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

慶曆十一年五月,高昌國王阿啓伏羅下令囚禁宋使。

這三名使者分別爲禮部郎中孫友同,外交部郎中李燾以及外交部員外郎劉秉嚴。

他們得知此事,面對無禮的高昌士兵,展現出了極大的憤怒。

即便被捆綁住,亦是大罵不止,說着什麼天國上使不可辱,有種就殺了他們之類的話云云。

聽說宋使頑強不屈,在牢裡不斷喝罵,阿啓伏羅也非常驚訝,在靜陽公主的慫恿下,本來想殺了他們泄憤。

但好在高昌國大臣胡咄葛、吐如紇、斯結等人私下向他苦苦勸說,這才罷休。

然而阿啓伏羅不知道的是。

這三人可是大宋政制院特意挑的硬骨頭。

當時政制院下達政令,要派人出使的時候,就已經明說了。

說這次出使西域,爲的是讓西州回鶻和黑汗王國歸順。就像漢朝時期,雖有三十六國,卻都臣服於大漢,置於西域長史府治下。

此次出使,不僅僅是西州回鶻,還有黑汗王國。大宋的目的是要讓兩個國家都歸順,成爲大宋的西域附庸。

並且出使過程要求他們態度必須強硬,且一定要彰顯大宋威嚴,決不能辱沒大國國體。

但與此同時政制院也標明瞭危險性,告訴他們西州回鶻和黑汗王國很有可能不順從,到時候使者很有可能會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

原本以爲已經標明瞭危險程度,禮部和外交部的人員響應者可能寥寥無幾,然而這番話語傳到禮部和外交部之後,報名者雲集,踏破了兩部尚書門檻。

甚至不僅有郎中和員外郎這樣的中高級官員報名,就連兩部侍郎也有響應者,要求前往西域充當使者。

得知這件事情趙駿還是非常驚訝,難道大宋的官員都個個鐵骨錚錚?

事後才知道這件事意味着什麼。

順利完成任務就意味着他們以一己之力,三言兩語就令西域兩個大國歸順,成爲大宋的附庸國,納入大宋的安西都護府之下,就如班定遠般青史留名。

即便沒有順利完成任務,西州回鶻和黑汗王國都拒絕,甚至到了最爲危險的時候,危及他們的生命,那也是爲大宋做出貢獻。

他們不傻,自然也都明白自己是個誘餌,一旦西州回鶻和黑汗王國對他們動粗,那就給大宋出兵的藉口。

哪怕是到了最後死在了西域,那也同樣是青史留名,加上功勳足以門蔭子孫。

這絕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所以三人視死如歸,早就做好了爲國捐軀的準備。

現在這種情況雖然是最壞的情況,但既然是計劃之內的事情,也已經能看得開了。

他們巴不得阿啓伏羅如此。

很快,十多天後,公文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勢,騎士每天要跑三四百公里,飛速向汴梁傳達。

五月下旬,前段時間天氣炎熱,到了黃河的汛期。

上游暴雨加上雪山融化,導致下游的黃河水量大漲,這一段時間就是黃河兩岸貿易的真空期。

黃河洪水波濤翻滾,貿易船隻根本過不來,只能暫時停留在各運河港口等待汛期過去。

爲此原本已經籌備謀劃的黃河大橋也只能暫時停下,順便也能檢測一下工部鑄造的黃河橋墩,是否能扛得住洪水的洗禮。

“不錯不錯,洪水沖洗下,我們建造的橋墩安然無恙,屹立於河中,完全沒有受到絲毫影響,知院,你看看。”

政制院內,負責工部建造事宜的賈昌朝把今天早上工部送過來的公文看完之後,露出欣喜的神色。

這座黃河大橋其實是大宋第五座鋼筋水泥跨河橋樑,同時也是第三座採用沉箱法建造的大型跨河橋樑,於去年年末,今年年初動工。

在這之前,大宋的工匠和工部設計人員在建造大宋第一條鐵路的時候,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鐵路如何穿河而過的問題。

那些中小河流還好說,可以在上游建造大壩蓄水,人爲地讓下游水量大減,這樣不僅方便建造橋墩,還能在枯水期開閘放水,解決下游農村用水問題。

可像穎水、汝水、那些中大型河流就不好辦了,即便建造大壩,等枯水期的時候,水流量還是不少,水深常常在一丈左右,不方便動工。

爲此諸多設計人員集思廣益,開創了這個沉箱法,利用大箱子沉入水底,然後在箱子裡扎鋼筋澆灌水泥,完成橋墩建造。

最值得驚喜的是,這個辦法並非趙禎在小說裡找到,或者趙駿提出。

而是設計人員自己動腦筋的結果,與清末時期,著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設計的沉箱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見古人智慧決不能小覷。

