聞此言,劉宏先是一怔,看了一眼張讓之後,慢慢領悟起來。

很快,他就明白了張讓的意思,然後拿起奏報,看到上面屠戮豪民幾個大字,緊接着嘴角就勾了起來。 “有意思,許辰此賊兵力不多,但做事卻膽大,還真敢宰殺豪族這幽州的士族嘛.”

劉宏眼睛微亮,似乎來了什麼興趣,身體也不禁坐正了。

思索片刻之後,他再度看向張讓,神色頗有些期待。

“翻一翻今日奏疏,可有尚書盧植上呈。”

聽劉宏吩咐,張讓連忙應聲,然後在御案上翻找起來,不一會兒,他便雙手一頓,然後拿起一份。

把這奏疏拿到劉宏身前的時候,張讓都不用劉宏吩咐,自己就輕車熟路攤開竹簡唸了起來。

劉宏認真一聽,果然如自己所料,盧植奏疏之中痛陳許辰此賊的惡行,然後自請領兵前去幽州伐賊。

雖然奏疏說的事情十分簡明,但其中言辭痛恨激烈令劉宏爲之驚心。

光看盧植這個激烈的反應,他就能猜到盧氏必定就在這個“屠戮豪民”的行列之中,隨後又經確認,得知果然如此,劉宏也就冷笑一聲。

шωш. TтkΛ n. CO

什麼討賊是假,報仇纔是真,舉族被屠,盧植現在必定是對那許辰恨之入骨了。

但盧植這封奏疏,劉宏卻直接就壓着了,權當沒有看見。

這麼好的反賊可不多啊,敢屠世家豪強,劉宏巴不得他們再發展發展,幾千人的反賊不可怕,世家豪強纔是他真正頭疼的東西。

弱幹強支的現狀沒人比劉宏更加清楚,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如此針對世人羣體。

自己這一朝和世家士人的鬥爭就沒有停過,若不是黃巾動亂之下自己被逼的沒辦法,只怕現在也不會鬆開黨錮。

所謂士人和宦官的士宦鬥爭,本質上其實就是士族和皇權的對抗而已。

這種情況之下,看到有許辰這樣兇殘屠戮士族,本身又勢力微弱威脅不大的存在,劉宏不僅不仇視,甚至還有點樂見其成。

“許辰此賊,提下通緝賞格也便是了,朕相信幽州自能平賊,朝廷就不必再付精力了。”

劉宏再度慵懶的躺下,然後隨意的揮揮手,就打發了幽州奏報。

這突然竄出來的什麼《自然道》黃巾,別說大漢本來就沒有多餘的精力搭理,就算有那個精力,劉宏也不想去管。

他巴不得許辰再把幽州士族禍禍一遍,到時候朝廷再去接手,那可就舒坦了。

說完此事,劉宏接着話鋒一轉,卻是談起了近來的另一件糟心事。

“昨日宮中失火,殿宇損毀衆多,有失皇宮威嚴,偏如今時局動亂,錢財也不足用,朕也不知該如何修繕纔好。”

第507章 志氣消沉第633章 今日明日第640章 加炭第494章 長江天塹第484章 逆天第551章 要結束了第488章 請教第206章 歲入第172章 走左邊第24章 教法裁決第139章 可惡的漢人第579章 將亡第33章 撒幣!第229章 跟着黃巾有飯吃第281章 規則之重第639章 答案第375章 無奈第100章 三個臭皮匠第225章 你來真的?第383章 陛下糊塗!第121章 必須得沒收!第493章 妙啊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75章 誰好幫誰!(求追讀!!!)第95章 我們教主太有實力了第472章 隆中對第159章 決戰第407章 拉扯第208章 取冀州?第546章 馬車伕第26章 砍斷退路第537章 生死存亡第466章 後怕第167章 匡扶漢室!第147章 清算他們第628章 此消彼長第70章 是誰!第36章 大膽!第399章 商人聖地第62章 讓你公平的去死(求追讀!!!)第91章 道統第345章 北平第414章 偏偏是他第542章 識時務第267章 面子裡子第521章 完了第178章 締約第486章 關鍵第393章 以和爲貴第186章 單挑第212章 賭把大的第466章 後怕第512章 鐵壁第313章 怎麼輸?第436章 疑惑第27章 生而爲人第2章 你這也叫法術?第82章 上了黃巾的大當!第372章 盡忠第607章 心機第468章 既定計劃第590章 不懂事第449章 萬事俱備第69章 這樣的反賊多來點第64章 分田,制稅第451章 路很長第104章 標準化!第7章 老天爺說的!第529章 退!第499章 不安第594章 反骨第536章 哀兵必勝!第519章 未戰先怯第378章 投降第9章 路在何方第559章 窮途末路第107章 保佑本教主第278章 北境霸主第214章 會師第156章 我教你啊第281章 規則之重第358章 掌書第492章 出征!第5章 壞了,真成教主了第306章 先例第190章 處罰本座第12章 自絕世家第191章 戰術錯誤第118章 有黃巾在,不用怕第546章 馬車伕第156章 我教你啊第339章 進步第141章 烏桓亡了第74章 不種田了,打仗去!(求追讀!!!)第400章 丫頭第445章 朕睡不着覺第288章 千秋功業第265章 黃巾必敗第312章 掘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