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小日子欠收拾,預言成真

“陛下,出事了……”

洪武二年,春。

老朱從年十五維持的喜悅心情,伴隨着一則消息傳入宮中,煙消雲散。

“皇上,我們派去日本的使臣,被殺了!”

御書房。

朱元璋聽到這個消息,登時臉色大變。

他手中批閱奏疏的筆,被他用力捏斷。

WWW⊕ ttκǎ n⊕ C O

“你說什麼?

再給朕說一遍!”

從中書省回來的太監,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奴才也是從中書省的大人們那裡知道的,如今左右二相,各位大臣都已經準備入宮,覲見皇上!

奴才先來一步,給陛下報告!”

“讓李善長他們趕緊過來!還有,把劉基也給朕叫來……”

御書房裡的空氣,彷彿凝固一般。

就連太子朱標,一時間也不敢勸說皇帝。

朱元璋等太監出去,暴怒。

他手上折斷的筆,登時被他丟在地上。

朱標默然,眼中同樣充滿殺氣。

作爲明朝的太子,帝國未來的儲君,他同樣被這個消息點燃怒火。

“這日本,朕還沒去找他麻煩,它竟然敢殺朕的使臣!”

朱元璋站起來,在御書房來回踱步。

朱標勸說:

“父皇,您稍安勿躁!”

“你讓朕怎麼稍安勿躁?笑話,天大的笑話!

我華夏自古,都是那邊遠小國的宗主國,那些舔着前朝的蠻夷,也敢殺我大明使臣?”

朱元璋頗有種惱羞成怒的意思。

老朱對日本的印象本來還不錯,這個國家自唐朝以來,都是華夏王朝的藩屬國,最忠臣那種。

且元朝滅宋之後,這個國家也和元朝的關係惡劣。

加上老朱御書房那張世界地圖裡,這個國家擁有老朱最缺的白銀資源。

所以在今年天下平定之後,皇帝馬上派出使臣,出使日本,

他想要讓這個國家的國王重新給朝廷納貢。

如果運作得好,朱元璋還想跟日本國王談談開採白銀的問題。

可是,現實給了他一記重擊。

兩國交戰,尚且不殺來使,更何況是正常的使臣往來。

李善長、楊憲等中書省和六部官員,陸續趕來皇宮。

劉伯溫接到宮裡的消息,也提前來了宮裡,但有個人不請自來,卻是出了其他人預料,來人是章溢,御史臺另外一個御史中丞。

朱元璋看了章溢一眼,卻沒有多說。

他直接開門見山:

“關於日本殺我國使臣之事,爾等可知?”

在場諸位大員點頭,這消息本來就是過中書省,才傳到皇帝這邊來。

李善長和楊憲自然知道。

而御史臺的兩位御史中丞,在路上也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陛下,臣等知曉,這日本國人猖狂,確實缺乏教訓!‘

他們的國王管教無方,倭寇侵擾我國海岸!

如今國王殺我國使臣,由此可見這上樑不正下樑歪!

臣建議,要給日本國王一個教訓!”

楊憲能感覺到朱元璋心中的憤怒,率先開口順着老朱的話。

他這個提議,正中朱元璋內心深處的想法。

去年張異跟他提起海禁的時候,老朱接受張異的說法,北方戰線的壓力太大。

哪怕去年山西大捷,蒙古人的威脅依然存在。

但他估摸了一下,如果從南邊抽調軍隊,也許可以給那些小日本一點教訓。

“很好,讓朱亮祖回來……”

朱元璋話音剛落,劉伯溫卻站出來:

“陛下,不可……”

劉伯溫在老朱下決定之前,站出來反對。

楊憲看劉基,滿臉不爽。

“劉基,你有什麼話說?”

朱元璋正是怒意上頭之時,劉伯溫打斷了他發泄的想法,滿臉寫着不高興。

劉基低下頭說:

“臣覺得,去伐日本,並不是上上之策!”

“難道,你要讓朕忍下來?”

朱元璋的怒火,已經盤旋在劉基的頭上,只要是他應對不好,恐怕就要發泄出來。

劉基神色不變,說:

“如果陛下只是想出氣,想做個像隋煬帝一般的君主,臣自然不會勸說陛下,只讓陛下快意恩仇!

