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前進號空間站

在決定推行核計劃後,新遠公司內部開展了正式的登月方案計劃制定。

七八個工程師和林炬待在陰暗的小黑屋裡,一起進行着頭腦風暴。

首先,登陸月球要準備什麼?

第一,你需要至少完成一次無人探月,發射一顆衛星抵達或者飛掠月球軌道,尋找合適的降落地點。

第二,通信中繼衛星,尤其是在需要到月背執行任務的時候,由於背對地球什麼都發不出來,必須有環月運行的中繼衛星;

這個中繼衛星可以提前發射,也可以後續跟登月飛船一起發射過去。

第三,登陸器、返回飛船、着陸器,在過去這些是裝在一起作爲登月飛船整體被巨型火箭發射到月球軌道的,阿波羅計劃和前聯盟策劃的N1火箭登月都是這樣。

而在內部正式提出登月計劃後,新遠的工程師們想的周到的多,寫出了兩個版本的登月草案:

第一種,前提是NAPE無法按時投入使用,較爲保守。

先用一發新遠二號甲,即CBC構型的新遠二號,月球轉移軌道運力50噸,往月球軌道送一個大型艙段作爲空間站。

然後取消中間的二級火箭,在側面掛上大型航天飛機實施登月。

製造H2型大型航天飛機,長度約74米,自重85噸,最大起飛重量132噸,搭載三臺A100核熱發動機,12噸甲烷,可搭載乘員5人,服務艙和乘員艙加起來共70立方米空間,同時也建造甲烷機的常規版,除了不能遠行外其他指標差不多,專用於近地軌道任務。

H2可以先用一次無人任務用貨艙送過去35噸載荷,包括月球車、居住艙、核電站;第二次載人任務送過去5名航天員,H2與空間站對接後,其中4人用30噸重的着陸器登月,完成任務後乘坐上升器返回月球軌道,將上升器與空間站對接等待重複使用。

然後5名乘員坐着航天飛機,回到地球,完美。

第二種,NAPE如期研製成功。

製造採用6臺NAPE的行星飛船XN90,取新遠的首字母X,

原子動力的N,數字是自重90噸左右,自己就從地面起飛到太空,然後在地球軌道的空間站加註燃料飛往月球,着陸,起飛回地球軌道,空間站加註燃料,着陸到地表。

XN90同樣可以帶5名航天員,將返回艙、軌道艙、着陸器、上升器融爲一體。

着陸和起飛就像星球大戰電影裡一樣,噴着火焰就飛向宇宙,科幻程度MAX。

不過雖然兩個計劃區別很大,但都可以用得上環月空間站,以及先發射過去無人建設的月面基地。

郭申規劃了新遠現在就能做的前期準備:

先發射兩顆衛星到月球軌道,一顆探測月球背面可能存在水的地方,一顆作爲通信衛星保持不間斷聯繫。

找到水源後就先用新遠二號或者新遠三號去建設基地,發電站、居住艙、飛船着陸場、以及能合成甲烷的燃料站。

然後是環月空間站,提供居住場所和在軌燃料加註,月面的燃料站可以通過無人的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燃料上升器沒事兒就運點甲烷上來。

以及建設近地空間站,可以和天宮空間站一起,也可以獨立運行。

不管是H2還是XN90,都用的上這些設施。

以上任務都需要發射五到六次新遠二號甲或者新遠三號這樣的巨型火箭,加上空間站等,前期投資準備80億元(內部計價,不公開)。

而H2或者XN90的造價將在20到40億元一艘,非常昂貴。

NAPE和A100核推進計劃耗資約在300億以下,整個登月計劃的預算初步定位400億元。

你以爲這就結束了嗎?沒有。

關於近地空間站,安德羅夫提出了一個新的設想。

“前進”大型離心式空間站,回轉半徑60米,以每分鐘2圈旋轉,可產生0.28G重力。

空間站由兩個縱向的14米直徑核心艙和中間的節點艙作爲旋轉中央,向外輻射出六個輻條艙,連接外圈的艙室。

外圈上有12個艙室,是邊長11.8米的長方體,其中6個與輻條艙相連,彼此之間通過環形管道連接。

軸線兩個大型艙段和一個節點艙重量共220噸,六個連接通道直徑5米,每個長度43米,重量30噸,離心艙每個長度44米,重量90噸,連接的環境管道每個重5噸。

組裝質量220+30*6+90*12+5*12=1540噸,而後續在添加燃料或者物資後可以超過1800噸

12個離心艙中,6個是乘員艙一起提供2400平方米空間,6個電力、燃料、儲備的服務艙。

整體可供乘員的活動空間高達32000立方米。

在軸線上還有4個大型對接口,可以停靠XN90飛船或者H2、H1航天飛機,但必須有兩架在對稱面以供轉動的平衡。

這將是人類第一個離心式低重力空間站,停靠兩架H2或者XN90就能突破2000噸。

更重要的是,0.28G重力加上不斷的鍛鍊,已經足以保證宇航員在太空中兩年不發生嚴重的身體機能衰退。

而兩年,應用核火箭發動機已經能在太陽系內完成任意行星的探測了。

到時候在前進號空間站就能依靠在軸線上增加不超過500噸的質量,增加包含核發動機和燃料的推進艙。

當然了,前進號的整體預算也比較高,14個大型艙段一共需要發射14次新遠三號巨型火箭,12個弧形管道連接艙段需要6次H2運送,6個輻條艙需要三三一組由兩發新遠三號發射。

