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兵敗如山倒

面對洶涌而來的大明皇朝,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升得起反抗的勇氣的。.畢竟在大明皇朝如此強勢的攻擊下,這些王朝都很清楚,他們是根本不可能撐住的。

當然希望也是有的,那就是其他各大勢力得知此消息之後明,勢必不會坐視不理。隨後就會干預幽州事宜,阻止大明皇朝一統幽州。甚至有可能連大明皇朝這個不怎麼聽話的皇朝,一起給廢掉。

不過,幽州素來不被各大勢力放在眼中,信息上也不算太暢通。等大明皇朝準備一統幽州的消息傳出,被這些勢力所知之後,還不知道要多久。以大明皇朝的攻擊力,到時候黃花菜會不會涼了,就很難說了。

六大王朝之中,有四大王朝跟大明皇朝直接接壤。也就是說會正面對上大明皇朝的,就佔了三分之二。結果戰事一起,當即就降了兩個。

剩下的那兩個接壤的王朝,其中有一個在略微抵擋之後。發現自家的軍隊在大明皇朝面前,根本就無法形成有效的防禦。大半的城池陷落,他們的百姓還爭先迎接。

只不過大明皇朝似乎一直在穩紮穩打,沒有急於攻擊,所以速度是慢了一些。也給人一種假象,顯得好像是大明皇朝的攻擊力不是太強。誰要是真的被這個假象迷惑了,那纔是壞了事了。不過這個王朝的皇帝,也還算聰明。反覆思量之後,也立馬就乖乖的就降了。

最後剩下的那個王朝,看大明皇朝攻擊的速度也不是太快。再加上後面的兩大王朝的拼命支持,腰板也硬了起來。則是擺出一副頑抗到底的姿態,想着只要能撐到大勢力們來干預。保住家業甚至代替大明皇朝,都不是沒有可能啊。

只不過大明皇朝行軍的速度,沒有因爲剩下的三大皇朝合力,而停滯下來。以前是什麼速度,現在還是什麼速度,一點沒變慢。就好像他們拼死拼活,刮國庫三尺才湊出來的精兵強將,糧草輜重全打了水漂了。

劉玉給的命令是慢慢打,咱們不着急。就是要一路穩紮穩打,速度不要太快,最好不要暴漏出太過強悍的力量。省的那些大勢力看到大明皇朝的實力之後,感覺不怎麼放心,下決心全力插手幽州的事情。

劉玉可是知道,九州鼎分散各地。鼎中攜帶的信息,想必各大皇朝的皇帝也應該都清楚了。而且各大勢力,想必已經知道了九州鼎位於各大皇朝的皇宮之內。

各大皇朝都會蠢蠢欲動,爭相招兵買馬,擴充自家勢力。各大勢力也不會閒着,肯定會正想爭奪這傳說中的九州鼎。大亂一至,各種規則就成了空文,沒人會再去遵守。各地都會亂成一鍋粥,短時間內是不會平靜下來了。

而作爲最沒有威脅,實力最過於弱小的幽州,則壓根不被各大勢力放在眼裡。這時候大明皇朝就算一統了幽州,引起了各大勢力的注意,他們也沒那分管的心思了。等收拾了裡面的爛攤子,再反回來收拾大明皇朝不遲、

現階段,幽州還是要以養精蓄銳爲第一要務。藉助七寶玲瓏塔,培養出大量精銳悍不畏死的士兵。幽州底蘊不足,就要靠作弊補足。七寶玲瓏塔超負荷運轉,能培養一批精銳是一批。

等時間慢慢過去,大明皇朝培養了足夠的力量,坐看天下紛爭。再等各大勢力相互之間打的筋疲力竭,實力也都消耗的差不多了之後。就兵出幽州,逐鹿天下。

話不多說,再看大明皇朝五路大軍的情況。幽州這裡剩下的六大王朝之中,直接降了三個。剩下的三個也在苦苦的支撐,不過這種抵抗很有限,難以抵擋大明皇朝的兵鋒。

大明皇朝也把穩紮穩打之策,發揮到了極致。每攻下一座城池,直接就換上主官。大明皇朝在立國之後,經過一次盛大的科舉。但凡是有點才能的都會被選上,中舉的機率還是頗高。

不過,這些人大多又要經過一年多的培訓,隨後就可以被派到各處爲官。而且,大明皇朝規定,官員還得從底層做起。也就是說當上官是當上了,不過一開始的時候,官一點也不大。

而現如今,大明皇朝攻打剩下的六大王朝。每佔一座城池,就安插上自家的官員。本來大明皇朝的官員缺口也不小,這樣一來,官員缺口就變得很大了。

隨後大明皇朝直接將這些原本要被派往各地的士子們,直接派往那些新接收的城池中。這些新收的城,大明皇朝壓根就沒有多少根基。大明皇朝的政策也不會被世家大族買賬,往往就把怨氣發泄到大明官員身上。

