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海軍軍備的談判進行得非常艱難,說得不客氣一點,如果不是大家都很剋制,談判早就演變成鬥毆了。
按照李明陽的授意,牧浩洋在談判的第一天就提出,應該根據各個國家的經濟實力確定海軍規模,而且限制條款要根據經濟發展進行調整,而不僅僅針對簽署限制軍備協議時的經濟實力。
原因很簡單:海軍規模受經濟規模製約,與其他因素的關聯並不明顯。
必須承認,牧浩洋的提議很有道理。與陸軍不同,海軍與人口數量幾乎無關,與一個國家的資源也沒有多少關係,能夠維持一支對大規模的艦隊,基本上由國家的經濟實力、特別是工業實力決定。
問題是,美國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提議。
原因同樣簡單:預計到二零三五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就將超過美國。如果按照牧浩洋的提議限制海軍軍備,那麼到二零三五年,美國將自動淪落爲二號海軍強國,中國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成爲海洋霸主。
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海洋霸主會心甘情願的把霸權交給後起之秀。
要知道,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二十多年,德國就超過英國,成爲歐洲的第一大經濟體。
按照錢德勒的提議,應該採用限制核武器的方式,限制海軍軍備。
爲此,錢德勒甚至答應五個核大國擁有同等的海洋權利,即可以在國際海域進行不受限制的軍事行動。
作爲回報,中國與俄羅斯必須接受美國提出的其他條款。
最重要的,就是按比例限制海軍規模。
對中國與俄羅斯來說,這也不是不能接受。原因很簡單,中國與俄羅斯的海軍建設還處於規劃階段,現有實力根本無法與美國相提並論,即便在二十年後,也不可能達到與美國同等的高度。
更重要的是,作爲後起之秀,追上領跑者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保守估計,如果中國海軍要在二零四零年之前追上美國海軍,二十年之內的投入將是美國海軍的三倍。
這樣一來,即便中國經濟規模在二零三五年超過了美國,軍備負擔也非常沉重。
對後起之秀來說,一段足夠長的和平發展時期最爲重要。
受此影響,中國與俄羅斯先後接受了錢德勒的提議,只是在海軍規模上,雙方仍然存在明顯分歧。
憑藉極爲明顯的實力優勢,錢德勒首先提出,條約的有效期至少爲二十年。
這不是問題,誰都知道海軍的建設週期極爲漫長。以和平時期爲準,別說二十年,五十年都不算長。
隨後,錢德勒提出了更加具體的限制條款,即中國與俄羅斯只能擁有相當於美國海軍百分之三十五的艦隊。
這下,中國與俄羅斯不幹了。
從主力艦艇噸位上看,相當於美國百分之三十五是個什麼概念?
二零一九年底,美國海軍主力艦艇總噸位爲三百二十五萬噸,百分之三十五就是一百一十四萬噸左右。中國與俄羅斯都是核大國,在之前達成的海基戰略核力量協議中,各自獲得了相當於美國百分之七十的打擊能力。受核潛艇性能限制,中國與俄羅斯大概需要用三十萬噸的總噸位來打造海基戰略核力量、以及爲戰略核潛艇護航的攻擊核潛艇,因此只有八十萬噸左右的總噸位來打造常規艦隊。除掉兩棲投送力量,用來建造主力戰艦的總噸位肯定不到六十萬噸。美國在除掉這些之後,至少有二百四十萬噸。中國與俄羅斯的常規艦隊不是美國的百分之三十五,而是百分之二十五。
即便作爲地區大國,百分之二十五的比例也明顯偏低。
錢德勒非常精明,如果中國與俄羅斯接受了這個提議,那麼在未來二十年之內,都無法對美國構成威脅。
至於二十年之後,差距不會縮小,只會擴大。
這次,衝在最前面的又是俄羅斯。
在錢德勒提議之後,俄羅斯國防部長直接提出,應該按照海基戰略核力量的比例,限制海軍常規軍備。
當然,這是空口說大話。
以俄羅斯的經濟實力,特別是發展勢頭,別說在今後二十年內、即便把時限放寬到四十年,也很難達到這個規模。
有俄羅斯衝鋒陷陣,牧浩洋提出了更加理智的解決方案。
當然,不僅僅是針對錢德勒提議。
按照牧浩洋的提議,首先要對締約國的艦隊總規模做出限制。因爲美國是標杆,所以首先得確定今後二十年內,美國海軍的總規模。其次再對各國艦隊的規模做出限制,並且根據美國的發展速度進行調整。
