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青蒿素,他們算個屁(二合一)

洪武十年,春,

龍虎山。

張異給老張把過脈,給他開了一些藥。

老張的臉色有了些許紅潤,但張異依然能感受到他逐漸流逝的生命力。

他掩飾住自己的悲傷,但同時也有些欣慰。

至少,情況比自己想象中要好一些。

“你該走了……”

老張將手抽回來,溫和一笑。

張異這次在龍虎山待了將近半年時間。

他能留下來這麼久,也是因爲自己。

可張正常明白,自家的這個孩兒是留不住的。

張異無聲點頭,道:

“也是,如果我再留的話,陛下也要派人來催我了……

爹,我再給你寫個方子,加上回頭給您做的藥物,應該有不錯的效果……”

張正常笑道:

“行,貧道還想活着看着你結婚生子,或者……”

他的笑容,讓張異越發感觸。

“我去看看大哥那邊怎麼樣?”

張異站起來,向老張告辭,轉身就走。

他知道張宇初在哪裡,徑自過去。

龍虎山的研究院,張宇初從知道老張有事之後,就很少從裡邊出來。

他本就是在史書上有名的天才人物,自從收心,不被外物所擾之後,張宇初很快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張異說授的研究中。

在張異找到張宇初的時候,張宇初滿是興奮。

“成了……”

“什麼?”

“你說的青蒿素……”

“真的?”

張異瞪大眼睛,不敢置信。

關於青蒿素的研究,張異在龍虎山和春秋學院同時進行。

有了一個版本答案,其實將這個藥物做出來,就是漫長的試錯過程。

受限於古代的科技水平的條件,他們的試錯過程遠比後世難上許多。

不過,張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了依賴的途徑,至少不會出現迷茫和走錯路的情況。

但就算如此,春秋學院那邊遲遲沒有將青蒿素給弄出來,他想不到大哥居然給提前研究出來了。

“應該沒錯,如果你說的話是正確的,這就是青蒿素!”

張異拿着張宇初交上來的樣品,滿心歡喜。

“有這東西,貧道跟陛下討價還價的機率又大了不少……”

張異笑得很開心,張宇初疑惑:

“不就是一個藥嗎,如何能給陛下另眼相看?”

“青蒿素針對的,是瘧疾……,大哥您在龍虎山,自然不會知道南方的蚊蟲瘴氣的可怕……”

瘧疾在張異所在的後世,幾乎沒什麼存在感。

哪怕是古人認爲瘴氣多的南方,因爲政府除四害,這種疾病幾乎已經絕跡。

可是在更加窮困的國家,瘧疾依然會帶走大量人的生命。

那還是醫學發達的時代,放在數百年前的大明。

瘧疾的傷害,不會亞於一場瘟疫。

張異笑道:

“咱們手中的小玩意,也許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至少能幫我大明進攻中南半島和建立統治,省下大量的成本!

您是不知道,如果在雨林作戰,也許一場瘧疾,就能帶走成千上萬人的性命,

而有了青蒿素,瘧疾的問題就能得到有效解決!

這不僅僅是造福百姓的事,對於咱們年後的那場戰爭,也會有天大的助力!”

在大明給朱元璋指點的戰略中,中南半島是必須拿下來的。

如果放在農耕社會,這個地方其實屬於雞肋,中原王朝對它的興趣不大。

熱帶雨林氣候,帶來的是古人很難應對的傳染病……

而因爲肥料的缺乏,其實熱帶糧食產量,其實也高不到哪去。

此時包括後世的印度,也並不算是太好的糧食場地。

南方地區在糧食種植上的優勢,要在化肥出現之後才逐漸興起。

這樣的地方,中原王朝就算打下來了,也很難建立有效的統治。,

而大明爲了掌控橡膠的原產地,又必須將這裡變成自己的國土。

橡膠,放在工業革命的早期,就是工業上的黃金,是必須的戰略物資!

總不能靠着一個海南島,或者讓藩屬國來種植這種東西吧?

