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兔死狗烹,楊憲案

第309章 兔死狗烹,楊憲案

胡惟庸心頭一驚,瞪大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

他這幾日忙於家事,卻沒有去中書省。

但就算不在朝堂,他也知道最近楊憲最近風頭正盛。

海盜案,官員和地方富戶,連帶連坐的家眷,一共死了約三千多人……

楊憲利用這場風波,撈了不少好處。

光是他安排下去沿海任職的官員,就有七八個。

這些可都是把控着天下糧倉蘇杭一帶肥缺的地方官位置。

所以,楊大人還沒風光多久,就……出事了?

胡惟庸一時間,也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悲?

“李相,這件事怎麼我一點風聲都沒聽到?”

“外邊的人,是太僕寺卿馮用的家,此人本是寂寂無名的北地官員,楊憲一手提拔了他……

太僕寺管着朝廷的馬政,也算是油水豐厚的部門,只是如今北方戰事未平,馬政朝廷也盯得緊,一般人也不會想到,居然有人敢在這方面動手腳?”

胡惟庸心神一動:

“這是浙東派反擊了?”

海盜案主要打擊的是沿海的富戶,還有爲富戶提供庇護的官員們。

其實嚴格來說,並不是沿海就是浙東派的官員,不少江蘇,福建出身的官員,也投靠在李善長門下。

但胡惟庸此問是有道理的,從利益來說,

雖然都是南方的富戶,大家的立場卻不一樣。

沿海一派的核心在海上貿易,這一點淮西所代表的官員吃不上,所以沿海一派的官員,在海盜案中站在浙東派的立場並不奇怪。

李善長搖搖頭:

“這次不是御史臺出手,是檢校……”

檢校?

胡惟庸聽到這兩個字,登時頭皮發麻。

檢校是皇帝親自設立的情報部門,這點滿朝文武皆知。

這個機構說神秘也神秘,但並不隱秘。

朱元璋毫不掩飾自己,他在百官府中安置檢校監視他們。

並且,還經常用檢校敲打百官,其中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宋濂在家裡吃飯,老朱跑去問人家昨天吃什麼?

宋濂回答之後,他說人家沒說謊。

朱元璋對百官的不信任,幾乎就是寫在臉上的,她們這些高官,許多事情都小心翼翼,就是怕被檢校發現。

可是檢校並沒有抓人的權利,它最多隻是個監視機構。

所以……

胡惟庸馬上明白李善長來找他的目的,作爲百官之首,他也想到了陛下可能的打算。

“陛下想分給檢校更多的權柄?”

他試探性詢問,換來李善長的嘆息:

“沒錯,從最近陛下的小動作來看,陛下確實打算在御史臺之外,另設一個監察機構,這個機構恐怕會分走許多屬於咱們的權柄!

而且看得出來,陛下是想用檢校來做許多他不方便做的事……”

胡惟庸額頭上的汗水,瞬間冒出來。

“你的事情,本相也在關注,本相奉勸你一句,要錢還是要命,你自己想清楚!”

馬車繞了一圈,又再次停在胡府門口。

胡惟庸站在胡府門口,久久沒有進去,李善長的馬車早就消失在街道的盡頭,胡惟庸纔回過神來。

“老爺,我安排好了……”

“閉嘴,那些人全部給我轟走,你給我記住了,你要是敢收他們一文錢,我就將你打死丟出門去……”

胡惟庸突然翻臉,盯着那僕人嚴厲警告。

僕人嚇傻眼了,他不明白老爺爲什麼會這樣?

“老爺,可是如果這樣的話,咱們就沒錢救少爺了……”

他一句話,正中胡惟庸的心事。

噗!

胡惟庸吐了一口血,嚇得僕人趕緊扶住他。

“快來人呀,老爺昏倒了!”

胡府登時大亂。

……

胡府的事,放在平時的應天府,也許會成爲一個不大不小的趣聞。

只是放在如今的應天,卻沒有人去理會他。

相比起一箇中書省參知政事,南京城的官員們,已經嗅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味道。

中書省右相,楊憲楊大人,恐怕要遭殃了。

皇帝命令檢校出手,拿了太卜寺卿,理由是貪腐。

這件事發生得太突然,衆人還沒來得及反應,皇宮門口。

在官員們上朝的時候,卻有一個胖子跪在皇宮門口。

“陛下,陛下,草民冤枉!

