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手把手教老朱造謠

第83章 手把手教老朱造謠

兵者,詭道也!

皇帝是從戰場下來的人,自然對這套東西很熟悉。

對付敵人,無所謂不用其極,散播謠言本身就是非常正常的行爲。

可是張異將這種手段用在“百姓”身上,是老朱的思維盲區。

他是皇帝,天下都是他的,君王想要行一個命令,放着堂皇大道不走何必走詭道?

可是話又說回來,大明如今在天下百姓眼中,哪怕是在老朱治下多年的吳地百姓眼中,都不算是一個徹底站穩腳跟的王朝。

只要太原的擴廓帖木兒大軍還在,元朝的大都還屹立在北方。

不管這個王朝給漢家百姓帶來多少苦難,習慣性上大家還是將它當成正統。

老朱起碼要證明自己不會像紅巾軍、陳友諒、張士誠一樣曇花一現,再去想着樹立自己的君王權威。

“如此說來,原來朕在天下百姓眼中,還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君王……”

朱元璋心中暗自嘆息,口中卻問:

“那你說說,未來的人是怎麼利用這種【傳播學】的,如果你是皇帝,你會怎麼做?”

朱元璋並不因爲張異讓他看到一個殘酷現實而惱怒,別人對大明,對北伐沒有信心,身爲大明的皇帝,他堅定認爲徐達和常遇春一定會爲他帶來他想要的結果,更何況,張異這小子在窺見的未來給他背過書,他沒道理在這自我懷疑。

但現實的問題也放在這裡,目前的大明,確實還不足以讓百姓相信它是未來的正統。

有問題,就解決問題。

老朱換了一副態度,不再糾結什麼王道和詭道。

“在傳播過程中,謠言爲什麼會比真相更容易流傳?”

張異對所有人提出一個問題,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卻把衆人問住了。

他們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話在口邊卻一時間說不出來。

“《荀子·大略》:“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

這世間能掌握真相的人永遠只是少數,聖人教化百姓,也是企圖將自己認爲的真相,傳授衆生,

可是衆生愚鈍,不能人人都是聖人,而愚者容易被謠言所迷惑,

是因爲,謠言是百姓自己願意相信的言語……”

“百姓願意相信……?”

朱標被張異這套歪理邪說搞得迷糊:“難道知道真相不好嗎?”

“舉個例子,大哥,如果伱爹給你說了一門親,你沒見過你未過門的妻子

然後有兩個人來到你跟前,一個跟你說你未婚妻子貌美如花,一個說她醜如夜叉,你沒有辦法去驗證他們說的話,那你心裡更願意相信哪個?”

朱標想了一下,無奈回答:“既然沒有辦法驗證真相,我自然願意相信妻子貌美如花。”

“百姓也是如此,既然他們沒有能力分辨真相,那大家肯定會喜歡聽到他們喜歡聽到的東西?

就如我要說皇帝長得相貌堂堂,大家覺得是應該的,可我要是說皇帝長得鞋拔子臉,那百姓茶餘飯後一定會覺得有趣……”

鞋拔子臉這事咱們能過去嗎?

朱元璋的額頭已經冒青筋了,衆人爲張異捏把冷汗,他卻渾然不覺。

“所以說百姓願意聽的,讓事情變得有趣,其實比真相更重要。說百姓百姓願意相信的話,就是謠言比真相更有傳播性的原因,而除了有趣,還有一種東西也可以讓流言傳播,那就是焦慮性……”

張異說的話其實並不難理解,朱元璋一點就透。

他深深看了張異一眼,這傢伙傳播的學說太危險了,古人不知什麼心理學,傳播學,但張異說的東西,隱約已經涉及帝王心術的範湊。

老朱再看張異,百感交集。

張異繼續說:

“皇帝準備利用龍虎山,其實就是一種淺層次的造謠,真相不重要,加上龍虎山的神仙元素,是製造話題的一個點,但皇帝畢竟還是皇帝,他的手段不方便做得太過,所以雖然利用了龍虎山,但朝廷的做法,基本還在說教的範湊!

說教,就要面對傳播中出現的傳播成本,會有一部分人因爲這份成本,而選擇忽略掉朝廷想要傳播的訊息,

所以如果換成是我,我會繼續削弱傳播成本,讓消息變得更有趣,或者更焦慮……”

“什麼樣的言語傳播性高,矛盾,衝突,焦慮……所以需要咱們編造一個故事,聖上派龍虎山的神仙去揚州除瘟疫這事,太過單調了,加點衝突……

比如,地方官員陽奉陰違,百姓不信朝廷的事抗法,或者找個地方能說上話的儒生出面反對,最好能指着我爹的鼻子大罵……

然後,咱們用事實打臉,完成一個拉踩到釋放的爽文套路,這不就變得有趣了?”

除了朱元璋,其他人被張異的餿主意驚得瞠目結舌,還能這樣?