再說了,也有大量不滿大明皇朝的人,或者王朝的殘餘勢力們。他們或許不敢直接面對大明王朝,但對付幾個柔弱書生,總是可以的麼。去那裡當官,可謂是九死一生危險的很。

若是大明皇朝佔領一段時間之後,那樣還好說。根基也算是有了,那自身的安全也算是有點保證。可要是一佔領就過去治理民生,推行大明新政策,那完全是在玩命啊。

不知道大明皇朝的政策,有多的罪人麼。不說在裡面主政的困難程度了,就是半夜無休止的刺殺,也足夠他們死上好幾次了。

這樣危險的官,對於世族出身有大好前途的士子來說,不當也罷。不過,正所謂富貴險中求。對於寒門出身的士子來說,這可是出人頭地的好機會。

大明皇朝派往各地的士子們,也就是當八九品的小官。平常政績能力什麼的,很難凸顯出來,也很難引起上面的注意。對於沒有任何背景的寒門士子來說,想升官就有些難度了。

而若是派往新佔領的地盤上,危險是有一點,但起點也高。至少是個七品官,甚至六品也有可能。政績也更好撈,個人的能力,也更容易得到發揮顯現出來。

這樣一來,就出現一個奇特的現象。皇朝派人來挑士子去新佔之地,世家大族子弟往往都會往後縮,而大量寒門出身的士子熱情高漲爭先前往。

就算有大量士子莫名其妙死在任上,後面的寒門子弟也絲毫不懼,毫不猶豫的撲上去。這也直接導致大明皇朝的寒門士子,在世家大族的強力狙擊之下撕開了一條裂縫,迅速開始嶄露頭角。

因此大明皇朝所佔的地盤,後方還是頗爲穩固的。偶有變故,也難傷大雅。大明皇朝的五路大軍,也不用擔心後方的問題,只管馬不停蹄的向前就可以了。

最後大明皇朝的五路大軍,有三路在大洋王朝京都之下會師。剩下的兩路大軍,則是穿過投降的三大王朝,直撲遠處的大威,大德兩大王朝。

大明皇朝三路大軍,共計三百萬將士,旌旗招展遮天蔽曰。就算大洋王朝京都彙集了守衛京師百萬精銳,以及各地勤王之師,數百萬之衆。也難以掩蓋大洋王朝,君臣心中的恐懼之色。

輕輕看了看城牆,白起對旁邊的孫臏和樂毅說道“本將去掃平那些小嘍嘍,你們試着勸降看看。不行的話,就立刻攻城!”

面對三百萬連絲毫聲響都不發出,散發着滔天殺氣的大明軍隊,大洋王朝的這些勤王軍隊實在提不起一絲反抗的勇氣。這可是白起統領的軍隊,雖然不是他手下的血煞軍,但也有足夠的氣勢了。

本來大洋王朝的軍隊氣勢上就弱,心裡也是怕得要命。最讓大洋王朝的軍隊受不了的是,大明皇朝的人,還專門喜歡對軍官下手。雙方剛一接觸,大洋王朝就成潰敗之勢。沒有半個時辰,就兵敗如山倒了。

看着不斷擴套,連反擊都忘記的自家軍隊。大洋王朝的主帥痛苦的嘆息一聲“敗了,就這樣敗了。大明皇朝的五大殺神,還真是名不虛傳!”

第162章 深藏不漏第282章 打臉第385章 不利的戰事第78章 異想天開第255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257章 不戰屈人之兵第182章 見面第20章 大練兵第167章 馬蜂窩第24章 目標寶清山第245章 在下明白第207章 入聖期四重天第184章 誠意第48章 激鬥連殺第142章 好東西第157章 執法長老第74章 夜戰第184章 誠意第167章 馬蜂窩第228章 還能這樣!第283章 挑釁第197章 出兵明國第37章 七探盤蛇槍第277章 只要結果第350章 玄陽戰甲第33章 伏擊第216章 留得青山在第181章 共識第335章 三月初三第136章 試水第70章 燕軍騎兵的覆滅第350章 玄陽戰甲第402章 手臂第47章 天荒山脈和伏擊第225章 冰火兩重天第111章 時日無多第234章 上古戰場第309章 落日山脈第333章 不負所托第297章 動機第354章 殺猴駭雞第26章 大戰寶清山第112章 太子之位第325章 靈氣復甦第7章 未雨綢繆第274章 如何抉擇第114章 憤怒第170章 乞兒宗第80章 章慘烈大戰第416章 什麼來頭第119章 風雨再來第351章 降的好!第142章 好東西第227章 上古皇朝第138章 平息第385章 不利的戰事第425章 本事第377章 對戰第170章 乞兒宗第208章 殺雞駭猴第388章 各方反應第123章 震撼!第396章 休想翻盤第148章 大凌王朝出手第372章 志在必得第305章 真幹得出來第408章 陰謀第384章 封印第397章 禮物第382章 後退第189章 明國斤兩第36章 感情是喝出來的第192章 糾結的大禮第28章 巨大收穫第183章 放肆第163章 赤炎宗的報復第361章 我們也出力第112章 太子之位第394章 送藉口第77章 禁軍援兵第267章 走不了第98章 只許失敗第9章 及時雨第387章 策反第403章 陽光第224章 高收穫高風險第9章 及時雨第360章 翻手爲雲第387章 策反第351章 降的好!第236章 上古大戰第245章 在下明白第345章 擺駕劉府第22章 準備剿匪第44章 趙貴人的怒火第103章 掌控北疆第332章 不讓人消停第88章 各顯神通第127章 烈焰宗來使第196章 好心當做驢肝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