統治,統治,必須統治。

他也知道王保保已經在海南,就等着一個機會,從海路,陸路必須拿下中南半島。

打下這個地方不容易,也許老朱到現在都沒意識到。

瘧疾這類的傳染病,是可以大面積大面積帶走大明士兵的生命。

別說士兵,任你什麼名將過去,一場瘧疾也能衆生平等給你帶走。

在張異的解釋下,張宇初也意識到他手中的東西的好處。

“這份大禮,大哥可以親自去送給陛下……”

張宇初聞言大驚,他還以爲張異是想要將這東西獻給皇帝,以換取他拿回天師位的根本。

誰想到,張異壓根沒準備自己用?

“大哥,你也需要給自己打造一些資歷了!

陛下和別的皇帝不一樣,神鬼之事,他也相信。

但他更看重於現實中的東西,能實實在在的立功,對於你未來接下爹的位置,有大用……”

張宇初愣住,張異這句話等於告訴他,他壓根沒想繼承龍虎山的衣鉢?

怔怔地看了張異一眼,發現他表情平靜,他才徹底明白張異的心意。

“好……

我先做下實驗,確定萬無一失!”

張宇初無聲點頭,兄弟之間,許多事情無需言謝。

“這藥,對父親的病情,也有一些作用,雖然作用不大……”

張異低聲提醒張宇初,青蒿素是抗瘧疾的主藥,但並不僅僅是抗瘧疾。

對於腫瘤,糖尿病之類的疾病,一樣有輔助作用。

對於後世的人來說,也許它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沒得選的時候,它總是一種選擇……

跟張宇初約定好之後,張異回去稟告父親。

聽聞張宇初弄出來的東西,竟然能立下如此大功之後,張正常也滿是信息。

他如今的身子骨雖然弱了些,但不至於是病得走不動道。

“你先回京城,回頭貧道也要親自去一趟南京,到時候,會帶上你大哥……”

老張對於自己的事,倒是非常豁達。

他希望的,還是下一輩的人,能延續龍虎山的香火,將祖輩留下來的東西,給傳承下去。

“別忘了,爹還要給你完婚!”

“這個不急!”

“你不急,難道人家姑娘們不急?

行了,這件事,就由不得你安排了……”

事情定下來之後,老張帶着一絲笑意,將張異轟出去。

等張異走後,他的眼神也變的暗淡下來。

“挺好,無憾了……”

房間內,只留下一聲幽幽嘆息。

張異終於還是下山了,張正常沒有送他,且他也帶走了兩個弟弟。

“張異,爹真的……”

張宇初在他走的時候,依然有些不甘心。

張異嘆了一口氣,搖搖頭。

“手術的手段,我沒有把握……

不如順其自然吧!”

他曾經給張宇初提到過華佗刮骨療傷的手術療法,也曾燃起張宇初的希望。

不過張異自己最後否定了這個想法。

哪怕他有變態的肌肉記憶,他對於醫學也並不懂。

何況是那種複雜的手術,就古代這個環境,先不說切除的問題,就是後續的感染,也很有可能會帶走老張。

確定不行之後,張宇初臉上的失落,溢於言表。

“行,家裡交給我,你放心帶着弟弟他們去吧……”

張異無聲點頭,然後轉身就走。

張宇初看着他的車馬消失在道路盡頭,他走過不遠,卻迎面而來一支隊伍。

張異定睛一看,飛魚服,居然是錦衣衛。

“國師大人!”

錦衣衛領頭的那人,正是張異的老熟人,好友,周通。

張異見他,也是歡喜。

不過兩個人的身份,自然不能表現太過。

他只是笑笑:

“周大人,您怎麼會在這裡?”

“回國師,陛下讓我將您請回京城……”

張異無語,果然他猜得沒錯。

他在龍虎山一待就是小半年,皇帝果然有了讓他回去的心思。

自己現在先下山,算是主動回京吧?

“陛下來封信就好,何必讓周大人親自前來?”

張異笑笑,跟周通寒暄。

誰知道周通意味深長來了一句:

“大概是,陛下擔心國師路上的安危吧?”

“在大明國境內……”

張異本想說一下客套的話,卻突然閉嘴了。

大明國境內就一定安全嗎?