張異繼續說:

“或者編個故事,在災疫的故事背景下,插入一段才子佳人的段子,明面上講的事情,但故事的背景卻是災疫,通過這種小故事,將種痘法能活人命的事傳播出去,不也可以?”

“或者,製造焦慮,放大疫情的嚴重性,製造疫苗的稀缺性……然後英明的陛下派龍虎山的神仙下來救民於水火,難道不比枯燥的說話更讓老百姓喜歡?這種套路歷代白蓮教之類的玩意都用過,百試不爽……”

“還可以編其他小故事,比如……”

張異一口氣給衆人說了十幾個故事大綱,說得老朱都驚呆了。

過了一會,他們看張異的目光都不對了,這貨要是出去散播謠言,或者當個造反頭目絕對合格。

張正常嚇得腿軟,這貨絕對不能讓他當天師,要是他繼承龍虎山,皇帝不把龍虎山滅了纔怪。

只看老朱神色陰沉,

張異頭上盤旋的殺氣,又濃郁了幾分。

雖然不想承認,但張異這番歪理邪說,老朱也覺得確實可以將事情傳播的更廣。

造謠這種手段雖然下作,可是如果只看解決問題的效率,肯定比正常的推廣更高。

但朱元璋卻不能贊同張毅,只是口中道:

“你這些故事狗屁不通,毫無邏輯,智者不取!”

“我本來就沒打算讓智者相信呀,不過也說不準,那些所謂的智者一樣逃不過謠言的力量!”

張異反駁!

(本章完)

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第423章 思想纔是軍隊的靈魂,標準化第101章 心學的威力,一個要死的老先生第390章 烏鴉嘴再現第477章 大戰前夕,張異北行第245章 民心即香火,兩眼一黑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545章 姚廣孝,要徒弟不要?第197章 皇子的悲哀,都有心魔第386章 飲馬富士山,常遇春的新戰場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497章 執子之手,不求淨土第63章 五百年後的技術,第一桶金?第31章 老朱的小本本,初見常茂第281章 清明血雨,這是我大明的軍隊第290章 楊憲離死不遠了,拿回天師位的法子第378章 你不怕氣死胡惟庸,離別第8章 史詩級坑爹,手把手教皇帝對付張家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18章 朕的秘密,朱元璋的殺心第567章 另一條密道,朱元璋的殺心第372章 等了兩年的刺殺,張異救駕第507章 春秋學院,宰相制度第73章 想見朱元璋,不你不想第325章 常遇春:當時我害怕極了第7章 當着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117章 孔家的破局之道,張異的拯救計劃第311章 兒子祭天,升官發財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90章 知識的壟斷,禍水東引第58章 怨種大哥來京城了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國門第145章 訥訥,哥什麼時候坑過你?第124章 未來國策,輸出朱家人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71章 徐達的疑惑,京城裡的高人第328章 早就想揍你了,不做將軍做武聖第292章 主意打到皇帝頭上,羊入虎口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204章 朕真敢爲百姓殺官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30章 跟閻王搶人,誰說張異是煞星?第46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新錦衣衛頭子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272章 宋濂勇敢飛,有黑鍋你背第125章 提建議,圖窮匕見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第169章 是福是禍?歷史的劇變第569章 張異的推背圖,離開大明吧第328章 早就想揍你了,不做將軍做武聖第194章 你不如劉基,沉迷配種的老朱第88章 三位皇子,知情識趣的徐妙雲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189章 天師位,拿回來會死的第36章 解夢,甩鍋甩回自家人頭上第357章 紅鸞劫,破局之道第262章 僧道納稅,你小子有種嗎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後有高人第356章 攪局,開門放朱棣第410章 奉旨同居,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87章 未來的人都玩這麼大嗎第132章 遷都,往哪遷?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燒三把火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209章 審計部門,朱家家宴第252章 一人修史,報仇我是認真的第140章 催眠術,改造衍聖公第428章 有事的丫頭,接手錦衣衛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285章 沉默的大多數,張異被捕了第60章 借君王之勢,修世功德第309章 兔死狗烹,楊憲案第489章 國師和國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第447章 您是我親哥,一盤大棋第387章 帶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363章 滴血認親和血型,輸血的可能性第80章 爹你傻呀,皇帝在算計你第474章 裝病不如裝死,徐達吃大鵝第429章 錦衣衛的名單,你看我閨女如何第32章 小暖男,水裡有蟲第122章 算學裡的國運,滅國之策第80章 爹你傻呀,皇帝在算計你第464章 皇位和天師位,咱們造槍第440章 只有我能救哥哥,心細如絲第452章 應天的蝴蝶,北方的風暴第419章 跟朱樉攤牌,摸着張異過河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180章 氣死老朱,貧道的理想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1章 一個不該出現的人第283章 勝利陰影下,是血淋淋的罪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75章 煉丹術的意義,人走茶涼第426章 目標,是蒙古郡主第171章 龍虎山的“雷法”,你媽要死了第444章 亂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390章 烏鴉嘴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