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終究是皇帝想得深遠

第79章 終究是皇帝想得深遠

劉基慷慨陳詞,並沒有因爲李善長臉色難看而半分留情。

朱元璋卻閉口不言,隔岸觀火。

шшш• ттκan• ¢ Ο

隨着劉基闡述觀點,他的觀點逐漸明瞭,李善長就算生氣,也不得不在劉基面前認栽。

張正常和朱標兩位道行差一點的人,也茅塞頓開。

朱元璋和他帶領的臣子們,面對的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

元末明初,天下已經經歷了多年的戰爭,朝廷,各路軍閥混戰,早就將這天下的民心打散。

雖然朱元璋橫空出世,統一南方。

但這個朝廷建立,如今連一年都不到。

老百姓能不能知道當今天子名諱都是未知數,許多偏僻的地方可能連改朝換代都不曾聞得。

皇帝如果聽從李善長的建議,直接以政令的方式將種痘法推行下去,第一個問題就是,老百姓相不相信朝廷,他們憑什麼相信朝廷?

種痘法的本質,就是以毒攻毒,

這種方法就算是劉基,李善長看來也是驚世駭俗,百姓如何相信?

要知道,經歷過多年戰亂,官府在百姓中的那一點信任早就煙消雲散,就如朱元璋一路成長起來,視官員爲寇仇一般。

就算大部分百姓不那麼偏激,大明在一般的百姓心中,又有幾分信任?

天下未定,在百姓眼中所謂的明朝是否如紅巾軍一般曇花一現都是未知數,這時候推行政令,本就很難。

更何況是如此驚世駭俗之法。

民心未得,政令難行,此其一。

偏偏李善長又提議將此事納入官員考覈,這纔是劉基諷刺李善長的點。

他本心也許是好,可是如果百姓不信任,不配合地方官員執行的話,官員大概率會強行推行,因爲這干係到他們自己的前程,按照前朝的規矩,百姓是最容易被犧牲的羣體。

怎麼考覈,無非是種痘的百姓越多越好!

地方官員如果爲了政績,少不得要將更加簡單,但更危險的“時苗”用來作爲種痘的主要手段,

在場衆人除了朱標,其他人都有過經歷的老人,他們明白這件事,是肯定會發生的事件。

那麼,這麼做的後果很可能會激起民怨,甚至造反。

那朱元璋推行種痘法還有什麼意義?

李善長並非庸才,他只是並沒有太上心這件事一時間被劉基抓着痛腳,思索之後,他明白劉基說的有道理,他辯駁不得。

只是雙方彼此的立場,讓他不能輸人輸陣:

“那就徐徐圖之,不設考覈,我們可不爭這一時,徐徐圖之,百姓經過教化,自然會理解朝廷的苦心!”

李善長說完這段話,卻發現劉基只是看着自己冷笑。

他瞬間明白,這件事的癥結在哪裡?

徐徐圖之,教化百姓,這確實是最穩妥和最王道的辦法,可是如果只是這樣,皇帝要他們過來幹嘛?

朱元璋如此鄭重推行此事,其實說白了,就是皇帝想要拿到推廣疫苗的功勞,這是他身爲帝王重要的歷史功績。

而想要做到這個,至少推廣的初期,他要看到比較明顯的成果!

“你們二人別隻記得給朕潑冷水,劉基,既然你說不行,那就說個行的方法給朕!”

朱元璋一直冷眼看着,等到二人說完才發表意見。

他這麼一說,劉基自己也犯難了,怎麼把這件事辦得漂亮?

其實很難!

這裡最難的,就是如何教化百姓和化解百姓對朝廷的不信任,在地方層面上推行其實倒不算是難事。

此時,他的目光掠過一個人,劉基震驚。

他很快,就將目光放在張正常身上。

李善長几乎同時,也將目光落在張正常身上。

他們終於明白了!

他們看到的問題皇帝一樣能看得到,張正常很有可能纔是這件事的最優解。

蒙古人給了龍虎山八十年的富貴,龍虎山在平民百姓中的威望,可能還更甚於如今的帝王。

劉伯溫和李善長從儒家士子的角度,看不起張正常,卻也不能否定他的地位。

民心和信任這個問題,放在正一道身上,也許會不成問題……

劉基轉向朱元璋,卻見朱元璋似笑非笑。

“現在,你們還有什麼話說?”

“陛下想得比微臣深遠,微臣不如……”

劉基嘆了一口氣,雖然並不服氣,但在這件事上他確實沒有皇帝想得深遠。

大概朱元璋從不吝給張正常特權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怎麼用這位張真人。

“推廣種痘法,最難在百姓的教化,以龍虎山的名義,借仙神的影響可縮短這個過程,朕準備以官府推廣爲主,龍虎山道士安撫人心……

且,此事不應該直接推行下去,人心輕賤,若朕求着百姓種痘,百姓未必珍惜,還不如,直接讓他們看到效果……

李善長,各州府報上來出現天花疫情的地方,可有?”