草民沈秀,要狀告當朝宰相楊憲,濫用職權,顛倒黑白,欺壓良民,勾結海盜……

草民身家清白,卻因爲不肯給楊憲上供,被欺辱打壓,被人”

在上早朝的當口,一個本不應該出現在這裡的胖子,卻莫名出現。

皇宮門口,告御狀?

應天府的這一口滾燙的油鍋,彷彿滴入一滴水……

炸了!

“沈秀,是周莊那個沈萬三?”

“沒錯,就是沈秀,他居然還沒死?”

“這要出大事了……”

太僕寺突然落馬,朝中早就有人傳出楊憲可能要出事。

不過這件事,大家都還處在一個猜測的階段,但隨着沈萬三的出現,衆人越發覺得風雨欲來。

“楊憲及其黨羽在沿海等地,公然收買命錢,哪怕是有海盜背景,只要交錢就能活命!

若是不交錢,楊大人就會將你當成海盜,全部打殺!

陛下,江南民怨滔天呀,您可看到了嗎?

楊憲要我大半身家,還打算讓沈某死,沈某若不是走投無路,實在不想行此下策呀……”

沈萬三三言兩語,就將楊憲的罪證說得清清楚楚,在場官員,登時神色大變。

勾結海盜,買命錢?

沈萬三透露出來的消息,勁爆程度遠超百官的想象。

一時間,正在上朝的官員停在那裡,還忘了反應。

旋即,他們表情各異。

有人欣喜,有人吃瓜,有人驚恐。

“哪裡來的草民,居然敢在皇宮門口喧譁,衛士呢,還不趕緊將他拿下……”

一個聲音又驚又怒,在皇宮門口咆哮。

正主來了?

百官朝着遠處的一座轎子望去,楊憲氣急敗壞的身影,從轎子裡出來。

他一喊,這事情馬上就鬧大了。

宮門口的禁衛本來也一臉懵逼,聽聞楊憲大喊大叫,趕緊要去抓人。

“慢着!”

就在楊憲鬆了一口氣之時,李善長的轎子從遠處緩緩而來,他下轎子,遠遠看着沈萬三。

已經有人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給李善長說,他暗自稱奇。

昨天他才和胡惟庸說過楊憲可能要出事,今天就出了這麼一件大事。

“李善長,你什麼意思?”

楊憲氣急敗壞,回頭質問李善長,此時他也顧不得表面上的客氣,表情陰鬱得可怕。

李善長自然不會怕他,從太卜寺卿入獄開始,他已經嗅到了一些不一樣的味道。

他道:

“楊相,這禁衛不是我等臣子能使喚的,本相爺不過是想提醒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您僭越了!”

楊憲的臉色,登時變得煞白。

“老夫相信呀,這宮裡會派人來出來,咱們別去管他,如果楊大人是清白的,陛下自然不會放過這種妄圖犯上的小人!”

他說完,拉着楊憲的手,似乎和對方感情很好。

楊憲的身體在抖着,一種不安的情緒涌上心頭。

“檢校辦事!”

就在他惶恐不安的時候,高見賢帶着一批檢校,穿過人羣,走到沈萬三身前。

他們一把架起沈萬三,朝着宮裡走去。

檢校,又是檢校?

楊憲出身檢校,卻從不知道檢校會有如此大的權柄。

沈萬三很乖,等檢校出來之後,他就老實配合。

不過,楊憲很奇怪,因爲這個混蛋一直看着這邊,不對,是看着李善長?

“有鬼?”

楊憲回頭,瞪着李善長。

他總覺得今天沈萬三出現在這裡,有些蹊蹺。

難道是眼前這個老傢伙,就是安排胖子過來的人。

楊憲的眼中,怒火更盛。

其實李善長也一臉懵逼,自己臉上有花嗎?

爲什麼那個胖子多看自己兩眼?

不過這件事他很快就沒有放在心上,再回頭看楊憲的時候,對方的囂張氣焰早就消失無蹤。

“楊大人,走吧!”

