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潛艇禁區

在這場被稱爲“馬里亞納海戰”的戰鬥中,牧浩洋的指揮才能體現得淋漓盡致。

決定提前發動登陸行動之後,牧浩洋對作戰計劃做了全面調整,甚至可以說在已有條件下重新制訂了作戰計劃。

首先,他讓空軍對關島、塞班島與提尼安島進行高強度轟炸。

當時,在具體戰術安排上,牧浩洋沒有要求空軍使用哪種彈藥,只是提到,以摧毀美軍的地下掩體爲主。結果就是,空軍爲轟炸機選擇了重型鑽地炸彈,而且讓轟炸機在目標上空投彈。

可以說,這是相當大膽的戰術。

要知道,美軍艦隊就在附近,如果出動艦載戰鬥機進行攔截,中國空軍的轟炸機羣肯定會凶多吉少。

所幸的是,美軍艦隊沒有出動艦載戰鬥機。

高強度轟炸,有兩個直接影響。一是讓美軍相信,中國海軍不會攻打關島、塞班島與提尼安島,而會佔領一座面積不算太大,但是足以成爲進攻橋頭堡的島嶼,必須塞班島北面的阿納塔漢島。二是守軍的巨大傷亡,將促成美軍艦隊前來決戰,而且會在相對不太有利的情況下前來決戰。

當然,爲了達到這個目的,還得做一件事:讓登陸艦隊開赴戰場。

只是,爲了安全起見,牧浩洋動用的是一支運送作戰物資的登陸艦隊,而不是運送陸戰隊的登陸艦隊。

也就是說,如果弗倫奇決心拼個魚死網破,中國海軍的損失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以當時的情況,牧浩洋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弗倫奇沒有這樣的膽量,絕對不會拿美軍艦隊冒險。

在牧浩洋看來,弗倫奇肯定會讓美軍艦隊南下。

只是,他還無法肯定這個判斷,也就得做第三件事情:讓海軍的岸基反潛巡邏機嚴密搜索馬里亞納羣島以東海域。當然,這個命令要到四月八日,也就是登陸艦隊到達馬里亞納羣島的前一天才會執行。在此之前,岸基反潛巡邏機的主要任務是肅清菲律賓海,驅逐在此活動的美軍潛艇。

能夠迅速調整作戰部署,得益於一種新的通信手段,即超高空長航時無人機。

當時,海軍除了從陸軍借用的八架之外,還採購了數十架,並且已經接收了十二架。這二十架無人機,都能在大約三十五公里的高空盤旋一個月以上,爲方圓五百公里內的作戰部隊提供通信中轉服務。更重要的是,斜線距離在三百公里以內的時候,戰艦可以用定向通信設備發送信息。也就是說,戰艦不需要使用無線電臺,也就不存在在進行通信聯絡的時候暴露行蹤的風險。

如果沒有這些無人機,牧浩洋只能派運輸機飛往沖繩島傳遞作戰命令。

完成這些部署之後,就輪到艦隊的作戰行動了。

其實,此時已能看得出來,牧浩洋的意圖就是迫使美軍艦隊南下,前往由他選擇的決戰海域。

只是,在伏擊美軍艦隊的方式上,牧浩洋變得更加大膽。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當時馬明濤與龔繼飛都認爲,美軍艦隊將從關島南面,也就是密克羅尼西亞以北向西航行,然後動用偵察機搜尋中國艦隊,爭取先敵發現、先敵進攻,以求獲得突襲機會。如此一來,中國艦隊就應該留在關島西面,並且動用艦載戰鬥機、或者是岸基反潛巡邏機監視關島南面的海域,在美軍艦隊到達之後,主動發起攻擊,不給美軍艦隊任何反擊機會。

牧浩洋並不反對這種判斷,只是在具體戰術上,比馬明濤與龔繼飛更加積極。

他的想法很簡單:離開已經清理過的海域,等到美軍艦隊靠近之後,再發動一次決定性攻擊。

如此一來,艦隊就得南下。

問題是,誰也不敢保證前方沒有美軍潛艇。

要知道,如果暴露行蹤,牧浩洋的伏擊戰術就不管用了。

動用反潛巡邏機的話,肯定會產生負面影響,因爲反潛巡邏機不可能在美軍潛艇出沒的海域長期滯留,而美軍潛艇肯定會及時彙報情況,美國海軍也就能夠根據中國反潛巡邏機的活動區域,大致判斷出中國艦隊的活動區域,甚至有可能據此推斷出,中國艦隊正在向南航行。

牧浩洋想到的辦法很簡單:讓潛艇執行反潛任務。

當時,在西太平洋上,周渝生部署了四十八艘潛艇,而且全部是“黃貂魚”級全電動潛艇。雖然這種潛艇的續航力非常有限,無法到遠海執行作戰任務,但是有足夠的能力,伴隨航母戰鬥羣活動。

事實上,這四十八艘“黃貂魚”級潛艇的主要任務,就是掩護艦隊。

按照牧浩洋的部署,四十八艘潛艇分成了四批,其中兩批各有二十艘,分別在艦隊前方五百公里與二百五十公里處橫向展開、相鄰兩艇間的間隔距離爲三十公里,以十六節的安靜航速向南航行。

