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天下儒生,顏面掃地

御書房裡陷入短暫的沉默中。

老朱也發愁了,張異擺爛的時候,他很想張異出來做點事。可隨着時間推移,張異的能力逐漸大放異彩之時,他也面臨着曝光的壓力。

許存仁跟他提過幾次,如今劉伯溫也提。

按照常理,他是該召見這位龍虎山小道士,嘉獎一番。

可他如果召喚張異,恐怕前邊所做的一切都白費了。

“父皇,真有那麼神奇的人,兒臣也想見見……”

“對呀,兒臣也想見!”

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對其他人描述中的張異也很好奇,紛紛發聲。

“胡鬧!”

朱標板起臉,皇子們噤若寒蟬!

“此子,確實該見一見,卻不是現在……”

朱元璋神色不變,然後將張異的算學課本手稿交給太監。

“這份手稿朕會抄錄一份,隨後交給國子學刊印,此本子,發放各州府,讓其自行刊印!

若有學子想抄錄,購買,皆以成本價出售!

死人書商刊印,也不許賣高價,

誰敢在這上邊謀取暴利,朕都拿他人頭!”

許存仁表情嚴肅,點頭答應。

從算學入科舉開始,這份“教材”的地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堪比四書五經。

就算儒家學子們再不認,他們爲了前程也必須將《算學》重視起來。

“開恩科之後,凡試必考算學,院試除靠經義,兼考小學算學,鄉試考中學、會試用大學課本……

考生成績,經義佔七成,算學佔其三,然若算學不合格者,不錄!”

老朱考慮到儒家的地位,終究還是沒有將算學和經義相提並論,但他設置了不合格這條線,意味着不管是什麼絕世天才,只要你沒在算學上及格,都有可能會因爲算學成績名落孫山。

劉基,宋濂和許存仁面面相覷。

雖然知道算學入科舉不可阻擋,可當命令真的下來的時候,他們才知道這天變了。

相比宋濂的憂心忡忡,許存仁的些許迷茫。

劉基反而露出了笑容,欣然接受皇帝的命令。

他想了一下,詢問:

“陛下,這算學課本既然是張異編撰,咱們是否該給他署名?”

這個問題帶來的衝擊力,比算學入科舉本身還要震撼人心。

宋濂這個老夫子聞言,一口氣差點吸不上來,他們怎麼把這件事給忘了?

署名?

如果皇帝真的給張異署名,這天下儒生的臉恐怕要顏面掃地。

一個龍虎山的七歲小兒,都要拜讀張異編撰的課本,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他們都是張異的學生。

這要是傳出去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悲憤欲絕。

門戶之見,自古以來都是許多人難以跨越的心理門檻。

朱元璋也沉默下來,過了一會,他問:

“那你們覺得,該不該給那孩子署名?”

朱標率先站起來說:“既然是他編撰的,兒臣以爲當署名!若不然,就寒了那位張家子的心。本宮明白諸位先生的顧慮,是天下士子無法接受這件事!然,父皇對張異的期許,並非在方外,而是在朝堂!

這位張家子,未來未必不是廟堂中人,所以……本宮支持署名!”

朱標率先表達自己的意見,朱元璋將目光轉向宋濂和劉伯溫。

宋濂面色鐵青,卻不願意發表意見,

張異以後會不會脫去道籍那是以後的事,現在要是他署名,他們這些士子大儒的臉可能都要丟盡了。

劉伯溫想了一下,說:

“微臣大體認同太子殿下的想法,但卻建議此事拖延一段時間!

如今朝堂之上對算學入科舉的事情本身還風波未平,如果再將算學課本的作者泄露出去,恐生變化……

微臣建議給張異取個別號,這樣做表示咱們也不搶他的功績,同樣也避免事端!”