聽說這次黃河設計的橋墩安然無恙,趙駿滿意地點點頭道:“嗯,很好,像這種大型橋樑都是百年大計,很多東西都要防範於未然,各種試驗測量必不可少,這次剛好汛潮洪水,也是對黃河大橋的一個考驗。”

“不錯,如果順利的話,相信未來對於我們修建長江大橋將是一個寶貴的經驗。”

“哦?這麼快就已經要設想修長江大橋了嗎?”

“正如知院常說的,目光要放長遠,眼下雖然修長江大橋肯定是難如登天,但未來這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程。”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說着。

賈昌朝嘆道:“可惜了,我們工部也派人去長江測量過,至少以目前的能力,怕是難以在長江上建造。”

“是啊,黃河大橋跟長江大橋確實沒什麼可比性,我們是在窄處修建,全長也才三百餘丈,但若是長江大橋的話,怕是最少都是七八百丈起。”

晏殊接過話茬道:“最重要的是大河是有枯水期的,冬春時節,水位最少的時候甚至可以涉水過去,建造橋墩難度不大,可如果換了長江的話,即便是歷史以來的枯水期,也是”

說着還搖搖頭。

別看黃河是母親河,可跟長江的水流量比起來,那確實天差地遠。

年水流量是黃河的十七倍,到汛期的時候差距能擴大到三十倍以上,一條長江相當於十七條黃河。

這使得在黃河上建大橋難度不大,甚至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史料記載古人在黃河上建過橋樑,之後明朝洪武年間也曾建鐵鏈橋樑。

而長江上卻從未有過建造真正意義上橋樑的記載,只有在河口較窄處,且還是水流平緩季節建造浮橋的記述。

比如宋人樊若水在北宋初年參與設計採石磯浮橋,成爲歷史上第一座橫跨長江的大橋。

只是浮橋畢竟只是用小船在下面搭建連接的橋樑,採石磯河口是長江較債處,加上水流平緩才能實現,在牢固上差得太遠,一年後遭遇汛期,瞬間就被沖垮。

因此,跟有橋墩的真正意義上的跨河大橋比起來,浮橋本身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現在想摒棄浮橋,建造能用很久的大橋,那麼長江會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將是整個大宋橋樑工程的終極考驗。

如果把在黃河上建橋算是個精英怪的話,長江大橋就是終極大BOSS。

這將成爲政制院未來長久研究的政題。“長江大橋的話只能是以後再商討的事情,眼下還是把目前的情況做好,黃河大橋的工期可以不需要那麼趕,哪怕用五年,十年完成都行。”

趙駿輕輕點了點桌面道:“但橋樑的安全、質量還有整體設計思路一定要得到保證,決不能建成後就坍塌,以後像這樣的大型工程和關乎民生的工程,必須確認工程主導責任人,一旦有問題,上到抓工程的官員,下到任何一名不負責任的工人,都要進行追責,哪怕是宰相也一樣。”

他的目光看向賈昌朝。

賈昌朝心中一凜,點點頭道:“過幾天我就去一趟大橋現場,看看工程情況,會把知院的意思傳達給工程隊的每一個人。”

“嗯,也好,順便也觀察一下今年黃河汛期有沒有氾濫,看看我們前些年修河的成果。”

趙駿說道:“如果有問題,也要查漏補缺。”

“請知院放心。”

賈昌朝應了一聲,黃河工程就是他主導,如今經過前後十餘年的水利建設,基本上完成了趙駿當初提出的三項要求。

即分流、浚疏、修堤等工程,讓黃河的下游泥沙淤積問題得以解決。

雖然束水衝沙肯定不能完全把故道堆積的泥沙沖走,目前也是治標沒有治本,但等上游綠化做好,下游穩固好泥土,相信再過幾十年,黃河將徹底平靜。

衆人正聊着黃河的議題,就在這個時候,門外有官吏進來,手裡還拿着進奏院的公文,走到趙駿面前說道:“知院,西北急報。”

“哦?”