但陛下說在臣心中,是位知進退,懂得隱忍的英雄,臣纔有這番話!

這日本殺我國使臣,確實大逆不道,可這也是事出有因!

南宋滅亡之後,日本和前元之間,有過兩次血戰!

蒙古人二次出征,皆是遇見風暴而折戟沉沙。

所以,這中原和日本的仇恨,已經延續百年,陛下得了天下,也還來不及彌補兩地之人心!

且對方雖然殺我方使臣,但從前邊回來的人報告,至少楊大人和吳大人暫時沒有性命危險!

這件事未必沒有迴旋的餘地!此爲其一!

其二,就算陛下想要遠征日本,且不說我大明北境的壓力尚未解除!

就是咱們要攻打日本,咱們有水軍嗎?

只靠福建那些水軍,咱們連倭寇都解決不了,如何打到日本去?

咱大明有點家底,但也不多!

不下就算想要報仇,也該徐徐圖之!

北方的蒙古人,纔是我大明的心頭之患!

陛下英雄人物,如何不懂取捨?”

劉基一盆冷水潑下,朱元璋心頭鬱悶的緊。

他倒是很想發火,但正如劉基所言,他終究是個梟雄。

如果意氣用事,派兵去攻打日本,那大明捉襟見肘的軍費,就更加緊張了。

更不用說他大明的水軍,有一部分其實已經被他抽調,成爲平安和沐英的出海班底。

這就算是想要打,也打不成呀。

老朱深吸一口氣,硬生生將這口氣給咽回去。

“陛下,您難道真的要忍下去?臣記得去年,陛下讓人組建玄武軍,這玄武軍難道不能用?”

楊憲見劉基居然說服皇帝,不由氣急敗壞。

他試圖讓朱元璋再改主意,朱元璋卻不再理會他。

“那劉基,你認爲該怎麼辦?”朱元璋問。

“等!”

劉伯溫說:

“既然楊載和吳文華二人沒有被殺,那對方的留着他們,肯定還有機會回來!

我們最好等到他們帶回日本的消息,再製定接下來的策略!”

“李善長,你有什麼要說的?”

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善長等皇帝問起,他才低聲說道:

“臣也認爲應該等等,但咱們可以做兩手準備!

陛下既然組建玄武軍,證明陛下對海患也有自己的想法!

臣以爲,咱們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對玄武軍的投入……

先讓他們在周遭打擊海盜,練練兵!

他日若是征伐日本,咱們大明也不至於毫無準備!”

朱元璋點頭,李善長所想,其實就是他一直在徐徐圖之的事。

既然暫時打不了日本,那隻能如此。

一腔怒火,最後卻化成隱忍,老朱雖然接受這個事實,心裡也堵的難受。

他不想再在這個事情上討論下去。

所以轉身問章溢:

“章溢,你老找朕,可是有什麼事情?”

章溢一直等衆人討論完國事,才噗通跪下:

“陛下,臣是來跟您請辭的……”

他突然來了這麼一出,衆人大驚。

這章溢幹得好好的,爲什麼要辭職?

朱元璋也是這個意思,他問道:

“你這是怎麼回事,朕最近還尋思着將你用起來呢,你就要給朕撂挑子?”

面對皇帝的質問,章溢半天說不出話,此時才勉強說道:

“臣請辭,是因爲家母病重,臣放心不下,所以求陛下準臣回家!”

老朱不喜:

“你母親病重,朕能體諒你的孝心,但你身爲臣子,這朝廷的擔子你也要承擔起來!

若是人人家人病了,都要向朕辭職,朕這天下還要不要了?”

若是換成別人辭職,朱元璋大概還會允了。

章溢與之朱元璋,也算是一個重要的人。

他不僅僅是御史大夫,也是一個懂兵法之人。

去年平定福建,章溢本身就出了不少力。

只是因爲其中一些事,老朱本想讓他去福建,卻又留了下來。

而他留在京城的原因,還與張異有關。

果然章溢聞言,再次祈求:

“陛下,去年龍虎山的小真人告我,我母上今年壽數已盡,三益本不信,直到今年收到家裡的家書,臣才明白道人所言非虛!