李善長哈哈大笑,率先走進宮裡。

楊憲的腿在哆嗦,他不想進去,卻不敢不進去。

滿朝文武,將眼前的情況看在眼中,記在心中。

在衆人各懷鬼胎的心思中,一行人來到奉天殿。

皇帝彷彿什麼都不知道一般,正常開朝。

百官按照慣例,開始奏報各種事情,但所有人都顯得心不在焉,都在等着某件事的結果。

早朝進入尾聲。

太監報了一句: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此時,只見高見賢遠遠走來,跪在地上。

“臣,高見賢,有事啓奏!”

“準!”

“今日有一百姓在宮門口伸冤,狀告楊憲楊大人在海盜案中隻手遮天,爲有海盜背景的富戶提供庇護,江南富戶,若不交錢買命,縱是清白也會被抄家……”

高見賢一番話語,滿朝震驚。

大家不約而同將目光集中到楊憲身上,楊憲的臉因爲激動變得扭曲起來。

他忍不住大喊:

“胡說,本相沒有!”

楊憲正想訓斥高見賢,卻發現有雙冰冷的目光,從上面落下。

朱元璋。

楊憲回頭,發現皇帝正平靜地看着自己。

這目光,有殺意。

楊憲膽戰心驚,直接跪下:

“陛下,臣冤枉呀!”

朱元璋沒有理會他,詢問高見賢:

“那商人可有證據?”

“有,沈秀被楊憲逼迫,交出良田一百頃,銀兩三十萬萬,布匹十萬匹、珠寶……”

高見賢一口氣念出一堆東西,百官倒吸一口氣。

這沈萬三就算是江南第一富戶,被敲詐這些東西,也要傷筋動骨吧?

也難怪人家會狗急跳牆,跑到京城告御狀。

沈萬三有清楚的名單,還有這些東西詳細的去路。

楊憲聽着已經搖搖欲墜,他剛想說話,高見賢繼續說:

“按照沈秀提供的線索,臣帶人去搜了楊大人的府邸,將與他對接的僕人抓來,那人也招了。

從那人口中,屬下順藤摸瓜,又抓到幾個買命的富戶。

其中一人,確定跟海盜有勾連,卻跟楊憲買命,逍遙法外!”

高見賢說完,將一疊供狀呈送給皇帝,朱元璋看着看着,眼中的怒色越發明顯。

楊憲很想喊冤,卻沒有辦法說話,證據,高見賢說的東西,都是他的罪證。

有些東西,他自己都未必比高見賢說得清楚。

朱元璋靜靜地看完這些,然後放下供詞。

“楊愛卿,朕終究錯看你了……”

他語氣平靜,可楊憲卻一把跪在地上,顫聲道:

“陛下,饒命!”

朱元璋笑:

“饒命?楊憲,先放下你貪污和打壓異己不說。

海盜案裡,那些勾結海盜的富戶你竟然也敢放過,好呀,朕養得一條好狗,卻原來是狼……

子系中山狼呀……”

中山狼三字,讓楊憲神魂劇震,一時間呆立當場。

朱元璋揮手,道:

“高見賢……”

“臣在!”

“帶楊憲下去,給朕好好審問,朕倒是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給楊大人交了買命錢?”

“陛下,饒命呀!”

直到檢校來帶人,楊憲才反應過來,從巔峰到落幕,這轉化的速度太快,以至於他一直沒時間反應。

他嚎啕大哭,再無此前意氣風發的模樣。

檢校的人,拖着楊憲從奉天殿出去,留下一灘腥臭的水漬。

楊憲的哭聲漸行漸遠,大殿裡針落可聞。

朱元璋冷哼一聲,退朝,回後宮去了。

……

自己的政治對手倒黴,李善長並不覺得高興。

他回身,出去,卻和一直沒有說話的劉伯溫對視一眼。

二人彼此交換了一個有深意的眼神,然後分開走出去。

劉伯溫走在前邊,許存仁從後邊叫住他。

“楊憲倒臺了,至少浙東的同僚可以鬆一口氣……”

許存仁雖然同樣震撼,但心情還是好的。

只是他見劉伯溫絲毫沒有高興的表情,卻是疑惑。

“徐兄,你相信檢校只用了幾個時辰,就能挖出這麼多東西?”