其他人聞言,點頭同意。

算學入科舉這種事情,雖然談不上前無來者,可有朱元璋這種力度者,也寥寥無幾。

這件事本來就是以皇權驅動,官員階級還有怨氣。

再去刺激他們的神經,老朱雖然不怕,可也不會意氣用事。

畢竟,將事情推行下去纔是目的,張異本來也不在意這些虛名。

“可!“

隨着皇帝點頭同意,劉伯溫,許存仁和宋濂都鬆了一口氣。

“父皇,那要給張家子取什麼別號好?”

老朱想起張異那個傢伙,在書桌上寫了一個“易”字。

“易同異,就叫他易先生吧!至於這十幾本教材,叫《算學十二冊》”

“易,周易?”

劉伯溫和宋濂對視一眼,看起來皇帝對那個孩子的評價還是很高的!

他們吁了一口氣,這件事能解決就好,若不然張異的身份暴露出去,恐怕又是一場軒然大波。

別說外邊那些不知情的人覺得丟人。

宋濂身爲大儒,都爲這件事汗顏。

“許存仁!”

朱元璋叫了許存仁一聲,後者趕緊躬身聽訓。

“國子學增算學博士二人,你列個推舉名單給朕,不管那些人同不同意,都把名單呈上來!

如果他們不同意,就別怪朕讓他們丟人了!”

老朱將話音中的殺氣,隱約可見……

衆人知道,那些因爲算學入科舉對許存仁消極應付的人,可能讓朱元璋動了殺心了。

“是!”

許存仁低頭應是。

同時宋濂提議道:

“陛下,既然算學入科舉,臣還有一事!

臣蒙陛下看重,爲太子殿下和諸位皇子教學,但算學一道,臣確實不懂!

陛下在爲國子學尋找算學導師的時候,不妨給宮裡的皇子們尋找算學老師……”

朱棣,朱樉等皇子,本來在一邊吃瓜,聽聞他們也要學算學,頓時哀嚎遍地。

“可!”

皇帝覺得宋濂說得有道理,將這件事給定下來。

該商量的事都商量好後,劉伯溫等人離開御書房。

“父皇,那個張家的次子很厲害,我們能見見他嗎?”

“父皇,要不讓他進宮教我們讀書吧……”

“我聽常家姐姐說,他會道術,他可以讓符咒飛起來,在空中點火!”

“哈哈,還有常家哥哥,每次提到那個小道士就恨得牙癢癢,我不喜歡常家哥哥,所以我覺得張異是好人……”

沒有外人在,朱樉他們幾個圍着朱元璋,紛紛打聽關於張異的消息。

朱元璋板着臉:

“伱們幾個最近都無法無天了,還想教朕做事?”

“都出去,張異又不是功勳子弟,如何入宮,你們再出餿主意,小心我教訓你們……”

朱標和朱元璋父子二人一板起臉,幾位皇子害怕了。

“父皇,我們去讀書了……“

朱棣最有眼力勁,一看情況不好馬上就跑。

朱樉和朱棡反應過來,也跟着跑出去。

只有朱橚反應慢,等他想跑的時候幾個兄弟都沒有人影了。

“父……父皇……那我也去讀書了!

哥哥,等等我!”

老朱看着這些兒子們的模樣,忍不住搖頭笑。

剛纔板着臉維持的父親和皇帝的威嚴,瞬間破功。

“你這些弟弟們缺乏管教還是不行,太子,朕準備在宮裡成立一個學堂,專門給皇子們讀書,你看如何?”

朱標回:“此事甚好,父皇準備怎麼做?”

“朕準備建一個藏書處,同時也設一個學堂,這學堂暫時命名大本堂好了!

以後你和你弟弟們,都在此處讀書!

朝廷那些功勳子弟們,也可以進宮陪讀!”

朱元璋說道此處冷哼:

“類似常茂這種子弟,也該強制他們收收心了,進宮找人看着,也許還可以讓他們收收性子!

他們別以爲朕不知道,雖然朕給讓他們去國子學讀書,但這些人幾乎就沒在國子學出現過!