家母此病,恐怕過不了這一劫!

臣雖然是陛下的臣子,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臣不想見不到母親最後一面,求陛下成全!”

章溢一說,在場衆人忍不住想起去年那場風波。

龍虎山那位小真人,也是因爲此時嶄露頭角,被人所熟知。

張異預言過章溢的死,也預言過他母親會死!

這些當初被當成笑話去聽的預言,如今再次出現在自己眼前。

老朱氣呀,原來是清心觀那個小混蛋搞的鬼。

他不想放章溢走,自然不會採納張異的意見:

“那個胡言亂語的小道士,朕等下就抓他來打屁股!

你身爲讀書人,孔聖人曰,敬鬼神遠之,你豈能聽風就是雨?

此事朕不同意,你若擔心你母親,朕可以爲你遍尋名醫!

這件事,容後再議!”

見皇帝不許他辭職,章溢的眼神變得恍惚起來。

其他人見他如此模樣,或者幸災樂禍,或者抱有同情。

楊憲就屬於高興的那個,他說道:

“章大人,你莫聽那小子胡言亂語,他還說本相會被皇帝法辦呢,那就是個妖言惑衆的小道士,你若信他,纔是傻子!

本相覺得呀,令堂吉人自有天相,不會有事!

倒是本相覺得皇帝說得對,那小子確實該打!

回頭呀,本相倒是可以讓刑部……”

他剛說完,卻發現有雙眼睛死死盯着他,楊憲轉頭一看,卻發現是皇帝。

他登時冷汗直流,心知自己說錯話,趕緊閉嘴。

李善長,劉伯溫也在勸說章溢。

“章大人要是不放心,可讓一個孩兒先回去伺候着……”

老朱看楊憲失魂落魄的模樣,心頭煩躁。

他本來就被日本殺使臣的事絞得心煩意亂,又遇見章溢這事。

他揮揮手說:

“沒事就都給朕退下去,朕再琢磨琢磨……”

知道皇帝的心思,章溢只能拜下謝恩。

一行人並肩而行,相互走出去。

李善長和楊憲一邊,章溢和劉伯溫屬於浙東派,自然走在一起。

楊憲見劉伯溫還在安慰章溢,卻忍不住諷刺:

“這章溢也是傻子一個,竟然相信道士妖言惑衆,這大概是跟蒙古人當過官,學了蒙古人那套迷信鬼神的傳統!

其實我看呀,陛下就不該用他們兩個,畢竟,這兩個人出身可是不正……”

李善長並不接話,而是笑語晏晏地看着。

楊憲與他的關係十分微妙,在中書省二人面子上尚且過得去。

私底下,他知道此人沒少給自己下套子。

不是交心之人,李善長這個老狐狸自然不會跟着楊憲說下去:

“陛下用人,用人不疑!

劉基和章溢雖然都是當過前朝的官,但如今他們是陛下的臣子,自然就沒必要揪着這些不放!

更何況,爲官不問出身,就如楊大人雖然出身檢校,但也不妨礙現在封相!”

楊憲的笑容頓時僵在臉上,比起劉伯溫和章溢有前朝爲官的污點。

他這個情報機構出身的過往,在李善長心中何嘗不是污點?

尤其他跟李文忠共事的過程,雖然也是幫皇帝辦事,但在淮西這批人眼中,楊憲同樣是個搬弄是非的小人。

楊憲訕笑,不敢接話!

一行人,就這樣一前一後,走出宮門。

本來應該各自分開,但有一人,吸引兩位宰相的注意。

“存厚,你怎麼來了?”

一直失魂落魄的章溢,卻是最後一個發現自己的兒子章存厚在宮門口等着自己的。

他這一叫,章存厚登時哭出聲來。

他噗通跪在地上,大哭:

“爹,家裡又來了消息,奶奶……奶奶……走了……”

這一生走了,讓章溢登時兩眼昏花,直向後栽倒。

劉伯溫眼疾手快,總算扶着老友。

“爹!”

“章大人!”