這兩條反潛警戒線,足以對付美軍最先進的攻擊核潛艇。

說得簡單一些,在兩條潛艇警戒線的航線上,如果有美軍潛艇,就會同時遭到至少兩艘全電動潛艇攻擊。

更重要的是,這兩條反潛警戒線形成了寬度在六百公里左右的反潛區域。

在此區域內,美軍潛艇將無處可藏。

在潛艇警戒線後方,就是中國太平洋艦隊。

剩下的八艘全電動潛艇分成了兩批,每批四艘,分別在艦隊左右三百公里處,以十六節的速度向南航行。

它們的任務只有一個:應付來自側面的威脅。

可以說,這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反潛戰術。

要知道,艦隊在以十六節的速度航行時,產生的噪聲只有四十五節全速航行時的百分之五,因此潛艇的被動聲納對艦隊的發現距離將縮短百分之九十以上。即便是美軍最先進的攻擊核潛艇,也只能在一百五十公里外探測到艦隊發出的噪聲,而且要接近到一百公里之內才能做出準確判斷。

顯然,美軍潛艇要想把逼近到一百公里之內,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黃貂魚”級全電動潛艇在以十六節的速度航行時,產生的噪聲遠低於美軍最先進的攻擊核潛艇。也就是說,即便美軍的攻擊核潛艇以更低的速度航行,也會被中國潛艇發現。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美軍潛艇在發現中國太平洋艦隊之前,將與中國潛艇遭遇,也就不可能知道中國太平洋艦隊正在南下,而會把遭遇的中國潛艇看成是“獨狼”,自然沒有理由立即彙報情況了。

當然,這套戰術也有一個問題,即艦隊航速只有十六節。

對於能夠以四十五節持續航行的中國太平洋艦隊來說,十六節是個非常慢的速度,必然會影響艦隊的作戰靈活性。

只是,當時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事實上,在“長城”級攻擊核潛艇服役之前,用潛艇執行反潛任務時,艦隊航速受到限制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要等到劃時代的“長城”級服役之後,艦隊才能在敵潛艇活動海域高速航行。

當然,這套戰術具有非常高的價值。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使用潛艇的創新。

在整個大戰期間,中國海軍建造了差不多一千艘潛艇,其中四分之三是全電動潛艇,與牧浩洋開創的這套戰術有很大關係。要知道,在潛艇成爲海軍的主要偵察手段的時候,潛艇本身就成爲了最重要的反潛力量,而傳統的反潛力量,比如反潛巡邏機、反潛直升機與反潛戰艦都難以滿足更高的作戰要求。也正是如此,纔有很多人認爲,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是潛艇的舞臺,中國海軍的潛艇部隊在這場悄無聲息的戰鬥中,把潛艇的輝煌戰史提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上。

只是,當時牧浩洋還沒有認識到這種潛艇使用戰術的價值。

直到幾個月之後,周渝生在總結海戰經驗的時候,才發現了潛艇在艦隊作戰中的巨大價值,並且把支援艦隊作戰當成了潛艇的主要任務之一,而且也爲此給已經大批量建造的“黃貂魚”級全電動潛艇找到了用武之地。

要知道,在此之前,“黃貂魚”級全電動潛艇的地位非常尷尬。

當然,在二零五三年四月初,這些潛艇的主要價值,就是爲中國太平洋艦隊開闢出了一條沒有美軍潛艇威脅的安全航道。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弗倫奇根本不知道牧浩洋已經率領艦隊南下了。

事實上,當時弗倫奇依然不知道指揮中國太平洋艦隊的是牧浩洋,仍然認爲艦隊司令官是龔繼飛少將。

從某種意義上講,牧浩洋已經爲突襲打下了堅實基礎。

只是,牧浩洋仍然不大滿意,因爲他覺得,美軍艦隊既然沒有掩護馬里亞納羣島,也就不會在局勢不明的情況下進入戰場,至少不會直接進入戰場,而會根據已經取得的戰場信息避開中國艦隊的鋒芒。

當時,最重要的戰場信息就是中國海軍在菲律賓海上開闢出來的“潛艇禁區”。

顯然,牧浩洋的這個判斷極爲準確,幾乎是分毫不差。

做出準確判斷之後,也就不難想到,美軍艦隊將避開危險海域,而唯一的辦法,就是進入密克羅尼西亞。

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177章 關鍵情報第39章 戰禍第49章 果斷反擊第45章 越界第64章 退與不退第55章 毅然決絕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13章 希望尚存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93章 鋌而走險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28章 屈服第46章 決策點第306章 第一步第41章 進退兩難第79章 立場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45章 無用之舉第17章 地區戰爭第84章 戰略平衡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65章 明智之舉第84章 戰將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53章 再次攻擊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28章 力所不及第80章 轉變第38章 合作愉快第31章 接觸第81章 同盟集團第14章 首相之死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166章 硬骨頭第41章 求生第175章 三板斧第53章 繼續打第321章 起源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31章 風捲殘雲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16章 耐心等待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66章 入朝方略第95章 情報第169章 亂戰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26章 排兵佈陣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96章 瞞天過海第162章 彈雨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53章 再次攻擊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5章 夜空魅影第40章 豐收時期第12章 幕後推手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303章 幸運兒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68章 歷史時刻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04章 小人物第20章 保持沉默第30章 小事化大第37章 再接再厲第75章 主戰場第64章 直接證據第60章 海蛇之吻第5章 夜空魅影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63章 一箭三雕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4章 不留活口第227章 滅絕第10章 欲蓋彌彰第25章 光明磊落第80章 情況有變第44章 加速追擊第49章 場外因素第20章 進攻意識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43章 各有所謀第31章 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