許存仁不敢管,朕回頭幫他管管,

這些人在大本堂建好之前要是再缺課,朕就打他們板子!”

朱標笑,新朝初立,很多規矩都沒有立好。

就說大明的這些功臣,大部分都是泥腿子出身,有了功勳,卻沒來及轉換心態。

關於後輩的教育多數也無心顧及。

有一些人會請先生在家裡教子弟讀書,比如徐達……

但很多人根本就沒意識到這個問題,老朱讓功臣子弟去國子學,也是出於好心,

只是大部人可能去了一陣子,壓根就不去了。

比如常茂,張異和孔訥去了這麼久的國子學,壓根就沒見過這位仁兄。

其他功勳子弟,大多數也不認識!

“不行,若是常遇春真不幸,朕可不想將這種蠢貨提上國公的地位,來人……”

朱元璋讓太監進來,擬了一道旨意。

讓人分發各個功勳府邸。

凡是適齡不去上學的,一律先打十個板子!

太監領着命令出宮,一時間應天府各個功臣府邸,哀嚎遍地。

那些功勳子弟都搞不明白,爲什麼皇帝好好的要抓他們學習……

……

另一邊,

劉伯溫、許存仁、宋濂離開皇宮

路上劉伯溫詢問了許存仁許多關於張異的事。

出了門,宋濂有公務在身,先離開了,

老劉和許存仁也沒有了聚會的興致,各自分開。

劉伯溫回到御史臺,卻無心處理公務。

他想了一下,跟手下交代之後,脫去官服出了門。

“老爺,咱們這是去哪?”

“城外,清心觀!”

劉伯溫想了一下,終究還是按捺不住好奇心,決定去見見張異。

“是,老爺!”

馬車緩緩前進,穿過應天府的街道,窗外的風景從熱鬧到寂寥,

劉伯溫走了好一會,才遠遠看到城外那座不起眼的道觀。,

道觀有歲月的痕跡,雖然被修繕過,但當時皇帝明顯敷衍了事。

“在此地,連個像樣的香客都沒有,日子倒是過得清苦!”

劉伯溫自言自語,對張異的好感微微恢復幾分。

他做過元末的官,見證過官場的黑暗。‘

同樣的,在他當官的時候,其實也見過天師府的繁華。

老張家在元朝,混得可不是一般的好,雖然不如孔家地位高,但卻比孔家有錢得多。

劉伯溫對龍虎山的惡意,一來是門戶之見,讀書人對僧道天然的看不上,二來也是因爲龍虎山過去的做派,

他不甚喜歡!

馬車靠近道觀的時候,劉伯溫才發現,道觀不遠處同樣停着一輛馬車。

馬車旁邊,一位老僕人和一個年輕的道士,正在聊天。

劉伯溫下車,道士見他過來,趕緊迎過去:

“這位老爺,您是要去裡邊上香嗎?”

“嗯!”

劉伯溫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不穿官服的他,看起來十分樸素。

鄧仲修用眼神打量劉伯溫,雖然他穿着不太起眼,但明顯是一位貴人。

“您請!”

道觀難得有人上門,鄧仲修自然不會怠慢。

他將劉基請進大殿,劉基看着周圍的環境,默然點頭。

走到三清像前,他點了三炷香,裝模作樣拜了一下。

“不知老爺來這,是想求什麼?

是前程,還是其他?”

劉伯溫笑道:

“怎麼,道長還想給我問問前程?”

鄧仲修傻笑:

“老爺說笑了,我這點道行可不敢做這種事,而且我們道觀香火少,觀主也無心打理,貧道不過是隨口一問!”

劉伯溫道:

“這道觀的香火,確實一般,若我是道觀主人,肯定已經火急火燎1

想來你家主人也是高道,纔看不上這些黃白之物!”

鄧仲修聞言,嘴角微微抽搐,

張異可不是看不上,而是他花錢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再旺的香火寺院,一年能有多少銀子?