古人的聚居點和聚居點之間,可是存在大量的無人的野外之地。

但周通說的額擔心,肯定不是說這個。

張異意味深長地看了周通一眼,二人沒有說話,張異默契地讓自己的隊伍跟上錦衣衛。

在錦衣衛的護送下,他們往應天府的方向去。

強忍請教對方的衝動,張異和周通一行人,終於來到一個客棧附近。

錦衣衛進去控制局面,張異和龍虎山的人都安頓下來。

此時,他纔有詢問周通的機會。

二人獨坐,張異詢問:

“外邊的形勢,有這麼差?”

周通苦笑道:

“張真人呀,您還好意思說?

整頓吏治這件事,可是動了許多人的利益!

不說朝堂上的風雨,光是視你爲眼中釘的人,又何止百十來個?

陛下也覺得這應天的風聲不對,所以特意交待我們來保護你!

若不然,這一路上,您要是萬一落個水,或者遭了流寇,那可是誰都說不清的事……”

張異:……

看來自己真的就是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不過他也明白,自己走的這些路,終歸還是急了一些。

張異一直認爲,社會關係的改變,根源於生產力的改變。

只要還是農耕社會,大明目前的社會體系,也許不是最優解,但至少也是最優解之一。

他的所有的改革,是建立在他貢獻出去技術,已經切實影響到了社會經濟的運轉。

就如商稅改革,比如工業化的嘗試。

但這些改變能不能跟上改革的步伐,張異也把握不準。

在他看來,如果沒有老張的事情,張異大概會用五到十年時間,去逐漸影響皇帝……

但此時說什麼都來不及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朝廷那邊,皇帝透露了風聲之後,連李先生都主動入京了!

不過,李先生對陛下的勸說,也是徒勞無功,居然當時御書房內,皇帝和李先生還吵了起來。

李先生說陛下獨夫,說士大夫與君王公共天下……”

“額……”

張異聞言相當無語,電視劇上的一幕居然發生了。

李善長能被逼成這樣,想來也是真急了。

“陛下的回答,是不是朕與百姓共天下?”

“國師果然料事如神……”

周通給張異豎起一個大拇指,張異也是哭笑不得。

歷史被他玩壞了。

關於【民】這個概念,文彥博說出了千古以來藏在士大夫心中不可說的潛規則。

雖然士大夫經常以民心要挾皇帝,也將百姓掛在口中。

但所謂的民心,其實就是士大夫的心。

所謂的民,也不過是整個精英階層和士紳階層而已。

他們之下的百姓如狗,根本配不上一個民字。

雖然這句話名流千古,可是平時大家也很少會將這句話掛在嘴邊。

無論是君王也好,士大夫也好,大家心知肚明,卻不會揭開這層真相。

百姓,從來不在統治階層的考慮範圍,但朱元璋這個皇帝偏偏就是異類。 你說他愛民如子,說不上?

他在史書上同樣有盤剝百姓的地方。面對老朱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老朱肯定毫不猶豫選擇前者……

可你說他完全不顧,也同樣不能這麼說。

至少老朱是真的想努力改變百姓的生活現狀……

沒有哪個皇帝會對他的中誠說,君王與百姓共天下……

“所以,現在陛下與君臣之間的關係,鬧得很僵!”

“至少和李先生是如此,李先生一句話,等於斷了他的政治前途,本來皇帝要殺了他,但想起他的功勞,終究還是放走了……

不過,也是因爲李先生的事,朝堂上關於這件事的討論,反而平息下來。

就是,百官的沉寂,讓京城的氣氛更加波詭雲譎!

甚至,浙江還有人起兵……

雖然對方連縣城都沒攻破,就被鎮壓下來!

可因爲這件事,這天下隱約跟火藥桶一般,

一點火星,恐怕就炸了。”

沉默反而是最可怕的……

張異無聲點頭,難怪朱元璋連讓自己回去,都要派錦衣衛保護自己。

這些年,老朱一點一點的切香腸,逐步收攏自己的權柄。

但到了這一步,顯然有些人忍不了了。

換成後世的皇帝,哪怕是朱標,到這一步恐怕都要皇位不穩。

但朱元璋是開國皇帝,他手下的功勳武將個個都還活着,

這些文臣翻不起浪花。

張異只是想想目前的局勢,也是額頭冒汗。

太危險了……

張異明白,一旦將君臣之間的矛盾激化到這種程度,大明的局勢就如火山口一般。

要麼皇帝強壓羣臣,要麼羣臣換個皇帝。

如今這個局勢大概率是老朱壓下他們。

可是,君臣之間的矛盾一旦變成階級之間的矛盾,動搖國本是輕了。

君王的意志,終歸要通過文官執行!