劉基回頭問許存仁,許存仁愣住,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好在劉基也不需要他回答,繼續說:

“這些證據,非一日能蒐集完全,可見陛下早就已經掌握了楊憲犯罪的證據,只是引而不發!

這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啊!

楊憲一案,恐怕又要死不少人……”

劉基臉上,絲毫沒有競爭對手倒臺的喜悅,只有深深的忌憚。

宮裡那位皇帝的算計,

實在太過可怕。

(本章完)

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292章 主意打到皇帝頭上,羊入虎口第405章 誰當宰相,老丈人見女婿第386章 飲馬富士山,常遇春的新戰場第233章 所謂妖道,佛度有錢人第176章 若非皇帝是朱元璋,貧道不敢做第187章 朕帶你見神仙,出海大禮包第9章 朕能當好一個皇帝嗎?第180章 氣死老朱,貧道的理想第247章 服務百姓,技術宅拯救世界第393章 嶺北之戰,輕敵的徐達第186章 有子沐英,你是朕的徐福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280章 張天師爺們,有事他真上第299章 我降心魔,與你何干第14章 從今日起,我爲自己而活第148章 他出事,你們都要死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190章 天師即帝師,張異不上當第133章 皇帝的公平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334章 讓你拋磚引玉,不是讓你拍死老子第346章 爲百官出氣,驚人暴利第60章 借君王之勢,修世功德第325章 常遇春:當時我害怕極了第140章 催眠術,改造衍聖公第108章 被一張世界地圖點燃的野心第207章 反正不得好死,當奸細?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44章 只有我把皇帝當人第511章 所謂和解,丐版常遇春第453章 離別前,今夜格外兇猛第31章 老朱的小本本,初見常茂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讓我改變歷史進程?第165章 世界很大,讓朱棣去看看第344章 天時地利人和,張異該死第209章 審計部門,朱家家宴第377章 公開秘方,藥王再世第449章 投名狀,大元綠茶指南第499章 姐姐,兇手一定是張異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345章 暴打悍婦,層層設局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來是他第414章 朱樉的接盤俠,這傢伙可以利用第244章 龍虎山的崢嶸,天師的蛻變第289章 倒打一耙,最後的利用價值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145章 訥訥,哥什麼時候坑過你?第77章 大明朝太難混了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80章 爹你傻呀,皇帝在算計你第15章 被流放的逆子,他還藏着秘密第420章 流言背後,秦王謀士?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97章 張異最不想要的賞賜第272章 宋濂勇敢飛,有黑鍋你背第396章 瓊州必成大明重鎮,海南道祖第380章 張異的消息,想他了第289章 倒打一耙,最後的利用價值第103章 你也不想你爺爺的事曝光吧?第159章 徐家的規矩,出賣朱老四第235章 百姓需求,神仙產品經理第502章 皇帝喜歡用強,道衍哭了第394章 戰敗的影響,預言戰局第82章 謠言的作用,我就是小人呀第79章 終究是皇帝想得深遠第405章 誰當宰相,老丈人見女婿第514章 沉默的大多數,報紙的誕生第354章 國士無雙,積極自救第35章 真相不重要,態度纔是關鍵第477章 大戰前夕,張異北行第440章 只有我能救哥哥,心細如絲第229章 都是七竅玲瓏心,再次得罪藍氏第425章 殺人夜,讓貧道上賊船?第280章 張天師爺們,有事他真上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326章 美人遲暮將軍老,君心不改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524章 姚廣孝你不造反會死?(二合一)第44章 只有我把皇帝當人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495章 未來國師,知道真相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77章 大明朝太難混了第225章 第一面玻璃鏡,謠言製造專家第472章 爭奪釋經權,新儒家第368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144章 效率,效率,還是TM的效率第561章 藍玉反水,等一個人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潛意識第43章 餓狗看糧倉,憑什麼當忠犬?第446章 貓和老鼠,貧道張異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5章 都是送命題第340章 再見馬皇后,紡織機問世第459章 徐家丫頭的小心思,另一座詔獄第409章 見故人,姐夫姐夫第142章 天下儒生,顏面掃地第389章 請張異出山,殺俘專業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