光是各部分就要發射一共16次新遠三號巨型火箭、需要發射6次新遠二號甲巨型火箭運送H2,火箭發射費用就是87.8億元。

至於艙段,6個服務艙每個需要5億,6個生活艙每個0.8億,2個核心艙每個0.8億,6個輻條艙每個0.3億,12個弧形管道連接倉每個0.1億,總價39.4億。

兩架H2交替執勤,連研發費用造價40億,6次飛行任務成本單次1億。

所以前進號空間站的總造價就是87.8+39.4+40+6,已經來到了137億。

但這都是理想狀態,算上其他支出,耗資約160億元左右。

其實安德羅夫對前進空間站還有過更進一步的設想,就是讓離心部分轉,而中軸艙段不轉,需要做兩個大型滑環。

這個滑環必須同時保證強度、氣密性、低阻力、信號核電力交互等等,這一個結構帶來的問題相當複雜。

氣密性就不說了,單說阻力問題,離心部分可是1000噸的質量,哪怕摩擦係數很低,也會給中軸艙段帶來巨大的偏轉扭矩,想要解決很是麻煩。

軸承都不行,安德羅夫設想的是磁懸浮,滑環的內環和外環之間抽高度真空,然後利用磁力懸浮起來,幾乎沒有阻力。

但氣密性又是個很大的問題,還有連接件可能要承受加速的強度等等……

最後乾脆放棄了這個設想,以後再說,現階段就先用着吧。

轉起來對接的問題解決辦法也比較簡單,那就是別轉了,對接的時候停轉。

在以2轉/分鐘的速度自轉的前進號空間站末端最大速度也不過13米每秒,減速起來並不需要很久,就是需要生活艙的航天員好好收拾收拾,免得失重把生活艙搞得一團糟。

反正是驗證式的產物,這點缺點能忍受,就算是一個月停轉一次都可以接受。

而將登月計劃的近地空間站改成前進號,預算就不是400億而是500億。

現在新遠賬上還有多少錢呢?在發射場、B級基地建設、火箭製造和人員開支以外,公司能動用的資金還剩差不多140億……

別忘了,核推進小組前期就要80億,計劃總支出300億。

等阿伯支付的尾款到賬還有差不多50億,所以核推進小組還有110億的缺口。

總的來說,新遠宇航動力必須在接下來的三年多裡籌集至少390億資金……

林炬:阿伯你過來一下。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

第318章 火災第150章 異議第354章 載人龍第74章着陸第73章 螢火第44章 前事第168章 H2M第8章 關注第94章 尾聲第83章 比衝纔是未來第212章 奮進號第355章 奔現第42章 航天怎麼成了這個樣子第351章 原型機第378章 戲弄第5章 放衛星第66章 ReadyGO第379章 新牙第19章 抉擇第228章 維內託一號第240章 財報第344章 第一第45章第180章 反應第195章 lift off!第2章 系統援助第73章 螢火第212章 奮進號第368章 DARPA第117章 長征一十五號第48章 B級時代第124章 神奇的年終獎第219章 爲YF77祈禱第170章 挑戰第5章 放衛星第229章 誘惑第96章 航發委ADC第135章 馬一龍的新車第180章 反應第30章 發射場?第104章 無可奉告第189章 激光第131章 海外訂單第109章 我們自己造第257章 選票第262章 伴飛第298章 報道第56章 飛得更高第34章 影響第176章 競爭對手的祝福第168章 H2M第47章 三進制還是二進制?第180章 反應第12章 啓運第55章 這個餅又香又大第35章 採訪第198章 意識第382章 巨浪第252章 月桂第321章 伊西斯第66章 ReadyGO第170章 挑戰第186章 繼承第176章 競爭對手的祝福第44章 前事第337章 處置難題第77章 出征!第228章 維內託一號第243章 試飛第262章 伴飛第373章 第三第370章 喝茶第243章 試飛第284章 冰第387章 墜落第261章 似曾相識第203章 黃河!第110章 安-1250第58章 追趕的六院第153章 追夢者第250章 Chaser Block1第144章 環球航行第62章 啓運第136章 哈希姆號發射第189章 激光第136章 哈希姆號發射第16章 交易第173章 狂想第112章 神龍第85章 太空碎片第327章 交換第338章 開拓第84章 需要點鈈和鈾第260章 電話第356章 GSLV MK3第342章 YM-12第289章 預告第232章 合作第66章 ReadyGO第182章 阿哈爾·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