一旦文官擺爛或者不配合,可以領天下政務癱瘓。

但至少目前爲止,還沒達到這種程度。

人有階級不假,可人也是由一個個個體組成。

不可能所有人的利益都一樣,這些矛盾只會在日積月累中爆發。

但,如果能將另外一個階級培養起來,讓文官變得不是不可替代。

朝廷在這場爭鬥中,就註定會佔據優勢。

張異隱約感覺到,自己身上擔子之重。

“看來,以後我行事確實要小心點,估計想要我死的人不少……

尤其是,江南的士紳們……”

張異已經知道了朝中的局勢,也理解了朱元璋的做法。

他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那國師大人,我就先去忙了!”

周通知情識趣,知道張異不準備聊下去,果斷告辭。

只留下張異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中,若有所思。

一路回京。

張異路過一些縣城,州府,有錦衣衛隨行,他出入也在官方的驛站。

只是路上,也許是因爲周通提醒,他確實感覺到,周圍官員對自己的敵意。

他也不知道這些人本身對自己有敵意,還是因爲最近這件事。

但種種細節,還是給讓張異留了心眼。

朱元璋想的沒錯,他確實可以壓下那些人的不滿,而且對方也拿皇帝沒辦法。

可是難保他們不會遷怒自己。

“左右不過是,無能狂怒罷了……”

在衆人急忙趕路之下,張異等人終於還是回到了應天府。

再次回來,他連兩個弟弟都來不及安頓,就已經被皇帝召喚入宮。

御書房。

張異見到了許久不見的朱元璋。

半年未見,皇帝依然是那副精力充沛的模樣。

他見張異進來,主動放下筆,讓張異坐在一邊。

“情況你也知道了?”

老朱開門見山,張異無聲點頭。

“這陣子,給朕遞辭呈的官員不少……

消極怠工的不少!

起兵造反的士紳,也不是沒有……

這朕可是什麼都沒動,他們的反應就如此大……”

朱元璋說到這,冷笑,然後問張異:

“你覺得,朕應該妥協嗎?”

張異想了一下,搖搖頭:

“他們算個屁!”

他這一路上,也曾經想過讓皇帝妥協這件事。

不過想起明一朝的亂象,又想起滿清入關的情景。

這些文人的底色,早就在史書上記載的清清楚楚。

入關後,自有大儒釋經。

滿人從不相信君王與士大夫公天下那一套,八旗的屠刀之下,有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但更多的卻是類似錢謙益水太涼的沽名釣譽之徒。

朱元璋這次改革涉及的東西,確實也進入了深水區。

可是老朱也有和八旗類似的東西,那就是經歷過血與火,戰無不勝的軍隊。

只要他殺得夠狠,遲早能將那些人殺得膽寒……

朱元璋看着張異眼中的狠勁,很是欣慰。

最近他的壓力也很大,尤其是面對如此多的彈壓。,

從李善長與他那場辯論之後開始,朝中的文官似乎變了味……

朱元璋自己也是憋着火,同時也在想着,自己是不是要妥協?

“陛下,文人,也不是一體的。

有一部人不做,但同樣也有人希望做出一點什麼?”

在儒家掌控了大部分精英的情況下,一個皇帝如果惹得整個階層都排斥他,確實寸步難行。

可滿人已經打過樣,只能說老朱目前殺得還不夠狠。

當然,就算不殺人,張異也相信,大明不至於達到被所有儒家士子孤立的程度。

也許最頂尖的那批人如此,可其他人,未必會跟他們站在一起。

更何況……

那些大儒的號召,大不如前了。

什麼是民心?