趙駿接過公文立即掃視起來。

大家目光都看向他,就看到他的臉色從最開始的眉頭緊皺,到片刻後舒緩,卻也談不上有多少喜色,依舊顯得頗爲沉重。

“怎麼了漢龍?”

晏殊詫異問道:“西北又出什麼事了嗎?”

“是派出去的使者出事了。”

趙駿說道:“我其實有想過他們會遇到危險,但我認爲概率不大,只要高昌王有理智的話”

說着他搖搖頭道:“現在看來,這個高昌王大抵是沒腦子,或者跟曲文泰一樣,被外部勢力裹挾,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

“聽說前些年遼人爲了拉攏高昌國,試圖讓高昌聯合西夏共擊我大宋,嫁了個宗室女子過去。”

范仲淹想了想道:“這裡面會不會有這方面的門道?”

“你的意思是遼人在煽動?”

蔡齊詫異。

“我只是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大。”

“真是奇怪。”

宋綬納悶道:“遼人應該知道高昌與我大宋的差距,爲何要煽動高昌人與我們作對呢?”

“並不奇怪。”

趙駿笑了笑道:“中國有很多古話,但我們後世也有不少新的諺語,比如有一句話叫做死道友不死貧道。”

“死道友不死貧道?”

“不錯,遼國現在自顧不暇,我們這邊國泰民安,虎視眈眈,如果不想辦法給我們找點事做,在西北方向鬧出點動靜讓我們折騰,萬一在他們鎮壓內部叛亂的時候忽然出兵怎麼辦?”

“這倒也是。”

衆人一想確實很有道理。

遼國內部不穩,作爲統治階級最擔心的就是政權保不住。

各個民族部落反抗他們契丹族反倒是次要的。

主要矛盾是旁邊有一個比他們強大的鄰居正在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北上出兵馬踏塞北。

或許遼國上層權貴在科學治國發展的道路上跟大宋完全沒得比。

但基本的戰略眼光肯定還是有。

想也是。

趙匡胤早就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現在的情況是大宋不僅在遼國身邊睡着,還打了遼國的兒子,搶了他的老婆,遼國上下豈能安心?

因此這一次高昌國鬧事,未嘗不是遼國在禍水東引,希望大宋把注意力放在西域上去,而不是盯着旁邊這個搖搖欲墜的近鄰。

想到這裡,范仲淹點點頭道:“那大抵是遼人在慫恿,不過這也算是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大宋正缺少進攻西域的藉口,這不就來了嗎?”

“所謂師出要有名,高昌國自尋死路,那就怪不得他人。我大宋堂堂正正,卻被一個蕞爾小國欺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宋綬說道:“此事當昭告天下,然後大軍出動消滅高昌。向世人宣佈,這就是欺辱天朝上邦的下場。”

“嗯,正該如此。”

“下命令吧知院,此番滅了高昌國,大半個西域就能收復。”

“而且屆時或許還能震懾黑汗,將整個西域奪回。”

“自中唐後離開中原王朝三百餘年的西域,也應該要回到漢人的懷抱了。”

諸多宰相紛紛說道。

換了以前,這幫人必定是保守派,面對遼人咄咄逼人,不稱臣納貢都算是好的,最多就是搞個澶淵之盟,與遼人兄弟相稱。

可現在手裡有槍桿子,那腰桿子就硬,從原來的保守派立即進化成了激進派,儼然要恢復漢唐雄風。

這就是國家強盛帶給他們的底氣。

見到衆人的話,趙駿也就不再遲疑,拍案道:“好,那就這麼辦,待會就找官家出詔書,我現在就寫手令,大家一起簽字,滅高昌,收復西域!”

滅高昌,收復西域!

如此一來,大宋的疆域就又能多出一百多萬平方,達到巔峰兩漢時期的水準。

若是再滅了遼國,把外蒙、外興安嶺、庫頁島等大片領土收回來,然後把吐蕃拿下。

那麼將一舉超過巔峰時期的唐朝,擁有超過150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

中華秋葉海棠,便是一統!

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34章 數學課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376章 防守反擊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418章 發兵日本,問責天皇第50章 拗相公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490章 大宋的體量翻了七八倍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381章 宋軍圍城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第21章 第一堂課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第349章 青塘城破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第325章 全國性掃黑除惡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490章 大宋的體量翻了七八倍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501章 威震西方第394章 決戰圈套第47章 晏殊迴歸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463章 改革道路不能停下第68章 剛纔外面人多,是朕不對(第八更)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507章 萬國來朝(2)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