當時,牧浩洋提出的標準是,中國海軍爲美國海軍的百分之五十。
事實上,這個要求不高。
以二零一九年爲準,扣除戰略核力量與兩棲投送力量,中國海軍最多能建造一百一十萬噸的主力戰艦,大約只有美國海軍的百分之四十六。
只是,這個比例,足以讓中國海軍邁向遠洋。
同樣以二零一九年爲準,一百一十萬噸的艦隊規模,至少能夠打造六支航母戰鬥羣,從而僅次於美國海軍。在戰術應用上,六支航母戰鬥羣,足以保證中國海軍在任何情況下打贏大規模局部戰爭。
只要中國海軍擁有了這個能力,美國的霸權地位就會受到威脅。
顯然,美國很難接受這樣的結果。
說得簡單一點,如果採納了牧浩洋提出的方案,美國等於承認了中國的全球影響力,也等於讓中國獲得了全球影響力。
談判進行到這個時候,幾乎破裂。
僵局持續到五月底,纔有了新的進展。
錢德勒首先接受了牧浩洋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即對條約有效期內的海軍總規模做出明確限制,而且以美國爲標杆。
六月二日,美國正式提出了海軍總規模標準。
預計到二零四零年底,美國海軍大型艦艇的總排水量將達到四百八十萬噸。作爲正式的談判文件,美國國防部還給出了每年的艦隊規模數據,並且以此作爲其他締約國發展海軍規模的參考數據。
問題是,在第二個問題上,雙方的分歧仍然非常明顯。
錢德勒只答應把中國的標準提高到百分之四十,而牧浩洋提出的最低標準爲百分之四十八。因爲只有達到美國的百分之四十八,中國海軍纔有能力打造六支航母戰鬥羣,也纔有能力在任何情況下,投入足夠的海軍艦隊。
至於俄羅斯,不但沒有接受百分之四十,連百分之四十八也不認同,而是堅持要求獲得百分之七十的比例。
六月七日,俄羅斯國防部長公開表示,如果要求無法得到滿足,俄羅斯將不得不退出由美國主導、完全爲美國利益服務的裁軍談判,並且不會簽署之前已經達成協議的所有裁軍協議。
隨後,中國國防部長表示,如果俄羅斯退出,裁軍談判將失去意義。
顯然,中國與俄羅斯在唱雙簧。
美國可以在談判桌上壓制某個國家,卻不可能讓兩個聯合起來的大國俯首帖耳。
當天晚上,美國副總統緊急飛往莫斯科,與普京會晤。
只是,在此之前大約四個小時,中國國務院總理文廷貴已經到了莫斯科,並且受到了普金的熱烈歡迎。
裁軍談判成了政治與外交鬥爭。
主角不是俄羅斯,而是美國與中國。
六月九日,錢德勒提出了修改後的方案,答應中國獲得百分之四十八的份額,俄羅斯享有同等比例。
這一天,文廷貴在莫斯科與普金簽署了一份全面的戰略合作協議。
顯然,俄羅斯沒有退出談判,而是接受了由美國提出的裁軍方案,但是要求獲得百分之五的額外造艦權。
六月十日,海軍軍備限制條約得到五個核大國承認。
隨後,其他海軍強國加入締約談判。
六月十七日,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印度、意大利、德國與巴西正式簽署了《華盛頓海軍軍備限制條約》。因爲總共有十個締約國,所以又被稱爲“十國海軍條約”。
按照這份爲期二十年的條約,在二零四零年之前,美國最多擁有四百八十萬噸的主力艦艇,中國海軍艦隊的規模相當於美國的百分之四十八,俄羅斯除此之外,還能在部署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獲得百分之五的額外份額,英國與法國爲百分之三十五,日本等五個締約國的份額在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十五之間。
當然,這只是總體指標。
條約中,還對各國每年建造戰艦的數量、以及覈查方式做了明確規定,對計算戰艦排水量的方式也做了明確規定。
只不過,這並非一份嚴厲的軍備條約。
比如,沒有對各國所造戰艦的性質做出任何規定。只要在額定噸位內,各國可以自行確定造艦計劃。
即便如此,這份條約仍然是華盛頓裁軍談判的最大成果。
後來,有人將這份條約比喻成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基石,並且認爲正是這份條約打開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大門。
不管怎麼看,“十國海軍條約”是在當時的世界格局下,取得的最爲重大的裁軍成果。
如果沒有這份條約,也許十年、也許二十年之後,持續升溫的軍備競賽,必然導致全球範圍的軍事衝突。
戰爭無法避免,區別是誰的準備最爲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