不算道觀寺院的地租,就香火本身一年能有五百兩差不多了。

以他師弟花錢的速度,這些錢根本不夠!

鄧仲修自然不會給師弟拆臺,所以說:

“老爺有所不知,我們觀主乃是龍虎山張真人幼子,因感念陛下恩德,留在此處爲陛下誦經祈福!

因爲觀主平日裡主要是爲陛下誦經,所以這道觀也不怎麼打理!

小道道行淺薄,幫不上我家觀主什麼忙,只能在前邊打打下手!”

“哦!”

劉伯溫聽聞鄧仲修給張異吹牛,說他給皇帝唸經之事,差點笑出聲來。

這件事好在誰都沒有放在心上,若不然要給這小子打上幾十大板!

“這麼說來,這道觀不大,山頭倒是挺大,老夫正想找個高人問問前程,你家觀主不知道方不方便?”

“這個……”

鄧仲修準備婉言拒絕,張異已經明確跟他說過,對於前邊的事,他不會管。

比起裝神弄鬼,糊弄一些百姓的錢財,他來錢的路子有了,也看不上。

鄧仲修還沒開口,有一人從裡邊走出來。

他見到劉伯溫的瞬間,驚呼道:

“是劉大人?”

劉伯溫轉身,卻見一個孩子正在瞠目結舌地看着自己。

“孔訥!”

劉伯溫也認出了對方的身份,此人正是孔家五十七代世孫,未來的衍聖公孔訥。

“劉大人,您是……”

劉伯溫被鄧仲修喊破身份,鄧仲修頓時變得誠惶誠恐。

原來眼前人,真的就是一位大人物。

“學生孔訥,拜見劉大人!”

“孔訥,你不是姓白嗎?”

小鄧差點被二人的身份嚇死,他沒見過孔訥,卻知道這麼一個人:

“你是孔家少爺,衍聖公府的孔訥?”

孔訥聞言,有些不好意思,他朝着鄧總修行了一個禮:

“鄧大哥,請見諒,一開始就不該瞞着你!”

“孔公子客氣了!”

鄧仲修趕緊回禮,他哪敢受下未來衍聖公的大禮。

雖然他是道士,可孔家的威望在華夏大地,那是影響方方面面的。

衍聖公和張天師硬要比的話,衍聖公的地位遠遠超過天師。

等等,

確認孔訥的身份之後,鄧仲修想起後院那個老爺子。

媽耶!

小鄧心態不好,他直接癱倒在地上。

衍聖公呀,衍聖公竟然就在他們這座小道觀裡,而且還瘋了?

知道真相的鄧仲修心驚肉跳,不能自已。

劉伯溫淡淡地看着二人,心中升起疑惑。

從孔訥認出他,他說破孔訥身份的瞬間,二人之間的對話似乎已經給了他足夠的信息。

今日自己不經意來到這道觀,裡邊恐怕還有秘密。

孔訥好像也想起什麼,望向劉伯溫的眼神有些慌張。

他爺爺瘋了,還在道觀裡驅魂的事難道要曝光了。

“劉大人,您怎麼在這裡?”

孔訥強行讓自己鎮定心神,鼓起勇氣跟劉伯溫周旋。

可他那點道行,如何能跟劉伯溫較量,老劉一眼就知道後院有故事。

“我要去找孔訥有些事!”

“我家師弟不方便……”

鄧仲修想都不不想,馬上給孔訥解圍。

劉伯溫笑了,他本來只是想來看看張異,觀察一下這個和他打賭還贏了他的孩子。

卻沒想到,道觀裡會有什麼有意思的事。

“此時,涉及我跟張異的約定,小道長,你還是去通報一聲吧!

嗯,你可以告訴他,老夫名爲劉基!”

