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

bookmark

“呃……父皇的深意兒臣懂了,只是,這礦監什麼的良莠不齊,有的人出去辦事確實鬧得不像話,父皇是不是更換品德操守更好的一些人去辦理此事?”

“哼!”今天的萬曆皇帝心情出奇的好,所以很是乾脆的甩了甩衣袖:“朱由棟!”

怎麼又是我?

哎,沒得辦法啊。不能自曝,又得需要這位皇帝爺爺的全力支持。所以,他的要求得儘量的去達成。

很無奈的朝着朱常洛恭敬的施禮後,朱由棟只說了一句話:“父親,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礦監出去害的都是什麼人?都是有錢人!這些傢伙單就礦脈這一件事情來說,被無端的指定自家的祖宅有礦脈,以此被敲詐勒索當然很冤。但是你們這些傢伙之所以這麼有錢,難道不是偷稅漏稅來的麼?你們的家產難道就只有這麼一點點?讓你們破點財,然後國家有了錢,可以發軍餉讓士兵抵禦外敵。可以給受災地區發賑濟。嗯,不用說了,你們的犧牲是有價值的。

“棟兒,你小小年紀是從哪裡聽來的這些荒謬之詞?”這下朱常洛是真的有點生氣了:“我們家是皇室,就要關愛整個大明天下的百姓。什麼一家哭,一路哭?要讓所有的人都不哭,纔是我們的目的。”

“呃……”,沒法頂嘴,但這並不妨礙朱由棟在心裡吐槽:父親大人誒,有空呢還是要多讀書,不要一天到晚像只勤勞的小蜜蜂一樣在選侍當中嗡嗡嗡。這是什麼荒謬之詞?這是范仲淹的名言好不好?還有,你真的是個好人嘞!可惜,好人是做不了皇帝的。

“哼!”對朱常洛如此白癡的言論,朱由棟限於身份不能多說什麼。但是不要緊,上面還有一位爺爺呢。

“太子啊,剛纔棟兒在那裡說了那麼多看來你是沒有聽進去啊。你去把萬曆元年的茶課和萬曆三十一年的茶課做下對比,就什麼都明白了。”

茶課這個東西呢,就是茶葉稅。作爲一種嗜好品,在大明,茶葉的產銷量都是極大的。所以,國家也對茶葉進行特別的徵稅。管理這項稅收的,是文官。

萬曆元年的茶稅是二十三萬兩,三十一年的茶稅是,呵呵,兩萬六千兩。

看着瞠目結舌的朱常洛,朱由棟心裡不由得一陣悲涼:哎,這還算不錯了啊,你要是知道後來在崇禎年間,全國茶稅不到一百兩。那還不得嚇壞了啊?

這就是我大明的文官們!這就是我大明提倡道德治國,花了兩百多年養育出來的道德楷模,君子們!

派宦官出去收稅,宦官是肯定要撈要貪的。但是這些傢伙,由於一身權勢全都來源於皇帝,所以多少還是有底線的。至少,單單礦稅一項,全國各地的宦官們至少能保證每年輸入內廷五十萬兩白銀。多的時候甚至上百萬兩!

從萬曆執政的中期開始,皇帝就不斷的用這些內帑補貼國家財政。到了萬曆逝世的時候,內庫還有存銀八百萬兩。正是這些錢,才讓歷史本位面的大明,在萬曆皇帝之後,還苟延殘喘了二十多年。

皇帝,以一人御天下,也不可避免的以一人敵天下。如何以一人對抗萬人?簡而言之,控制住人事權、軍權和財權是根本。

可是人事權這個東西,正在逐漸的遠離皇帝而去。

文臣這邊,其實權最大的大學士是廷推的。雖說皇帝可以直接指定,但是在道德治國的枷鎖下,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大臣敢不接受廷推而直接通過皇帝任命進入內閣。