在他們的理解中,他們是民,百姓是犬。

以前只有他們能牧犬,所以皇帝怕他們撂挑子不幹。

可大人,時代早不一樣了。

他們這些人,未必不是不可替代的。

“朕從你春秋學院的技術官僚中,一口氣提拔了十一人!

那些人突然安分了!

也正如你所言,同樣有一批儒生,並不會響應大儒的號召……”

新儒家。

孔訥的號召,其實有許多年輕的儒生認同。

他們這些人,是張異從儒生羣體中,硬生生給分離出去的。

既然朝中那些人鬧不出什麼動靜,也不再是不可替代。

他們就不足爲懼!

“朕不怕他們,但難保他們不會遷怒於你!

所以,你以後就多小心一些!”

朱元璋能提醒自己,證明所謂的遷怒,其實早就發生了。

張異無聲點頭,在這點上,他早有心理準備。

“你爹那邊如何?”

朱元璋話鋒一轉,詢問起老張的情況。

張異聞言,臉上出現一絲憂色……

老朱見他如此,也明白了情況不能樂觀。

“此爲天數,不可強求!

不過既然如此,你當早日成婚纔是,也許沖沖喜,會有不錯的效果……

朕已經着人去安排了,關於你大婚的事!”

張異起身,鄭重其事朝着皇帝行了個大禮。

“你也算是朕看着長大的,這世間是過得真快!

朕當初看着口無遮攔的孩子,如今也要成家立業!

朕希望你成家之後,能擔起一個丈夫,父親的責任……”

提起大婚這件事,皇帝眼中也滿是欣慰之色。

他也主持過幾個兒子的婚禮,卻依然爲張異感到激動。

“回陛下,微臣知道了!

我家人過陣子會過來,親自操辦這件事……”

龍虎山和京城相隔太遠,這婚禮大概率是在京城舉辦。

張異又說:

“陛下,微臣這兩年,希望將重心放在龍虎山,多陪陪……”

老朱臉上出現一絲猶豫之色。

從人子的角度說,他應該認同張異的想法。

只是張異身上有太多的利用價值,讓他浪費兩年時間在龍虎山,終歸是可惜。

“京城離龍虎山也不遠,其實你不必如此……”

老朱盤算了一下,張異如果會龍虎山盡孝,這一去不知幾年。

加上守孝,大概率這小子離開,就四五年不見蹤影。

如今他推進的改革正在關鍵時刻,他也不想張異消失這麼久。

張異聞言,苦笑。

老朱在這方面,確實不夠地道。

他在史書上看過章溢原來的下場,也知道自己請假大概率會被拒絕。

他道:

“其實姚廣孝能幫臣處置好所有事,而且臣就算在龍虎山,也不是什麼都不做……

這不,過陣子等臣大哥下來,也許會給大明帶來一份厚禮!”

他輕描淡寫,將請假的事情,轉到別的地方去。

老朱也順其自然,不去提那件事。

“是什麼厚禮?”

“一種藥!能大面積減少大明士兵傷亡的藥……”

“哦!”

老朱來了興趣,上一次張異發明出來的藥物,敢說這句話的,還是大蒜素。

抗生素的出現,確實能解救了許多士兵。

可因爲成本在,大蒜素大面積應用在戰場,暫時還不行。

張異說能大面積減少士兵的傷亡,這肯定是一種至少能媲美大蒜素的藥物。

“是什麼?”

張異沒有直接回答老朱的話,而是反問:

“陛下,這些年咱們攻伐雲貴等地,繼續南下的時候,可有大量士兵因爲水土不服病死?”

老朱臉色微變,說起這件事,確實是如此。

雲貴之地,山多林多。

山中的瘴氣,南方的毒蟲。

放在這個時代,都是非常讓人頭疼的存在。

士兵們水土不服,就算能打下來城池,也很難建立有效的統治。

不過因爲瘴氣而亡這種事,並不能算在普通的戰損上,

屬於無力改變的東西。

老朱以前沒把這種人力所不能的事情放在心上,因爲那是自己再努力改變也改變不了的東西。

所以,張異有解決之道?