“劉基……”

鄧仲修聽到這個名字,頭如斗大。

這位溫和的老者,竟然是傳說中的劉伯溫劉老爺。

劉基的官職也許不是最高,但他在民間的威望很高。

最關鍵的是,這位大老爺是御史中丞,自己就算想要攔着人,好像也攔不住。

就在鄧仲修心中發苦,孔訥手足無措的時候。

張異在後院明顯聽到動靜,他從後邊走出來,問:

“什麼事?”

不過下一刻,張異也看見了劉伯溫本人,

再看鄧仲修和孔訥的模樣,他大概猜到幾分。

“原來是劉老爺,貧道說了您就是輸了,我也不罰您什麼,您來這裡作甚?“

張異一開口,劉伯溫的血壓瞬間升高!

第193章 一句話省卻百年努力第69章 不知天命,釜底抽薪第447章 您是我親哥,一盤大棋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550章 捨身成道,投名狀第13章 朱元璋的意志,張正常的祈求第84章 故人西辭黃鶴樓,十萬水軍下揚州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508章 給他們找點事,點爆空印案第443章 等他絕望,皇帝最信任的人第109章 天子口舌,耳目,手足第567章 另一條密道,朱元璋的殺心第431章 情報分析學,初吻?第222章 驚喜還是驚嚇,皇帝想跳車第505章 瘋子遇上瘋子,開宗立派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第425章 殺人夜,讓貧道上賊船?第409章 見故人,姐夫姐夫第569章 張異的推背圖,離開大明吧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136章 張異曝光了,怒懟劉伯溫(5K)第75章 煉丹術的意義,人走茶涼第396章 瓊州必成大明重鎮,海南道祖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41章 父子之間最好的狀態第35章 真相不重要,態度纔是關鍵第435章 貧道帶你,看看這盛世第566章 師徒緣斷,不如歸去第298章 我心裡的魔,那是真的第553章 爲民請願,蒙古人回來了第511章 所謂和解,丐版常遇春第9章 朕能當好一個皇帝嗎?第482章 爭鋒相對,暗算張異第87章 未來的人都玩這麼大嗎第31章 老朱的小本本,初見常茂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第184章 投資皇帝,當爲國師第476章 男女互換,你是我的道侶嗎第248章 操弄人心,降維打擊第393章 嶺北之戰,輕敵的徐達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277章 千里鏡,師弟求你別說了第94章 揍太子,借酒消愁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139章 丟了魂的衍聖公,送上門的肥羊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燒三把火第139章 丟了魂的衍聖公,送上門的肥羊第17章 趁皇帝沒反應過來,先撈一筆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殺人第493章 辦學和罪人,張異的婚事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46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新錦衣衛頭子第359章 別拿朱標當老實人,久違的兄弟情第569章 張異的推背圖,離開大明吧第363章 滴血認親和血型,輸血的可能性第358章 凡走過必有痕跡,屍體不會說謊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殺人第309章 兔死狗烹,楊憲案第336章 去他孃的宗族,傳說中的judy第60章 借君王之勢,修世功德第477章 大戰前夕,張異北行第235章 百姓需求,神仙產品經理第389章 請張異出山,殺俘專業戶第347章 立規矩,敢抓錦衣衛的人?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375章 拒絕天師位,父子都不是好東西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29章 常家欺人,幫師兄報仇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363章 滴血認親和血型,輸血的可能性第66章 孔家的選擇第256章 浙東的機緣,抗倭纔是出路第102章 你造僞經,你是漢奸第267章 史書中的情報,殺倭寇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318章 與錦衣衛的衝突,右相空缺第273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232章 謎底揭曉,所在之處便是家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130章 屁股決定腦袋,不一樣的公平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別把老常當莽夫第363章 滴血認親和血型,輸血的可能性第530章 不速之客,張異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330章 文武分離,宰相和老丈人第97章 張異最不想要的賞賜第532章 常茂的死因,不能改變的結果(二合第148章 他出事,你們都要死第106章 未來會很苦,但他是朱元璋第495章 未來國師,知道真相第522章 被流放的國師,千里尋夫(二合一)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15章 被流放的逆子,他還藏着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