因爲章溢在宮門口昏迷,登時引發了一場小混亂。

劉伯溫向着章存厚喊:

“你還不扶着你爹去找大夫?”

章存厚和僕人這才反應過來,趕緊讓章溢上車。

車馬消失在宮門口。

只留下尚且來不及反應的兩個人。

一陣風吹過,李善長和楊憲風中凌亂。

李善長:……

楊憲:……

二人沉默了半晌,李善長深深看了楊憲一眼,轉身離開。

他一走,楊憲登時腿軟,癱倒在地上。

好在他眼疾手快,扶着宮牆讓自己不要倒下去。

章溢他媽真的死了?

楊憲的臉上,再無一絲血色。

第401章 恩澤龍虎山,父子二真人第530章 不速之客,張異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372章 等了兩年的刺殺,張異救駕第27章 試藥,孔家和張家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燒三把火第67章 演着演着,動真情了第213章 徐家求上門,照顧我黃叔叔第479章 不該出現的軍隊,復活的徐達第437章 祈求,你想要我身子也行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353章 被架空的朱標,劉基攤牌第467章 神機營誕生,上交發明不死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342章 十年準備,君王北行第129章 現學現賣鎮壓百官第118章 張異你騙我,劇本不是這樣的第328章 早就想揍你了,不做將軍做武聖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33章 你是道士還是和尚?活着我是認真的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68章 捧一踩一,老朱出手了(求首訂)第17章 趁皇帝沒反應過來,先撈一筆第170章 搬起石頭砸腳,朱元璋的爲難第387章 帶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511章 所謂和解,丐版常遇春第118章 張異你騙我,劇本不是這樣的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417章 胡惟庸時代,軍校雛形第147章 道觀進賊人,你欠我的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105章 再叫姐姐試試?他真會享受第43章 餓狗看糧倉,憑什麼當忠犬?第34章 師弟的神通第247章 服務百姓,技術宅拯救世界第420章 流言背後,秦王謀士?第308章 要錢要命,他比你適合當皇帝第385章 玄武揚威,禦敵國門之外第88章 三位皇子,知情識趣的徐妙雲第439章 那場刺殺的真相,黃叔叔的身份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燒三把火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211章 重提反貪,帝國疆域的極限第405章 誰當宰相,老丈人見女婿第271章 大公無私,爲彌合民心所書第428章 有事的丫頭,接手錦衣衛第165章 世界很大,讓朱棣去看看第455章 完美的計劃,張異的苦頭第89章 原來我會死,推演自己死因第437章 祈求,你想要我身子也行第318章 與錦衣衛的衝突,右相空缺第43章 餓狗看糧倉,憑什麼當忠犬?第370章 秋後算賬,君王也有自己的難處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509章 空印案,師父好狠呀第186章 有子沐英,你是朕的徐福第281章 清明血雨,這是我大明的軍隊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289章 倒打一耙,最後的利用價值第75章 煉丹術的意義,人走茶涼第273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207章 反正不得好死,當奸細?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180章 氣死老朱,貧道的理想第209章 審計部門,朱家家宴第506章 人是我殺的,屍體是皇帝埋的第309章 兔死狗烹,楊憲案第379章 北方有佳人,從朱樉拒婚開始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來是他第215章 黃和,皇覺寺的和尚第465章 牢中的兵工廠,十天走過百年第15章 被流放的逆子,他還藏着秘密第353章 被架空的朱標,劉基攤牌第140章 催眠術,改造衍聖公第197章 皇子的悲哀,都有心魔第550章 捨身成道,投名狀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479章 不該出現的軍隊,復活的徐達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377章 公開秘方,藥王再世第227章 出賣老朱,誰落誰的網?第466章 朱棣和神機營,火力壓制第352章 小石頭與滔天巨浪,舉世皆敵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77章 大明朝太難混了第331章 朕肚子裡的蛔蟲,有法可依第126章 殺人誅心,先生你不行呀第140章 催眠術,改造衍聖公第89章 原來我會死,推演自己死因第74章 科學的種子,十萬個爲什麼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51章 衍聖公,漢奸也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267章 史書中的情報,殺倭寇第568章 重啓常茂案,兔死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