對於老朱的疑問,張異沒有賣關子,他將青蒿素的藥效和作用,告訴朱元璋。

朱元璋一開始迷惑,隨着張異的解釋,逐漸變成狂喜。

“原來所謂的瘴氣,也是由許多疾病組成……

若你說的有效,這青蒿素的推廣,也許可以讓許多移民能在南方生存下去……”

朱元璋是真的高興。

想要將一個地方變成大明的國土,打下來只是第一步。

如何能建立有效的統治,這纔是關鍵。

別的地方,按照中原王朝以往的慣例。

將一部人移民過去,確實能建立有效的統治。

可是這招的前提,第一是能保證當地有田可耕種。

第二,要保證移民能在當地活下來。

至少張異能解決第一個問題。

至於第二個問題……

老朱饒有興趣地看着張異。

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568章 重啓常茂案,兔死狗烹?第492章 皇帝車上下來的道士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519章 不喜歡的皇帝,換一個就好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546章 師徒皆瘋子,造反這件小事第287章 父子情,爲你舍了天師位又何妨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458章 徹查錦衣衛,再次入獄第352章 小石頭與滔天巨浪,舉世皆敵第381章 給朕當道士去,倭寇來襲第132章 遷都,往哪遷?第345章 暴打悍婦,層層設局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408章 徐達的試探,王保保的命第494章 人前顯聖,皇帝賜婚第232章 謎底揭曉,所在之處便是家第225章 第一面玻璃鏡,謠言製造專家第308章 要錢要命,他比你適合當皇帝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第52章 得國最正,唯漢與明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425章 殺人夜,讓貧道上賊船?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401章 恩澤龍虎山,父子二真人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318章 與錦衣衛的衝突,右相空缺第556章 混進宮的方法,動亂之夜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493章 辦學和罪人,張異的婚事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443章 等他絕望,皇帝最信任的人第95章 朱標:搞錢,本宮要自救第109章 天子口舌,耳目,手足第57章 道爺我叫張三丰第441章 錦衣衛是夜壺,準備跑路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428章 有事的丫頭,接手錦衣衛第503章 道衍拜師,命運的相會第478章 北平城破,神機營首秀第471章 皇帝的選擇,千里落子第215章 黃和,皇覺寺的和尚第435章 貧道帶你,看看這盛世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253章 劉伯溫放屁,小日子必須打第475章 是你將我爹寫死的?第429章 錦衣衛的名單,你看我閨女如何第372章 等了兩年的刺殺,張異救駕第428章 有事的丫頭,接手錦衣衛第550章 捨身成道,投名狀第45章 朱元璋的陷阱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307章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第194章 你不如劉基,沉迷配種的老朱第288章 跟他比起來,楊憲算個屁第315章 錦衣衛,剝皮萱草第一人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344章 天時地利人和,張異該死第319章 舉薦張異,皇帝惱羞成怒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42章 朱家的官狗都不當,我就是小人呀第393章 嶺北之戰,輕敵的徐達第75章 煉丹術的意義,人走茶涼第63章 五百年後的技術,第一桶金?第447章 您是我親哥,一盤大棋第439章 那場刺殺的真相,黃叔叔的身份第190章 天師即帝師,張異不上當第277章 千里鏡,師弟求你別說了第369章 藥王送稻,天佑大明第4章 圖窮匕見,皇帝好狠呀第266章 富可敵國,這些都是朕的錢第294章 皇帝的線人,重提納稅事件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讓我改變歷史進程?第218章 妹妹茶裡茶氣,有趣的靈魂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11章 重提反貪,帝國疆域的極限第129章 現學現賣鎮壓百官第209章 審計部門,朱家家宴第65章 熊孩子也會傳染,人情冷暖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第409章 見故人,姐夫姐夫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學兵法第108章 被一張世界地圖點燃的野心第6章 這點賞賜,打發叫花子呢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281章 清明血雨,這是我大明的軍隊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213章 徐家求上門,照顧我黃叔叔第58章 怨種大哥來京城了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172章 今天開始當妖道,你懂還是我懂?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563章 所謂大儒不過小丑,猜忌之心第395章 斷頭山伏擊戰,神秘的高人在現第321章 流水線作業,糧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