李善長想都不想,回:

“大瘟疫沒有,但小範圍的疫情,從沒斷過……”

李善長對大明的政務幾乎瞭如指掌,他隨口報了幾處州府,朱元璋默記在心,

朱元璋點頭,道:

“張正常!”

“臣在!”

“伱給朕去一趟揚州,朕要你帶着成果回來……”

“揚州……”

張正常愣了一下,旋即跪下來,領了命。

“若此事成,朕對你另有重用!”

張正常心情微微激動,皇帝越是重用他,意味着他心中那份期望更有可能達成。

“是,陛下!”

老張再次跪地領命。

“那本《微言錄》朕有些地方沒搞明白,朕相信李大人和劉大人也是一樣……”

朱元璋看了眼劉基和李善長,二人尷尬一笑。

雖然自認爲不是愚鈍之人,但一時半會,那本書確實讓人看着摸不着頭腦。

“臣可以給聖上和諸位大人解釋,但吾子宇初對這本書領悟更深,陛下若不嫌棄,可讓他講!”

張宇初一直在旁邊當背景板,卻被所有人看過來,他有些緊張。

只是皇帝大笑:

“張家的兒子都不錯,小子你莫緊張,好好講,講得好朕有獎!”

他親切的態度,惹得劉基和李善長對視一眼。

二人眼中,也出現警戒之色,殊不知二人的表情,卻還是落在皇帝眼中。

他神色不變,等着張宇初講解其中的內容。

(本章完)

第27章 試藥,孔家和張家第155章 故事的力量,這是屠龍術第271章 大公無私,爲彌合民心所書第63章 五百年後的技術,第一桶金?第402章 大基建的想法,兒臣想去日本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256章 浙東的機緣,抗倭纔是出路第308章 要錢要命,他比你適合當皇帝第149章 皇帝太摳,要他獎賞幹嘛第77章 大明朝太難混了第50章 龍虎山的出路,膽大包天第500章 挑撥離間, 妖僧姚廣孝第2章 天師,天豈有師乎?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312章 紅顏禍水個屁,明朝不好玩第165章 世界很大,讓朱棣去看看第12章 皇帝是不是鞋拔子臉?第539章 憑你也配,重徵漠北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簡體字第512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大戰將起第418章 勳貴落寞,天子門生第387章 帶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560章 人性考驗,另一場靖難第276章 清明節前,大明的誘餌第518章 獨家的震撼,汪廣洋的逆鱗第30章 跟閻王搶人,誰說張異是煞星?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402章 大基建的想法,兒臣想去日本第463章 朱老三的私心,掌心雷配方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學兵法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397章 水泥問世,混凝土建築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554章 天子守國門,歸還天師位第308章 要錢要命,他比你適合當皇帝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121章 算學入科舉第442章 假情報,敲打陳珂第3章 面見皇帝,天子朱元璋第59章 一家人,欺君之罪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481章 藍家的瘋批基因,皇帝在浙江第25章 終於肯泄露天機了,誰敢幽禁我兒子?第163章 破譯拳譜,還原太極拳第132章 遷都,往哪遷?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5章 都是送命題第459章 徐家丫頭的小心思,另一座詔獄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86章 小小的插手,蝴蝶效應第178章 天下能屠龍者有二,裝瘋賣傻第152章 兩種天下,什麼是國運?第232章 謎底揭曉,所在之處便是家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571章 貧道乘風去,不做世間人第233章 所謂妖道,佛度有錢人第519章 不喜歡的皇帝,換一個就好第44章 只有我把皇帝當人第132章 遷都,往哪遷?第224章 兩小無猜,卻也般配第44章 只有我把皇帝當人第188章 玄武大炮,皇子的表現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441章 錦衣衛是夜壺,準備跑路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第178章 天下能屠龍者有二,裝瘋賣傻第142章 天下儒生,顏面掃地第528章 朕把你給賣了,原來是大舅哥(二合第344章 天時地利人和,張異該死第231章 拍賣行的誕生第503章 道衍拜師,命運的相會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235章 百姓需求,神仙產品經理第232章 謎底揭曉,所在之處便是家第133章 皇帝的公平第363章 滴血認親和血型,輸血的可能性第134章 兒臣的死期,父皇知道吧第429章 錦衣衛的名單,你看我閨女如何第247章 服務百姓,技術宅拯救世界第420章 流言背後,秦王謀士?第126章 殺人誅心,先生你不行呀第67章 演着演着,動真情了第169章 是福是禍?歷史的劇變第140章 催眠術,改造衍聖公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394章 戰敗的影響,預言戰局第63章 五百年後的技術,第一桶金?第57章 道爺我叫張三丰第379章 北方有佳人,從朱樉拒婚開始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138章 還好準備周全,劉伯溫比不過我第286章 老張的暴怒,天師就不能打人?第30章 跟閻王搶人,誰說張異是煞星?第139章 丟了魂的衍聖公,送上門的肥羊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