更混賬的是,皇帝直接發的聖旨不管用,還得內閣首輔或者次輔副署,並且給事中沒有封駁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單純皇帝的聖旨叫中旨,大臣若是拒絕了中旨,天下只會讚譽一片而絕不會有人說這人目無君父。

而武將這邊呢?哎,衛所制度已經爛完了。武將們在文臣的淫威下瑟瑟發抖。早年萬曆皇帝曾經寫信給一些武將,說是討教兵法,其實就是在拉攏。這事兒被文臣們知道後,就威脅那些武將們,說你們不要忘了武宗時期的江彬其下場如何。然後,這些武將就寫信給萬曆,請皇帝陛下饒他們一命……

人事權都不完整甚至漸漸遠去了,軍權也有了一層隔膜。財權呢?

現在大明流行道德治國。一年的賦稅收不齊,不是地方官能力不足。而是父母官愛民如子,是道德楷模。若是哪個地方官年年都把賦稅收齊了,那就是倖進小人,想用普通百姓的累累白骨鋪就自己的仕途!

所以,現在皇帝能夠有效掌控的,也只有宦官和錦衣衛了。而且,也只是有效掌控,並不是完全掌控。因爲,宦官和錦衣衛也要受到文臣的影響和滲透。

再說了,到底還是文化水平太低,宦官和錦衣衛們經常都被文臣們給忽悠瘸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張宏,因爲反對萬曆收取礦稅,苦諫無效後居然絕食而死!

這個張宏可是在張居正去世後,迅速的鬥垮馮保,幫助萬曆穩定住朝政的名監啊,對萬曆最是忠心耿耿不過。而且一個人以死明志,怎麼都不能說人家居心叵測了。這隻能是說明,張宏是真的被文臣們給忽悠了進去,真心的以爲收取礦稅是在害天下!

連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太監都不理解自己,萬曆皇帝心中的悲涼和孤獨,也就可以想象了。這也就可以理解,爲什麼他一輩子都對鄭貴妃寵愛有加。

“今天就到這兒吧,太子且回去休息。好好的想一想今天朕和棟兒說的話。還有!”萬曆站起身來:“太子,還有你們幾個老傢伙,今天的話,都不準外傳!”

“遵旨。”

“嗯,朱由棟,你跟爺爺來。”

“是。”

祖孫二人來到一座偏殿後,萬曆嘆了一口氣:“我常聽說,有生而知之者,以前總是不信,今天算是開了眼了。棟兒,你究竟是何人?”

“皇爺爺您在說什麼?孫兒聽不懂。”萌新的大眼睛砸吧砸吧的,一片茫然。

“哎,爺爺大約也是四歲的時候開蒙,那時候先帝還只是裕王。爺爺記得,那時候是陳以勤陳先生教爺爺唸的三字經……可是爺爺也是到了六歲的時候,才把三百千給背下來了。而且,那時候爺爺對世宗(嘉靖)皇帝一朝的各種政務,可是根本不懂啊。”

我能說什麼?除了沉默,我又能幹什麼?

“哎,爺爺今天還是心太急了一點,一下子把你推倒了風口浪尖。今天的話,肯定會走漏消息的,到時候,外面的那羣瘋狗又要亂叫了。”

“呵呵,皇爺爺,咱們是人啊,幹嘛要理會狗的狂吠?”

“唔……哈哈哈哈哈~~~說的好,說得好!不過棟兒你以後可得注意了,這話千萬不能除了爺爺之外的任何人說。”

“是,孫兒記下了。”

“嗯,現在你也到了正式開蒙的年紀了。爺爺會讓陳矩給你安排伴當、陪讀以及侍講先生的。你還有什麼要求,可以直接給爺爺提。”

“呃……皇爺爺,說到要求,孫兒還真的有一點。”

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一一六章 東林也要辦報(五)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二六零章 大阪的夏之陣(六)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五三五章 轉進的第六師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六一三章 敵人有了反應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一五八章 這絕不是挑釁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四二零章 雙子們的佈局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